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医政司于2009年6月16日发布了关于征求《变性手术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等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范意见的函,其中对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疗法、基因芯片诊断疗法、细胞移植治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等17项第三类医疗技术提出了对应的管理规范,并向公众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行为,促进内镜诊疗适宜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了《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消化内科、小儿外科、儿科和耳鼻咽喉科8个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对已经下发的妇科和呼吸内科2个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3.
肿瘤联合治疗系统是一种利用射频加热技术和热生物效应原理治疗人体肿瘤的医疗设备,它可以单独用于肿瘤热疗,也可以进行热化疗,热放疗或三联治疗,将改进的PID算法运用于该系统的温度控制中,结合硬件检测和调节电路,解决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的温度精确控制这一关键问题,实验证明本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肿瘤磁感应热疗目前已成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为保障治疗的成功实施,医生必须在术前使用计划系统制定热疗计划。针对患者信息及放射科影像资料的准确获取、处理后的影像存储、报告的共享及审批等磁感应热疗中的信息传播,提出一种将其与现代医疗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的网络流程,并基于集成医疗企业(IHE)框架和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等标准在磁感应热疗计划系统中进行实现。结果证明本系统提高了磁感应热疗的计划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人工成本,对于磁感应热疗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磁共振成像实现肿瘤热疗中实时无创测温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热疗特别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且非常具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温度是直接决定热疗效果的重要参数,实时准确的进行深部无创测温是目前制约肿瘤热疗进一步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近来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无创测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简述了MRI无创测温的三种方法,比较了不同测温原理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报道了已有研究发展状况,并介绍了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引言目前,医院智能化医疗设备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展已经相当普遍。智能化医疗设备如CT、MRI(核磁共振)、DSA(血管造影机)、ECT(断层扫描机)和彩超等影像设备,加速器、钴60机、后装机和热疗机等治疗设备,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详情可登陆中  相似文献   

8.
肿瘤热疗是一门利用热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的科学,近20年来由于多学科协同攻关对这一技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热剂量学的研究及应用就是使肿瘤热疗逐步向学科学化,规范化和量化的方向发展。本讲述了热剂量学的原理及热物理参数的发展历程,并对近年来国内外热疗临床的热剂量学应用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纳米微粒磁性靶向热疗作用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热疗及磁性靶向热疗的概念 将肿瘤部位加热到41℃以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称热疗(Hyperthermia)。高温治疗肿瘤由来已久,很早就被认为是有效的疗法。近30年来,随着高温设备的不断更新,加热技术、测温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温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热疗方法如射频、微波、激光、聚焦超声、全身热疗、隔离灌注等,因对肿瘤的靶向能力差,易导致周围组织的温度升高,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其临床应用范围有限。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纳米水平上研制纳米磁性微粒作为药物载体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磁性微粒不仅可以用作药物载体,而且在交变磁场下还可发热升温,引起了人们对其在肿瘤热疗方面的潜在价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肿瘤热疗及其免疫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热疗已成为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除热作用外,局部热疗诱发的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对热疗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热疗可望成为制造肿瘤疫苗的方法之一。本文对肿瘤局部热疗与免疫及肿瘤疫苗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促进基于热疗的生物治疗的研究及提高对肿瘤热疗的应用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注射剂的生产秩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于2008年1月10日发布了《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详细内容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阅(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5/27800.html)。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强我国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行为,加强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组织制定了《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对辖区内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及时将取得神经血管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强我国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行为,加强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对辖区内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及时将取得  相似文献   

14.
肿瘤热疗的热剂量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热疗是一门利用热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的科学 ,近 2 0年来由于多学科协同攻关对这一技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热剂量学的研究及应用就是使肿瘤热疗逐步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量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讲述了热剂量学的原理及热物理参数的发展历程 ,并对近年来国内外热疗临床的热剂量学应用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肿瘤热疗及其免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疗已成为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除热作用外 ,局部热疗诱发的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 ,对热疗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热疗可望成为制造肿瘤疫苗的方法之一。本文对肿瘤局部热疗与免疫及肿瘤疫苗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旨在促进基于热疗的生物治疗的研究及提高对肿瘤热疗的应用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辐射热场图象研究是评价加热场优劣的基本方法,对肿瘤热疗辐射器的设计、研制和临床应用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电磁场理论模型出发,分析腔道水冷式微波偶极子辐射器在生物介质(均匀肌肉模型)中的近场辐射特性,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单位质量生物组织所吸收的微波加热功率——比吸收率(specvificabsorptionrate-SAR)分布图象,并在此基础上,求解相应的生物介质热传导方程,得到热区温度分布图象。通过比较有水冷与无水冷时腔道微波偶极子辐射器热场(SAR和温度)分布特点,计算分析两者在有效治疗深度和有效治疗体积方面的差别,为腔道水冷式微波辐射器的研制设计和热疗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加热技术的进展,肿瘤热疗已成为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种疗法。本文从4个方面,对肿瘤热疗及热疗与其它方法(放疗、化疗等)相结合治疗肿瘤的生物力学基础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肿瘤热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后又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热休克蛋白及树突状细胞受热疗影响较大并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逐渐受到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重视。通过这些研究,热疗联合肿瘤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转化医学中的研究重点,这一新的概念有希望改变现有的肿瘤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卫生部于1月18日印发《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  相似文献   

20.
<正>为加强我国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行为,加强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组织制定了《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对辖区内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及时将取得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名单向社会公布,并报卫生部备案。详情请登录卫生部网站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