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学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损伤情况。方法 对226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336名放射诊断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为8.85%,高于放射诊断工作人员(P<0.05);不同性别组介入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上组介入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组介入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辐射会造成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增高,应加强介入放射人员眼部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损伤情况。方法 对1156名从事医院放射工作的人员眼晶状体进行专科检查。结果 1156名放射工作人员中眼晶状体混浊率7.96%,女性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异常率高于男性(P < 0.05)。放射治疗及放射技术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P < 0.05)。随着放射工龄的延长,眼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随之增高,20年以上工龄发生率明显高于工龄较短者。结论 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对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态观察清远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和淋巴细胞微核变化情况,评价低剂量X射线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状况。方法 以本市2010年、2012年和2014年接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分别为271人、309人和312人分别设为2010组、2012组和2014组,同时选择本市非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323人为对照组,各组人员均进行眼晶状体检查和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2010组、2012组和2014组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均随着工龄和平均年龄增加而升高(P < 0.01);放射工龄> 15年的各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均比同工龄的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1);放射工龄> 15年的2010组、2012组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比同工龄的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结论 长期接触低剂量X射线对眼晶状体和遗传物质均可造成一定损伤,低剂量放射工作人员仍应加强放射防护,保障其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2010年西宁市279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医用诊断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损伤情况。方法 对西宁市279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进行专科检查。结果 西宁市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混浊率为23.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随放射工龄的增加混浊率有增高的的趋势。结论 长期低剂量的职业照射,对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应该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其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549例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549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①男性与女性放射组的WBC、RBC、PLT和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放射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 <0.001),并且有性别差异,男性组高于女性组(P <0.01);放射组微核阳检率高于对照组(P <0.05),并且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而上升(趋势性χ2=20.41,P <0.001)。③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01),以点状混浊为主。结论 医用X射线工种对放射人员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损害与工种、工龄的关系。方法 对宜昌市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用裂隙灯检查眼晶状体。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在不同工种、不同工龄、不同年龄、不同单位间差异均有显著性(χ2=6.64,P <0.05;χ2=45.29,P <0.01;χ2=20.84,P <0.01;χ2=7.45,P <0.05)。结论 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其他工种,电离辐射对眼晶状体的损害随工龄增加而严重,基层单位放射防护条件较差,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混浊发生情况,确保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方法 对2008年克拉玛依市609名放射工作人员,共计1 218只眼晶体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2003~2009年晶体检查资料进行横向观察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阳性混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不同工种、工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1),医用X射线组、测井组晶体混浊率与工龄增长呈正相关,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5),历年晶体混浊率情况观察,医用X射线组呈上升趋势,测井组与探伤组无明显变化,混浊部位以后囊、核内、赤道混浊占比例较高。结论 低剂量率的职业照射对眼晶体有一定的损伤,应加强辐射防护工作,防止放射性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电离辐射与晶状体混浊发生的关系及放射剂量对晶状体透明度影响,探索进一步做好电离辐射对放射作业人员的健康防护。方法 对全区放射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在医疗机构和工矿企业非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并将晶状体改变作为调查重点,结合历年来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放射工作人员516名(1 032眼),对照组420名(840眼)。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率为32.17%,对照组混浊率为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且检出率随放射人员的工龄增长、累计接触放射剂量的增高而增加。晶状体混浊主要是点状及片状等改变,部位以赤道和后囊下为多见。结论 晶状体改变是判断电离辐射损害的重要指标,对预防电离辐射引起人体损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石市425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黄石市长期小剂量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影响。方法 对受检查者用5%新福林眼药水充分散瞳,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眼晶体变化,并设对照组。结果 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为35.29%,对照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13.15%(P <0.01)。结论 长期小剂量的射线外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的影响与放射工龄、年龄、接触射线剂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接触工业γ射线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损伤敏感指标,保障接触工业γ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方法 对比分析接触工业γ射线放射组(n=32)和对照组(n=48)之间和不同工龄亚组之间的放射损伤指标,包括指甲纵嵴色条甲检出率、眼晶状体混浊率、染色体畸变相关指标和微核相关指标。结果 不同工龄组工业同位素应用放射工作人员间指甲纵嵴色条甲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以及放射工龄后,放射组比对照组发生指甲纵脊色条甲的危险性增高(P<0.05)。不同工龄组间眼睛晶状体混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高于对照组(P <0.01)。除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放射组的各项遗传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工龄组与对照组的微核率和微核异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工龄组和11~20工龄组与对照组的微核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工龄组的染色体畸变总率与微核率的回归方程为:Y=7.183X-2.133。结论 反映接触工业γ射线电离辐射引起辐射损伤生物效应较敏感指标有手指纵嵴色条甲和晶状体混浊率,间接敏感指标有微核率和微核异常率,相关部门应做好相关指标的定期检测,进一步加强该人群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594例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94名放射工作人员,83名不接触射线与毒物、无传染疾病的健康人员,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进行检查。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为50.6%;白细胞异常检出率为6.4%,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为7.7%;血小板异常检出率为3.4%;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发生及发展情况,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调查420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资料,分析眼晶状体检查结果,探讨眼晶状体混浊的影响因素。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与累积剂量、工龄、工种有关,累积受照剂量超过5 mSv或放射工龄大于10年者晶状体混浊率明显升高,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其他科室放射工作人员。结论 慢性低剂量照射对眼晶状体混浊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郯城县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损害的情况,探讨保护对策,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方法 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查体,用裂隙灯检查眼晶状体混浊情况。结果 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率放射组为38.2%,对照组为14.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2.75 P <0.01)。结论 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与职业照射有关,应加强放射工作场所防护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放射工作人员职业体检资料,评价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项目,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常规异常率占6.3%,晶体皮质混浊占6.5%,CB法淋巴细胞微核率放射治疗组与X射线诊断组比较P < 0.05,男性与女性比较P < 0.01;放射工龄10~20a组及 > 30a组与 < 10a组比较P < 0.05,放射工龄20~30a与< 10a组比较P < 0.01。结论 岗前检查无职业禁忌症,岗中检查4人暂时脱离放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阿勒泰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阿勒泰地区118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包括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受检者主诉项目以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且放射工龄10 a以上者均高于10 a以下者(P <0.01)。体征主要表现手部皮肤、指甲改变,牙龈出血等。眼晶状体浑浊率41.5%。各项临床症状均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阳性体征增高的现象。实验室检查,不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各项检查指标结果虽有差别但无显著性(P >0.05)。不同放射工龄工作人员各项检查指标结果显示20年以上与以下者有较大差别(P <0.01)。结论 低剂量长期照射对机体有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特别是对高放射工龄组人员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枣庄市254名医用X射线工作者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掌握小剂量照射对职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 对枣庄市254名X射线工作者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包括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设对照组。结果 受检者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齿龈出血、手部皮肤和指甲改变,均高于对照组,(P <0.01),且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阳性体征增高的现象。眼晶状体检查阳性率及淋巴细胞微核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小剂量X射线照射可引起机体多方面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总体水平,为采取相应的放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9年1—12月504名资料完整的在岗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以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拟从事放射工作的105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培养法测定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放射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 < 0.00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高于男性(P < 0.01);不同年龄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年龄41~50岁的微核率高于21~30岁(P < 0.05);不同工龄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21~30年的微核率高于0~10年(P < 0.05);不同工种间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放射治疗岗位人员的微核率较其他岗位最高;不同级别的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中,市级医院最高,其中省级医院与企业(P < 0.05)、市级医院之间(P < 0.01)的微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高于非接触人员,女性的微核率高于男性,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放射防护与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8.
湖州市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湖州市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州市市乡镇卫生院从事放射工作的44名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查结果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异常率分别为50%,11.4%,2.3%,3个指标不同工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眼晶体混浊率为34.09%各工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 我市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损害以外周血异常和晶体混浊为主要表现。因此必须加强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加强放射监督力度;加强放射人员的健康监护;切实保障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以便改进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损伤,进一步提高我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方法 依据卫生部第23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我市669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其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随着工龄的增加,手指纵嵴色条甲人数比率及眼晶状体混浊率有增高的趋势,不同工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5);同时各工龄组中外周血象和肾功检查各项指标均值都在正常范围以内,各工龄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工龄的增加,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呈增高的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工龄的增加,B超检查的异常率呈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影像学检查中其他两项指标增高或降低呈波动性改变,未见规律性变化。结论 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仍可使机体产生一定的辐射损伤,应该进一步加强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嘉兴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对嘉兴市525名X射线机操作人员眼晶体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眼晶体混浊人数129名,混浊率为24.57%,其中后囊下混浊占有57.43%,前囊下混浊占19.60%,赤道混浊占22.97%;混浊形态分为点状(67.01%)、片状(20.92%)、粉尘状(2.61%)、空泡(5.41%)及后囊混浊增厚(4.05%)。比较各工龄组晶体混浊率发现,放射工龄在15 a以上者混浊发生率明显高于工龄15 a以下者(P <0.01)。结论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