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密度(PSAD),总PSA(tPSA),游离PSA/总PSA(fPSA/tPSA)的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探讨三者在前列腺癌(PCa)"诊断灰色带"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PSA在4~10ng/ml之间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92例、前列腺癌患者36例。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PSA和fPSA,经直肠超声(TRUS)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fPSA/tPSA和PSAD。比较BPH组和PCa组间tPSA,PSAD,fPSA/tPSA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各指标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PCa组血清fPSA/tPSA较BPH组降低(P<0.01),PSAD检测值均较BPH组升高(P<0.01)。tPSA,fPSA/tPSA比值,PSAD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从大到小为PSAD>fPSA/tPSA>tPSA。在诊断敏感性相同(84.6%)情况下,PSAD诊断特异性(72.5%)明显高于fPSA/tPSA比值的诊断特异性(45.5%)。当fPSA/tPSA比值,PSAD临界值分别取0.15和0.16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69.2%和72.7%,84.6%和72.5%。结论当tPSA处于"诊断灰色带"时,PSAD和fP-SA/tPSA可以有效的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PSAD较tPSA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PSA、PSAD、f/tPSA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密度(VSXO)、游离PSA/总PSA比值(f/tPSA)在诊断早期前列腺癌(PCa)中的价值。方法对640例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PSA〈4.0ng/ml者36例为直肠指诊及直肠超声可疑者。病理诊断为4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225例前列腺癌,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的PSA、游离PSA(fPSA),利用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并计算出f/tPSA及PSA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a组患者血清的PSA、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P〈0.01),f/tPSA明显低于BPH组(P〈0.01),但当血清PSA为4—20ng/ml时,两组患者PSA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PSA〉4.0ng/ml、PSAD〉0.15、f/tPSA〈0.18为临界值可明显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特别是当血清PSA为4—20ng/ml时对提高临床诊断更有意义。结论联合测定PSA、fPSA并计算f/tPSA及PSAD对诊断PCa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fPSA与tPSA比值(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一2012年5月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14例,前列腺良性结节性增生患者50例,PSA值均在4~10ng/mL,统计实验室数据,计算PSAD,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PSA值位于诊断灰区(4~10ng/mL)时,tPSA,fPSA,f/tP—SA三项指标均不能对PCa和前列腺增生(BPH)进行鉴别,而PSAD指标可以很好鉴别PCa和BPH。结论:在血清PSA值为4~10ng/mL时,PSAD检测PCa效能高于其他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4.0~10.0μg/L的灰色区域时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在3.8~12.1μg/L的血清值共109例,经病理诊断14例为PCa,95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用化学发光法测得TPSA、CPSA、fPSA,B超测得前列腺体积,计算C/TPSA、f/TPSA和PSAD并对C/TPSA、f/TPSA和PSA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PSA、PSAD在BPH组与PC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PSA在BPH组与P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PSA为4.0~10.0μg/L的灰色区域C/TPSA、PSAD对PCA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优于f/TPSA。结论在TPSA为4.0~10.0μg/L的灰色区域以F/TPSA<0.16为判断标准对PCa的诊断价值不明显,C/TPSA在该区域能较好的鉴别PCa和BPH,PSAD在该区域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百分比(f/tPSA)和PSA密度(PSAD)在PSA灰区(PSA介于4~10 ng/ml)患者中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于PSA灰区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和前列腺增生组(PBH组),比较两组f/tPSA和PSAD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价f/tPSA和PSAD在预测前列腺癌中的价值。结果 258例中,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70例,占27.13%。两组的f/tPSA和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组vsBPH组:0.11±0.06 vs 0.16±0.07,(0.27±0.11)ng.ml-1.cm-3vs(0.20±0.09)ng.ml-1.cm-3,P<0.01]。ROC分析提示f/tPSA和PSA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4和0.708,优于tPSA的AUC 0.566。结论 f/tPSA和PSAD是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理想的辅助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2WI+DW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系列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0例PCa(阳性组)、50例前列腺增生(BPH)和10例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阴性组)的MRI、DWI资料和总PSA(tPSA)、游离PSA(fPSA)与tPSA的比值(f/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检测结果,比较T2WI+DWI及T2WI+DWI分别联合tPSA、f/tPSA、PSAD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比较每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阳性组和阴性组间tPSA、f/tPSA、PS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0、-4.52、14.41,P均<0.01);T2WI+DWI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分别为92.00%、71.67%、80.91%和0.818,95%可信区间为0.752~0.885;以tPSA>10 ng/ml、f/tPSA≤0.15、PSAD≥0.22 ng/(ml·cm3)为诊断PCa的界值,T2WI+DWI分别联合tPSA、f/tPSA、PSAD诊断PCa的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均明显提高。T2WI+DWI联合PSAD诊断PCa的效能最好,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分别为88.00%、90.00%、89.09%和0.890,95%可信区间为0.829~0.951。结论 T2WI+DWI联合tPSA、f/tPSA、PSAD能够明显提高对PCa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各组人群血清胸苷激酶1(sTK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评价血清胸苷激酶1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增强发光免疫点印迹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60例正常人,5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0例前列腺癌(PCa)患者的sTK1,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浓度,并计算fPSA/tPSA比值.结果 正常对照组、BPH组和PCa组的sTK1,tPSA和fPSA/tPSA比值分别为0.40±0.21 pmol/L,1.7±0.95 ng/ml,0.38±0.24;1.24±1.02 pmol/L,8.19±8.11 ng/ml,0.22±0.12和1.06±0.67 pmol/L,47.32±40.15 ng/ml,0.09±0.08.三组人群sTK1浓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7,P<0.01),正常对照组与BPH组和PCa组比较,sTK1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组和PCa组的sTK1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BPH组与PCa组sTK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人群血清tPSA浓度及fPSA/tPSA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Ca组的血清tPS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BPH组,而fPSA/tPSA比值则小于其他两组.结论 血清TK1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不如PSA.  相似文献   

8.
血清tPSA、f/t比值及PSAD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与tPSA的比值(f/t)、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 ca)的价值。方法测定150例BPH和52例P ca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t比值;经腹部B超测得前列腺体积(PV),求得PSAD值。分别比较tPSA、f/t及PSAD在诊断灰区、灰区外低值区、灰区外高值区中鉴别两种疾病的能力。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f/t及PSAD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在诊断灰区,两组患者间tPS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而f/t、PSAD的差别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及PSAD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A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而f/t及PSAD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诊断灰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并计算fPSA/tPSA.探讨其对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120例正常人,10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59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fPSA,tPSA含量并计算fPSA/tPSA.结果 正常对照组、BPH组和PCa组的fPSA,tPSA及fPSA/tPSA分别为0.53±0.27ng/ml,1.70±0.95ng/ml,0.38±0.24;1.96±1.75ng/ml,7.97±6.42ng/ml,0.25±0.12;7.99±7.61ng/ml,46.49±44.76ng/ml,0.18±0.08.上述各组三项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PSA<4.0ng/ml和位于诊断灰区(4.0ng/ml相似文献   

10.
赵晓俊  浦金贤  陈卫国 《新医学》2010,41(4):218-221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与游离PSA(fPSA)比值(f/tPSA)、血清PSA(sPSA)与尿PSA(uPSA)比值(s/u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等PSA相关参数对sPSA灰区(4.0~10.0μg/L)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26例sPSA4.0~10.0μg/L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PSA(即sPSA)、fPSA及uPSA,计算f/tPSA、s/uPSA。运用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PSAD。根据穿刺或术后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40例)和BPH组(86例),比较两组的sPSA、uPSA、PSAD、f/tPSA、s/uPSA。绘制sPSA、PSAD、f/tPSA、s/uPSA诊断前列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PSA及uPSA水平接近(P〉0.05),而前列腺癌组的s/uPSA及PSAD均比BPH组增高(P〈0.01或0.05),其f/tPSA则比BPH组降低(P〈0.05)。各参数诊断前列腺癌的R0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s/uPSA(0.776)、PSAD(0.719)、f/tPSA(0.715)、sPSA(0.668)。结论:对sPSA处于4.0~10.0μg/L诊断灰区的前列腺疾病患者,s/uPSA、PSAD、f/tPSA可比sPSA更好地检出前列腺癌,其中以s/uPSA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fPSA)及其相关指标f/tPSA比值和PSA密度(PSAD)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48例BPH患者根据有无下尿路症状(LUTS)分成单纯BPH组(102例)和伴LUTS的BPH组(146例),分别检测tPSA和fPSA。经腹部B超测定前列腺的最大横径、前后径和上下径,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SAD和f/tP-SA,进行比较。结果BPH伴LUTS组中,tPSA在4~10μg/L与>10μg/L的患者为32.2%,远高于单纯BPH组的9.8%;BPH伴LUTS组患者的tPSA、fPSA和PSAD显著高于单纯BPH组,f/tPSA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检测tPSA和fPSA,并计算f/tPSA对临床诊断和鉴别BPH有一定的帮助,给治疗方法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血清PSA、FPSA/TPSA、PSAD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游离PSA/总PSA(FPSA/TPSA)、PSA密度 (PSAD)对国人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前列腺癌 40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46例 ,PSA <2 0ng/ml,比较两组间PSA、FPSA/TPSA、PSAD的差异及当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结果 PSA、PSAD两组间均数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及P <0 .0 5 ) ;FPSA/TPSA两组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当PSA取 4ng/ml、6ng/ml及 10ng/ml为界值时 ,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2 .5 %和 45 .7%、67.5 %和 78.3 %、3 0 .0 %和 91.3 % ;当PSAD分别以 0 .15和 0 .2为界值时 ,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 0 %和 67.4%、3 0 %和 84.8%。结论 当PSA≥ 10ng/ml时 ,提示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应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 ;PSAD诊断前列腺癌与PSA相比较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明确游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百分率鉴别t-PSA在4.0-10.0ng/ml范围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及确定f-PSA百分率异常的截断点。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PSA在4.0-10.0ng/ml范围46例PCa和71例BPH患者血清t-PSA和f-PSA,并计算f-PSA百分率,同时比较不同水平f-PSA百分率的截断点对PCa诊断原价值。结果 t-PSA在4.0-10.0ng/ml范围内,BPH组和PCa组的f-PSA百分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t-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以f-PSA百分率<15%作为PCa诊断的截断点,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实验有效率分别为84.8%,88.7%,82.9%,87.2%。结论 用f-PSA百分率鉴别t-PSA在4.0-10.0ng/ml范围的PCa和BPH,具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建立临床上以f-PSA百分率<15%作为PCa诊断的截断点,能大幅度地提高t-PSA测试的特异性和PCa的检出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tPSA在4.0~10.0ng/ml范围内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8例,其中BPH患者92例、Pca患者36例,比较tPSA、cPSA、f/t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在tPSA诊断灰区(4.0~10.0ng/ml),tPSA的Pca组(7.69±1.73)与BPH组(7.23±1.04)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cPSA的Pca组(6.65±1.88)与BPH组(5.69±1.78)间有一定差异(0.01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增生(BPH)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BPH病人,46例PCa病人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值。所有病人均行经直肠超声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及PSAD。结果 以PSA〉20 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82.1%;在PSA〈20 ng/mL区域,两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152,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极显著意义(t=3.680、4.436,P〈0.01)。F/T值取0.18,PSAD取0.20 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76.1%、86.4%、68.6%和82.6%、84.6%、74.1%。结论 PSA〉20 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20 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以F/T值0.18,PSAD 0.20 ng/(mL.cm^3)作为临界值诊断PC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游离PSA和复合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三种形式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及其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50名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50人,前列腺增生(BPH)组50人,前列腺癌(PCa)组50人。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他们的tPSA、fPSA和cPSA,并计算其比值。结果Pca组的cPSA/tPSA、fPSA/tPSA和fPSA/cPSA比值的均值与BPH组有显著差异(分别为91.0%/68.0%,12.1%/26.3%和13.3%/38.8%,P<0.001),fPSA/cPSA与fPSA/tPSA比值密切相关(r=0.8820)。结论与tPSA相比,cPSA/tPSA、fPSA/tPSA和fPSA/cPSA都可增强其对BPH和PCa的鉴别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c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ng/mL的37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0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PSA相关检测结果,分析敏感性约90%时,cPSA/tPSA值、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cPSAD的截点及对应的特异性和避免不必要活检率。结果不同tPSA水平前列腺癌患者的cPSAD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0.05);cPSAD较cPSA/tPSA值和PSAD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特异性和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当tPSA处于2.0~20.0ng/mL范围内时,以0.13ng.mL-1.(cm3)-1作为cPSAD的截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2%和72.3%,而cPSA/tPSA值和PSAD在同样的敏感性下特异性分别仅为53.2%和66.0%;对于全部病例,敏感性为89.2%时,cPSA/tPSA值、PSAD和cPSAD的特异性分别为34.6%、70.1%和73.8%,避免不必要活检率分别为25.7%、52.1%和54.9%。结论应用cPSAD能够在保持较高敏感性的条件下,显著提高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以及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PSA (fPSA)与总PSA (tPSA)比值(F/T)在tPSA 4~10、10~20μg/L水平的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PSA 4~20μg/L、经直肠B超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的449例患者,对PSAD、F/T和前列腺活检结果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449例中前列腺癌78例(17.4%),tPSA 4~10、10~20μg/L 阳性率分别为10.4%、23.1%(P<0.001),F/T和PSAD在穿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 PSAD>F/T>tPSA,PSAD与tPSA间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和tPSA间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诊断敏感度为100%时,在PSA 4~10、10~20μg/L水平,PSAD特异度分别为5.0%和2.1%,可分别避免不必要前列腺穿刺4.9%和2.4%。结论在PSA 4~20μg/L水平上,PSAD和F/T对预测是否行前列腺穿刺有帮助,在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上,PSAD优于F/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上皮内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我院138例前列腺上皮内瘤患者的PSA进行测定,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前列腺的体积,并计算出PSAD.结果 前列腺上皮内瘤组PSA值和PSAD值分别为为(61.41±40.9) ng/ml和(1.18±0.89),良性前列腺增生组PSA值和PSAD值分别为为(8.63±4.36) ng/ml和(0.13±0.14),两组的PSA和PSAD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上皮内瘤组PSA多分布于大于20 ng/ml,占总数62.30%,PSAD多数>0.15,占总数88.52%,良性前列腺增生组PSA多分布于4-20 ng/ml之间,占总数的55.84%,PSAD多数≤0.15,占总数48.05%,前列腺上皮内瘤组PSA值和PSAD值分别为(13.15±5.98) ng/ml和(0.49±0.31),良性前列腺增生组PSA值和PSAD值分别为为(7.84±3.54) ng/ml和(0.15±0.11),两组的PSA和PSAD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SA>4 ng/ml,PSAD>0.15时患有前列腺上皮内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升高,特别是PSA在4-20 ng/ml区间时.结论 测定血清中PSA含量并计算PSAD对前列腺上皮内瘤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潘秀军  沈霞 《检验医学》2005,20(2):89-91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比值[(F/T)PSA]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55例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和10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以TPSA>4.0 ng/ml为临界判断点,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43.1%;以(F/T)PSA<0.15作为临界判断点,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90.8%.TPSA在4.0~20.0 ng/ml时,两组患者间TPSA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T)PSA比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Ca组显著低于BPH组.结论以0.15作为临界判断点,(F/T)PSA比值提高了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尤其TPSA在4.0~20.0 ng/ml范围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