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文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109-113
郑樵是宋代著名的学问家,他的《尔雅注》是南宋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从语义的训释、文本的校勘和字音的标注等三个方面对《尔雅注》的内容进行了静态的描述,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郑樵对《尔雅注》所作的注释工作。我们认为:郑樵的《尔雅注》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世界第一部词典是我国的《尔雅》,作者不可考,周祖谟先生认为“大约是战国至西汉之间的学者累积编写而成的”(见周祖谟著《尔雅校笺》)。此书将词汇按意义进行分类,并加解释,有晋郭璞注,研究《尔雅》之学世称“雅学”。让人吃惊的是《尔雅》当年是靠着豹鼠才为世人所重视。从而风行天下的。豹鼠对于世界第一部词典《尔雅》的贡献大矣哉,应当嘉奖才对。  相似文献   

3.
雅学史论纲     
作为我国古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尔雅》自汉代问世以后,受到了我国历代语言学家的重视.人们对《尔雅》的研究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是对《尔雅》本身的研究,一类是广续《尔雅》之作.本文通过对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的论析,初步勾勒了雅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及其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4.
胡继明《诗经尔雅比较研究》为《诗经》四家注和《尔雅》五种训话之比较研究,有全新的视点,将统计学方法与传统训估学方法结合得很好,材料的广泛性和比较的系统性等,也具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5.
《尔雅正义》是训诂学名著,雅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具重要性、代表性、影响性于一体的乾嘉学术经典。与同期段、王诸训诂大师著作研究成为显学相比,有关此书的研究稍显冷清,不够重视。结合点校整理是书,全面梳理《尔雅正义》的撰著过程、内容、体例、特点、价值、版本源流等,可以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和使用该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郑玄在笺<诗>注<礼>过程中征引<尔雅>的特点及其在雅学史上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郑玄笺注引<尔雅>主要有以下特点:引<尔雅>证成己说、据诸经经文改<尔雅>、以声通义破诸经假借等,其中以声通义破诸经假借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同时,探讨了后世<尔雅>注家征引郑玄注的情况,认为郑玄笺注有助于我们了解<尔雅>所释词语历史文化背景、有助于后人对<尔雅>版本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小尔雅》是《尔雅》后出现的一系列雅书中最早的一种。今本《小尔雅》十三篇,是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小尔雅》的体例与释义方式在《尔雅》的基础上有继承也有发展。从训释条例、训释术语及释义方式三个方面去探究《小尔雅》的编排体例,更深刻地认识古人的训释方法,从而为辞书编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宫室宫、室两词可以互训。《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郭璞认为,宫、室是“同实而两名”(见《尔雅·释宫》注)。古时候,“贵贱皆称宫室”(《尔雅·释宫》郝懿行义疏),帝王的住宅也可称室,平民的住宅也可称宫。如《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赵岐注:“巨室,大宫也。”《吕氏  相似文献   

9.
《比雅》是清代亁嘉时期学者洪亮吉所著的一部仿《尔雅》而做的雅书著作,类聚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搜录古书训诂和解释意义相类的词语集成一书,释义体例独具特色,是一部词义辨析词典;《比雅》保存有大量周秦两汉时期的字义,这些字义可作为语料补正《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方面的阙失,为大型辞书的编纂提供必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尔雅诂林·叙录》是《尔雅诂林》中的最后一本(共六本),其中书目提要收录《尔雅》研究著作最全面,是研究《尔稚》学史的绝好材料。对辑佚之作的详细分析、提要内容全面、准确,可以补前人之失、订今人之讹,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审美救赎论时,不倚重被目前的学术界炒得很热的社会批判理论,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被学界淡忘的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审美思想。与西方现代的学术思潮有着密切联系的朱光潜先生,其“人生艺术化”主张还是相当“古典”的,而学术取向颇具古典味的宗白华先生,其“审美化生存”思想则更具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是一位卓越的大乘佛教的导师和宣传家,他通达大乘佛法精义,其所说佛法精义主要包括:一是"缘起性空、法性无住",二是"不二法门"。他的理想追求是"引渡众生"。维摩诘这一富于理想色彩的美好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国居士佛教信仰的典范,给中国文学及其它艺术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朱子读书法》看朱熹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出的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经验,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朱子读书法》的剖析,不难看出其所蕴涵的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观和教学过程观、启发诱导和体悟式的教学方法及虚心谦逊和勤奋持恒的情意学习观等教学论思想。其中关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相结合、知识学习和行为陶冶相结合等见解对现代教学有着重要的借签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朱栋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28-29,32
对《尔雅·释诂》“善也”词条从叉项及古书例证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证明了被训释词所被解释的意义可能是它的本义、引申义或与这个字所通的那个本字的某个意义等。训释词亦同。  相似文献   

15.
朱子之学的兴起,有着特定的生存背景。朱子之学,以希冀与政治联姻、改善当世之环境起步,到为政治"绑架",沦为维护纲常伦理的工具和被孤立的道德逻辑,不幸从一个硬币的正面走向了反面。朱熹为人、为学为人所推重,后世又屡受学人质疑与挑战,其间的原因是复杂的。约略说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特定的社会情势与理学发展的受阻,二是取士方法、途径的单一与理学思想的异化,三是理论之延伸、生发与理学之分化。  相似文献   

16.
在明清嬗代之际,曾出现过一种为兴邦治国、化民成俗服务的实学思潮,"舜水学"就是这"实学"思潮中的一个学派."舜水学"也是相对于"朱子学"(指朱熹的学术思想及其学脉)、"阳明学"(指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及其学脉)而言的关于朱舜水学术思想及其学脉的一种称谓."舜水学"的特点是,以"实"字标宗,以"批"字为要,以"外"字显名.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诗题"亚枝花"之"亚",历来释义不一。根据其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与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的解释,结合元稹《使东川.亚枝红》自注,取其纵者而言,意为"低"、"俯"、"垂","亚枝"解为"垂枝"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