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明确南华北盆地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基本特征,并分析该套烃源岩特殊的有机质富集背景,选取南华北盆地周缘洛阳、禹州、平顶山和永城地区全取心煤炭钻井的太原组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系统的有机化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在对太原组碳酸盐岩矿物学和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该套烃源岩有机质富集背景。南华北盆地不同地区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机碳平均值均大于1.00%,但生烃潜量和氯仿沥青"A"均较小,平均值分别小于1.00 mg/g和0.01%。干酪根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一般占50%以上,壳质组一般在20%~50%,惰质组少量,但几乎不含腐泥组。镜质体反射率(Ro)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洛阳地区Ro平均值为4.57%,禹州地区Ro为2.1%,平顶山地区Ro为1.14%,永城地区Ro平均值为1.97%。南华北盆地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与普遍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差异较大。太原组灰岩中较高的有机质含量主要与其中含有大量的炭屑有关,其原因是突发性海侵形成的灰岩过程中对下伏的煤线或碳质泥岩造成强烈冲刷。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平庄-马厂盆地油气资源做出客观评价,对盆地发育的九佛堂组、沙海组两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沙海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中等一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B型为主,有机质处于未成熟一低成熟阶段,其生烃能力对盆地贡献小;九佛堂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属好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B-ⅡA型,处于低成熟一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3.
六盘山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南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白垩纪是其主要成盆期。受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的影响,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发育两期沉积充填旋回,形成了扇三角洲-湖泊和辨状河三角洲-湖泊两种沉积体系,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白垩统李洼峡组和马东山-乃家河组是盆地的两套有效烃源岩层系;喜山期由于盆地受挤压作用影响,在盆地西南缘发育了较大规模的逆掩推覆,形成了大量的北西向背斜型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是盆地白垩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天峻凹陷隶属于青海地区南祁连盆地,盆地三叠系广泛发育碳酸盐岩,且厚度较大。本文对天峻凹陷中三叠统大加连组烃源岩,进行采集样品,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文章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参数对天峻坳陷三叠系大加连组的海相烃源岩进行了评价。最后发现,烃源岩属于海相碳酸盐岩类已达到了烃源岩评价标准,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普遍为Ⅱ2,有机质成熟度进入油气生成的成熟一高成熟期。但鉴于样品采集来自地表,考虑到演化作用和风化作用,天峻坳陷的中三叠统大加连组碳酸盐岩判定为中等烃源岩。  相似文献   

5.
平庄凹陷盖层中发育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3套烃源岩,虽然以往围绕煤矿生产展开了大量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但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较少,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客观评价平庄凹陷的油气资源,需对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进行评判。在对平庄凹陷烃源岩岩石热解、镜质组反射率、生物标志物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对平庄凹陷九佛堂组、沙海组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及演化阶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平庄凹陷烃源岩各参数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变化明显,具有纵向上的连续性和横向上的不均匀性;平庄洼陷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处于未成熟—低成熟—成熟阶段,其中,九佛堂组烃源岩是盆地的主要成油岩系;四龙洼陷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对盆地成烃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6.
分析川西坳陷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分特征和镜质组反射率,发现其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为0.53%~62.02%,平均值达5.9%,有机质类型以Ⅱ型有机质为主且大多已达高成熟阶段,处于大量生烃期。通过烃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有机质沉积时期主要为内陆泥炭-沼泽相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暗色泥岩、灰岩、煤及炭质泥岩均较发育.大量区域地质调查结合露头和井下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石炭系烃源岩主要为暗色泥岩和灰岩.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介于0.13%~3.25%,平均1.14%,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局部见II型,为中-好的烃源岩;灰岩有机碳含量介于0.02%~0.88%,平均0.23%,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为差-中等的烃源岩.依据镜质体反射率、岩石最大热解温度和生物标志物分析,认为石炭系烃源岩总体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靠近山前的莲花山、都兰等地区因构造作用造成烃源岩动力变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处于生干气阶段;盆内石灰沟、城墙沟、旺尕秀和扎布萨尕秀等地区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和岩石最大热解温度中等,正处于成熟阶段的生、排烃高峰期.石炭系烃源岩的总体评价表明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有可能是继第四系、古近纪-新近纪、侏罗纪之后的第四大含油气系统.特别是德令哈断陷的石灰沟位于可鲁克构造内,圈闭完整,为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及排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南缘钻到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的探井较少,对其资源潜力认识不足.通过对单井地质地化、地震反演、沉积相和构造埋深等资料的综合分析,预测了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等的平面分布,采用生烃潜力法建立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的排烃模式,评价了其资源潜力,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下部成藏组合的油气具有重大勘探价值.结果表明: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和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和Ⅱ2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泥岩和煤层的排烃门限对应镜质组反射率均为0.7%.烃源岩自白垩纪末期进入大量排烃期,在新近纪至现今阶段排烃量最大.总排烃量和远景资源量分别为140.27Gt和12.54Gt,其中石油与天然气的远景资源量分别为10.52Gt和2.28Tm3.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排烃量大,为晚期排烃,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及其生烃模式。该盆地烃源岩富镜质组,贫腐泥组,但西山窑组下部烃源岩相对富集壳质组和腐泥组。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与组成决定了烃源岩生烃特点和潜力。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成油生成模式明显不同于吐哈盆地,其生油门限Ro为0.5%,是由孢子体和角质体为主要组分贡献成烃。  相似文献   

10.
天峻凹陷隶属于青海地区南祁连盆地,盆地三叠系广泛发育碳酸盐岩,且厚度较大.本文对天峻凹陷中三叠统大加连组烃源岩,进行采集样品,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文章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参数对天峻坳陷三叠系大加连组的海相烃源岩进行了评价.最后发现,烃源岩属于海相碳酸盐岩类已达到了烃源岩评价标准,其有机质丰度...  相似文献   

11.
宁夏六盘山地区白垩纪地层环境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宁夏六盘山地区白垩纪地层演化的规律,进行了实际环境的地质调查.发现宁夏六盘山地区白垩纪地层广泛发育,自下而上划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乃家河组;从沉积特征、地层层序、沉积相表明,六盘山群为一套冲积扇-内陆湖泊相的碎屑岩、泥岩、碳酸盐岩夹膏岩沉积;从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及总体向上变细的垂向沉积序列看,六盘山群是在盆地持续下沉、湖水不断加深、沉积物供给较为充足的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的18个煤系烃源岩样品,进行岩石热解、有机碳测试、镜质体反射率检测、显微组分鉴定等实验分析,发现:热解法和显微类型指数法得到的有机质类型评价结果相矛盾。利用热解法判断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时,煤的有机质类型最好、炭质泥岩次之、泥岩最差;而利用有机显微类型指数法判断有机质类型时,泥岩有机质类型最好、炭质泥岩次之、煤最差。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认为不生烃的镜质组具有重要的生烃贡献。镜质组的生烃能力认识是导致两种有机质类型评价方法出现矛盾的关键。对于煤系烃源岩而言,利用热解法进行有机质类型划分更加的准确且经济。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ε1Φ)主体为一套厚度6~30 m的含磷硅质泥岩.泥页岩沉积、碳质页岩有机碳含量最高达9.80%,多数在2.0%以上;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2.63%~2.85%,为塔里木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层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渤海海域前第三系的烃源岩特征,对前第三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震旦系60%的烃源岩进入了成熟带,但生烃潜力较差;古生界寒武—奥陶烃源岩除C油田之外,石碳—二叠系除了埕北及渤海西部地区之外,生烃能力较差;中下侏罗统烃源岩镜质体射率为0.5~0.6,有机碳含量较高,总烃含量比较大,生烃潜力较好;白垩系下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处于低成熟阶段,生烃潜力优于中下侏罗统和石碳—二叠系地层;石炭系—二叠系、中下侏罗统及白垩系下统三套地层是前第三系烃源条件较好的地层.  相似文献   

15.
对济源盆地谭庄组油页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介绍,对大量样品进行了含油率测定,表明含油率平均只有0.3%,最高的有1.68%,远远达不到油页岩的边界品位(3.5%).从地球化学角度对油页岩进行研究发现:有机质丰度高,其中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4.68%,最高可达到11.63%;有机质类型多属于腐殖-腐泥(ⅡA)和腐泥-腐殖(ⅡB)型,是介于生油和生气之间的过渡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高成熟阶段之间,具有很大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6.
宁夏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马东山组河湖相沉积物表面保存有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其中的孢粉是研究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对六盘山地区隆德县前庄村白垩系马东山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研究,共鉴定出孢粉类型41属63种。剖面自下而上分为Bisaccates-Jiaohepollis、Classopollis-Jiaohe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Foraminisporis等3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特征反映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期—Albian期,恐龙足迹化石的建群植被经历了松柏类向掌鳞杉科,再向蕨类植物的转变,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地区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经历了亚热带半湿润气候→亚热带温暖半干旱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变化。这与前人对六盘山地区白垩系马东山组沉积古气候环境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南盘江坳陷安然构造生物礁中的沥青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然构造生物礁中的沥青,分布于礁岩成岩期后的各类孔隙中,具有格架溶蚀孔洞沥青、裂缝型沥青和裂缝——晶洞混合型沥青三种产状。沥青的显微结构为:中间相球粒、融并的中间相球体,具镶嵌、棒状和片状结构。经沥青的元素分析、X衍射,反射率测定、微量元素和芳烃分析,表明安然生物礁中的沥青具有机质过成熟的特征。通过沥青的油源分析,初步证实安然二叠系茅口组的科—1沥青的油源来自下伏中泥盆统生油岩;上二叠统长兴组的Md—1裂缝沥青的油源来自上覆中三叠的生油岩;有一部分沥青显示了混源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