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企业群集成制造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种企业群集成制造模式进行了比较,如供应链集成制造系统、战略联盟集成制造系统、区域集成制造系统、行业集成制造系统和块状特色经济区域的集成制造系统等,对中国企业群集成制造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如:以点带面的发展战略;基于ASP的发展战略;从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开始的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制造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长期制造战略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制造战略的内涵以及战略思考、战略规 划和战略管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美国近15年制造战略的轨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 大影响;提出了制定我国中长期制造战略的韬略:首先认清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地位和特征,建立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然后统筹全局、平衡冲突,解决“中国制造”由谁来 造的人才问题;最后讨论了如何加强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特别是大力发展民营装备制造 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的已有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国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自主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从形成LED照明产业生态的视角,研究成立国家制造装备创新平台、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2013年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本项目从机械、航空、航天、轨道、船舶、汽车、电力装备、信息电子、冶金、化工、纺织、家电、仪器十三个领域的制造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所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提出制造强国工程科技战略的思路和目标。研究建立了评价制造强国特征的指标体系,预测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项目提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对策,明确跨入制造强国行列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研究制订《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科学支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服务化战略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服务化战略既包括发展服务型制造,也包括发展制造服务业。到2025年,为实现制造强国,我国应建立全球服务型制造基地和全球制造服务外包中心;同时,服务型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必将整合形成为实力强大的现代服务化大制造产业。  相似文献   

6.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的一个课题,于2013年1月启动, 一年多来,课题组围绕指标体系构建、制造强国指数评价、战略路径等方面多次召开课题组会和专家研讨会。课题组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指标体系、工业发达国家强国之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现状,提出了制造强国的内涵和特征,构建了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国际上公认已是制造强国的典型国家进行了评价、也对我国制造强国的进程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结果,提出推进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家具制造企业产品设计创新战略定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若辉  关惠元 《包装工程》2018,39(16):184-188
目的研究我国家具制造企业设计创新战略的定位状况及利弊。方法针对家具设计的特点,建立评价指标,利用Likert量表法和专家评价法,从企业间的差异度和企业内产品的多样性两个层面对企业设计战略进行分析。结论我国家具企业的设计战略在企业内多样化程度上普遍较低,并且多数企业的企业间差异度值也偏低,反映了企业设计创新能力较弱,设计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并不明显,但同时少数企业也已经开始重视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在企业间的差异度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8.
在动态不确定性竞争环境中,制造战略的传统制定方法面临着挑战。为了研究新的制定方法,提出了集成先进制造模式和权变制造战略的新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基于先进制造模式的特征分析开发了关于先进制造组织特征的调查问卷,并在98家企业开展了实证调查。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有6种共通的组织特征。这些特征为权变制造战略的制造目标提供了选择。基于因子分析结果构建了结合两种方法的制造战略制定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论述了实现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质量发展的现状,借鉴主要工业国家质量发展经验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到2025年制造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现状;探讨了敏捷制造技术概念及工业应用情况;指出应用敏捷制造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实施敏捷制造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台湾IC产业之发展状况,然后进一步分析IC制造之竞争力,接着根据制造策略相关文献及业界专家意见访查,找出提升台湾IC制造竞争力之策略:设备利用率、先进制造技术、供货商关系、品质管制、人力资源,这些策略造就了台湾IC制造之竞争优势,也提供半导体制造管理之新典范。  相似文献   

12.
中小制造企业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结合中国国情,具体分析中国中小制造企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策略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制造业信息化是我国"十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目的和作用,指出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益,使我国制造业更加具有竞争力。然后从企业的运作和业务流程的角度探讨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并就如何在中国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包括它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在构建竞争要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企业对竞争要素重要性排序是:质量、成本、交货、柔性与创新,但不同行业对竞争要素的重要性排序各有差异,从而为我国企业制定制造战略与制造资源组织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先进制造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先进制造模式在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和关中地区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63家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制造战略(精益制造、智能制造、灵捷制造和分散网络化制造)与企业市场环境、竞争战略间协同关系进行重点调研,凸现了精益制造一平稳需求/动态稳定需求一成本领先战略间的显著性协同关系。调查和分析了制造战略使能技术的应用情况,ISO9000、TQM和CAD是应用最广的使能技术。在调查中发现,发展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间合作的首要动力,而合作形式主要是企业间的购买关系。合作伙伴选择的首要准则是成本,这与Dickson(1966)和Weber(1991)的研究结果不同,说明了企业竞争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制造及其系统的创新与管理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分析出发,介绍了先进制造战略、技术、制造系统与系统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制造战略、产品开发、质量保证和优化动作是3个增强竞争力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