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更有效提取电力负荷数据中的特征信息,从原始含噪声较多的负荷序列中提取包含丰富特征信息的信号分量,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针对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参数设定经验与主观性较强,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PSO)优化参数的变分模态分解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的组合模型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先通过粒子群算法对VMD最佳影响参数组合进行搜寻,得到最佳效果的分解子序列,减少不同趋势信息对预测精度影响。然后运用GRU网络,针对各子序列分量建立基于GRU的预测模型。最后叠加各子序列预测结果得到短期电力负荷的最终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相对于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GRU模型和EMD-GRU模型以及未经优化VMD-GRU模型,此模型具有更高的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信号的时序相关性特征,增强模型对数据信息的全面挖掘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卷积神经网络(CNN)诊断精度,本文将CNN与善于处理数据时序相关性特征的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模型.CNN通过端对端的方式提取数据空间特征,并将提取的特征作为GRU的输入进一步提取时空特征,最后将GRU提...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短期风向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混合模型:EEMD-CNN-GRU.针对风向序列的随机性和不平稳性等特点,先利用EEMD将数据分解成多个分量;再运用CNN的局部连接和权值共享来提取分量中的潜在特征;最后,使用GRU对CNN所提取的潜在特征进一步构建特征,叠加各分量的预测值,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BP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等其他模型,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车站结构为背景,提出了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门控制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新型盾构荷载预测模型。首先用CNN-Attention模型提取数据的高维空间特征并区分不同特征的重要性,然后通过GRU模型提取数据的时序特性,紧接着通过注意力机制提取出重要时间节点信息,最后得出预测的结果。为验证所提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取了4种现有的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三种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其他算法模型,同时该模型还可为盾构刀具磨损、地表及结构变形等方面的预测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用户用电需求增加,迎峰度夏期间配网线路重过载较严重,为电网运行增加安全隐患。实现配网线路重过载短期预测,对合理安排负荷高峰时期运行方式和调度管理以及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组合预测模型。结合高相关性时间段的历史线路负载率数据和气象因素作为输入特征,利用CNN处理多源数据并提取有效特征作为GRU的输入,再通过GRU对时序特征集进行分析预测,利用Attention机制对重要数据分配更多的注意力权重,实现配网线路负载率的回归预测,最后根据负载等级划分标准将负载率预测结果转化为负载等级。使用所提方法对上海市某区某10 kV线路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比相同模型结构但以负载等级为输入的重过载分类预测,更适用于配网线路重过载预测。  相似文献   

6.
提出基于卷积-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gated recurrent unit, C-GRU)的微博谣言事件检测模型。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的优点,将微博事件博文句向量化,通过CNN中的卷积层学习微博窗口的特征表示,将微博窗口特征按时间顺序拼接成窗口特征序列,将窗口特征序列输入GRU中学习序列特征表示进行谣言事件检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CNN和GRU的谣言检测模型,该模型有更好的谣言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智能客服系统中用户的情感分类,基于数据构成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智能客服情感分类的模型,该模型采用CNN(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模型+GRU(门循环单元)网络框架实现了多特征融合数据的情感分类.模型针对智能客服系统中用户中文语料库语句简短且偏重口语化,隐喻、讽刺等特点,构建了针对不同特征的语料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模型,结合CNN采用循环神经网络GRU进行情感分类.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多特征融合的中文文本情感分类问题,在智能客服系统中人机交互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技术,对多年水库实际水文数据和调度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得到基于多年实际径流资料和水库水位资料的调度决策树模型.模型特点:1)在海量历史水库调度数据中挖掘调度规则,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规则往往更具有实用性.2)将入流类别作为判断条件在调度规则中使用,将预报入流类别结合时间、水位生成调度规则更具有合理性.通过实例分析,比较调度决策树模型与常规水库调度图模型的结构特点和调度结果,尝试得到合理的水库兴利调度规则.  相似文献   

9.
精确地预测极端天气下的风速能为配电网防灾抗灾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提出基于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 TCN)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和误差修正的组合模型对极端天气下的风速进行预测.首先对天气数据进行预处理,用TCN提取多特征数据的时间序列特性,将提取信息输入到BiLSTM中进行风速预测.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引入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对误差序列进行分解,分别对分解后的误差子序列构建BiLSTM模型进行误差预测,用误差预测值对风速预测值进行误差修正.结合河南省某地实测天气数据进行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预测风速,并在极端天气发生时,对风速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风电功率的精准预测是提高风电并网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气象特征复杂性与随机性引起风电功率难以精准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MD-CNN-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总体结构包括多气象特征序列变分模态分解(VMD)与重构、卷积神经网络(CNN)挖掘多气象特征信息、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结果输出、泛化能力分析。与目前仅考虑分解历史风电功率序列分别建立预测模型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VMD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能够跟踪气象特征预测未来风电功率趋势。在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上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较高,降低了多气象特征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光伏功率随机性及波动性大,单一预测模型往往难以准确分析历史数据波动规律,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和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的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首先去除历史数据中的异常值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特征选取,以便更好地识别影响光伏功率的关键因素.然后采用CNN网络提取数据的空间特征,再经过GRU网络提取时间特征,针对XGBoost模型手动配置参数困难、随机性大的问题,利用ISSA对模型超参数寻优.最后对两种方法预测的结果用误差倒数法减小误差的同时对权重进行更新,得到新的预测值,从而完成对光伏功率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NN-GRU-ISSA-XGBoost组合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具有关联工单数据的录音文本的分类精确率,根据录音文本及关联数据的特点,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录音文本分类方法. 针对录音文本,通过双向词嵌入语言模型(ELMo)获得录音文本及工单信息的向量化表示,基于获取的词向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挖掘句子局部特征;使用CNN分别挖掘工单标题和工单的描述信息,将CNN输出的特征进行加权拼接后,输入双向门限循环单元(GRU),捕捉句子上下文语义特征;引入注意力机制,对GRU隐藏层的输出状态赋予不同的权重. 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分类方法的收敛速度快,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短文本数据特征少、提供信息有限,以及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对短文本特征表示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基于串并行卷积门阀循环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模型,处理句子特征表示与短文本分类。该网络在卷积层中去除池化操作,保留文本数据的时序结构和位置信息,以串并行的卷积结构提取词语的多元特征组合,并提取局部上下文信息作为RNN的输入;以门阀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作为RNN的组成结构,利用文本的时序信息生成句子的向量表示,输入带有附加边缘距离的分类器中,引导网络学习出具有区分性的特征,实现短文本的分类。实验中采用TREC、MR、Subj短文本分类数据集进行测试,对网络超参数选择和卷积层结构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常见的文本分类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去掉池化操作、采用较小的卷积核进行串并行卷积,能够提升文本数据在多元特征表示下的分类准确率。相较于相同参数规模的GRU模型,所提出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在3个数据集中分别提升了2.00%、1.23%、1.08%;相较于相同参数规模的CNN模型,所提出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在3个数据集中分别提升了1.60%、1.57%、0.80%。与Text-CNN、G-Dropout、F-Dropout等常见模型相比,所提出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也保持最优。因此,实验表明所提出模型可改善分类准确率,可实际应用于短文本分类场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用于长期心电监护和ICU等实时性、数据密集型应用场合,提出可在8 Hz采样频率的1 min心电图(ECG)片段上提前45 min预测阵发性房颤(PAF)发作的实时预测模型. 采用概率符号化模式识别方法,在降采样后的ECG序列上提取出1 min窗口内的模式转移特征,降低模型的计算量和对存储空间的需求,确保实时预测的效果. 提出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CNN-LSTM),用于提取模式转移特征内隐含的局部空间特征和时间依赖特征. 为了提升模型泛化能力,构建基于CNN-LSTM的集成分类器. 采用Spark Streaming技术完成对ECG流式数据的读、写和计算,实现数据和模型之间的低延迟通信. 所提模型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26%、82.21%、95.79%. 模型处理总延迟平均为2 s,满足实时PAF预测需求.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presents a radio frequency (R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mbining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and gated recurrent unit (GRU) network to identif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ignal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NN-GRU) uses a convolutional layer to extract the IQ-related learning timing features. A GRU network extracts timing features at a deeper level before outputting the final identification results.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and the algorithm’s complexity are reduced by optimizing the convolutional layer structure and replacing multiple fully-connected layers with gated cyclic unit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achieves an averag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84.74% at a –10 dB to 20 dB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with fewer parameters and less computation than a network model with the same identification rate in a software radio dataset containing multiple USRP X310s from the same manufacturer, with fewer parameters and less computation than a network model with the same identification rate. The algorithm is used to identif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ignals and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link with theoretical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大气污染严重危害居民的出行安全和身体健康,空气质量指数(AQI)是一种用于测量空气质量状况的综合指标,对AQI的预测可以提醒公众空气质量信息,使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出行决策.通过提前预测空气质量的变化,政府和环保部门可以采取应急措施以减轻空气污染.本文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集成深度学习模型(CNN-GRU)对AQI进行预测.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污染气体浓度和AQI的时空特征并完成特征映射,门控循环单元(GRU)建模时序关系并高效完成计算.选取2014—2022年北京市和广州市的6种主要污染气体(PM2.5、PM10、SO2、CO、NO2、O3)日平均质量浓度和AQI进行实例研究,使用CNN-GRU模型对AQI进行预测,与多元宇宙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MVO-GRNN)、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对AQI的预测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CNN-GRU模型对AQI的预测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7.
提出的预测模型采取分时序分段策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景区多因素时序数据的特征,并对不同因素的时序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将结果送入门控循环单元(GRU)以挖掘其中的时序信息,结合预测时刻的情境信息(天气状况和节假日)预测短期景区内游客人数. 在某景区的闸机数据集和监控点车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多因素感知短期游客人数预测模型可以充分考虑多情境因素并对不同因素时序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小于传统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短期游客人数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增大,实时准确的网络流量预测对流量调度、路由设计等工作至关重要。由于网络流量数据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一些传统方法无法取得较好的预测精度。针对网络流量复杂的时空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的神经网络(ST-Fusion)进行流量预测。该模型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首先,编码器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并行的特征通道,联合门限循环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提取流量的时序特征,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流量的空间特征;然后,将编码器提取的时空特征使用双边门限机制进行特征融合;最后,将融合的结果输入到基于门限循环网络的解码器中依次生成预测结果。本文在3个公开的网络流量数据集(GEANT、ABILENE、CERNET)上进行实验,其评价指标选用MAE、RMSE、ACCURACY、VAR。实验结果表明ST-Fusion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