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孕妇,根据分娩方式,随机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8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孕妇,经阴道试产56例,试产成功40例,占71.4例,其余40例患者行再次剖宫产。再次剖腹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高于阴道分娩组,住院天数多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 P<0.05);再次剖腹产组的产后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妊娠产妇选择分娩方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在满足阴道分娩适应证情况下,采取阴道试产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对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经过剖宫产术后而再次妊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该组人群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在120例病例资料中,有59例产妇是通过阴道分娩,而再次通过剖宫产术者有61例。通过两组资料的对比分析,通过阴道分娩的产妇术后出血量以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剖宫产分娩者,P〈0.05;在新生儿结局方面,两组研究对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仍可以采取阴道分娩的方式,阴道分娩不是其绝对,同时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术后要做好预防感染和防止产后出血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李秀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208-2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收集2004-01~2010-10南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68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0例与同期非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0例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5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HCS)58饲进行对照.结果:17例阴道试产,1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58.82%;RCS 58例,手术产率85.29%.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时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又(P>0.05);RCS组较VBAC组出血量大[(198.9±4.5)mL、(166.5±12.6)mL],平均住院天数[(8.60±1.56)d、(5.20±0.22)d],医疗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6.90%)较PCS组(0)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再次训宫产的绝时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4.
梁迪  王心  姚继芹  刘敬超  尚丽新 《人民军医》2014,(10):1104-1106
目的:观察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分娩巨大儿产妇5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产妇5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次、宫高加腹围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病态肥胖等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分娩情况和妊娠结局,分析巨大儿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产次及妊娠末期宫高加腹围,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态肥胖、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发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过期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分娩男性新生儿比例及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头盆不称、持续性枕后或枕横位、活跃期停滞、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会阴或宫颈裂伤、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3)观察组中剖宫产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者(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阴道分娩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4250g巨大儿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4000g且〈4100g巨大儿及≥4100g且〈4250g巨大儿(P〈0.01);体重≥4100g且〈4250g巨大儿剖宫产率,显著高于≥4000g且〈4100g巨大儿(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受胎儿性别、产次、宫高、腹围、妊娠期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种因素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提高产前诊断率,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产妇1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行再次剖宫产74例,经阴道试产79例.观察阴道试产成功率,并比较两种处理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阴道试产成功58例,阴道试产失败后改行剖宫产21例,阴道试产成功率73.42%.两组均无一例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生死亡.新生儿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并非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的产程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 抽取妇产科2015年4月-2016年接诊的9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选择的分娩方式分组:Ⅰ组46例行剖宫产分娩,Ⅱ组46例行阴道分娩,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①Ⅱ组产后出血量(211.17±24.35)mL、住院时间(5.23±1.46)天、住院费用(2 641.29±216.52)元明显少于Ⅰ组(397.93±47.36)mL、(9.04±2.14)天、(5 346.85±487.93)元(P<0.05);②Ⅱ组孕妇产褥率2.17%、产后贫血率2.17%、腹腔粘连率0.00%及新生儿窒息率2.17%明显低于Ⅰ组19.57%、15.22%、13.04%、13.04%(P<0.05).结论 针对具有阴道分娩指征的孕产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恢复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方有珍 《西南军医》2014,(2):155-156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的分娩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8月住院分娩的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41例为观察组,同期因疤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孕妇41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产前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时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手术费用、新生儿窒息及子宫切除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子宫切除高于对照组(P〈0.05),均发生在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观察组的孕妇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新生儿窒息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有更高的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等手术分娩并发症.临床应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的指征,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2002-01~2009-01住院分娩者中12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母亲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结果:12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例:剖宫产108例,经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率85.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12%,阴道产15.8%(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4.6%.阴道产者21.1%(P<0.05).结论:剖宫产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适时恰当地选择剖宫产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和挽救母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产后正规治疗是减少慢性高血压及再孕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必备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医院收治的13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行剖宫产(剖宫产组),40例行阴道分娩(顺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分析。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行阴道分娩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顺产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产褥病发病率低于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顺产组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住院时间、产时出血量及产褥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制定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分娩方案时,应对再次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指征严格把握,对于条件符合者建议其行阴道分娩,以减轻产妇痛苦,改善其分娩结局,但在分娩过程中需对产妇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如有需要应及时转行剖宫产,以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剖宫产者再孕后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分娩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孕孕妇135例,对其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35例再孕产妇中行阴道试产者90例,成功30例,行再次剖宫产术者105例。剖宫产术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较阴道分娩组高( 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孕者再次剖宫产并非绝对指征,条件允许可行阴道分娩,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205例双胎妊娠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胎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道分娩组第2胎儿的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剖宫产孕妇术后再次妊娠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果及医疗费用、母婴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再次剖宫产者13例(13.27%),85例行阴道试产(86.73%),尝试阴道试产孕妇中成功者63例(74.12%),失败者22例(25.88%).22例失败患者需改行剖宫产手术.阴道试产与剖宫产术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显示:阴道试产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优于剖宫产,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对比中两种分娩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阴道试产成功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优于阴道试产失败,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孕妇术后再妊娠可以选择阴道试产,剖宫产史不再是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标准指征,且临床阴道分娩试产具有经济、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7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妊娠期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分为观察I组(血小板计数%50×10^9/L)17例和观察Ⅱ组[血小板计数(50-99)×10^9/L]53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血小板正常妊娠妇女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比较各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贫血(MA)分别占77.1%、8.6%、7.1%和2.9%。观察组阴道分娩率2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3%(P〈0.05);剖宫产率61.4%,与对照组的55.7%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Ⅱ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观察I组(P〈0.05);剖宫产率与观察I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8.6%,与对照组的2.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贫血发生率1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4%,对照组无一例发生新生儿窒息;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I组产后出血、产后贫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观察Ⅱ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较多,以PAT最为多见,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同,妊娠结局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会阴联合经腹超声对子宫下段瘢痕愈合情况的诊断效果及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晚期孕妇70例,40例既往有剖宫产史孕妇为观察组,30例初次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均给予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对比子宫下段厚度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0例孕妇中,I级愈合22例(55.0%),II级愈合13例(32.5%),III级愈合5例(12.5%),经腹联合阴道超声对子宫下段瘢痕检出率为100.0%,显著高于单纯经腹超声检出率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07);I~III级愈合孕妇子宫下段厚度分别为(4.19+0.54)mm、(1.86+0.77)mm、(0.94+0.23)mm,随着瘢痕愈合分级增加,子宫下段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级愈合分娩方式、术中和产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I级愈合组相比,II级愈合孕妇剖宫产比例升高、术中和产后24h出血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级愈合组相比,III级愈合孕妇剖宫产比例升高、术中和产后24h出血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联合经腹超声诊断子宫下段瘢痕检出率高,据此进行瘢痕愈合分级临床符合度好,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会阴联合经腹超声显示子宫瘢痕II~III级愈合的孕妇提倡剖宫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妊娠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及解放军252医院建立孕产妇保健卡的待产妇7846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妊娠期营养指导、干预和随访;另选2005年1月-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待产妇28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巨大儿发生率,以及分娩巨大儿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妊娠合并症等。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分娩巨大儿产妇的总剖宫产率,以及头盆不称、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营养干预可显著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纳肛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剖宫产术中,麻醉成功后即给予米索前列醇200μg纳肛;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中宫壁注射缩宫素20U。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及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总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米索前列醇纳肛能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黄利辉 《西南军医》2011,13(5):834-83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方式的可行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孕产妇女及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与54例非疤痕子宫分娩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例阴道试产分娩的成功率为89.29%(50/56),分娩过程中未出现子宫破裂等并发症,产时出血量、患者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与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分娩方式主要是以手术为主,在符合临床试产条件下,在严密的监护下,对患者实施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高征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06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产妇46例为观察组,无剖宫产史产妇60例为对照组A,另选择同期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100例为对照组B,比较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结局:观察组早产、剖宫产、子宫破裂、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及围产期小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1);对照组A早产、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A胎盘早剥、急性肾功能衰竭、左心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HEI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不同妊娠高血压类型妊娠结局比较: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低出生质量儿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又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预后不良,孕晚期应加强监护,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意义。方法随机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剖宫产,对照组行阴道助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1)两组胎儿出现窘迫的因素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能够帮助产妇达到快速分娩的目的,从而降低了窘迫对胎儿的影响,保障了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刘云  王心  尚丽新  赵谦谦 《武警医学》2016,27(9):884-886
 目的 寻求改善双胎妊娠母婴结局及减少双胎妊娠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早产儿并发症、不同分娩方式及双胎特有并发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1)分娩孕周不同,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胎妊娠剖宫产率93.57%,社会因素居于剖宫产原因的首位(22.75%);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自然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46.67%)明显高于剖宫产分娩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早产是造成双胎新生儿发病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早产对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双胎孕妇阴道分娩,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双胎妊娠特有并发症会增高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