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4—2018年空气质量逐渐改善的天津市作为研究现场,在2013—2014年共募集5077名社区居民(18~90岁)作为基线人群,2014—2018年逐年开展随访,观察队列人群T2DM新发病情况,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随访年中天津市逐年降低的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4类典型空气污染物浓度对T2DM发病的影响。结果队列在2014—2018年逐年开展随访,5年累计随访25385人年,同时期天津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经协变量校正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SO 2、PM 10、PM 2.5年均浓度水平每下降10μg/m 3,人群T2DM发病风险分别降低0.172、0.124、0.210倍(SO 2:HR=0.828,95%CI:0.757~0.907;PM 10:HR=0.876,95%CI:0.816~0.941;PM 2.5:HR=0.790,95%CI:0.694~0.899)。结论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改善空气污染情况能够降低人群T2DM发病风险,控制患病率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苏州队列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状况及人群分布特征, 探索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为防控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苏州市吴中区项目点数据, 剔除基线气流受限及基线调查时自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个体后, 最终纳入分析45 484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队列人群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计算风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CI), 同时分析吸烟在其他危险因素与COPD发病关联中是否存在效应修饰作用。结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 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11.12年, 随访期间共诊断COPD 524人, COPD的发病密度为105.54/10万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HR=3.78, 95%CI:3.32~4.30)、曾经吸烟(HR=2.00, 95%CI:1.24~3.22)、当前吸烟(<10支/d, HR=2.14, 95%CI:1.36~3.35;≥10支/d, HR=2.69, 95%CI:1.60~4.54)、有呼吸系统疾病史(HR=2.08, 95%CI:1.33~3.26)、每...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明大连市某幼儿园食源性疾病暴发原因,为托幼机构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大连市某幼儿园所有暴发病例和家庭病例进行调查,采集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合计发病40例,其中托幼儿童27例,患儿家长13例。采集到病人生物学样本9份,环境样本1份,其中6份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清理过患儿呕吐物(RR=16.00,95%CI=3.24~78.97)、照顾患儿日常起居(RR=1.83,95%CI=1.34~2.50)以及性别为女性(RR=1.80,95%CI=1.32~2.45)均为家长病例的危险因素。结论该起疫情为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1990—2019年中国发病、死亡和DALY的趋势变化,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估计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RR值。结果 2019年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人数较1990年高,但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较1990年降低。1990—2019年,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8.2%(95%CI:-8.7%~-7.8%)和2.4%(95%CI:-2.5%~-2.2%),且女性的下降趋势较男性明显。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男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年龄效应RR值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女性发病率的年龄效应RR值呈现上升趋势,死亡率的年龄效应RR值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发病率的时期效应在女性群体中的风险高于男性,死亡率的时期RR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发病率的出生队列RR值在男性中呈现下降趋势,在女性中相反,死亡率的出生队列RR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1990—2019年中国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四川省某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血清抗体阳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1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招募HIV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333人,在队列每6个月随访时调查静脉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队列随访2年,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和HIV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7%和2.53/100人年(95%CI:1.10~3.97),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中,民族(RR=12.42,95%CI:2.72~56.74,P=0.0012)、近3个月共用针头或注射器(RR=4.06,95%CI:1.29~12.81,P=0.0168)与HIV血清抗体阳转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队列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率为4.71/100人年(95%CI:2.59~6.82),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中,女性(RR=4.42,95%CI:1.78~10 99,P=0.0014)与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静脉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新发感染率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控制HIV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6.
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转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四川省某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抗体阳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了解该人群HCV流行的态势.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在四川省西昌市招募HCV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107人,每6个月随访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采集血样检测HCV血清抗体.结果 队列随访2年,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为81.3%(87/107),HCV阳转率为38.45/100人年.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中,性别(RR,2.59;95%CI,1.18~5.65)、年龄(RR,0.52;95%CI,0.28~0.96)、近3个月静脉注射频率≥7次/周(RR,2.68;95% CI,1.33~5.42)和近3个月共用针头或注射器(RR,2.22;95%CI,1.11~4.45)是HCV血清抗体阳转的危险因素.结论 静脉吸毒人群HCV新发感染率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静脉吸毒人群的共用注射器行为和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青少年的骨折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参加“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2017年基线调查和2019年队列随访中骨折调查资料完整的12056名(男童49.4%)学龄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分组、BMI分组、骨折史及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与骨折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北京地区学龄儿童青少年骨折的2年累计发生率为3.1%(95%CI:2.8%~3.4%),其中男童(4.1%)明显高于女童(2.1%),P<0.01;且在男童中呈现随年龄递增而在女童中递减的特点。骨折的发生部位以上肢为主(69.0%),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在男女童中均发现,骨折史是未来骨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男童:RR=1.81,95%CI:1.18~2.64;女童:RR=3.11,95%CI:1.74~5.13)。另在男童中发现,较长时间与频率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120 min/d)和频繁饮用含糖饮料(≥1次/周)也可增加其未来骨折发生风险。结论北京地区学龄儿童青少年骨折率受到性别、年龄、骨折史和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应面向不同个体开展相应的预防策略,以避免儿童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中、孕晚期轻度贫血对18月龄儿童发育行为的影响,阐明孕妇智商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2 826对母婴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贫血与儿童发育迟缓的关联。结果孕中期和孕晚期轻度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7.1%、26.0%。控制混杂因素后,与非贫血孕妇分娩的儿童相比,孕中期轻度贫血是儿童沟通能区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RR=2.65,95%CI=1.35~5.19),孕晚期轻度贫血是儿童个人–社会能区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RR=2.15,95%CI=1.24~3.73)。按孕妇智力分层,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非贫血孕妇分娩的儿童相比,孕妇智力正常组孕中期轻度贫血(RR=3.61,95%CI=1.50~8.72)和孕中、晚期都轻度贫血(RR=2.60,95%CI=1.01~6.69)是儿童沟通能区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孕晚期轻度贫血是儿童个人–社会能区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RR=2.04,95%CI=1.05~3.95)。孕妇智力低下组孕期轻度贫血与儿童发育迟缓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中、晚期轻度贫血可损害18月龄幼儿沟通和个人–社会能区的发育,孕妇智商水平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摄入频率变化对孕期抑郁的影响。方法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在2017年7月25日至2018年7月24日纳入的已排除孕早期抑郁的妇女进行前瞻性追踪调查,最终获得3 76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中期妇女抑郁检出率为19.5%。Log-binomial回归结果显示,孕期早餐(RR=0.82,95%CI=0.68~0.99,P=0.036)、薯类(RR=0.82,95%CI=0.71~0.95,P=0.009)、深色蔬菜(RR=0.85,95%CI=0.74~0.99,P=0.032)、水果(RR=0.74,95%CI=0.62~0.87,P 0.001)、奶及奶制品(RR=0.83,95%CI=0.72~0.96,P=0.012)摄入频率增加,鸡蛋(RR=0.78,95%CI=0.65~0.94,P=0.008)和甜点(RR=0.81,95%CI=0.69~0.97,P=0.018)摄入频率不变是抑郁的保护因素;而西式快餐(RR=1.31,95%CI=1.06~1.63,P=0.012)与膨化食品(RR=1.23,95%CI=1.02~1.47,P=0.030)摄入频率增加则是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期膳食摄入对抑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孕妇应主动了解健康膳食,减少不健康膳食的摄入频率;而妇幼保健人员应开展针对性的营养健康宣教,为其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高流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所产婴儿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结合2004年建立的HIV感染孕产妇及所产婴儿随访研究队列,于2008年8-11月对我国4省7县区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HIV感染孕产妇所产婴儿的死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实际收集了498对HIV感染孕产妇及所产婴儿的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IV感染孕产妇所产婴儿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98名婴儿,总观察人年数为406.22人年,死亡45例,死亡密度为110.78/1000人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产期处于AIDS前期或发病期(RR=1.971,95%CI值:1.143~3.396)、孕产妇生存状况(RR=3.062,95%CI值:1.097~8.550)、经产妇(RR=0.517,95%CI值:0.278~0.961)、自然分娩(RR=0.561,95%CI值:0.345~0.910)、早产(RR=5.302,95%CI值:2.944~9.547)、低出生体重(RR=4.920,95%CI值:2.691~8.994)、母子预防性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RR=0.227,95%CI值:0.121~0.428)及婴儿感染HIV(RR=5.870,95%CI值:3.232~10.660)等因素影响HIV感染孕产妇所产婴儿的死亡.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处于AIDS前期或发病期的孕产妇较处于AIDS潜伏期者所产婴儿死亡危险增加(RR=6.99,95%CI值:1.92~25.64);孕产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的孕产妇,所产婴儿发生死亡的危险增加(RR=2.05,95%CI值:1.01~4.15);母子未预防性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增加婴儿死亡的危险(RR=6.17,95%CI值:1.62~23.26);早产婴儿死亡危险是足月产婴儿的2.87倍(95%CI值:1.12~7.35);HIV感染婴儿死亡危险是非HIV感染婴儿的9.87倍(95%CI值:3.81~25.62).结论 提高HIV感染孕产妇自身免疫力,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及HIV感染孕产妇所产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有助于降低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社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建档的高血压高危人群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研究终点事件为发生高血压。于2021年12月终止随访,对最终纳入的17 265名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分析。用SPSS 20.0软件进行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结果】上海市闵行区平均随访6.04年后的高血压高危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比例为25.5%。高血压家族史(HR=1.250,95%CI:1.168~1.338)、卒中家族史(HR=1.295,95%CI:1.080~1.553)、糖尿病疾病史(HR=1.203,95%CI:1.076~1.345)、每天吸烟(HR=1.187,95%CI:1.087~1.296)、超重(HR=1.393,95%CI:1.308~1.484)、肥胖(HR=1.903,95%CI:1.719~2.106)、血压正常高值(HR=1.275,95%CI:1.195~1.359)、年龄增加(HR=1.033,95%C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数据库,检索1989年1月到2010年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糖尿病与肝癌关系的队列研究文献,共收集到28篇文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检索文献的合并RR值及其95%CI值,并根据入选文献的研究人群来源、性别、地域差别,以及入选文献质量评分的高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14篇,随访队列总人数为3 672 248例(名),累计肝癌患者3800例.经Meta分析,与未患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肝癌发病的RR值为3.33(95%CI值:1.82~6.10),提示糖尿病与肝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亚组资料分析显示,研究对象为一般人群和已患某种疾病的患者的各个研究合并RR值(95%CI值)分别为3.76(1.69~8.38)和2.41(1.34~4.32);男性经Meta分析综合后糖尿病的RR值(95%CI值)为2.32(1.70~3.17),女性为1.63(1.08~2.47).结论 糖尿病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影响3~6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URTIs)儿童的饮食、家庭育儿方式及生活环境因素等,探讨导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与保护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因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3~6岁儿童2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儿童为151例(65.7%),女性为79例(34.3%)。按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确诊230例儿童中,118例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病例组),其中男性患儿为82例(69.5%),女性为36例(30.5%)。另外112例为同期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健康检查的3~6岁正常儿童,将其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儿童为69例(61.6%),女性为43例(38.4%)[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取问卷调查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式,分析病例组、对照组儿童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营养状况、家庭育儿方式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确定影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结果影响3~6岁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有①危险因素:每周摄入蔬菜1~3次[OR=5.195,95%CI(1.193,22.624)],入托[OR=5.642,95%CI(1.149,27.70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史[OR=8.129,95%CI(2.725,24.256)],每日户外活动少于30 min[OR=4.583,95%CI(0.857,24.499)]或不足2 h[OR=5.291,95%CI(1.576,17.763)]。②保护因素:父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OR=0.134,95%CI(0.034,0.527)],每周摄入水果4~6次[OR=0.231,95%CI(0.069,0.775)],年使用抗生素低于3次[OR=0.028,95%CI(0.003,0.303)]。③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和水果、蔬菜类摄入及入托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合理膳食,保证蔬菜、水果类摄入,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 h;家长文化程度高,尤其是父亲文化程度高,对减少儿童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有积极作用。入托机构应该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对患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及时治疗,合理用药,避免机构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身高增长幅度与超重肥胖联合作用对儿童新发血压偏高的影响,为探索防控儿童血压偏高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厦门市青春期发育队列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基线和2019年随访时身高、体重和血压数据完整的1 313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身高增长幅度与超重肥胖的联合作用对儿童血压偏高的影响。  结果  1 313名小学生基线时(2017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5.2%;随访2年后,未发生血压偏高的人群中有19.7%的儿童新发了血压偏高,男生血压偏高新发率为23.4%,女生为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睡眠时间、水果、蔬菜、含糖饮料及肉制品摄入情况后,总体及男生身高增长高水平超重肥胖组血压偏高新发的风险高于身高增长低水平非超重肥胖组(总体:RR=2.41,95%CI=1.44~4.04;男生:RR=2.69,95%CI=1.45~5.02);女生身高增长低水平联合超重肥胖组血压偏高检出率也显著增加(RR=4.47,95%CI=1.45~13.75)。  结论  身高增长幅度较高和超重肥胖是儿童血压偏高发病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男生中。在青春期身高突增前对儿童进行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可能有益于降低儿童期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北京市朝阳区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特征,从职业角度探索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方法 以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成人慢性病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数据为基础,以30~60岁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描述各类职业人群7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和聚集特征,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职业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数量的关系。结果 有效样本4 986人。农业生产人员的高血压(59.11%)、糖尿病(29.61%)、血脂异常(48.22%)、超重肥胖(76.61%)、饮酒(47.24%)标化患病率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农业生产人员(RR=1.120,95%CI:1.033~1.214)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RR=1.099,95%CI:1.028~1.175)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均高于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而服务业人员(RR=0.941,95%CI:0.906~0.979)则低于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结论 职业会造成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差异,应特别关注农业生产人群多重危险因素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唐山市空气污染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相加泊松模型的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在控制门诊量的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唐山市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关系。结果大气PM_(2.5)、PM_(10)及SO_2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呈正相关,且与一定的滞后效应,并且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分别上升0.37%(RR=1.003 7,95%CI:1.001 6~1.005 8)、0.26%(RR=1.002 6,95%CI:1.001 1~1.004 1)、0.70%(RR=1.007 0,95%CI:1.003 5~1.010 5),多污染物模型中,PM_(2.5)、PM_(10)及SO_2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分别上升0.07%(RR=1.000 7,95%CI:0.994 0~1.007 5)、0.08%(RR=1.000 8,95%CI:0.996 0~1.005 6)、0.49%(RR=1.004 9,95%CI:1.000 3~1.009 6)。结论唐山市的大气污染物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海市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10月建立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队列。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全市46个社区中招募到12 340名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队列人群进行为期5年(2008年10月—2013年12月)的跟踪随访,观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情况。【结果】上海市35~75岁社区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5年累积发病率为1 572.12/10万。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OR=1.084,95%CI 1.062~1.106)、高血压病程(OR=1.021,95%CI 1.008~1.034)、吸烟(OR=1.774,95%CI 1.286~2.448)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OR=1.284,95%CI 1.107~1.490)。【结论】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5年累计发病率较高,年龄大、高血压病程长、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的高血压患者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豆制品摄入量与胃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豆制品摄入和胃癌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发表偏倚通过Begg’s进行检验。结果共纳入12篇队列研究,共23个独立报告,包括328854个研究对象,共随访观察到3729例胃癌病例。发酵性豆制品摄入量最低人群和最高人群胃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88~1.22)。与非发酵性豆制品摄入量最低人群相比,摄入量最高人群可减少17%的胃癌发病风险(RR=0.83,95%CI:0.73~0.95)。结论发酵性豆制品摄入量对胃癌发病率无显著影响,而经常摄入非发酵性豆制品有可能降低胃癌发病率,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营养学报,2019,41(3):298-30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山市3~6年级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问题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山市城区和镇区人口比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8所小学(城区3所、镇区5所) 3~6年级在校学生;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调查儿童行为问题,采用一般情况表调查人口学信息、家庭教养方式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2 292份,回收有效问卷2 236份,有效率为97.56%。行为问题阳性率为11.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594,95%CI:1.170~2.171),出生窒息(OR=2.372, 95%CI:1.320~4.261),家庭教养方式为放任(OR=3.326, 95%CI:1.450~7.630)、溺爱(OR=3.244,95%CI:1.867~5.638)、专制(OR=2.609,95%CI:1.584~4.296)、混合(OR=2.313,95%CI:1.669~3.207),父亲每周与儿童相处时间4 h (OR=1.551,95%CI:1.052~2.286),曾经历生活变故(OR=2.188,95%CI:1.448~3.308),居住地在镇区(OR=2.031,95%CI:1.330~3.102),学习成绩一般(OR=2.786,95%CI:1.868~4.156)、差(OR=6.665, 95%CI:3.236~13.727)、很差(OR=25.068,95%CI:5.786~108.617)是学龄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母亲职业为公务员或专业技术人员(OR=0.449,95%CI:0.238~0.844)和高年级(OR5年级=0.496,95%CI:0.339~0.727;OR6年级=0.468, 95%CI:0.309~0.710)是学龄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女生、出生窒息、母亲职业、家庭教养方式、父亲与孩子相处时间少、生活变故、居住地、年级和学习成绩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不同城市环境暴露状态下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其聚集性分布特点,探索城市化对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完善相关疾病防控策略,优化资源的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京津冀地区生活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研究中北京地区的基线调查人群。于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用典型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朝阳区5个街乡共抽取10 000名20~86岁居民,收集其人口学、迁移史、慢性病和行为危险因素及体格检查信息,并采集清晨空腹血进行血脂、血糖检测,最终有效样本9 325人。依据城市环境暴露状态分为始终居住在农村,由农村迁移至城市10年,由农村迁移至城市≥10年及始终居住在城市4类人群。用SAS 9.3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率的标化并进行χ2检验,采用log-binomial模型计算各人群与对照人群的患病率比(PR),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不同城市环境暴露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数量的关系。结果依据城市环境暴露状态分为农村(2 084人),由农村迁移至城市10年(2 501人),由农村迁移至城市≥10年(2 348人),城市(2 392人)4类人群。调整混杂因素后,log-binomial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从农村迁移至城市10年者肥胖率(PR=0.797,95%CI:0.675~0.942)低于农村人群,饮酒率(PR=1.403,95%CI:1.175~1.676)、缺乏身体活动率(PR=1.905,95%CI:1.621~2.238)高于农村人群。从农村迁移至城市≥10年的人群及城市人群的肥胖率(PR=0.796,95%CI:0.683~0.928;PR=0.824,95%CI:0.708~0.960),吸烟率(PR=0.727,95%CI:0.594~0.890;PR=0.737,95%CI:0.607~0.894)均显著低于农村人群,而饮酒率(PR=1.188,95%CI:1.002~1.407;PR=1.193,95%CI:1.010~1.410)和缺乏身体活动率(PR=1.569,95%CI:1.349~1.826;PR=1.384,95%CI:1.189~1.611)显著高于农村人群。Poisson回归结果显示,与农村人群相比,从农村迁移至城市10年者(RR=0.934,95%CI:0.899~0.972)及从农村迁移至城市≥10年者(RR=0.957,95%CI:0.923~0.992)危险因素数量相对较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聚集性在不同城市环境暴露状态下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肥胖、吸烟水平的降低,饮酒率及缺乏身体活动率的升高都与城市环境的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