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观察D3多巴胺受体对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去甲肾上腺素(NE)刺激SD大鼠的VSMC,观察在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存在的情况下,NE促增殖作用的变化,其中细胞增殖用3H-TdR掺入量表示。结果NE通过肾上腺素α受体促进SD大鼠VSMC增殖,该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PD128907低浓度(10-8、10-7mol/L)对VSMC增殖无影响,但高浓度(10-6、10-5mol/L)却促进VSMC的增殖[PD128907 10-6mol/L=(4982±529)计数/min、PD128907 10-5mol/L=(5782±483)计数/min与对照=(3798±438)计数/min相比,P<0.05],此作用可被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阻断。低浓度的PD128907(10-7mol/L)可通过D3受体减弱NE 10-6mol/L引起的VSMC增殖[NE 10-6mol/L=(6315±245)计数/min与NE 10-6mol/L+PD128907 10-7mol/L=(4898±286)计数/min相比,P<0.05。结论D3受体对NE所致的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D1类多巴胺受体对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VS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去甲肾上腺素(NE)10-6~10-9 mol/L刺激Sprague-Dawley(SD)大鼠主动脉分离的VSM细胞,观察在D1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10-5~10-8 mol/L存在的情况下,NE促细胞增殖作用的变化,细胞增殖用3H-TdR掺入量表示.结果 NE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SD大鼠VSM细胞的增殖,该作用由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酚妥拉明存在的情况下可消除NE的促增殖作用.Fenoldopam本身对VSM细胞增殖无影响,但Fenoldopam可通过D1类多巴胺受体减弱NE(10-6 mol/L)介导的VSM细胞增殖;该实验结果得到了人VSM细胞实验结果的印证.结论 D1类多巴胺受体对NE介导的促VSM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D1类多巴胺受体对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VS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去甲肾上腺素(NE)10-6~10-9mol/L刺激Sprague-Dawley(SD)大鼠主动脉分离的VSM细胞,观察在D1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10-5~10-8mol/L存在的情况下,NE促细胞增殖作用的变化,细胞增殖用3H-TdR掺入量表示。结果NE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SD大鼠VSM细胞的增殖,该作用由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酚妥拉明存在的情况下可消除NE的促增殖作用。Fenoldopam本身对VSM细胞增殖无影响,但Fenoldopam可通过D1类多巴胺受体减弱NE(10-6mol/L)介导的VSM细胞增殖;该实验结果得到了人VSM细胞实验结果的印证。结论D1类多巴胺受体对NE介导的促VSM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巴胺D3受体对肾脏内皮素B(ETB)受体表达及功能的调节与高血压(EH)发生的关系.方法 分别以D3多巴胺受体基因敲除(D3-/-)小鼠和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RPT)株为研究对象,观察刺激D3受体后ETB受体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变化,D3受体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测定,ETB受体的功能采用Na -K -ATP酶活性表示.结果 D3-/-小鼠肾脏皮质ETB受体的蛋白表达(0.8±0.2)DU明显低于对照小鼠[(1.2±0.1)DU,P<0.05,n=5];D3受体兴奋剂PD128907(10-7 mol/L·24 h)刺激D3受体可增加Wistar-Kyoto(WKY)大鼠RPT细胞ETB受体的表达,却抑制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ETB受体的表达[WKY:(对照1.0±0.1比PD128907:1.5±0.1)DU;SHR:(对照:1.0±0.1比PD128907:0.7±0.2)DU;n=9,P<0.05].用ETB受体激动剂BQ3020(10-8 mol/L·15 min)刺激ETB受体可明显降低WKY大鼠RPT细胞的Na -K -ATP酶的活性,但在SHR的RPT细胞,这种抑制作用却丧失;基础状态下SHR的Na -K -ATP酶活性明显高于WKY大鼠.预先刺激D3受体均可使ETB受体对Na -K -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但这种作用在WKY的RPT细胞明显强于SHR的RPT细胞(下降幅度SHR:9.1%比WKY:16.9%).结论 D3受体通过对ETB受体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从而调控ETB受体的功能,D3/ETB受体之间的异常调节参与了EH发生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D3受体)对大鼠肾脏近曲小管(RPT)上皮细胞多巴胺D4受体(D4受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Kyoto(WKY)大鼠RPT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印迹法观察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刺激D3受体后D4受体表达的变化;采用哇巴因法测定Na+-K+-ATP酶(ATP为三磷酸腺苷)活性,观察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10-7mol/L,24 h)预先作用后,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10-7 mol/L,15 min)对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影响D4受体表达的作用机制.结果: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刺激可明显增强RPT上皮细胞中的D4受体蛋白表达,该作用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关系.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对D4受体蛋白表达的增强作用可被D3受体特异性抑制剂U99194A(10-6 mol/L)所阻断.磷脂酶C抑制剂U73122存在的情况下,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刺激D3受体后对D4受体的促进表达效应受到显著抑制.与单用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相比,在PDl28907(10-7 mol/L,24 h)预先刺激的情况下,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对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结论:D3受体对大鼠RPT上皮细胞上D4受体表达和功能具有增强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磷脂酶C信号途径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对肾脏内皮素B(ETB)受体表达及功能的调节与高血压(EH)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以D3多巴胺受体基因敲除(D3-/-)小鼠和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RPT)株为研究对象,观察刺激D3受体后ETB受体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变化,D3受体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测定,ETB受体的功能采用Na -K -ATP酶活性表示。结果D3-/-小鼠肾脏皮质ETB受体的蛋白表达(0·8±0·2)DU明显低于对照小鼠[(1·2±0·1)DU,P<0·05,n=5];D3受体兴奋剂PD128907(10-7mol/L·24h)刺激D3受体可增加Wistar-Kyoto(WKY)大鼠RPT细胞ETB受体的表达,却抑制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ETB受体的表达[WKY(对照1·0±0·1比PD1289071·5±0·1)DU;SHR(对照1·0±0·1比PD1289070·7±0·2)DU;n=9,P<0·05]。用ETB受体激动剂BQ3020(10-8mol/L·15min)刺激ETB受体可明显降低WKY大鼠RPT细胞的Na -K -ATP酶的活性,但在SHR的RPT细胞,这种抑制作用却丧失;基础状态下SHR的Na -K -ATP酶活性明显高于WKY大鼠。预先刺激D3受体均可使ETB受体对Na -K -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但这种作用在WKY的RPT细胞明显强于SHR的RPT细胞(下降幅度SHR9·1%比WKY16·9%)。结论D3受体通过对ETB受体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从而调控ETB受体的功能,D3/ETB受体之间的异常调节参与了EH发生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系表达瘦素以及瘦素受体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E作用于HSC,分别于24、48及72 h收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化HSC表达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瘦素以及瘦素受体蛋白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NE对HSC瘦素以及瘦素受体m RNA的影响.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10、100μm o l/L浓度N E作用于H S C 24 h,α-SMA表达明显增加(14.1±4.4,17.5±5.2,19.8±4.1 vs 11.3±4.5;P0.05);提示NE可以活化HSC,并促进HSC增殖.10μmol/L N E作用H S C 24、48、72 h后,α-S M A表达逐渐增强(17.5±5.2;18.5±5.4;19.2±6.2,P0.05);提示N E对H S C的促增殖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10、100μmol/L NE作用于HSC 24 h后,瘦素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54±0.08,2.72±0.09,2.84±0.18 vs 0.85±0.12,P0.05);瘦素受体蛋白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57±0.18,2.51±0.17,2.89±0.19 vs0.98±0.15,P0.05);(3)Real-time PCR检测HSC瘦素以及瘦素受体m RNA的表达增加,1、10、100μmol/L NE作用于HSC 24 h后,瘦素m 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51±0.08,2.58±0.09,3.63±0.12 vs 1.00±0.07,P0.05);瘦素受体m RNA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71±0.08,2.87±0.10,4.01±0.14 vs1.00±0.08,P0.05).结论:交感神经递质NE对体外活化的HSC瘦素以及瘦素受体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从而参与了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β_1肾上腺素受体(β_1-AR)激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胸主动脉VSMC并分7组:5%FBS组(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NE)刺激组(A组)、NE+β_1-AR阻断剂组(B组)、异丙肾上腺素(ISO)刺激组(C组)、ISO+β_1-AR阻断剂组(D组)、NE+蛋白激酶A阻断剂组(E组),NE+蛋白激酶抑制剂组(F组)。各组不同条件持续培养24 h后,以细胞划片法观察各组VSMC迁移距离的变化。另选VSMC加入10~(-4)~10~(-7)mol/L浓度NE刺激,观察其对细胞迁移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C组VSMC迁移距离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D组迁移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NE浓度增加,VSMC迁移距离逐渐缩短,NE对于VSMC迁移的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F组VSMC相对迁移距离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β_1-AR激动可抑制VSMC迁移,此过程不依赖蛋白激酶A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多巴胺D3受体激动剂对肾脏G蛋白亚基Galz和Ga13与D3受体耦联的影响. 方法 以WKY(Wistar-Kyoto)大鼠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其来源的肾脏皮质膜、肾脏刷状缘膜(BBM)以及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RPT)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巴胺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刺激D3受体,运用免疫共沉淀观察PD128907对D3受体与Ga12、Ga13的相互关联的影响,并在WKY与SHR中对比关联改变与功能差异. 结果 D3/Ga12与D3/Ga13之间在WKY与SHR中均存在共连接.PDl28907刺激D3受体后,在WKY中可明显增加D3/Ga12以及D3/Ga13之间的连接程度;在SHR中却显著降低D3/Ga12以及93/Ga13之间的连接.其中,D3/Ga13在SHR中的基础连接程度明显强于WKY,D3/Ga12连接基础状态在WKY与SHR之间无明显差异.采用PD128907直接灌注WKY和SHR大鼠右肾动脉,发现PD128907可以明显增强WKY的尿钠排泄率(FENa),但却对SHR的FENa没有影响. 结论 D3受体激动剂可明显调节D3/Ga12以及D3/Ga13之间的连接程度,该调节作用异常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肾脏多巴胺和内皮素(ET)系统通过影响近曲小管尿钠排泄在血压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敲除ETB受体基因或D3多巴胺受体基因均形成盐敏感性高血压小鼠,并伴有尿钠排泄能力降低;本试验将探索D3受体和ETB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该作用对WKY大鼠尿钠排泄的影响.方法 应用D3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和ETB受体拮抗剂灌注WKY大鼠右肾动脉,观察刺激、抑制D3、ETB受体后WKY肾功能尤其是尿钠排泄的变化.结果 PD128907刺激D3受体后,WKY尿钠排泄增加,PD128907介导的促尿钠排泄作用可被D3受体拮抗剂GR103691所阻断;ETB受体拮抗剂BQ788本身对尿钠排泄无明显影响,但可部分阻断D3受体介导的利钠作用.结论 D3受体的促尿钠排泄作用部分通过ETB受体完成.  相似文献   

11.
伍刚  周敬安  许百男  刘策  周青 《山东医药》2009,49(48):32-34
目的 探讨雌激素(E2)和他莫昔芬(TAM)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雌激素受体(ERs)及表型蛋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应用浓度为10-9、10-8和10-7 mmol/L的17β-雌二醇和浓度为10-8、10-7和10-6 mmol/L的TAM作用于VSMC 24 h.RT-PCR法检测实验后VSMC ERα、ER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骨桥蛋白(OPN) mRNA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对蛋白激酶-α(PKC-α)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抑制VSMC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的VSMC,给予单纯1.5×10-3mol/L葛根素处理2 h(P组)、单纯10-8mol/L AngⅡ处理24 h(A组)和1.5×10-3mol/L葛根素预处理2 h后再加10-8mol/L AngⅡ处理24 h(P A组)刺激后,四氮唑盐法检测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PKC-α和NF-κB的表达.结果:对照组、P组、A组、P A组VSMC增殖的A值分别为0.178±0.017、0.198±0.028、0.373±0.017和0.286±0.024.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P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P A组VSMC中PKC-α、NF-κB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均P<0.05);P A组较A组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葛根素可通过下调PKC-α和NF-κB的表达来抑制AngⅡ引起的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及其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拮抗剂哌唑嗪(Prazosi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Na -K -ATPase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化酶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NE和哌唑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Na -K -ATPase活性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SHR组比较,NE(10-7 mol/L)能减弱Na -K -ATPase活性(3.98±0.14 vs 7.92±0.19,P<0.01)及Na -K -ATPase α1-亚单位mRNA的表达(0.863±0.057 vs 1.307±0.051,P<0.01),单用哌唑嗪对Na -K -ATPase活性及mRNA的表达均无影响(P>0.05).哌唑嗪(10-7,10-6,10-5 mol/L)呈剂量依赖性减弱和阻断NE(10-7mol/L)对Na -K -ATPase活性(4.31±0.24,6.15±0.30,7.52±0.31)及Na -K -ATPase α1-亚单位mRNA表达(0.857±0.041,1.096±0.055,1.183±0.059)的影响(P<0.01,P<0.05).结论 NE抑制SHR Na -K -ATPase活性和下调Na -K -ATPase α1-亚单位mRNA表达,可能是通过α1-AR途径介导基因转录的下调.肾上腺素能1型受体拮抗剂哌唑嗪可通过阻断α1-AR途径抑制N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Na -K -ATPase活性和Na -K -ATPase α1-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PV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泡沫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来源主动脉VSMC不加任何试剂刺激作为对照组,另将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和Toll样受体(TLR4)基因敲除(TLR4-/-)雄性小鼠来源主动脉VSMC使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80μg/ml刺激72h,建立oxLDL细胞模型,依次作为oxLDL组、辣椒素组(造模前预先用辣椒素50μmol/ml刺激VSMC 12h)和TLR4-/-组,每组5例。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VSMC内脂质聚积情况;检测VSMC内胆固醇、TRPV1、TLR4蛋白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TNF-α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VSMC泡沫化程度、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TLR4及其介导的IL-6[(44.03±3.76)ng/L vs (25.64±4.84)ng/L]、TNF-α表达[(155.64±13.32)ng/L vs (89.86±9.18)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R4-/-组和辣椒素组VSMC泡沫化程度、胆固醇水平、TLR4及其介导的IL-6、TNF-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xLDL组比较,辣椒素组VSMC中TRPV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同时伴随VSMC泡沫化程度、胆固醇水平、TLR4及其介导的IL-6、TNF-α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活TRPV1可通过干扰TLR4介导的炎性反应抑制VSMC泡沫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中α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NE)对HSC增殖活性的影响.同时用RT-PCR检测受NE作用后HSC的活化指标胶原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及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活化的HSC中交感神经递质NE的水平. 结果α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于HSC的胞膜和胞质内;NE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SC增殖,在浓度为100μmol/L时达到最大效应,F=140.4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NE 100 μmol/L作用细胞24h后,可显著促进反应HSC活化的指标上升,胶原蛋白-1表达为0.3022±0.0610,TGF β表达为2.2080±0.2151,α-SMA mRNA表达为0.5469±0.0108,与对照组胶原蛋白-1(0.1040±0.0556)、TGF β(1.1190±0.0070)、α-SMA mRNA表达(0.0759±0.0449)比较,t值分别为-4.160、-8.763和-17.65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C可以合成并释放NE,且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0ng/ml)刺激后HSC中NE含量为(14.24±0.21)ng/ml,对照组为(11.34±0.15)ng/ml,两组比较,t=-32.907,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使HSC活性降低对临床上治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对体外培养人肝细胞系L02表达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系L02,分别于24、48及72 h收集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表达瘦素及瘦素受体蛋白的影响;RT-PCR检测NE对肝细胞系L02瘦素及瘦素受体mRNA的影响。结果①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1、10、100μmol/L NE作用于L02细胞24 h后,瘦素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02±0.08,2.24±0.09,2.35±0.12 vs 0.62±0.09,P<0.05);瘦素受体蛋白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35±0.13,2.37±0.12,2.39±0.15 vs 0.85±0.13,P<0.05)。②RT-PCR检测L02瘦素以及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1、10、100μmol/L NE作用于L02 24 h后,瘦素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54±0.08,2.37±0.09,2.72±0.12 vs 1.00±0.07,P<0.05);瘦素受体mRNA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61±0.08,2.27±0.10,3.39±0.11 vs1.00±0.06,P<0.01)。结论交感神经递质NE对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系瘦素以及瘦素受体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从而参与了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激动剂对肾脏G蛋白亚基Gα12和Gα13与D3受体耦联的影响。方法以WKY(Wistar-Kyoto)大鼠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其来源的肾脏皮质膜、肾脏刷状缘膜(BBM)以及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RPT)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巴胺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刺激D3受体,运用免疫共沉淀观察PD128907对D3受体与Gα12、Gα13的相互关联的影响.并在WKY与SHR中对比关联改变与功能差异。结果D3/Gα12与D3/Gα13之间仵WKY与SHR中均存在共连接。PD128907刺激D3受体后,在WKY中可明显增加D3/Gα12以及D3/Gα13之间的连接程度;在SHR中却显著降低D3/Gα12以及D3/Gα13之间的连接。其中,D3/Gα13在SHR中的基础连接程度明显强于WKY,D3/Gα12连接基础状态在WKY与SHR之间无明显差异。采用PD128907直接灌注WKY和SHR大鼠右肾动脉.发现PDl28907可以明显增强WKY的尿钠排泄率(FENa),但却对SHR的FENa没有影响。结论D3受体激动剂可明届调节D3/Gα12以及D3/Gα13之间的连接程度,该调节作用异常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表达TNF-α的影响.方法 取1~3天SD乳鼠100只进行心肌原代培养,分为7组,对照组、105mol/L NE组(A组)、10-6mol/L NE组(B 组)、10-7mol/L NE组(C组)、10-7mol/L AngⅡ组(D组)、10-8mol/L Ang Ⅱ组(E组)和10-9mol/L Ang Ⅱ组(F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测定上述不同浓度培养心肌细胞24、48 h,评价不同浓度NE、AngⅡ对心肌细胞表达TNF-α的影响.用凝胶滞留实验验证NF kB是否参与TNF-α的转录调控,筛选TNF-α可能启动子的位 点.结果 对照组心肌细胞TNF-α呈阴性,B、C、E、F组呈弱阳性,A组和D组呈阳性.对照组心肌细胞表达微量的TNF-α mRNA,NE和Ang Ⅱ各组表达显著增高,并存在浓度和时间梯度.NE和AngⅡ各组的核蛋白与其上游含有潜在NF-kB结合位点的两段寡核苷酸的结合强于对照组.结论 NE和Ang Ⅱ能促使培养的心肌细胞表达TNF-α,NF-kR的核转移是激活TNF-α表达的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胚胎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10)为研究对象,观察在D3受体激动剂作用下,胰岛素受体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变化.利用[3H]-TdR细胞掺入实验观察细胞增殖状况,并利用免疫印迹法观察D3受体对胰岛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D3受体影响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结果 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本身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但可抑制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刺激D3受体可降低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提示D3受体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从而影响胰岛素受体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过程.结论 D3受体对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对THP-1源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与清道夫受体AI mRNA表达影响的β受体介导作用.方法 分别用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10 nmol/L~100 μmol/L)和β2受体拮抗剂丁氧胺(2.5mol/L~25 μmol/L)预处理细胞1 h,再加入终浓度为1 μmol/L肾上腺素继续孵育24 h,检测受试基因的表达.结果 1 μmol/L的肾上腺素上调清道夫受体AI mRNA水平和下调ATP结合盒转运体A1 mRNA水平,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终浓度为1 μmol/L肾上腺素分别与不同浓度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和丁氧胺联合作用时,随着美托洛尔和丁氧胺浓度加大,各组ATP结合盒转运体A1 mRNA的表达升高而清道夫受体AI mRNA的表达随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与1 μmol/L肾上腺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丁氧胺对肾上腺素的拮抗作用在2.5 μmol/L达到平台期.结论 肾上腺素可能通过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从而上调THP-1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I mRNA水平和下调ATP结合盒转运体AI mBN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