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油脂品质及含油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不同植物学类型花生油脂的品质及含油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间的相关。多粒型花生的油脂耐贮藏性差,但营养价值好,油酸与亚油酸含量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但负相关程度相对来说要弱些。龙生型花生的油脂耐贮藏性好,但营养价值相对来说要差些,油酸与亚油酸含量间的负相关程度极强。本分析结果还表明,花生种子的含油量与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间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郑8903×豫花4号的215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采用2008年原阳种植材料(F8)的品质检测数据,运用WinQTLCart 2.5软件进行与花生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相关的QTLs定位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检测到2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s,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82%和9.66%;2个与脂肪含量相关的QTLs,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25%和8.24%。与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山嵛酸含量相关的QTL各检测到1个,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13%、8.28%、24.14%和7.88%;2个与花生酸含量相关的QTLs,遗传贡献率分别为7.12%和18.32%。  相似文献   

3.
本文鉴定了我国22个省(区)、市2515份花生品种资源的粗脂肪、蛋白质、脂肪酸的含量和变异及其分布范围,并初步筛选出一批高油分、高蛋白、高油酸、低亚油酸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较高含油量芝麻品种“中芝13”(56.31%)和低含油量芝麻材料ZZM2748(48.75%)为亲本构建包含548个株系的RIL群体,采用近红外法对群体在2个不同环境下的含油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群体含油量及脂肪酸含量存在较大变异,其中含油量变化在42.43%~58.38%,其与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棕榈酸显著负相关;应用软件WinQTLCart2.5和ICIMapping3.0基于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共定位到50个相关QTL,分布在芝麻11个连锁群上,贡献率变化在1.59%~40.62%。其中,有21个QTL被两个软件同时检测到,有7个QTL在2个环境下被重复检测到。位于连锁群LG10上的qSOC_10.3和位于连锁群LG11上的qSOC_11.1遗传贡献率较大,分别为34.38%和40.62%,为控制芝麻含油量的主效QTL,其中qSOC_11.1与定位到的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位点重合,表现一因多效特征。通过基因组注释和差异表达分析,在两个主效位点发掘出24个候选基因。研究发现的芝麻含油量及不同脂肪酸含量遗传变异特征和获得的QTL及候选基因对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荚果相关性状是花生产量构成的重要成分。为解析花生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挖掘稳定存在的QTL,以荚果大小和重量存在显著差异的中花5号和ICGV 86699为亲本衍生的包含166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3个荚果相关性状中荚果长、荚果宽在5个环境,百果重在6个环境下进行性状考察,并结合群体的基因分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9个荚果长QTL、10个荚果宽QTL和12个百果重QTL。有10个QTL在多个环境被重复检测到,其中6个QTL在不同地点重复检测到,为稳定表达QTL,且稳定表达的QTL中5个(qPLB06.2、 qPLB06.3、qPWB06.2、qHPWB04.3、qHPWB06.3)在至少1个环境中贡献率超过10%。共发现5个QTL簇,其中位于 B06上的QTL簇Ⅳ和Ⅴ,均在多个环境下检测到稳定调控荚果长、荚果宽和百果重的QTL共定位,表明这些荚果相关性状具有明显的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中花10×ICG 12625”衍生的RIL群体共140个家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家系在2014年及2015年收获的花生种子中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RIL群体白藜芦醇含量变异范围为38.27~352.08 μg/ kg。通过两年重复检测,获得稳定高白藜芦醇含量材料4份(QT0339、QT0369、QT0450和QT0454),含量为143.90~215.60 μg/ kg,在2014年环境中,这四份材料白藜芦醇含量分别超过高值亲本32.31 %、5.80 %、86.46 %和79.52 %,在2015年环境中白藜芦醇含量分别超过高值亲本106.04 %、49.78 %、7.90%和52.87%。利用前期通过该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应用WinQTLCart 2.5软件定位到花生种子白藜芦醇含量相关QTL13个,贡献率在2.2 %~7.4 %之间,其中qRB8.1a以及qRB8.1b为两年环境中重复检测到的QTL。本文研究结果为培育白藜芦醇含量高的花生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X00-6×E28的278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通过SSR标记利用MAPMAKER/EXP3.0和Mapdraw 2.0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该连锁图覆盖玉米基因组1 508.1 cM,包含124个标记,相邻两标记的平均距离为12.2 cM.利用QTLMaper2.5软件,结合主要品质性状的检测结果,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以LOD=2.0对玉米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全基因组QTLs扫描,检测到两个与淀粉含量相关的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8条染色体上,表现为部分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并在第1条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与油分含量相关的位点,表现为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几个优异花生种质的油酸,亚油酸含量及比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七五”期间鉴定的6个油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相对较低的优异花生咱质,分别于1993和1994年在湖北武汉、广西南宁和山东莱西种植产统一测评。结果认为,加纳花生和狮油红4号的优质性状表现出比较稳定,要广泛用作亲本材料,黄泽小红毛、樟木大花生,ICGS105和桂平大花生适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作为育种优质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培育高产、高抗、优质的作物新品种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分子育种能够提高后代筛选效率、缩短育种进程,是作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而重要农艺性状QTL/基因定位是分子育种的前提.花生是我国总产第一的油料作物,近年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花生重要农艺性状QTL/基因定位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栽培种花生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遗传机制,以花育28号和P76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46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测定了3个环境下的百果质量与百仁质量表型数据,并利用单环境和多环境联合定位进行QTL的鉴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RIL群体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均表现为超亲遗传。基于多环境QTL分析检测到5个与百果质量、10个与百仁质量相关的QTL。基于单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3个百果质量相关位点qHPW05.1、qHPW07.1qHPW19.1,分布于3个连锁群上。其中qHPW07.1在三个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贡献率4.610%~8.840%;qHPW19.1在两个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贡献率9.985%~11.224%。检测到4个百仁质量相关位点qHSW05.1、qHSW07.1、qHSW19.1qHSW20.1,分布于4个连锁群上。其中qHSW 07.1在两个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贡献率7.155%~10.464%;qHSW 19.1在三个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贡献率7.239%~13.845%。获得控制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的QTL簇2个,分别位于LG07(Cluster I)和LG19(Cluster II)。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相关基因克隆和花生产量性状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对花生分子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花生重要数量性状的研究进程,并获得了一些与抗病、产量等重要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本文对国内外花生的分子标记开发、遗传图谱构建以及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加速育种进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栽培种花生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常规育种难以培育出突破性新产品,利用诱变手段创制突变体材料是作物种质改良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鲁花6号、花育19号、花育20号、花育23号、花育32号、花育33号、四粒红、龙花生8个花生品种(种质)为材料,利用EMS诱变、~(60)Co-γ射线辐照或快中子辐照分别对种子进行处理,获得了一个突变体库。利用近红外法检测突变体主要品质性状,发现诱变可提高突变体的油酸含量和油亚比值,油亚比变异系数较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和油亚比间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各品质性状对油亚比的影响顺序:油酸含量(1.522)棕榈酸含量(0.387)含油量(-0.271)蛋白质含量(-0.273)蔗糖含量(-0.698)。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检测发现,154份花育19号高油酸突变体FAD2B基因的442bp位点插入了一个"A",导致高油酸突变性状的产生。突变体油酸、亚油酸变幅分别为66.46%~80.30%和1.29%~13.34%,油亚比变幅4.98~62.31。本研究丰富了花生种质资源,并为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鉴定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材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回交育种分析花生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亲缘关系甚远的高油酸亲本Sunoliec95R与低油酸亲本汕油162配置杂交组合(F1),并回交2代(BC1和BC2),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其籽仁中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花生回交种中油酸及油酸/亚油酸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轮回亲本中控油基因已部分转入到回交种中.选育出一批高、低油酸和高、低O/L值花生种质,以期作为花生品质育种选配亲本的参考,为广西花生丰产种质拓宽与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龙生型花生的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龙生型花生的含油量变异非常丰富,变幅明显高于其它类型,高含油量,蛋白质,亚油酸和氨基酸逊于其它类型的对应成分,但低油分资源和高油酸资源突出,制品耐贮性好。  相似文献   

15.
分子标记为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从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等三方面综述了常用分子标记在花生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豆品质性状改良一直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分子标记技术的逐步深入为大豆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可能.该文综述了大豆QTL的定位方法、大豆品质QTL定位的研究现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概况.  相似文献   

17.
陈国宪 《花生学报》2019,48(3):15-18,24
选用本农场历年来搜集保存的556个花生品系种原,分析ahFAD2A及ahFAD2B基因型。设计ahFAD2AF/R及ahFAD2BF/R引子,进行ahFAD2A及ahFAD2B基因片段检验,可产生826bp之ahFAD2ADNA片段,及658bp之ahFAD2BDNA片段。将ahFAD2A及ahFAD2BPCR产物分别经限制酶Hpy99Ι及Hpy188Ι酶切后,结果受分析的556个品系中,仅E01-146品系之ahFAD2APCR产物无法受限制酶Hpy99Ι酶切;但ahFAD2BPCR产物则受限制酶Hpy188Ι酶切,结果显示E01-146品系同时具有突变基因ahfad2a及ahfad2b。  相似文献   

18.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野生大豆江浦野生豆-5为母本,栽培大豆南农06-17为父本杂交所得的316个F2单株及其衍生F2∶3和F2∶4家系为材料,利用JoinMap3.0软件,构建了一张包含210个标记(分子标记207个、形态标记3个),共24个连锁群的大豆分子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2 205.8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09 cM。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2007年F2单株、2008年F2∶3家系及2009年F2∶4家系的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生育期结构4个生育期相关性状进行联合世代QTL分析,共检测到15个加性显性QTL和9对上位性QTL;存在QTL共位性(同一标记区间存在不同性状的QTL)以及QTL互作网络(一个QTL可以与多个QTL互作)的现象;贡献率最大的3个QTL为qVP-H-1、qWGP-H-1和qRV-H-1,加性效应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21.31%、13.14%和9.37%,qWGP-H-1和qVP-H-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江浦野生豆-5,qRV-H-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南农06-17。研究结果为生育期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野生大豆优异基因的挖掘及栽培大豆遗传基础的拓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苏玉16(JB×Y53)的F2∶3家系为试验材料,选用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556对SSR引物,对玉米农艺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并分析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56对SSR引物对亲本Y53、JB及其F1进行多态性检测,获得85对多态性引物,多态率为15.3%,其中有76对引物扩增带型清晰,可用于后续QTL的研究工作。共检测到3个与抽穗期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8.16%~14.10%;6个与株高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01%~15.83%;6个与穗位高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9.58%~31.89%;4个与茎粗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84%~11.05%;2个与雄穗分枝数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3.21%~24.76%;2个与雄穗长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56%~7.67%;2个与散粉期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14%~16.72%。  相似文献   

20.
玉米株型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玉米自交系L26和095组配的F2世代为作图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茎粗等7个株型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共检出21个QTL,其中茎粗检测到1个位点(qSD1),穗位高、株高均检测到3个QTL位点(qEH1-qEH3、qPH1-qPH3),雄穗分枝数检测到5个QTL位点(qTBN1-qTBN5),叶片数检测到4个QTL位点(qLN1-qLN4),叶型系数检测到3个QTL位点(qLSC1-qLSC3),叶向值检测到2个QTL位点(qLOV1-qLOV2)。21个QTL中,qTBN1、qTBN4、qLN1、qLN3、qLN4这5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率超过30%,表现出明显的主效QTL效应。研究还发现,有5个影响不同性状的QTL位于染色体上相同标记区间内或与相同标记连锁,分为Ch3-2和Ch8-1两个区段,表现出了成簇分布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