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34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51例,冠心病组83例,其中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34例,三支病变22例,分析血脂各成分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TC、LDL-C、载脂蛋白B(ApoB)、TC/HDL-C、LDL-C升高,HDL-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TC/HDL-C、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最强。结论: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致,异常的血脂代谢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其中LDL-C/HDL-C、TC/HDL-C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谱部分指标及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间12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冠脉造影(CAG)及空腹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检测,根据CAG检测结果进行Gensini(GS)评分,并分为高分组(n=38)、中分组(n=45)、低分组(n=42)。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TG、TC、HDL-C、LDL-C、VLDL-C、TC/TG、TG/HDL-C、TG/LDL-C、LDL-C/HDL-C),分析血脂指标、血脂比值与GS评分的相关性;以GS评分为因变量,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经多因素校正后与GS评分仍存在相关性的指标。结果: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TC、LDL-C均依次升高(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HDL-C、V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中分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血压的关系.方法 将101例PIHS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45例(A组)、轻度子痫前期组 33例(B组)、重度子痫前期组 23例(C组).比较3组血脂水平及血压,并分析血脂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A、B、C组SBP及载脂蛋白(Apo)-A1依次升高,A组TG低于B、C两组,而HDL-C水平均高于B、C两组(均P<0.05).ApoB/Apo-A1比值与PIHS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TG、LDL-C、ApoB/Apo-A1是SBP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而HDL-C是SBP升高的保护因素(P<0.05);LDL-C也是DBP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脂水平可能是预测PI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早期干预血脂紊乱可能更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从而避免病情的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脂(TC、TG、H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重氮盐法测定TBil、酶化学比色法测定TC、TG、HDL-C,LDL-C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TC-(HDL-C+TG/2.2)。检测150例冠心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TBil及血脂水平。结果发现冠心病组的TBil及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之间血清TBil、TG水平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TBil、TC、TG、HDL-C、LDL-C的检测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新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在冠心病风险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筛选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5例,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组,对实验室血脂检测结果和血脂指标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研究的TC、TG、HDL-C、LDL-C和TC/HDL-C分别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脂检测TC、TG、HDL-C、LDL-C和TC/HDL-C的异常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HDL-C比值可作为判断冠心病风险性的重要参考指标,且灵敏度高于单项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清TG/HDL-C与LDL-C/HDL-C比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血脂括标,比较TG/HDL-C、LDL-C/HDL-C比值的水平,为冠心病患者的预测提供临床分析.方法:空腹抽取140例冠心病患者和130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测定TC、TG、LDL-C、HDL-C,并计算TG/HDL-C、LDL-C/HDL-C的比值.结果:冠心病患者组TG/HDL-C、LDL-C/HDL-C比值分别为(2.24±0A2)、(1.47±0.49),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其中.LDL-C/HDL-C比值较TG/HDL-C比值差异更显著.结论:冠心患者血清TG、LDL-C显著增加,HDL-C水平显著下降.联合应用TG/HDL-C、LDL-C/HDL-C比值作为CHD的预测指标,较客观地反映出冠心病的非均-性改变,能及时发现CHD高危患者,进行早期合理干预,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血脂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HbAlc的测定结果将纳入研究者分为两组,A组(HbAlc控制较差):HbA1c7.0%,60例;B组(HbAlc控制较好):HbA1c≤7.0%,60例;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A组和B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HDL-C则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A1c7.0%)TC、TG、LDL-C明显高于B组(HbA1c≤7.0%),HDL-C则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Alc与TC、TG、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TC、TG、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人,HDL-C则低于正常人,降低HbAlc可明显降低TC、TG、LDL-C,因此HbA1c及血脂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诊断、病情控制和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玉红  郭敏 《西部医学》2011,23(3):442-444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将463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240例,平均年龄(59.37±7.62)岁;对照组223例,平均年龄(58.95±8.52)岁。在冠心病组中,按冠脉病变支数分为1支组、2支组、3支组;按Gensini总积分分为1组5~10分,2组11~20分,3组21~34分,4组35~64分,5组65~168分。将TC、TG、LDL-C、HDL-C、LDL-C/HDL-C、TG/HDL-C做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及各指标在冠脉病变不同程度组间的差异。结果各项研究指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HDL-C在冠心病组明显降低外,其余研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TC、TG、LDL-C、TG/HDL-C、LDL-C/HDL-C的升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加(P〈0.05);Gensini总积分随着LDL-C、LDL-C/HDL-C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随着TC、TG、LDL-C、TG/HDL-C、LDL-C/HDL-C的增加,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增加,病变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差异.方法:将66例住院患者按脑CT检查结果分为两组:A组33例,为对照组,年龄51岁~69岁;B组33例,为高龄老年组,年龄70岁~86岁,对比两组在血脂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龄老年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及TG/HDL-C比值均降低,以TG和TG/HDL-C比值的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结论:在高龄老年组患者中,血脂各项指标均减低,以TG和TG/HDL-C比值的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曾劲 《中外医疗》2013,32(9):66-67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T)与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8例男性冠心病患者(SAP组49例、UAP组34例、AMI组25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健康男性血清T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及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UAP组患者血清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P<0.05),而T及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P<0.05);SAP组患者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UAP组(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T与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T及血脂水平对患者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脂比值及单项血脂对冠心病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比值及单项血脂在冠心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计算TG/HDL—C、TC/HDL—C、LDL—C/HDL-C、ApoA1/ApoB比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Tc、TG、LDL—C、ApoB、TG/HDL—C、TC/HDL—C、LDL—C/HDL—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ApoA1、ApoA1/ApoB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中,各项血脂比值的异常率从高至低依次为:ApoA1/ApoB、LDL—C/HDL—C、TC/HDL—C、TG/HDL—C,均高于单项血脂的异常率。结论血脂比值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各单项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的水平,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24例CHD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健康人血清,分别测定其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结果CHD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TC、TG、LDL-C、ApoB、TC/HDL-C均显著增高,而HDL-C、ApoA1显著降低。结论hs-CRP与血脂均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二者联合检测对CHD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齐建钢  冯强 《吉林医学》2015,(6):1151-1152
目的:分析血脂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54例冠心病患者,并选取同期来院检查,后证实为非冠心病的46例正常健康者,其中冠心病组再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1(Apo A1)、脂蛋白B(Apo B)。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TG,TC,LDL-C,Apo B较正常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各项指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HDL-C和Apo A1比正常组低,且各项指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血液中TG,TC,HDL-C,LDL-C,Apo A1,Apo B的含量进行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并加健康自愿组作为对比,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临床因素。结果:A组与B组比较,血TG、HDL-C、载脂蛋白A1(ApoAI)、载脂蛋白B(Apo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血TG、HDL-C、ApoAI、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TG、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ApoAI、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陈平艳 《当代医学》2016,(11):138-13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给药时间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片降脂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HDL-C指标比较.再将观察组分为2亚组,分别各早、晚餐后2 h口服阿托伐他汀片,10 mg/d.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亚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HDL-C指标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5.15±0.51)、甘油三酯(TG)(1.33±0.5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1±0.52)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51±0.38)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12周后,A、B2组患者血清TC、TG、LDL-C指标值较治疗前均下降,HDL-C较治疗前均上升,但A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B组(均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片降脂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晚餐后2h服用阿托伐他汀片的降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N133K位点多态性与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心绞痛患者426例为心绞痛组、心肌梗死患者415例为心梗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400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对入选者Lp-PLA2基因N133K(C/G)位点多态性进行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基因N133K多态位点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同时检测入组者血脂及Lp-PLA2水平等指标.结果 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PLA2水平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心梗组TC、TG、LDL-C、Lp-PLA2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HDL-C低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组TC、TG、LDL-C、Lp-PLA2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心梗组和心绞痛组1个月后复查时,Lp-PLA2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心梗组GG、GC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组GG、GC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p-PLA2基因N133K(C/G)多态位点GG基因型与冠心病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Lp-PLA2基因N133K(C/G)多态位点基因突变可能与冠心病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牙周病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琰  高琳  郝涛  廖鑫 《重庆医学》2011,40(5):443-444,44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将54例患者分为3组(A组:无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病患者16例;B组:2型糖尿病且牙周健康患者18例;C组: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牙周病患者20例),并检测TC、TG、LDL-C、HDL-C、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采用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I)评价牙周状况。结果 (1)B、C组患者FBG、TG、TC、LDL-C、HbA1c均明显高于A组(P<0.05)。(2)C组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牙周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均明显高于A组(P<0.01),B组患者PD、AL均明显低于A、C组(P<0.05)。(3)B、C组患者HDL-C均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患者HDL-C明显低于B组(P<0.01)。(4)C组患者hsCRP明显高于A、B组(P<0.01),A、B组患者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PI与FBG、HbA1c、hsCRP、TC、TG、LDL-C呈正相关(P<0.05、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与血糖、TC、TG、LDL-C、HDL-C水平均有关,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更易发生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分析办公室人群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为血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366名25~54岁办公室人员根据年龄每10岁1段共分为6组(A、B、C、D、E、F组),分析2010~2012年血脂水平变化趋势、比较2012年男女间血脂水平、血脂与年龄调整均值(YZ)差异,分析血脂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⑴6组TG、TC、LDL-C、non-HDL-C在2010~2012年呈上升趋势,HDL-C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组时间效应趋势均为线性结果(P<0.05)。⑵2012年,A、B组TG、TC、LDL-C、non-HDL-C分别高于D、E组,HDL-C分别低于D、E组;C组TG高于F组,TC、HDL-C低于F组(P均<0.05)。⑶2012年,B、C、F组TC高于YZ,A、B、C、E、F组LDL-C高于YZ,A、B、C、D、E组HDL-C低于YZ,A、B、C、F组non-HDL-C高于YZ(P均<0.05)。⑷男女性TC、TG、LDL-C、non-HDL-C值各年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2010~2012年办公室人群的血脂逐年增高,与年龄相关;男性、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LP(α)]、UA的关系。方法测定102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α)、尿酸(UA)等指标,并根据Hcy升高与否分为Hcy升高组(A组)和Hcy正常组(B组),比较2组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FBG、LP(α)、UA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TC、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G、Lp(a)、UA与血清Hcy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5至2011年共4 7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脉狭窄≥50%为冠心病组(n=3 402),冠脉狭窄<50%为对照组(n=1 349)。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1支病变、2支病变、3支及3支以上病变3个亚组。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LDL-C/HDL-C比值。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G、TC、LDL-C水平及LDL-C/HDL-C比值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组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LDL-C/HDL-C比值逐渐升高(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LDL-C/HDL-C比值呈正相关(R=0.2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HDL-C比值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HDL-C比值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