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罗彬  邱烈  黄琼 《重庆医学》2016,(6):843-845
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整合模式将原来按学科划分的独立课程或教学环节中的相关教学内容,按照器官系统这种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和合并,从整体“人”的观念出发,实现了机能与形态、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的结合[1].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开展了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整合模式教学改革,但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学中开展极少,本研究以呼吸系统为例探讨我校“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分析课程整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为高职高专医学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是当前医学院校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与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实践,提出了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不少院校开展了以器官-系统整合课程(OSBC)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本文概述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并以儿科学专业为例就OSBC在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系统整合课程模式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与热点。本教学团队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和五年制卓越创新班中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内分泌与代谢病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基础医学和内外科学中的内分泌代谢系统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编写相应教学大纲及教学案例,实施基于课程整合为导向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和多元化考核,构建内分泌与代谢病课程整合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有助于建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机联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科学向整体化、综合化及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求,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已成为当今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纵观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大致有4种趋势:(1)沿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在课程数量、学时、理论与实践比例等方面进行优化;(2)实施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3)实施问题为基础的课程体系;(4)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起步较晚,普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主流。国内许多医学院校虽然也在实施器官系统课程改革,但主要是基础医学课程按器官系统整合或临床医学课程按器官系统整合。而把基础与临床课程进行整合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还没有实施过。  相似文献   

6.
《西北医学教育》2021,(1):32-36
目的总结地方医学院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实施经验,分析实施效果,提出优化建议。方法以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和2017级整合课程教改班为研究对象,分析整合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教材与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结果学生对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满意度较高,但是在师资、教材和实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较大。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为学生树立了整体医学的理念。目前国内医学院校还处在探索阶段,实施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价,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直肠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实习中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名2018级于2021年8月1日-2021年9月30日在某院普外科实习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模式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教学方法。采用出科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直肠恶性肿瘤疾病临床思维与病例分析实验组成绩93.45±2.82分与对照组成绩85.25±2.56分,直肠疾病常规技能操作考核实验组成绩91.25±2.35分与对照组成绩83.26±3.57分,总平均成绩实验组92.55±2.61分与对照组84.45±3.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利用整合课程模式满足教学需要的程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及掌握,整合课程模式是否能够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其他课程的学习方面应用整合课程模式理念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模式在直肠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8.
浅谈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人们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 ,总结得出的一种新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是 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最高会议推荐的两种课程模式之一 ,日本、美国等一些大学已应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多年。我国从 90年代初开始在少数几所医学院校进行试点。经过一些试点院校调研 ,认为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我国医学生的思维方式 ,通过实现基础与临床的结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能力 ,为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人体器官…  相似文献   

9.
王玉波  李民  吕雪  康军  何勇 《重庆医学》2016,(12):1722-1723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在我国已沿用数十年,它将临床专业课分为内、外、妇、儿等学科,该教学模式存在较多弊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专家认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系统培养学生整体临床思维能力,更利于培养符合临床需要的医学人才,且已成为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1‐2]。本文探讨了本院器官系统教学模式在气胸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9,(4):545-550
随着医学知识的快速增长,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模式在国外已实践多年,较为成熟,备受国内医学教育界关注。国内已有部分医学院校进行了整合式教学实践,但也遇到了诸多问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维·格芬医学院采用"多系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并紧密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成效显著。本文详细分析了该医学院的基础医学教育课程"人体生物学与疾病"板块2的理论和实践类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希望能为国内正在进行的医学教育改革,尤其为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器官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循环系统疾病》教学的满意度,揭示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二系及儿科系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就“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展开学生满意度调查。调查采用统一自制调查表,共设定18个学习满意度相关问题,由问卷星软件分发及收集调查表。采用R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及词频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学生对“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欠佳。词频分析显示,学生问题反映的焦点在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授课太快、整合体现不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学生的满意度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是否主动复习相关(P<0.05)。结论 教研室应充分总结“以器官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下《循环系统疾病》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不足,努力做到课堂讲解清晰,整合基础及临床知识,鼓励学生及时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国外的医学教育课程结构基本可分为3种类型,即“传统学科式”、“以问题为中心式”及“器官系统式”。其中,传统学科式以其体现医学科学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及循序渐进的教学,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节省财力等等优点一直被各医学院校广泛采用。如英国38所医学院校中36所采用传统医学课程模式。近年来为解决传统医学课程模  相似文献   

13.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相比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整合、连续、高效、实用等特点,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发展方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针对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改革的优点及教学设想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受到诸多好评.重庆医科大学初步探索适应校情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为全面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针对整合过程存在的课时紧缩以及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度不够、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对分课堂+PBL教学模式。介绍对分课堂+PBL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过程及其优势,以探索适合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存在学习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等不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融合,具有很大优势.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模式,应根据具体的校情、人财物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实施.改革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步,增设"专题型整合课程";第二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部分整合;第三步,实施"模块化教学".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案,有利于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分析目前国内PBL及"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的开展现状,借鉴香港大学医学院本科教育采用"以系统为基础"课程结构结合PBL教学模式的成效,提出在"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改革中应用WPBL模式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卓越医生班全体学生为对象,就“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教学模式开展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在“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下收获较大,对此项改革的总体评价较好,对课程安排、课堂教学、教师因素、教材内容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并赞同学校开展此项改革。学校应该充分总结“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果,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编写整合课程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和整合课程教学组织建设、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重庆医科大学在器官系统教学改革中采用课程负责人制度进行教学管理,实践证实该制度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和师生沟通中发挥了积极有利的作用,是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是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石,在医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相比,医学院校的生物学教学具有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安排全面而紧凑、课程设置层次众多等重点。目前国际上医学院校的教学发展强调课程整合,出现了PBL、器官系统为中心、以病例为基础、基因到社会等不同整合模式。为适应当今生物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首都医科大学在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