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经常见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问候、对话和倾听,这在美国小学的晨会中尤为常见。其实,美国小学生一天的学校生活都是在晨会中开始的,其目标就是让学生关注别人,并被别人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化因素是美国外交传统的理论基础。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起的、当今世界一流大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自己的化倍感自豪,在对外交往中,以美国化为标准,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对不服从,则以政治、经济的手段以至用武力予以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3.
陪审制度在美国的运作是成功的,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陪审制度运作的实效却是甚微的,这导致部分学提出在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中必须勇于移植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由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和美国陪审团制度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移植美国陪审团制度。在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历程中,我们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客观评价和合理吸收美国陪审团制度的成功之处,逐步显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在追求审判公正司法民主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政府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美国联邦政府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卢晓东研究型大学不仅在美国的高教系统,而且在美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994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关于美国高校的分类标准中,研究型大学Ⅰ被定义为:提供全部学士学位课程,承担直到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每年...  相似文献   

5.
读音差异。使用相同的音标,但发音情况不同。例如:在美国英语中,音标〔i〕的舌位比英国英语的〔i〕更接近于口腔中部;美国英语的〔〕比英国英语的〔〕音稍长,发音时口张开得略小;在美国英语中,辅音〔r〕是卷舌音,而在英国英语中,〔r〕不是卷舌音。非重读的字母e,在美国英语中常读作〔e〕,而在英国英语中读作〔i〕,所以美国人惯将experiment读作〔eks′perimnt〕,而英国人则习惯将其读作〔iks′perimnt〕。美国人习惯将单词的每个音节都读出来,如将dic-tionary读作〔′dik…  相似文献   

6.
平丽 《上海教育》2006,(11A):43-44
在美国,经常见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问候、对话和倾听,这在美国小学的晨会(Morning Meeting)中尤为常见。其实,美国小学生一天的学校生活都是在展会中开始的,其目标就是让学生关注别人,并被别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刘彤  李立 《早期教育》2005,(4):18-19
在美国,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几乎所有的民族、种族、语言、宗教甚至饮食都能在这里找到。在美国学习工作的两年中,笔切身感受到了美国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的多元化,也亲身体验了美国幼儿园的多元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在美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占极其重要地位。西部开发的需要促进了美国交通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外资涌入美国并且培养了民族精神,这些因素又反过来促进了美国西部开发。正是在西部开发的基础之上,美国经济实现了东西方经济一体化,促成了优势互补的区域分工和产业升级,没有西部开发就没有美国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二)──美国对外文化交流在“冷战”中的地位与作用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美国势力在全球的扩张,美国公开提出了所谓领导世界的目标。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在一次演说中就毫不讳言地表示,美国的目标在于负起“领导国际...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的智力在世界上占优势地位,这是国内外众多科学家长期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本世纪 60年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N·韦尔根据美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在美国各族人口中的智力水平,以“东方人占明显的优势”。他在统计各行业中现有高智力人才比例时,发现中国人与日本人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建筑师中,日本人为祖籍欧洲的美国人的 2倍,而中国人几乎是后者的 5倍;在博物学家中,中国人是美国人的 2倍;物理学家中是 3倍。在统计的 12个行业中, 10个行业里的中国人的智商值都有较大的优势,只有律师和牧师例外,这…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在美国的学校中具有多种含义,多元主义向美国学生展示了世界各种文化间的异同。但是,由于美国人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压力,多元文化观念变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观念。这些分歧决定了学校的建制及其教学内容的确定。种种争论反映了多元文化在美国学校中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美国多元文化理论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13.
美国社区学院副学士学位制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副学士学位是美国社区学院为其合格毕业生授予的学位,虽然在美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构成中.副学士学位层次最低,但仍属一种高等教育学位。经过百年发展,美国的副学士学位制度成为一种成熟的学位制度.并具有其显著特点,在推动美国普及高等教育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中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唐劲松 《教书育人》2004,(12):12-15
如果说,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美国儿童纷纷步入了小学.那么,南北战争的结束(1865年),则使得美国青少年大量涌人中学。在迄今为止的一百多年美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美国中等教育的重大观念更新大都发生在本世纪下半叶,突出表现为如下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输出民主是美国外交中的重要方面,作为美国“后院”的拉美,美国自始自终贯穿了在拉美促进民主的努力。本文把这一历史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力图分析美国在拉美输出民主的主要特点,给理解和研究美国外交中输出民主的大战略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均属西方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从来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早期美国人的脑海中,欧洲多是作为一种消极的形象出现,正是欧洲的专制、腐败、堕落才凸现了美国这个新兴国家在各方面的优越,也表明了“新大陆”与“旧世界”在文化上的二元对立。这样,美国文化中体现出的“例外论”最初主要是针对欧洲而言的。早期美国人的欧洲观不见得与实际完全相符,但却成为美国彰显其对世界承担的一种特殊使命的最好理由,也对美国处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不偏不倚”浅析杨春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在欧洲打响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立即庄严声明,美国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两周以后,威尔逊又再次呼吁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保持不偏不倚”。在给驻各交战国使节的电文中,威尔逊强调:“...  相似文献   

18.
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德国的影响较大,但它并没有照搬德国的做法,而是将德国的经验植于美国的土壤中,在自身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注重并致力于制度的创新,从而使其独具特色。本文试从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特征分析入手,对此作一探讨。一、院—系纵向培养结构的优势美国在学习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把其早期的学院制与德国大学的研究所结合起来,形成了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一改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个性化、非正…  相似文献   

19.
谈谈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多元化的问题安钰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比虽然在美国这个“熔炉”中进行了重铸,但仍然呈现出鲜明的多元主义文化色彩。在美国人看来,美国根本就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教育体制”,因此,道德教育的目标、方法以及内容就很难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手段,UCP已经被国际贸易界首肯,在中美贸易中却未必如此。因为美国不仅是一个多法域的国家,而且依照《美国商法典》,UCC5在许多情况下要优先适用于UCP。所以,在中美贸易中,如果当事人欲适用UCP,除了必须在信用证中做出明确约定外,还须进一步明确美国各州法律的适用情况。即使如此,在个别情形下还不能排除UCC5的强制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