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供者来源广泛在临床应用较多,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仍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特点,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的意义。方法: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52例,其中HLA全相合组31例,单倍体组21例。HLA单倍体组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T细胞免疫球蛋白预处理方案,HLA全相合组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结果与结论:5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持久干细胞植入。其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为48%(25/52),III-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为23%(12/52);全相合组及单倍体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9%(12/31)和62%(13/21)(P〉0.05);全相合组及单倍体组III-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0%(3/31)和43%(9/21)(P〈0.05h发生于移植后+30d、+31d-+60d、+61d-+100d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在移植后+30d内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于移植后+31d-+60d和+61d-+100d;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和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相合组与单倍体组相比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年无病生存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说明采用上述移植方案,单倍体组安全性与疗效接近全相合组;在缺乏HLA相合供者时,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关供者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BMT/PBSCT)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与供/受者HLA—Cw等位基因匹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LA—A、B、DRB1相同、并业已进行BMT/PBSCT的无关供/受者对,采用PCR—SSP方法对供受者进行HLA—Cw位点的高分辨基因定型,并收集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HLA—Cw基因与aGVHD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4例HLA-A、B、DRBI相同的移植患者,即急淋(ALL)患者1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1例,HLA—Cw等位基因完全相合、半相合和完全不相合的患者分别为1例、2例和1例.结果1例CML及1例AML患者中出现Ⅲ度aGVHD。结论无关供者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者HLA—Cw等位基因匹配程度对急性GVHD具有重要影响,并建议对HLA—Cw基因进行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同胞配型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适应证和移植时机。方法1997年6月至2004年9月采用同胞相合allo—HSCT治疗MDS30例。预处理主要采用改良BU/CY方案,4例接受骨髓移植(BMT),8例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18例接受BMT联合PBSCT。结果3年预期存活(0s)率63.61%,3年预期无病存活(DFS)率61.41%,复发率(RI)5.26%。OS率在RA/RAS组83.33%,RAEB组34.29%,RAEB—t/AML组6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3);以IPSS分组显示3年预期存活率:中危组64.7%,高危组6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组、Ⅰ~Ⅲ度GVHD组和Ⅲ~Ⅳ度GVHD组OS率分别为57.75%,100%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患者移植前是否治疗、疾病分期、慢性GVHD均不是DFS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如有HLA相合的同胞供者,HSCT可作为年轻的中高危MDS患者的一线治疗,建议采用BU/CY方案和PBSCT。MDS的最佳治疗策略尚须要进一步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SAA—Ⅱ)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均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选用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加骨髓干细胞混合移植方案,并加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第3方细胞;预处理方案采用兔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环磷酰胺(CTX)方案+福达拉滨(Flu)方案,其中2例患者加用马法兰(Bu);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的预防方案采用环孢菌素A+ATG+霉酚酸酯(MMF)+短程甲氨喋呤(MTX)+CD25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8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血象好转:中性粒细胞〉0.5×10^9/L平均时间11.9d;血小板〉20×10^9/L平均时间14.6d。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25%,Ⅲ-Ⅳ度aGVHD发生率12.5%。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5%。结论:联合脐带MSC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Ⅱ安全可行,疗效显著,临床可以对其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5.
非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66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66例血液病患者进行非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探索提高移植疗效的措施。方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2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40例,其他血液病患者2例,经预处理治疗后,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本相合的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BMT)48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18例:部分患者采用长程加强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方案(将环孢菌素A提前至预处理开始时使用,同时加用霉酚酸酯)。结果64例患者达到完全稳定的供者植入,WBC植活中位时间15d(BMT组16d;PBSCT组12d,P〈0.01)。45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aGVHD),累积发生率为71.16%,其中28例患者发生Ⅰ~Ⅱ度GVHD,累积发生率57.15%;17例患者发生Ⅲ~Ⅳ度GVHD,累积发生率32.25%;COX模型分析得出HLA配型及移植方式是影响aGVHD发生的因素,HLA配型相合、采用G-CSF动员的PBSCT可以降低aGVHD,尤其是重度GVHD的发生。可供分析的36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慢性GVHD。66例接受移植的患者中复发6例,死亡27例,5年的预期生存率为52.91%。用COX模型分析得出aGVHD以及aGVHD与GVHD的预防方案的交互冈素是影响生存率的惟一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517和1.255。结论提高非血缘关系allo-HSCT疗效的关键是控制aGVHD,而选择HLA配型相合的供者,加强移植早期的免疫抑制,可以减少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P〉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LA—Cw位点对单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单倍型相合的供受者进行HLA—A、B、DR、Cw位点检测,总结2002年7月至2006年3月接受HLA单倍型相合HSCT的2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标危8例,高危1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HLA-Cw位点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20例患者获得稳定的造血重建,HLA—Cw相合组(13例)和不合组(7例)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达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3d,血小板达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0d和23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Cw相合组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76.9%,HLA—Cw不合组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Cw相合组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85.7%,HLA—Cw不合组为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9.0%和85.7%(P〉0.05)。存活患者Karnofsky评分大于90%。结论 在单倍体相合的HSCT中,选择与受者HLA-Cw位点不合的供者,有助于减低急性GVHD的发生率,有利于长期生存,可以作为供者优化选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B/X基因型对无关供者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SSOP-PCR)的方法,对52对HLA全相合供.受者进行KIR与HLA分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2例,急性髓系自血病(AML)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l例,急性杂合型白血病(HAL)l例。结果①28例供者KIR基因型为B/X,24例供者KIR基因型为A/A。②KIR基因型B/X组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重建时间与A/A基因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Ⅲ^。-Ⅳ^。急性GVHD(10.7%VS20.8%,P=-0.266)和慢性GVHD(53.6%Vs29.2%,P=0.067)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X基因型组患者移植后3年持续缓解率(70.7%VS62.5%.P=0.414)和3年总生存率(75.5%VS62.5%,P=0.194)高于A/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关供者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者KIR基因型B/X可能增加了患者慢性GVHD的发生率,对持续缓解率和总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LA-Cw配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与GVHD的发生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对HLA6个位点(A、B、DR/DQ)全相合的同胞供者9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10例脐带血移植进一步进行HLA-Cw配型,分析HLA-Cw配型与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16例HLA-Cw相合者,共植入15例(94%),其中Ⅰ-Ⅱ度急性GVHD发生11例(69%),Ⅲ度急性GVHD2例(12.5%),慢性GVHD15例(94%),无复发病例。在HLA—Cw不相合3例中,2例发生Ⅲ度GVHD并且早期死亡,1例早期复发。在HLA—Cw配型相合与不相合两组间,急性Ⅰ~Ⅱ度及Ⅲ度GVHD的发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Cw配型相合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减少植入后急性GVHD发生及复发,提示HLA-Cw位点配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是异基因移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关供者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BMT/PBSCT)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与供/受者HLA-CW等位基因匹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LA-A、B、DRBI相同、并业已进行BMT/PBSCT的无关供/受者对,采用PCR-SSP方法对供受者进行HLA-CW位点的高分辨基因定型,并收集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HLA-CW基因与aGVHD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4例HLA-A、B、DRBI相同的移植患者,即急淋(ALL)患者1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1例,HLA-CW等位基因完全相合、半相合和完全不相合的患者分别为1例、2例和1例,结果1例CML及1例AML患者中出现Ⅲ度aGVHD.结论无关供者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者HLA-CW等位基因匹配程度对急性GVHD具有重要影响,并建议对HLA-CW基因进行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分析难治/复发髓系白血病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联合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aplo-HSCT)移植的临床疗效.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2013年6月完成的36例难治/复发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UC-MSC联合haplo-HSCT移植后的资料,分析移植后细胞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和2年总生存情况.结果表明,36例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2 d及14 dⅢ-Ⅳ度aGVHD发生率为13.8%,cGVHD发生率为37.5%,广泛性cGVHD仅为6.25%,2年总生存为76.9%.结论:UC-MSC联合haplo-HSCT移植对难治/复发髓系白血病患者具有良好疗效,是用于有高危因素和无全相合供者患者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我院100例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对aGVHD、cGVHD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及其对复发和生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例患者发生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34.4%;14例发生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17.7%。HLA相合程度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曾发生的Ⅱ-Ⅳ度aGVHD是发生cGVHD的危险因素(HR=2.303,P=0.088),女性因素为保护性因素(HR=0.401,P=0.055)。发生cGVHD者复发率较低。发生Ⅱ-Ⅳ度aGVHD为影响总生存率(OS)的危险因素(P〈0.05),重度(Ⅲ-Ⅳ)aGVHD患者的死亡率极高(81.0%),与0-Ⅰ度患者的死亡率(35.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GVHD和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L)尚不能分离,但GVL的益处可能被GVHD相关死亡因素抵消,因此需积极防治重度aGVHD。局限型cGVHD可能是长期生存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采集物的CD34^+CD61^+细胞,以探索巨核前体细胞CD34^+CD61^+亚群输注量与异基因外周血和/或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时间的相关性。24例不同血液病患者接受HLA全相合同胞、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可评估的患者依移植方法不同分为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HLA全相合组采用PBSC移植方案,单倍体相合组采用PBSC+BM联合移植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样本CD34^+CD61^+亚群通过流式细胞仪立即测定或隔夜保存后测定。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组输注CD34^+、CD34^+CD61^、CD34^-CD61^+细胞数中位值分别为6.24×10^6/kg(1.53—20.48)、66.19×10^4/k(8.16—493.83)、34.38×10^6/kg(14.71—109.16);HLA全相合组中位值分别为4.88×10^6/kg(1.00—8.24)、14.16×10^4/kg(11.63—96.87)和13.50×10^6/kg(1.74—35.61)。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单倍体相合组分别为18.5(11.00—29.00)和16.5(9.00—35.00)天;HLA全相合组为14.5(9.00—24.00)和10.5(6.00—37.00)天,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在两组差别无显著性,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在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8),对于两组中CD34^+细胞量〉2×10^6/kg的受者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分析,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06)。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植入的相关性明显优越于CD34^+细胞,可评估20例(r=-0.449p=0.047CD34^+细胞群),单倍体相合组12例CD34^+CD61^+亚群(r=-0.768p=0.004),HLA相同纽8例CD34^+CD61^+亚群(r=-0.747p=0.033),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输注CD34^+CD61^+亚群细胞量大,血小板的植入时间缩短。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22例接受URD-HSCT的高危难治性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0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2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URD-HSCT,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骁悉(MMF)+AT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表明:22例患者中21例(95.5%)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10-19)d和14(5-22)d;中位随访时间18(3-135.5)月,2年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分别为(53.9±12.2)%和(49.1±10.7)%;移植后8例患者发生aGVHD,累积发生率为(39.1±10.6)%,其中6例为I-II度aGVHD,2例为III-IV度aGVHD;在19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6例(4例为局限型,2例广泛型),累积发生率为(28.8±9.6)%;复发7例,2年的累积复发率为(35.8±11)%;死亡原因分析显示,9例死亡中1例死于败血症,1例死于肺部感染,6例死于复发,另外1例复发予化疗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缓解后发生IV度aGVHD而死亡;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P〈0.001),而性别、年龄、移植方式、aGVHD、感染等对生存无明显影响,cGVHD患者生存率高于未发生者(83.3%vs 37%,P=0.152)。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URD-HSCT是治疗无合适血缘供体高危AML患者的有效手段,cGVHD患者预后较好,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移植后通过过继免疫治疗如DLI可以预防复发并改善预后以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Bu-CTX2)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阿糖胞苷(Ara-c)、Bu或白消安针剂(白舒非)、CTX、甲基环己亚硝脲(Me-CCNU)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作为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15例。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植入干细胞,白细胞>1.0×109/L的中位时间16.3天(+12~+20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28.3天(+20~+51天);15例患者中出现全身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Ⅳ度1例,aGVHDⅡ度2例,无Ⅲ度aGVHD发生,aGVHDⅡ~Ⅳ度的发生率20.0%,Ⅲ~Ⅳ度的发生率6.7%,随访中位时间为30.7(4~65)个月;无预处理相关死亡,无复发。结论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 (BMT)供者应用G CSF和受者接受连续免疫抑制剂及加CD2 5单克隆抗体 (单抗 )预防急性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单倍体移植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38例白血病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BMT ,供者应用G CSF动员 7d后采集骨髓 ;受者应用连续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GVHD ,临床观察移植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三系造血重建 ,移植后粒细胞 >0 .5×1 0 9 L及血小板 >2 0× 1 0 9 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第 1 9天和 2 3天 ,植入直接证据检测证实完全供者造血 ,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 4例 ,发生率为 1 0 .5 % ,无病存活大于 6个月可评价慢性GVHD 2 8例 ,均发生慢性GVHD ,表现轻微和局限 ,其中广泛性慢性GVHD 3例 ,发生率为 1 0 .7%。免疫功能恢复的结果显示 ,在移植后 1 8个月内动态观察免疫细胞计数的变化 ,CD3+、CD8+、CD1 9+、CD56+细胞在 1 2个月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CD4+细胞在移植后 1 8个月内恢复。随访中位时间 1 2个月 (6~ 2 6个月 ) ,死亡 1 2例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 ,2年估计无病生存率为 (68.4± 6 .0 ) % ,存活病例Karnofsky评分大于 90 %。结论 经G CSF动员的骨髓与连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特别是CD2 5单抗应用于未去T细胞单倍体相合BMT急性重度GVHD的预防 ,对移植物植入、免疫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hi-HSCT)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脐带MSC)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对30例难治、复发或高危恶性血液病患者自愿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MSC移植的疗效进行分析,其中复发4例,高危26例.病种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3例,脾边缘带淋巴瘤ⅣB1例,NK/T细胞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ⅣB1例.结果表明,30例全部获得了顺利植入,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19例(63%),其中Ⅲ-Ⅳ6例(20%);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8/25 (32%),其中广泛型1例,局限型7例;复发3例,复发时间在移植后中位数300 d(128-455 d);死亡8例,其中1例死于复发,2例死于Ⅳ aGVHD并同时复发,5例死于感染、脏器衰竭.结论:应用脐带MSC联合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恶性血液病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非体外去T细胞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HSCT)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我院于2010年10月-2013年3月对2例SAA/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患儿进行了非体外去T淋巴细胞的父亲2个HLA位点不合的HSCT。2例在病程4个月内用环孢素A(Cs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无效,有活动或重症感染,输血依赖,无HLA全合的同胞供者或非血缘供者。移植前预处理用福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y)+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物为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和骨髓(BM)。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用CsA+骁悉(MMF)+短程甲氨蝶呤(MTX)。结果2例患儿均达到100%供者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 d、18 d,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7 d、26 d。2例均出现I度急性GVHD(aGVHD),1例发展为可控制的局限性慢性GVHD(cGVHD)。2年随访期间,2例患儿保持稳定的100%供者植入并有免疫功能的重建。结论:小数量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在没有同胞HLA全合供者或非血缘HLA全合供者时,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SAA是适宜的选择,总体生存率(OS)的提高还有待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过程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状况 ,探讨其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5 0例 (急性 2 9例 ,慢性 2 1例 ) ;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 (CTX) +足叶乙甙 (Vp16 ) +全身照射 (TBI)或CTX +TBI方案 ;32例患者GVHD预防采用常规环孢菌素A(CsA) +短程甲氨蝶呤 (MTX)方案 ;18例患者采用霉酚酸酯 (MMF)联合CsA +短程MTX方案。结果 患者经allo PBSCT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 L和血小板 >2 0× 10 9 L时间分别为移植后 14 (10~ 2 2 )d和 2 0 (10~ 6 8)d。发生急性GVHD(aGVHD) 2 0例(40 % ) ,其中Ⅲ~Ⅳ度 6例 (12 % )。生存 6个月以上可评价的 33例中 2 2例 (6 6 7% )发生慢性GVHD(cGVHD) ,其中广泛性 11例 (33.3% )。aGVHD阳性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为 (2 77.3± 2 6 .4 )U L ,CD2 5+ 细胞为 (8.1± 3.4 ) % ,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 [分别为 (12 8.1± 96 .7)U L和 (3.6±1.7) % ](P <0 .0 5 )。采用MMF联合CsA +MTX方案组aGVHD和广泛性cGVHD发生率分别为 16 .7%和 9.1% ,明显低于常规CsA +MTX方案组 (分别为 5 3.1%和 4 5 .5 % ) (P <0 .0 5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30 (3~ 70 )个月 ,GVHD阳性组  相似文献   

20.
钟启  曾慧兰  朱康儿  张涛  陈洁  覃永亮  韩新爱 《临床荟萃》2010,25(18):1583-1586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与长期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08年12月65例行alloPBSC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年龄、性别、移植时疾病状态、供者类型、HLA相合情况、供受者血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出血性膀胱炎(HC)、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0个临床参数进行Cox单因素分析.将在单因素分析中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结果 除1例患者外,余64例均达稳定植活,0~Ⅰ度aGVHD为29例(45.3%),Ⅱ~Ⅳ度aGVHD 35例(54.7%).发生cGVHD共29例(45.3%),其中局限型cGVHD 9例(31.0%),广泛型cGVHD 20例(69.0%).1年总生存率(OS)为64.6%,5年OS为20.5%.随访至2009年12月,33例(50.8%)存活,生存期12~104个月,中位生存期51个月,死亡32例(49.2%),生存期1~96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Cox回归分析移植时疾病状态和重度aGVHD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3.440和2.213.结论 移植时疾病状态和重度aGVHD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合适的疾病状态进行移植、积极防治aGVHD对移植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