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低品位铜、钴硫精矿中铁、铜、钴的综合回收,采用氧化—还原焙烧—浸出—磁选工艺,分别探究了硫酸浓度、浸出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焙烧渣中铜、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硫精矿经氧化—还原焙烧处理后铜的浸出率更高,钴的浸出率有所下降.在硫酸体积浓度为5%、浸出温度为55 ℃、浸出时间为7.5h、液固比为5.0的条件下,氧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由浮选氰化渣所产的含砷钴镍精矿细菌浸出工艺流程,此流程无环境污染。对其核心技术-含砷钴镍精矿细菌浸出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由于此原料酸耗高无法应用细菌浸出的问题;确定了综合条件细菌浸出参数,此时钴镍浸出率分别为77.17%,89.26%;强化细菌浸出将钴浸出率提高至88%,镍浸出率达95%,强化效果显著;搅拌细菌浸出试验验证了摇瓶小型试验结果,初步说明了其试验的可放大性.  相似文献   

3.
对高硫高碳型碳质银精矿进行了富氧-氯化焙烧预处理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氯化剂质量分数、焙烧温度、空气与氧气体积比、焙烧时间等因素对碳、硫去除率及金、银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氯化剂质量分数10%、焙烧温度550℃、空气与氧气体积比1∶1.5、焙烧时间6 min的最佳焙烧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分别为98.51%、92.20%。同时,通过对比氧化焙烧、氯化焙烧和富氧-氯化焙烧3种预处理方法表明,富氧-氯化焙烧在处理高硫高碳型复杂银精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梁泽来  薛臣 《黄金》2022,(6):70-72+76
针对老挝某含碳含砷金矿石性质,探索了炭浆浸出、原矿焙烧—焙砂浸出、浮选—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浸出、浮选碳精矿焙烧脱碳—生物氧化—浸出工艺。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工艺流程,该矿石适宜采用浮选—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浸出联合工艺处理,在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浮选精矿金回收率为95.16%,焙砂金浸出率为88.60%,全流程金总回收率为84.31%。  相似文献   

5.
杨凤云 《黄金》2020,41(2):57-61
某碳质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很低,小于30%,为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针对碳质金精矿性质,进行了富氧焙烧—氯化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氧化焙烧相比,富氧焙烧降低了焙烧温度,缩短了焙烧时间;富氧焙烧最佳焙烧温度550℃~600℃,氧气体积分数50%,焙烧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碳、硫去除率均在95%以上;焙砂采用M-NaCl氯化浸出,在最佳浸出条件为固液比1∶6,浸液pH=3,浸出剂用量8 kg/t,试样粒度62~75μm,浸出时间4 h时,金浸出率可达92.50%,相对于试样直接氯化浸出时有显著提高;表明富氧焙烧—氯化浸出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公司镍精矿为原料,通过借鉴国内外氯化精炼工艺的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在实验室验证了氯化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生产高品质电积镍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镍精矿经过镍精矿+阳极泥法置换沉铜后,首先进行氯气浸出,在较佳的工艺参数条件下,置换沉铜率高达99.8%,氯气浸出过程中镍、铜、铁和钴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6.02%、10...  相似文献   

7.
刘升明 《黄金》1998,19(10):37-39
研究表明,浮选可获得品位较高的含碳质金精矿。在工艺条件试验基础上,确定了浮选-碳质精矿氧化焙烧-焙砂及尾渣分氰化工艺流程,金浸出率达88.65%。  相似文献   

8.
韦华祖 《黄金》1998,19(11):40-43
含有机碳砂页岩型胶体金矿石是我国新开发的一种金矿类型。采用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氰化浸出的选冶工艺流程处理这种金矿石,获得的试验指标为:浮选精矿含金27.33g/t,回收率80.15%,氰化浸出率90.02%,活性炭吸附率99.67%。  相似文献   

9.
高砷高硫金精矿固化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高砷高硫金精矿矿物成分、固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条件,探讨了焙砂氰化浸出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金精矿经固化焙烧,焙砂氰化浸出时加入适量混合氧化剂(H2O2 KMnO4)和助浸剂G能显著提高金的浸出率,金浸出率为88.4%,砷、硫固化率均为90%。  相似文献   

10.
含铜金精矿焙烧—水浸—氰化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陈庆邦  聂晓军 《黄金》1998,19(1):39-41
对广东某金矿含铜金精矿焙烧-水浸-氰化提金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工艺是成功的。Cu浸出率〉95%,金浸出率〉97%。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处理低硫精矿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预处理低硫金精矿与低硫铜精矿,再进行氰化提金或酸浸提铜。结果表明,对含铜含砷低硫金精矿,铜的浸出率达89%,金的浸出率达93%,对低硫铜精矿,焙烧温度为580~630℃,铜的酸浸出率能达98%以上,焙砂固硫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张浩 《云南冶金》2014,(1):62-66
根据废钴片的特点,设计了提取方案,采用焙烧除杂、碱浸除Al—Li、酸浸出、溶液净化、草酸钴的制取作为主工艺流程。结果表明,硫酸浸出时钴的浸出率较低,可采用浸出率较高的盐酸浸出;经本工艺流程处理该类废钴片,最终可得到合格的草酸钴产品。摘要:根据废钴片的特点,设计了提取方案,采用焙烧除杂、碱浸除Al—Li、酸浸出、溶液净化、草酸钴的制取作为主工艺流程。结果表明,硫酸浸出时钴的浸出率较低,可采用浸出率较高的盐酸浸出;经本工艺流程处理该类废钴片,最终可得到合格的草酸钴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从含砷、铜、钴金精矿中综合回收金、银、铜、钴的工艺采用了两段焙烧的方法。Ⅰ段为分解焙烧,Ⅱ段为硫酸化焙烧。试验表明,金、银、钴、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2.78%、47.06%、81.54%和85.48%。  相似文献   

14.
某稀土矿经选矿获得的稀土精矿,其稀土含量较低、铁含量高,分别进行了浓硫酸低温焙烧及浓硫酸高温焙烧试验。结果表明,以浓硫酸低温焙烧工艺处理该高铁稀土精矿,在较佳条件下,稀土浸出率达96.94%,钍浸出率达97.36%,铁浸出率亦达92.71%;以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处理该高铁稀土精矿,在较佳条件下,稀土浸出率可达90.15%,钍浸出率为42.10%,铁浸出率仅12.44%。浓硫酸低温焙烧工艺获得的稀土浸出液铁含量高、酸度大(Fe含量23g/L左右,pH0.5),从高铁、高酸稀土溶液中回收稀土产品,其工艺过程较繁琐。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处理该高铁稀土精矿,可获得铁含量较低(Fe含量约2.3g/L)的稀土浸出液,从低铁含量的稀土溶液中回收稀土产品,其工艺流程较简短,废水较易治理,在生产成本上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某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探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喜林 《黄金》2008,29(6):49-51
对某含砷金精矿加入氯化剂进行氧化焙烧与单一氧化焙烧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氯化剂焙烧能较大幅度提高焙砂的金氰化浸出率,可提高9.27%~11.61%。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含钴高、含硫低且有相当数量铜的钴硫精矿进行焙烧-浸出,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添加剂用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及液固比等对铜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钴硫精矿混合均匀后以2.7℃/min升温至620℃,焙烧3h,焙砂在80℃、用30g/L硫酸33%矿浆浓度浸出2h,钴、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1%、90%。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氯化焙烧—水浸的方法从某Li2O品位为3.23%的锂云母浮选精矿中回收锂,考察了焙烧过程中氯化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过程中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Li2O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Cl2用量为锂云母精矿质量的3/4,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40min,焙烧渣在液固比3∶1,室温浸出40min的条件下,Li2O浸出率可达到95.36%,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从某银锰矿中回收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敬峰 《湿法冶金》2002,21(1):25-27
研究了以氯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从银锰矿中回收银,考察了氯化钠加入量、矿石粒度、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银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样粒度小于15mm,矿样与氯化钠质量比为10:1,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4h条件下,银浸出率可达到78%,比直接氰化浸出时高56%,同时金也被浸了同。浸出渣经磨细磁选可使其中的锰富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采用焙烧—水浸工艺从某多金属云母精矿中浸出铷和铯,考察了助剂种类、助剂用量、原料配比、精矿粒度、煅烧温度、浸出液固质量比等对铷、铯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氯化钙为氯化剂,添加量为精矿质量的75%,混合后在850℃下焙烧1h,烧结产物常温下用水浸出,控制液固质量比为4∶1,搅拌浸出1h,铷、铯浸出率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含碳砷微细粒难处理金矿石为对象,浮选获得金精矿品位37.97g/t,金回收率93.04%;原矿直接氰化浸出率很低;原矿焙烧氰化金浸出率94.82%;浮选精矿焙烧氰化金浸出率97.00%;浮选+氰化总回收率9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