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两省市(重庆市和陕西省)农村小学生忽视状况, 为制定该人群健康促进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 从重庆市和陕西省共抽取1 874名农村小学生, 采用中国农村儿童忽视评价常模规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重庆市和陕西省农村小学生总忽视率为53.2%, 忽视度为(47.56±9.90), 男、女生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社会层面的忽视率、忽视度和教育层面的忽视度外, 9~11岁儿童其他层面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6~8岁儿童,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忽视率分别为58.7%、39.1%, 忽视度分别为(48.57±9.80)、(45.21±9.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社会层面的忽视率, 三代同堂和核心家庭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低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 留守儿童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庆市农村儿童的忽视率(66.4%)和忽视度(50.53±9.80)均明显高于陕西省农村儿童的忽视率(38.8%)和忽视度(44.87±9.20)。结论 重庆市和陕西省农村小学生忽视状况较严重, 应高度重视小学生忽视问题, 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应合力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小学生的忽视现状,为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应用中国城市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从全国12个省中抽取24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共调查4057名小学生,其中男、女构成比为51.3%和48.7%;少数民族占8.3%。所得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对各忽视类型的忽视分值、忽视率及忽视度等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方差分析(ANOVA),以判断其差别。结果 6~8岁组学生平均忽视度和忽视率分别为42.8和28.8%,各年龄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9~11岁组学生平均忽视度和忽视率分别为42.1和27.2%,各年龄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6~8岁组男、女学生忽视度分别为43.3和42.3(P0.05),忽视率分别为31.5%和26.2%(P0.05);9~11岁组男、女学生忽视度分别为43.6和40.5(P0.01),忽视率分别为34.8%和22.7%(P0.01)。在儿童忽视的6个类型上,6~8岁忽视率为2.0%~12.7%,除情感忽视外,其他5个忽视类型的发生率性别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9~11岁忽视率为10.1%~15.1%,各个忽视类型的发生率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无论以年龄或性别分组,小学生均以受到单项忽视为主(6~8岁发生率平均为12.4%,构成比占总忽视学生的51.2%;9~11岁发生率平均为17.9%,构成比为55.2%)。在不同家庭类型中,6~8岁组以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受忽视率最高(33.3%);而9~11岁组以再婚家庭中的学生受忽视率最高(47.1%);6~8岁组和9~11岁组均以3代同堂家庭中儿童受忽视率最低(分别为22.3%和22.7%)。结论中国城市小学生受忽视的频度和强度较大,其中刚上小学一年级和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小学生受到的忽视率和忽视度相对较低,而其他年龄(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忽视;各个年龄组男生的忽视度和忽视率均高于女生,提示男生均比女生受到更多和更严重的忽视;所有儿童均以单项受忽视为主;在不同的家庭类型中,6~8岁组以单亲家庭、而9~11岁组则以再婚家庭中的学生受忽视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生的忽视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1月在陕西省随机抽取4个县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3084人,其中小学1~3年级664人,4~6年级685人,初中831人,高中904人。分别给予“中国农村6~11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和“中国农村12~17岁中学生忽视评价常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年龄、性别、忽视层面(身体、情感、安全、教育、医疗、社会忽视6个层面)的忽视度与忽视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忽视发生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χ2=14.371,P<0.05);男生的忽视度和忽视率均高于女生(χ2=6.098,P<0.05);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方面的忽视率,各年级组学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649、39.645、41.632、55.504和16.394,均P<0.05);留守学生的忽视度及忽视率高于非留守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6.356,P<0.001)。结论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生忽视状况严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唐山市农村学龄前儿童的忽视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国3~6岁农村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唐山市农村1 166名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唐山市农村学龄前儿童的总忽视率为47.8%,总忽视度为(44.3±6.4)。男童的身体忽视度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2),男女童其余各层面及总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间在身体、安全和社会层面的忽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3岁儿童的身体和社会忽视度较为严重,6岁儿童的安全忽视率及忽视度均较高。儿童以受单项忽视为主,发生率为24.2%,构成比为50.6%。结论唐山市农村学龄前儿童受忽视现象较为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赵玉兰  张善英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37-137
为了解我区农村小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 ,评价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我们于 2 0 0 3年 4月对辖区有代表性的 4所农村完全小学 3~ 5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卫生习惯的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单项调查学生共 83 6名 ,其中男生 42 5名 ,女生 411名。1.2 方法 按《卫生城镇创建标准》要求 ,统一印制调查表 ,抽调人员 ,组织培训 ,统一调查。要求由校村两级学校医务人员实施调查登记 ,再由专职人员进行统计。2 结果与分析2 .1 个人卫生方面 调查发现有 5 0 %的学生饭后不漱口 ,有40 .4%的学生不早晚刷牙 ,有 3 5 .6%…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徐州市农村中小学生忽视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农村中小学生忽视发生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徐州市两个乡镇,其中1个乡镇选1所小学和1所初中,另一个乡镇选1所高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采用《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忽视项目》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533人,其中1~3年级(年龄6~8岁)112人,4~6年级(年龄9~11岁)139人,初一至高三年级(年龄12~17岁)中学生282人,总忽视发生率分别是25.3%、26.7%、38.5%,χ2检验结果示,父母工作地点变动、与父母关系、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与忽视发生率密切相关。结论 家长应给予子女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更多地关注处于身心发育都较为特殊的青春期学生,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以减少农村中小学生受忽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所在的镇农村人口比例高,和许多城镇家长相比,农村家长往往整天忙于生产和劳作,疏忽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对孩子存在着一定的忽视. 教育忽视 农村家长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几个典型问题,首先是忽视读幼儿园的重要性,认为孩子不用上幼儿园,或只要读大班就可以了.其次是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认为这样是为未来提前打好基础,由此造成的问题是不顾孩子的发育特点,重点培养他局部和单一的技能.比如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许多家长却无视孩子的小肌肉生长规律,过早让他学习写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的文化活动场所相对匮乏,家长把大部分业余时间花在打牌、看电视上,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小学生忽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我国国情自行开发城市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以明确影响小学生忽视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科学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 在全国分层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24个城市,共调查4 057例小学生,其中男生占51.3%;少数民族占8.3%.使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①忽视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②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中国城市6~8岁组和9~11岁组小学生总忽视率分别为28.8%和27.2%,忽视度分别为42.8和42.1,其中6~8岁组男、女学生忽视度分别为43.3和42.3(P<0.05),忽视率分别为31.5%和26.2%(P<0.05);9~11岁组男、女学生忽视度分别为43.6和40.5(P<0.01),忽视率分别为34.8%和22.7%(P<0.01),均处于较高水平.6个忽视层面危险因素及总忽视度分析显示,6~8岁儿童母亲文化程度(t=4.661,P<0.01)、有自己的房间(t=5.078,P<0.01)、家庭类型(t=-5.035,P<0.01)、与父母的关系(t=3.106,P<0.01)、家中孩子数(t=3.254,P<0.01)、是否住校(t=-2.498,P<0.05)、每月零用钱(t=-2.203,P<0.05)为主要的忽视危险因素;9~11岁儿童与母亲关系(t=8.584,P<0.01)、与父亲的关系(t=7.203,P<0.01)、性别(t=-5.707,P<0.01)、母亲文化程度(t=4.551,P<0.01)、有自己的房间(t=3.798,P<0.01)、父母之间的关系(t=3.088,P<0.01)为主要的忽视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城市存在的小学生忽视危险因素很多,特别是在情感忽视和教育忽视方面;影响儿童忽视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与子女的互动与交流、父母间关系、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家中人口和孩子数量等;儿童忽视危险因素除性别外,其它与国外学者研究结果 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城区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状况,为改善小学生受忽视现况及预防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佳木斯市区三所学校1 189名6~11岁小学生,男女比例均衡,构成比为1.03∶1。采用"中国城区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规定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佳木斯市6~8岁组小学生的总体忽视率和忽视度为37.01%和42.97±7.59,忽视率高于全国水平(P0.01);9~11岁组小学生的总体忽视率和忽视度为25.71%和43.62±8.97,忽视度高于全国水平(P0.01);男生的忽视度及忽视率均高于女生(P0.01),9~11岁组的忽视率高于6~8岁组(P0.01);在6个忽视层面上,6~8岁组的忽视率为0.19%~20.00%,9~11岁组的忽视率为0.35%~15.78%,各层面上男生的忽视率及忽视度均高于女生(P0.05);无论以学段或性别分组,小学生均以受到单项忽视为主(6~8岁发生率平均为20.00%,9~11岁发生率平均为17.20%;男、女生发生率分别为20.25%和16.82%)。结论佳木斯城区6~11岁城区小学生整体受到忽视的频率及程度较大;在两个年龄组中,6岁年龄段与10岁年龄段所受忽视相对较轻,其他年龄段的忽视程度相对较重;家长、学校、媒体及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小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青少年儿童期虐待忽视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期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山东省东、中、西部七个地区的797名农村青少年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RS)和一般资料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农村青少年儿童期虐待忽视平均评分(36.20±9.18)分,心理弹性平均评分(129.68±26.39)分,不同性别间虐待忽视和心理弹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虐待忽视水平组间心理弹性两个因子及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心理弹性的两个因子及总分与儿童期虐待忽视经历的五个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青少年经历严重的虐待忽视,将对心理弹性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期忽视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使用自编问卷对烟台市中学生进行应对方式的横断面调查和儿童期忽视经历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两者相关性。 【结果】 中学生在儿童期最常见的忽视类型是交流忽视;中学生主要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其中不同性别在合理解释、求助、发泄三个维度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忽视与中学生积极应对方式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情感忽视与逃避应对方式正相关,安全忽视与幻想应对方式正相关;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交流忽视和情感忽视是消极应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中学生在儿童期受到的情感忽视等状况越严重,青春期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越倾向于选择逃避现实或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忽视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安徽省长丰县以学校为单位整群抽取291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经历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忽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291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1694名,占学生总数的58.1%;儿童总忽视率、留守儿童忽视率、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67.4%、70.2%、63.5%.留守儿童忽视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2,P<0.000);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年龄忽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忽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障碍(相对于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功能中度和重度障碍OR值分别为1.628和2.341)、父母外出打工时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率较低(相对于经常联系,有时联系和很少联系OR值分别为1.299和1.844)是其危险因素;留守起始年龄较早(相对于留守时年龄≥11岁,留守时年龄6~10岁和≤5岁OR值分别为0.703和0.630)对于忽视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忽视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定预防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儿童自身和家庭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评价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方法在12个县抽取1 185所中小学校191 181名学生,监测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学生体格发育和微量营养素状况、学生膳食摄入等。结果 90%以上学校供餐模式为"企业供餐";学生身高、体重指标略低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14.6%,贫血率9.1%;25%学生的肉、蛋、奶、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频率和每周食用量偏低。结论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存在营养健康问题,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改善计划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喀什地区农村住校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当地学生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对喀什地区两所中学的447例住校中学生的膳食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作出评价。结果:被调查学生膳食构成中谷类、畜禽肉和油脂摄入过多,而其他食物摄入较少;三餐能量和三大营养素分配也不合理,午餐能量偏低、晚餐能量偏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严重偏高、而脂肪摄入严重偏低;维生素A和钙摄入严重不足,维生素C、钾、铁、锌、硒摄入量也较低,而维生素B2、烟酰胺、铜的摄入则偏高,钠的摄入严重过量。结论:学生膳食构成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这一现状,倡导学生平衡膳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膳食现状,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膳食现状的建议,并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2个市2个县区7个乡镇735名农村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735名农村学龄前0~5岁幼儿中,269(36.6%)名为留守幼儿。分析显示:留守儿童能量摄入量、脂肪摄入量、维生素C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是否注重孩子饮食搭配以及监护人是否接受过育儿教育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膳食状况的显著因素。结论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膳食现状有待提高,建议从儿童养护人、监护人、社会保障体制各个方面,改善留守儿童的膳食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女性青少年童年期情感忽视状况及其与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关联,为制定预防儿童情感忽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对同意参与本研究的北京市某大专二年级女生开展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826名女生中,有24.8%报告童年期曾有过被情感忽视的经历。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一般人口学特征后,与没有童年期情感忽视经历的女生比较,童年期有过情感忽视经历的女生出现抑郁、自杀意念、计划自杀、斗殴、饮酒醉过、吸烟、饮食行为异常等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相对危险性增加。结论 童年期情感忽视是女性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应关注儿童情感忽视的预防,减少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