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标本及1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MMP-9、CD133蛋白表达.结果 人脑胶质瘤标本中MMP-9、CD13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D133及MMP-9蛋白总的阳性细胞表达率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高(P〈0.01);人脑胶质瘤中CD133蛋白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和MMP-9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成正相关(P〈0.01).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MMP-9、CD133蛋白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在脑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复发和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UNX3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RUNX3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各临床病理特征分组间的差异。结果RUNX3蛋白在胶质瘤中表达较正常脑组织中明显下降(P〈0.05),并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进行性降低(rs=-0.478,P〈0.01),但是RUNX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胶质瘤中RUNX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并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提示RUNX3蛋白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脑胶质瘤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组织与23例正常脑组织PTEN基因外显子1-9、5-8mRNA表达情况。结果 在45例肿瘤组织中,PTENmRNA相对表达量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外显子1-9 0.40,0.19,外显子5-8 0.38,0.16。正常脑组织中PTENmRNA相对表达量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外显子1-9 0.58,0.21,外显子5-8 0.64,0.17。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PTENmRNA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别(P〈0.05)。胶质瘤中PTEN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但随着恶性程度分级增高,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TENmRNA表达水平的异常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分析VEGF与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例正常脑组织和43例胶质瘤组织中VEGF、MVD的表达。结果VEGF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在43例人脑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65.1%,且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结论VEGF通过促进胶质瘤血管的形成,增加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对胶质瘤的演进过程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脑胶质瘤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组织与23例正常脑组织PTEN基因外显子1—9、5—8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在45例肿瘤组织中,PTEN—mRNA相对表达量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外显子1—9 0.40,0.19,外显子5-8 0.38,0.16。正常脑组织中PTEN mRNA相对表达量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外显子1—9 0.58,0.21,外显子5—8 0.64,0.17。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别(P〈0.05)。胶质瘤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但随着恶性程度分级增高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TENmRNA表达水平的异常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120ctn和Bcl-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依据随机原则,选取78例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进行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宫颈癌病理组织和癌旁3 cm组织,均保存于该院病理科室,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30个月。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120ctn、Bcl-2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率、临床间的关系,并进行ROC分析。结果 P120ctn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0.76%(24/78),在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为75.64%(59/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31,P<0.001);Bcl-2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7.69%(45/78),在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为26.92%(21/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0,P<0.001);宫颈癌组织中的P120ctn、Bcl-2与FIGO分期、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相关(均P<0.05),与年龄、肿瘤类型无关(均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癌周组织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宫颈浸润癌患者72例,以同期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72例为对照。构建包括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在内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kB、BDNF表达情况,比较上述指标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共构建组织芯片6张。 TrkB和BDNF在宫颈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0.80%和91.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00%和48.60%,正常宫颈组织几乎不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0%和1.40%)。 Trk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2.50和12.36,P<0.01),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的关系不明显(P均>0.05),而BDNF总体阳性率高,其表达与上述所有因素的相关性均不明显(P均>0.05)。癌旁组织中TrkB、BDNF表达与肿瘤直径、是否存在脉管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P<0.01或P<0.05)。结论癌旁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TrkB、BDNF表达,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直径、有无脉管浸润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且比肿瘤组织更能反映其恶性程度。癌周组织TrkB、BDNF表达也许可作为新的评价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69-1370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IDH1突变与MGM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与30例因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切除的正常脑组织,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IHD1突变及MGMT表达。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IHD1突变和MGMT表达阳性率为53.33%、45.00%,正常脑组织中均表现为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IHD1突变与MGM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97%、58.62%,显著高于Ⅰ~Ⅱ级患者37.50%、32.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HD1突变及MGMT表达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脑胶质瘤中明显存在IHD1突变及MGMT表达,两者之间有密切相关性,并与病情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索端粒酶活化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以TRAP为基础的PCR-ELISA方法检测23例卵巢恶性肿瘤及对应的癌旁组织、10例的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12例正常卵巢与28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在23例卵巢恶性肿瘤中有21例(91.3%)端粒酶活性阳性,癌旁组织中4例(17.3%)阳性,交界性卵巢恶性肿瘤中2例(20%)阳性,正常卵巢中未见增高,28例良性卵巢肿瘤中2例(7.1%)弱阳性。端粒酶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组(P<0.05)、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癌旁组织组(P值均<0.05);交界性卵巢肿瘤组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而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中表达无差异(P>0.05)。各种病理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化无差异,端粒酶活性增高在肿瘤的临床分期、恶性(分化)程度上差别显著,临床分期高、恶性度高的卵巢肿瘤其端粒酶活性也高。结论:端粒酶在卵巢恶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卵巢恶性肿瘤形成中的普遍现象,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有助于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增殖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胶质瘤石蜡标本,其中24例低度恶性(Ⅰ-Ⅱ级)、21例高度恶性(Ⅲ-Ⅳ级),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L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GFL7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及增殖性(Ki-67标记指数)的关系。结果EGFL7在人脑胶质瘤中存在表达,EGFL7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其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t=4.399,P〈0.01),与增殖能力呈正相关(r=0.793,P〈0.01);EGFL7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结论人脑胶质瘤中瘤细胞及内皮细胞均存在EGFL7基因的表达,并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及增殖能力相关,提示EGFL7在胶质瘤的生长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TV1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检测ETV1在135例不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TV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68.1%,显著高于瘤旁正常组织的5.2%(P〈0.05)。荧光定量PCR方法显示,间质瘤组织中ETV1的相对表达Ct值(3.30±2.37)低于瘤旁正常组织的(6.19±2.86),肿瘤组织中ETV1的表达是正常组织的7.4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 ETV1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水平(1.24±0.67)也较瘤旁正常组织高(0.88±0.28)(P=0.036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TV1mRNA和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526,P=0.017)。结论:ETV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形成发生蛋白4(BMP4)和SMAD4表达变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胶质瘤标本45例,正常脑组织10例,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标本和正常脑组织中BMP4和SMAD4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中BMP4表达分别降低(23.5±0.23)%、(46.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4表达分别降低(30.6±0.41)%、(95.3±1.02)%(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BMP4表达分别降低(28.4±0.25)%、(80.4±1.05)%(P〈0.05)。SMAD4表达降低(76.8±1.15)%、(96.2±2.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P4、SMAD4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相关,BMP4、SMAD4可能成为胶质瘤诊断和分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卵巢癌组织,32例良性卵巢肿瘤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HIF-1α、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卵巢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P0.01)。结论 VEGF和HIF-1α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他们可成为卵巢癌化疗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杜岗  马艳波 《现代保健》2014,(17):15-17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并且经病理证实的80例甲状腺肿瘤组织标本,包括40例甲状腺癌手术标本、40例甲状腺瘤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根据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和染色强度进行评价,两组间样本率的比较用独立样本字2检验(检验水准α=0.0167),应用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评价CK19、Galectin-3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结果:CK19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40/40)、37.50%(1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19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评价结果显示: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2.50%、诊断符合率为81.25%;Galectin-3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32/40)、25.00%(1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Galectin-3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评价结果显示: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5.00%、诊断符合率为77.50%。结论: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强,可作为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辅助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黄成钢  刘岸  唐敏 《现代保健》2014,(21):23-26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blot检测Ghrelin和MMP-9在21例无淋巴结转移及35例有淋巴结转移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表达,分析Ghrelin和MMP-9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Ghrelin和MMP-9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7%和80.3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Ghrelin和MMP-9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比率联系密切,并且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随着淋巴结转移个数增加而增加(P〈0.05);Ghrelin与MMP-9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x=0.832,P〈0.001)。结论:Ghrelin和MMP-9表达升高与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联合检测Ghrelin和MMP-9可能对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10a、miR-93和miR-200a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仪检测40例正常卵巢组织、40例卵巢良性囊肿组织和40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miR-10a、miR-93和miR-200a表达情况,miR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分析miR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miR-10a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囊肿组织(p<0.001),miR-93和miR-200a在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0a表达量在有大网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的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卵巢恶性肿瘤组织miR-10a高表达的患者比低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miR-10a表达量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2)。结论 miR-10a表达与卵巢癌转移有关,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可以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肿块的常规超声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的声像特点,探讨和比较ARFI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和ARFI弹性成像技术对110例患者124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获取病灶的常规超声图像及ARFI超声弹性图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值,然后采用双盲法分别运用常规超声、ARFI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分析.以病理(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结果为金标准,对常规超声和ARFI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比较两种超声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超声特点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81.08%、80.77%及63.16%.ARFI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96%、96%及93%.ARFI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ARFI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ARFI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效能要优于常规超声,两种技术联合使用可以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可明显提高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效能,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31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的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IF-1α和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交界性卵巢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4%、44.1%、16.2%和0。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卵巢癌高于交界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356,P〈0.01)。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YEGF—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140,P=0.055)。结论卵巢癌组织过度表达HIF-1α,并通过诱导VEGF—C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OX-2及VEGF与脑胶质瘤病理学分级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并且保存完整的82例脑胶质瘤标本,1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来自我院颅脑外伤行内减压术的患者(伤后2h内手术),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OX-2、VEGF在82例人脑胶质瘤和15例对照组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及VEGF在人胶质瘤中高表达,在对照组脑组织中表达较低或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脑胶质瘤中,高级别(III,IV级)表达高于低级别(I,II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2和VEGF呈正相关。结论 COX-2和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且显著高于对照组。COX-2和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钟宝元 《现代保健》2014,(36):33-34
目的:分析与探讨大肠癌中STAT3、Twist的表达及与EMT(上皮细胞间质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结直肠癌、癌旁组织标本各8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AT3、Twist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Twist与STAT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大肠癌中EMT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STAT3、Twist的表达和EMT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中SATA3与Twist表达和肿瘤生物学特征存在相关性,临床检测STAT3、Twist及EMT有助于预测肿瘤侵袭转移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