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淑兰  魏晨玲 《临床荟萃》2006,21(18):1356-1357
E-选择素(E-selectin)是由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多糖(LPS)激活的内皮细胞产生,产生后24小时释放入血,形成可溶性的分子。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诱导82整合素(Mac-1)(CD11b/CD18)活化,对多形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是内皮细胞活化的标志。。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渗出及与肝细胞的黏附均由黏附分子(sE-选择素等)所介导,肝脏内皮的损伤与sE-选择素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层黏连蛋白(LN)是细胞外间质中的一种非胶原性糖蛋白,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间质间的黏附,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l(IL-1)IL-1有IL-lα和IL-1β两种分子,它们虽然只有23%的氨基酸相同,但其有相似的特性,且通过同一受体而作用.最初认为IL-1是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T细胞激活因子,后来确认它也能激活B细胞,还能作用于某些间胚叶细胞.如它能有效刺激骨吸收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并使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其它细胞素(如IL-6,GM-,G-,M-CSF,PDGF及IL-1的自分泌).IL-1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功能的直接活化因子,也可能通过刺激祖细胞周期而间接起作用,也有认为是通过IL-6的介导而影响造血祖细胞.  相似文献   

3.
P物质(S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肽,通过特异性受体介导在神经和造血系统间起着双向联系作用。骨髓(BM)中SP可来源于BM中分布的SP-IR纤维释放,也不排除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合成。T细胞、巨噬细胞、CD34~+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有SP受体,这些细胞可能是SP发挥造血调节的靶细胞。作者曾报道,SP的体外刺激造血作用部分由粘附BM细胞群介导,SP能诱导BM单核细胞产生造血因子,IL-1、IL-6、IL-3和GM-CSF。 取健康人骨髓培养,采用ELISA、Nothern杂文、RT-PCR和放射配基结合分析等方法,研究了SP对  相似文献   

4.
Toll样受体7(TLR7)和Toll样受体9(TLR9)是固有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介质。它们均定位于内涵体间隔,识别核酸和经过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传导来的信号。本文分析TLR7和TLR9导致的在中枢神经系统固有免疫反应中起作用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TLR7和TLR9激动剂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相似的细胞因子反应,但二者仍有区别,小胶质细胞产生抗炎因子IL-10、抗凋亡因子G-CSF及IL-9,但星形胶质细胞不产生。对2种细胞的共刺激研究均显示,TLR7激动剂——咪喹莫特,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LR9激动剂引起的固有免疫反应。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抑制并非由TLR7介导,因为在TLR7的缺乏的情况下,TLR9激动剂导致的固有免疫反应仍然被抑制。固有免疫反应的抑制也并非由于抑制TLR9激动剂摄取所致。这提示咪喹莫特的抑制效应可能是直接作用,也许是通过阻滞CpG-ODN结合和/或TLR9介导的信号转导所致,从而限制细胞活化。这种拮抗关系也存在于小胶质细胞中的这2类受体之间,TLR7的缺乏导致CpG-ODN刺激的细胞因子反应增强。因此,在胶质细胞中,TLR7及其激动剂对TLR9介导的细胞因子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性病理性改变之一。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1β,已被证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介导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尽管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严重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一个主要方面——转录因子FOXO3a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Ki67和BrdU免疫染色证实TNF-α和IL-1β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细胞因子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伴有FOXO3a磷酸化的增加和核表达的下降。颅内注射TNF-α和IL-1β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肥大,这与星形胶质细胞中的Foxo3a核表达下降有关。为了确定Foxo3a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的作用,在腺病毒中过表达野生型Foxo3a,引起p27Kip1及Gadd45α上调,且显著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之相反,负显性型FOXO3a的过表达使p27Kip1降低,下调Cyclin D1,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同样,Foxo3a敲除小鼠中分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更高的增生趋势。颅内注射细胞因子后,Foxo3a敲除小鼠在体内表现出严重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综上所述,FOXO3a在促炎因子刺激时对于遏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发挥重要作用,FOXO3a功能的缺失可能是严重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原因。了解FOXO3a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的关键调节作用可能为神经炎症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周细胞与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胞外间隙共同构成血脑屏障(BBB),周细胞与内皮细胞通过各种机制通路参与多种BBB的功能调节,共同维持神经血管单元(NVU)的稳定。NVU的损伤与修复涉及诸多分子水平的信号传递。血管生成主要是内皮细胞的发生成熟和周细胞的支持黏附过程。本文主要就目前NVU缺血损伤后周细胞与内皮细胞相关的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COS—GL50信号在T细胞依赖性B细胞体外增殖、抗体分泌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IL-10对ICOS-GL50信号介导的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法和ELISA法检测ICOS—L929基因转染细胞和细胞因子IL—10对PWM介导的B细胞体外增殖及分泌抗体的效应。结果ICOS-L929基因转染细胞能够促进PWM介导的B细胞体外增殖,而不能显著上调抗体的分泌;加入IL-10后,能显著促进PWM介导的B细胞体外增殖和抗体分泌。结论细胞因子IL-10在ICOS—GL50信号介导的机体T细胞依赖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血管单元是由微血管、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及细胞外基质组成,各组分间的信号联系是保证神经元功能和正常脑血流的基础。其中星形胶质细胞介导了神经元和脑血流之间的功能偶联,是神经血管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血脑屏障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脑缺血等病理情况下,胶质细胞对神经血管单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噬在调控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自噬与其介导神经炎症的相互作用具体调节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众多分子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受体及其相关物质可能是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自噬的潜在机制。自噬抑制剂和小胶质细胞受体靶向治疗可能会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策略。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E-选择素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之一,为内皮细胞选择素,仅于活化内皮细胞表面表达,是炎症过程中最初出现的黏附分子,E-选择素介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的作用,还能介导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记忆T细胞、嗜酸及嗜碱粒细胞、血液树突状淋巴细胞、前T细胞、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等的合成;内皮细胞上E-选择素可锚定白细胞,继而介导其活  相似文献   

11.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内源性免疫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反应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其主要作用是早期控制感染及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胞,以清除病原体。小胶质细胞引发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包括前炎性因子的释放。虽然有效的免疫反应对于防御病原体的侵害是必须的,但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也会造成相应的组织损伤和神经退行性变化。Toll样受体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中一个主要成员,不仅介导固有免疫反应,也参与适应性免疫反应。通过Toll样受体,小胶质细胞能识别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病原体配体及宿主配体。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有益的保护反应,但其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前炎症因子释放也介导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过程中的神经毒性作用。因此,Toll样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最终作用,取决于二者之间微妙的平衡。本文主要评述中枢神经系统内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调控的神经退行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23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23(IL-23)是造血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它是由p19和p40两个亚基组成的活性复合体,IL-23受体由IL-12β1和IL-23R构成,IL-23的信号途径与白细胞介素-12(IL-12)有相同的Jak-Stat信号分子,IL-23的功能与IL-12也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功能。IL-23可作用于活化的T细胞、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和IL-12等细胞因子,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以及抗肿瘤和抗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免疫治疗因子。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卒中引起脑损伤的多种机制中,活化小胶质细胞 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至关重要。新兴的单细胞测序技术促进了对小胶质细胞异质性活化的认识。血脑屏障 具有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关键作用,脑血管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血管相关的小 胶质细胞可以直接接触脑血管内皮细胞,进而影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参与调控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脑血流 动力学,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新生。进一步探索小胶质细胞的异质性活化对脑血管内皮细胞 作用,有望为缺血性卒中研发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卒中目前仍然是人类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血脑屏障作为大脑与外周之间的重要防线,在维持环境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血脑屏障的主要成分内皮细胞与神经血管单元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更为关键。缺血性卒中后,血脑屏障渗漏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血浆成分外渗和循环炎症细胞浸润,进一步激活小胶质细胞等,加剧病灶损伤。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缺血性卒中后内皮细胞对小胶质细胞的作用途径及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23(IL-23)是造血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它是由p19和p40两个亚基组成的活性复合体,IL-23受体由IL-12β1和IL-23R构成,IL-23的信号途径与白细胞介素-12(IL-12)有相同的Jak-Stat信号分子,IL-23的功能与IL-12也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功能。IL-23可作用于活化的T细胞、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和IL-12等细胞因子,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以及抗肿瘤和抗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免疫治疗因子。  相似文献   

16.
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的主要类型,对神经元突触间的信号传递和联系起到反馈作用,构成"三重突触结构"。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介导钙离子波并释放胶质递质或突触发生分子,介导神经元.胶质细胞间的联系,但在成年大脑中,尚不清楚是否存在此信号通路。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当成年大脑处于病理状态下,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也重新表现出非成熟星形胶质细胞的表型。星形胶质细胞表型的这种非成熟转变可以导致神经环路和突触的重塑。在本综述中,笔者总结了大脑发育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重塑,讨论了成年脑病理过程中非成熟星形胶质细胞信号通路的重现,并重点讨论这些信号通路对病理过程中与脑功能改变有关的突触连接重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T辅助细胞(Th)亚群的特征是其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不同[1]。其中以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为主的称为Th1,主要介导细胞免疫等;分泌IL-4、IL-5、IL-6、IL-10、IL-13等称为Th2,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2]。Th1和Th2分别介导2类应答不仅在宿主防御机制中发挥不同作用,也参与不同免疫病理过程。持续Th1细胞强烈应答  相似文献   

18.
星形胶质细胞与雌激素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认识星形胶质细胞在雌激素脑保护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4—06/2005—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strogen,astrocyte,brai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1-01/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雌激素,星形胶质细胞,脑”,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研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研究原著。②设有对照的动物试验和体外组织细胞培养试验。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7篇文献,有22篇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合成雌激素。雌激素可引起胶质源性神经营养生长因子表达的上调,可以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合蛋白2在脑组织内表达增加,可以上调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tRNA、mRNA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雌激素不仅具有雌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通路,还能够通过增加细胞内Ca^2+水平等非基因途径快速激活细胞,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元退行性疾病中免疫神经递质的表达,影响神经胶质介导的炎症通路而起保护作用。 结论:雌激素与星形胶质细胞在诸多方面存在交互对话,星形胶质细胞在雌激素脑保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明确和诠释雌激素广泛神经保护的确切机制,而不局限于以往依赖于脑内神经元有限的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保护机制,最终更好的指导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细胞外核苷及核苷酸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已证实细胞外瞟吟及嘧啶具有神经递质及调质的作用。其对调节神经系统的发育、胶质细胞及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与调亡、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及其对疾病过程的反应等均具有潜在的影响[1]。尤为有意义的发现是,在脑损伤及缺血时,受损的脑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核普及核着酸,其在脑细胞的修复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作用的途径主要为:(1)诱导胶质细胞功能的改变。而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分化及存活、再生均有着密切关系;(2)刺激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产生其它的营养物质,以及进一步促进这些营养物质对神经元及/或胶质细…  相似文献   

20.
Thl7细胞是一类独立于Thl、Th2的CD4 T细胞亚群,Th17主要表达IL-23R、IL-17A、IL-17F、IL-6、肿瘤坏死因子、ccL6和a3整合素等,其中IL-17是最重要的效应因子,能介导前炎症反应,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Thl细胞主要产生IL-2、肿瘤坏死因子和IFN-γ,可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活化巨噬细胞及有效的清除细胞内的病原体。文章就IL-17和IFN-γ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作用机制和两种新型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