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骨髁部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为了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目前大多数医生主张采用肿瘤切除及肢体功能重建手术。我们采用带蒂髌骨移植重建治疗切除的股骨髁部的骨巨细胞瘤6例,通过2~3年的随访,元一例复发,膝部功能恢复良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手术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9-41岁。病程2个月-3年。肿瘤发生在股骨内侧髁5例,外侧髁1例;累及关节面者3例,上次瘤体刮除植骨后复发者1例。病理细胞学分级I级3例,II级3例。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沿髌骨边缘作纵形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疗效。方法采用股骨髁钢板内固定及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无骨不连及延迟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后早期关节活动,防止粘连及僵硬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3.
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也是膝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切除髌骨后,在伸膝活动中可使股四头肌力减少,因此,髌骨能起到保护膝关节、增强肌四头肌肌力、伸直膝关节滑车作用。在治疗中应尽量使髌骨后面是完整的关节面,其内外侧分别与股骨内外髁前面形成关节面恢复平整,减少髌股关节炎的发生。我自2000年起广泛应用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共治疗髌骨骨折32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股骨颈骨折一直被骨科视为难题 ,尤其是对于伤后延误治疗和首次治疗 [1 ] 失败而未能愈合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疗效不甚理想。国内外发表了不少有关股骨颈骨折的文章。除全身情况外 ,归纳起来 ,提高疗效的主要措施有 :内固定物和方法上改进 ,如加压内固定 ,滑动式内固定及多钉内固定等等 ;各种植骨术的应用 ,如游离植骨、肌蒂骨瓣植骨和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 ;截骨和人工关节置换等 ,一般报告骨折愈合率约为 80 % ,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 ,是我们骨科工作者的课题。我院从 1986年以来 ,采用加压螺纹钉固定加股方肌蒂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愈方法.方法 对36例严重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髁上型带锁髓内钉固定并一期植骨修复缺损,术后早期进行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18个月,36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无肢体短缩、旋转或成角畸形,无创伤性关节炎、感染、主钉弯曲或断裂,锁钉无断裂或退出.膝关节屈曲均>70°,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髁上型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严重粉碎性骨折,结合早期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荆健 《山西临床医药》2009,(11):828-830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合并症的预防。方法:对1991年-2008年期间,348例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选用螺钉、动力加压钢板(DCS)、角钢板、动力髁部螺钉(DCP)、股骨髁钢板、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研究内固定物的使用、骨折复位、植骨、骨折不愈合等相关问题。结果:13例发生内固定失效、钢板断裂,需要重新固定植骨手术。8例延误愈合。二期植骨。其余骨折均愈合。14例术后伤口感染,18例晚期出现肢体短缩,范围1~4cm。52例因骨折愈合后膝关节屈曲小于90°需要行松解手术。结论: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够恢复解剖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9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股骨髁支撑钢板内固定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结果 4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平均150 min.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功能恢复良好,采用Merctmn评分:优36例,良9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8%.未发生接骨板弯曲断裂、筋膜综合征、感染、骨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疗效理想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的效果。护理要点: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关节功能锻炼等。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无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髌骨爪脱出、移位或髌骨关节面错格现象,无膝关节强直。骨折复位程度:优37例,良13例,中3例,优良率为94.3%;膝关节活动范围:优50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膝关节功能评价:优48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全方位的护理措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股骨髁间骨折的术后护理与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  徐敏珍 《上海护理》2003,3(2):26-27
膝关节是全身最复杂的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作为股骨远端同时累及股骨内髁和股骨外髁的骨折 ,是较为严重的关节内骨折 ,稍有移位就会造成膝关节功能的紊乱。因此目前除对少数没有移位的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外 ,对大多数骨折都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手术后 ,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满意恢复不但与骨折类型和手术方法有关 ,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积极预防下肢水肿、积极防止伤口并发症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护理和康复措施有关。我们通过 4 1例股骨髁间骨折的护理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自 1998年 1…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 995年来用Hall-Richard钢板螺丝钉 (HR)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1 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3例 ,男 1 1例、女 2例 ,年龄 1 8~ 47岁。新鲜骨折 1 2例、陈旧性骨折 1例 ;伴内侧副韧带断裂 2例、腓神经损伤 1例。 1 3例均行手术切开复位 ,HR内固定术 ,术后切口Ⅰ期愈合 ,骨折对位良好。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于膝关节外侧至股骨下段外侧入路切开皮肤、膝关节外侧关节囊、股外侧肌 ,将髌骨和股直肌向内侧牵开 ,微屈膝关节 ,显露股骨下段和内外髁 ,清除瘀血。探查半月板、交叉韧带及…  相似文献   

11.
自1979年以来,我们采用了带肌蒂骨块移植术,应用于陈旧性骨不连接、骨折畸形愈合、骨质大块缺损,先后六例均经一次手术获得骨性愈合。手术方法例1 李××,男,26岁,1977年11月右股骨中上1/3闭合性粉碎性骨折,行髓内针固定。1979年2月摄 X 线片复查,见髓针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合并髁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64例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合并髁间骨折的患者行DCS手术治疗,Neer评分法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期14~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在3~5个月内愈合.术后的优良率82.8%.[结论]对于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合并髁间骨折,通过关节内骨折的复位、骨折端软组织的保护、DCS内固定加植骨以及早期功能锻炼,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即使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DCS也能够取得较好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股骨髁上V形截骨术治疗62例小儿麻痹后遗膝屈曲的临床资料,有效率96.7%。该术式能将V形尖部嵌入远断端松质骨内,接触面大,位置稳,不需内固定,愈合快;还可同时矫正膝内外翻。在矫正膝屈曲的同时对截骨处做5~18°的后倾角;试验证明:后倾角处可产生向后的分力,以代替股四头肌之拉力。截骨点的选法:髌骨上缘二横指,则相当于股骨髁上4~5cm处;畸形矫正理想,并发症少。采用前内侧斜切口并顺肌间隙分离,可避免肌肉出血和髌上囊损伤,以消除膝部粘连与膝关节僵硬的直接因素,有利于术后膝关节伸屈功能的恢复。故V形截骨法是股髁上截骨术式中较好的一种;以上手术要点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髁钢板及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设计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目前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所致软骨损伤的高频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高频超声资料,总结其特征,并与手术、MRI结果对比。结果 25例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共计53处软骨损伤,其中髌骨内下缘软骨损伤25处,股骨外髁外侧面软骨损伤23处,股骨内髁外侧面软骨损伤1处,股骨滑车软骨损伤4处,无胫骨平台软骨损伤;其中髌骨内下缘及股骨外侧髁外侧面同时软骨损伤23处。高频超声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性为75.5%,特异性为97.2%;MRI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100%;两种方法诊断软骨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常造成典型部位(髌骨内下缘及股骨外髁外侧面)软骨损伤,高频超声及MRI均能对其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髌骨一过性外侧脱位(TLPD)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TLPD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4例(100%)均出现髌骨内下侧份和股骨滑车外侧髁的对吻性骨髓水肿,26例(50%)合并髌骨(22例)或股骨(4例)的骨软骨损伤,34例(77%)伴发MRC撕裂,21例(48%)伴发VMO损伤;27例(61%)存在股骨滑车发育不良;24例(55%)合并髌骨半脱位,4例(9%)合并高位髌骨;关节积液出现率为(100%),3例出现关节积脂血症,1例有关节囊破裂。结论:髌骨内下侧份和股骨滑车外侧髁的对吻性骨髓水肿是TLPD的典型MRI表现,常伴发髌骨内下侧缘骨软骨的骨折和MRC的损伤,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和髌骨位置异常是其最常见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13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经过积极护理,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情况十分良好,关节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提升,预后效果良好。针对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提供包括术前准备、心理疏导、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防控、肢体锻炼在内的全面性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提升关节运动机能,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动力髁螺钉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1例股骨髁上骨不连患者进行动力髁螺钉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和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都获得随访,时间12~70 个月,平均34个月.3~6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合并膝关节粘连者功能也明显改善.参照Shelboarn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本组优14例,良及可各3例,差1例.结论 应用动力髁螺钉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后,骨折端可获得坚强内固定及持久压应力,再加上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可促进股骨髁上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一、解剖与功能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负重多而运动量大的关节,其构造比较复杂,在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和胫骨上端的内外侧平台间有内、外侧半月板,使其分成股骨髁与半月板和半月板与胫骨平台的双层关节,关节中存在十字韧带,关节外由纤维囊包绕。关节的前方有股四头肌肌腱,该腱止于髌骨,后者与股骨构成髌股关节,髌骨远端有髌韧带伸出,止于胫骨结节。关节两侧有内、外侧侧副韧带。为保持膝关节的稳定和功能其周围有较多的韧带和肌肉加强。  相似文献   

20.
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膝关节假体周骨骨折的处理仍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伴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数量、年龄较大的患者、置换后活动性的增加,周围骨折也随之增加.仝膝关节置换后周围骨折可以包括股骨、胫骨和髌骨,最常见的是股骨髁上的骨折.周围骨折同样可发生在手术中.根据骨折的形态,不同的致病因素以及骨折的时间,许多方法可被选择来治疗这一复杂的问题.合理的假体周围骨折分型方法有助十临床医师计估骨折的部位、类型、假体周围骨丢失的情况及假体的固定情况.临床上要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与骨折前的关节功能,提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促进骨折愈合,重建假体周围骨量和维持关节功能.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材料和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全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外科十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