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调查分析了5种类型林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细根及总生物量,结果表明:红松纯林虽然乔木层生物量高于除红松-水曲柳林型外的其他几种林分类型,但是总生物量、枯落物、细根都低于所有针阔混交林,并且红松纯林内没有灌木和草本植物,说明针阔混交林在生物多样性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方面都优于红松纯林,是辽东山区理想的林分类型。  相似文献   

2.
阔叶红松林采伐5~15 a间,生物量分配规律是灌木>乔木>草本,15 a时为乔木>灌木>草本;在5~20 a间乔木生物量逐渐增加,到15 a时已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杨树丰产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杨树用材林的生物生产潜力及其变化规律,为制订出能发掘这一潜力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试验林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获得的结果:不同树种、不同密度和不同林龄间林分生物量及其分布有所差异;健杨、欧美杨、I69/55杨丰产林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达13.80吨/公顷年以上;建立了4种杨树的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相对生长关系式;参试树种均以同化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各器官吸收主要营养元素的量,叶>干>根>枝>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人工阔叶红松林4个主要混交类型的群落结构、生长发育特征、生物量等进行了研究,并与同龄红松纯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林分群落结构、生长发育特征、生物量等差异显著。在混交林中红松—水曲柳类型、红松—杂木类型结构较理想。混交林在立木产量上虽低于红松纯林,但总生物量高于纯林;混交林中灌木、草本植物、细根、枯枝落叶贮量高于红松纯林。  相似文献   

5.
剖析了阔叶红松林的资源现状,呼吁性地提出保护和恢复该物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择伐对阔叶红松林细根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择伐40年后的阔叶红松林过伐林(以下简称为择伐林)和未砍伐的典型阔叶红松林(以下为原始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择伐对细根生物量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原始林和择伐林死细根生物量、活细根生物量和总细根年平均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细根生物量以及活细根在6月以及9月存在显著差异(P0.05),死细根在5月、7月以及8月存在显著差异(P0.05);原始林和择伐林的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80%的活细根和75%以上的死细根分布在0 20 cm的土层中,其总细根生物量、活根和死根仅在3040 cm存在显著差异(P0.05);原始林和择伐林的不同直径级(2 5 mm和≤2 mm)的活细根的生物量比、死细根的生物量比以及总细根生物量比在相同土层内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人工阔叶红松林的结构与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两种除组成和垂直结构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人工阔叶红松林内,做了总辐射、反射、透射、生物量、生产力和林分叶面积的测定。证明在红松与阔叶树复层混交,叶面积指数为5.5的林分内,光能利用率,林分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叶面积分布等均较二者单层混交,叶面积指数为4.1的林分为高或者合理。其原因在于前者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太阳辐射能,减少能量的散失,该林分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也是提高其林分的生长速度和森林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组成我国北方典型阔叶红松林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树种水曲柳、红松、蒙古栎、紫椴和核桃楸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对树木生物量、光合特征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我国北方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未来气候干旱化的响应及适应机制,提出北方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未来气候变暖引起的对干旱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恢复阔叶红松林是目前辽东山区科学经营次生林面临的首要任务。本项技术是经过30多年来对低产、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人工更新红松的定位试验与调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阔叶红松林恢复技术措施。包括次生林改造方法;幼林抚育、透光抚育及上层抚育的时间和方法;适宜针阔比例;抚育间伐间隔期、间伐强度、间伐木选择方法等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金沟岭林场阔叶红松林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沟岭林场阔叶红松过伐林直径结构、重要值、分布格局以及存活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林分直径结构呈反"J"型,表现出了异龄林的特征,经不同分布函数拟合结果显示,对数函数、逆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复合函数、幂函数、生长函数、指数函数、逻辑函数都符合直径分布规律,R2>0.922、显著性水平P≈0,其中逆函数和三次函数的R2达到了0.976和0.971;②主要树种中,红松的重要值最大,其次为椴树、色木和杂木,冷杉的重要值最小;③林分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不同树种分布格局有所不同,红松、杂木和色木为聚集分布,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其它树种为随机分布;④主要树种存活曲线经线性回归,红松和色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椴树、云杉、冷杉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疆杨元素含量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 Lauche)在我国新疆栽培最早,尤以和田、喀什地区生长最好。青海、甘肃、宁夏亦早有栽培,近十余年在陕西、内蒙、山西、辽宁、吉林诸省和北京市也有引种,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防护林及人工丰产林的优良树种。为进一步利用新疆杨资源,研究其生物量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秦岭松栎林带生物量及其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秦岭脱齿栎林、油松林和华山林(包括0-60cm土层)营养元素总贮量达29.2500-390.1739t.hm^-2,其大小为锐齿栎林>华山松>油松林,土壤中营养现贮量占系统总量的93.10%-99.39%,植被层和凋落物层仅占0.57%-3.00%和0.10%-1.99%;3林分乔木层生物量、木材蓄积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平均值分别为120.483t.hm^-2,129.384m^3.hm^-2和1226.9kg.hm^-2,锐齿栎林>油松林>华山松林。3林分林下植被层生物量现存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平均值分别为1.553t.hm^-2和53.1kg.hm^-2,锐齿栎林最大,华山松林最小。林下凋落物现存量和营养元素积量平均值分别为17.475t.hm^-2和502.5kg.hm^-2,3林分凋落物现存量、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积累量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锐齿栎林、油松林和华山松林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和平均归还率分别为33.4、147.2和264.3,195.6、66.9和84.1,138.8、80.4和180.2kg.hm^-2和0.585、0454和0.318,3林分各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归还量和存留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锐齿栎林干和皮中Ca和Mg含量远远高于油松林和华山松林的,锐齿栎林多代连作势必导致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特别是Ca和Mg,会破坏土壤原有离子动态平衡,引起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林地生产潜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卫生清理对原始红松林火险等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红松原始林卫生清理后,绿色草本植物数量增加了59.1%,矮小灌木数量下降了50.95%,枯枝落叶层含量下降了24.58%。卫生清理后4年和14年,林内气温分别升高了6.0%和1.2%,相对湿度分别下降了4.26%和5.32%。这表明卫生清理后,绿色草本植物数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变化使火险等级提高,而小灌木、枯枝落叶层和5种清理木的减少降低了大火和树冠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不同群落生物量和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基干防护林带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和单一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基干防护林带中 ,复合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均要高于单一群落 ,其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的生物量和能量最高 ,为 1 670 0 64g·m- 2 和 3 41 685 70kJ·m- 2 ,其次是木麻黄-湿地松群落 1 0 1 0 4 62g·m- 2 和 2 1 0 1 2 8 3 0kJ·m- 2 ,单一木麻黄群落最低 ,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在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 ,木麻黄各组分干重热值为 1 9 83~ 2 1 5 2kJ·g,厚荚相思各组分热值为2 0 0 0~ 2 3 77kJ·g- 1 ;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 ,木麻黄各组分热值为 1 9 47~ 2 0 83kJ·g- 1 ,湿地松各组分热值为2 0 5 4~ 2 1 5 4kJ·g- 1 ;单一木麻黄群落 ,木麻黄各组分热值为 1 9 98~ 2 1 2 7kJ·g- 1 。在不同群落结构中木麻黄各组分的热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木麻黄各组分热值最大 ,其次是单一木麻黄群落 ,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中最小。不同的混交模式产生不同的混交效果 ,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的生物量是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的 1 65倍 ,是单一木麻黄群落的 3 2 6倍 ,能量是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的 1 63倍 ,是单一木麻  相似文献   

15.
水竹林土壤和地下鞭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5个土壤剖面分析测定和59个竹鞭样方调查资料,研究安徽省舒城县龙河地区水竹择伐异龄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与地下鞭生物量、竹鞭分布深度、壮鞭比例间的关系。土壤中含砂量为62—72%,含粉粒量为22、64%,含粘粒量为11—18%,水竹地下部分生物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竹地下部分总生物量呈线性相关:(?)=31287.9557x-4567.6394,有效磷含量在13—33ppm 时,地下部分总生物量较高,有效氮、磷含量与地下部分总生物量无显著相关,地下部分总生物量与有效氮、磷、钾含量的关系:(?)=33518.01—22.47x_1+148.22x_2+759.48x_3,壮龄鞭比例与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间线性相关显著,与磷、钾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质地疏松、孔隙适中,肥沃的土壤中,竹鞭分布较深。  相似文献   

16.
火炬松人工林林木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费世民 《林业科学》1995,31(4):299-309
通过试验控制,定位观测和养分元素分析测定,定量地研究了莎下蜀林场15年生火炬松人工林林木矿质营养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区柠条生物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9块柠条林的调查,分析了柠条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及环境因子对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用环境因子和生长因子预测地上部生物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光箨篌竹林的物质分配与养分循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面上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海拔、母岩、土壤、坡向和坡度对光箨篌竹林生物量分配和生产力的影响,进而分析了竹林生态系统年际生物量分配和生产力变化,并讨论了不同经营技术组合对生物量分配、生产力、物质循环和N、P、K、SiO2养分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灌木状白蜡 (Fraxinuschinensis,又称白蜡条 )—农作物间作系统是豫东沙区重要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 ,有数百年的经营历史 ,仅宁陵县就有 1 50 0hm2 。它把多年生的灌木状白蜡和 1年生的作物结合起来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生产大量的条子、白蜡杆等小型用材 ,而且还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 ,提高其多样性与稳定性 (王广钦等 ,1 987a;1 987b ;1 990 ;WangGuangqinetal.,1 991 )。因此 ,把条农间作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 ,研究其物质的固定、消耗、分配、循环规律 ,对于进一步研究条农复…  相似文献   

20.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含有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叶绿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的不足之处是稳定性较差.试验结果表明,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在室、温避光条件下贮藏1年,不同品种产品中生物活性物质降低幅度是不同的.马尾松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中生物活性物质降低幅度分别为(%):β-胡萝卜素12.4,维生素E9.9,叶绿素10.4;赤松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中生物活性物质降低幅度分别为(%):β-胡萝卜素25,1,维生素E.16.4,叶绿素12.8;樟子松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中生物活性物质降低幅度分别为(%):β-胡萝卜素14.8,维生素E12.3,叶绿素24.0.马尾松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在室温避光条件下贮藏15年,β-胡萝卜素损失48.1%,维生素E损失18.9%,叶绿素损失2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