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对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 639例行射频消融术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对可能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和消融房室旁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2例(12.8%)有房颤,557例无房颤。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组男性、高龄、多旁路者更多。对成功消融房室旁路...  相似文献   

2.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与房室旁道位置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特点和机制以及与房室旁道位置分布的关系,对经导管射频消融(连续治疗)成功的298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26例患者既往心电图证实有房颤发作。结果表明:显性旁道合并房颤(22/174,13%)多于隐匿性旁道(4/124,3%),P<0.005;右侧旁道(17/105,16%)多于左侧旁道(9/193,5%),P<0.05;右侧显性旁道(16/90,18%)多于左侧显性旁道(6/84,7%),P<0.01。即显性旁道尤其是右侧显性旁道合并房颤较多。支持显性旁道患者心室收缩提前(右侧旁道心室激动发生得更早)导致心房内压升高及电不稳定是预激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机制的论点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时射频消融右侧房室旁路一例曹克将单其俊杨志健李闻奇黄元铸顾翔何胜虎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不仅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也常见于预激综合征患者。在进行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时,房颤的出现导致导管标测复杂化,严重影响消融靶点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预激综合征导管射频消融前后指尖脉搏图变化的观察高月琴黄从春卢才义毛树森张红(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36)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脉象图为探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预激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以及随访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我们对69例...  相似文献   

5.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特点。方法 对 3 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者右侧旁道多于左侧 ,旁道消融成功率 10 0 % ,2例患者术后仍有阵发心房颤动。结论 导管消融术 (RF CA)是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首选疗法 ,术后心房颤动复发与基础心脏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双径路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安全、无痛苦、创伤少、成功率高等特点。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1岁,其中12例为预激综合征(8例A型、4例B型),9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其中71岁的女病人合并有冠心病、高脂血症;1例62岁男性为快速房颤经左侧旁道下传,心室率达250次/分。所有病人均频繁发作室上速,频率170~250次/分,有2例病人发作持续数天,药物不能终止。2材料与方法三根6F4极电极导管(美国Daig公司产品)从下肢股静脉…  相似文献   

7.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7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行三尖瓣环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并三尖瓣下移畸形的预激综合症射频消融与心脏结构正常的右侧旁道消融相比成功率无差异 ,消融导管选择、操作方法及过程亦无特殊。平均消融时程和 X光曝光时间略有延长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随访 3~ 5 8个月 ,平均 (34± 11)个月 ,1例术后 4个月复发 ,经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可行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家族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对一个预激综合征合并PSVT的家系进行调查,并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同时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该家系4代30例家系成员中有2代成员4人患病,均为女性,3例为左侧旁道,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与散发性一致。结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合并PSV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外显不全或延迟外显。临床及心电图表现和治疗效果与散发性相同。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引起严重心包填塞1例解放军总医院(100853)马艳梅王士雯赵玉生朱朗标患者男,69岁,主诉因发作性心悸胸闷20年,为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于1993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90年做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A型”,偶有心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与房室旁路射频消融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两种消融方法治疗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58例预激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行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单纯组)36例,另一组为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术(联合组)22例,术后随访两组患者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最长随访42个月,最短随访3个月,两组随访期间均无一例患者发生房颤(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激伴房颤患者中,房室旁路射频消融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不优于单纯房室旁路消融术;房室旁路消融术可减少预激伴房颤患者的房颤再发率。  相似文献   

11.
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5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旁路。结果 电生理检查未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刺激时体表心电图的预激程度无变化。消融阻断旁路前传后,均示完全性房室阻滞。4例患者在消融术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随访中无心房颤动发作。1例患者放弃对旁路的消融治疗。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是射频消融的适应证。消融前对房室传导功能的评定十分重要。成功消融旁路后应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12.
P—J间期在预激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激综合征改变了心脏正常的除极顺序,若合并传导系统其他改变时,能否根据心电图明确诊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探讨P-J间期对预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男,20岁。射频导管消融前诊断A型预激综合征;心内电生理标测旁道位于左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术治疗评价体表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房室旁路的定位(摘要)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闫素华,娄兹谟,周聊生,梁江久,阮秀瑶,孙洁山东医科大学袁方曙我们选择射频消融法治疗有效的显性预激综合征45例,其中包括闫素华1992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修期间观察的...  相似文献   

14.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房颤)是有致命危险的心律失常,属心血管病急症。我院门诊遇到3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患者,均经心律平与利多卡因联合静脉注射而使之得以终止。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stein畸形患者常合并B型预激综合征。这种先天性畸形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 ,在矫正畸形的同时行旁路切割术。本文报告 3例Ebstein畸形合并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一、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2~ 32岁。均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史 ,其中 1例有快速心房颤动 (房颤 )致心室颤动病史。均无紫绀及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2例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B型 ,其中 1例可见两种不同的B型预激。 1例心电图示间歇性B型预激。 3例患者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血流仪检查均提示右心房增大、三尖瓣隔瓣及后瓣不同程度下移伴三尖…  相似文献   

16.
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可引起快速心室反应,发展为心室颤动,使血流动力学恶化,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WPW合并房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WPW并发房颤可能与旁路电生理特性、旁路对心房电生理的影响、旁路逆传致波峰碰撞等因素有关的机制;在心电图上的诊断特点;电复律治疗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普罗帕酮、胺碘酮、伊布利特等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及术后的复发随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后间隔旁路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中约占1/3.射频消融治疗要求对旁路的走行和定位有明确的了解.近日我院消融成功1例,现将资料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8岁.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发作时心室率达200次/分左右,QRS波群宽大,血压下降以致神志不清.每犯必须行直流电同步转复.平时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1989年心内电生理检查示冠状窦口处VA间期短,在该处直流电灼3次(300,300,200WS),未能消除预激波群,但在1年半间房颤发作减少.1991年后危重的预激合并房颤又逐渐频繁,于1992年3月来院进行射频治疗.图1示预激合并房颤.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预激综合征伴心房扑动、颤动的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成功地消融了左室中间隔面的VT起源灶和右游离壁的房室旁道。随访6个月,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律失常发作。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旁道所致快速心律失常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了15例由于预激综合征所致的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13例取得成功,1例部分成功,1例不成功。共17条旁道。左侧8条全部消融成功(100%)右侧9条7条消融成功(78%)。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成功13例中仅1例复发σ波但无室上速发作,不成功2例室上速发作频率减少,射频消融是一种很有希望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阻断房室旁道治疗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AF)病人的远期疗效,对连续58例WPW合并AF进行射频消融阻断旁道并随访观察,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17岁,AF病史23±11年,发作频度为11±9次/年,AF时心室率178±27bpm,心电图上最短RR间期为221±38ms。合并器质性心脏病9例、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58例中右侧旁道占90%(52/58)、左侧旁道占10%(6/58);单旁道55例、双旁道3例(均为右侧旁道)。右房室环游离壁旁道37条(61%)、右前间隔9条(15%)、右后间隔7条(11%)、右中间隔2条(3%)、左游离壁4条(7%)、左后间隔2条(3%)。首次消融成功率94%,两次消融成功率100%,3个月内心电图上预激复发3例(5%),经再次消融成功。随访2.0±1.8年,57例不再发作AF(98%),1例AF复发者(2%)合并Ebstein畸形和心功能不全,消融后AF发作次数比消融前明显减少,洋地黄容易控制心室率。4例心功能不全者在旁道阻断6个月后心功能恢复正常3例、改善1例。结论:短不应期房室旁道是导致WPW病人发作AF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导管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