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诉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宗智 《现代法学》2004,26(6):31-36
公诉变更制度的设置,影响审判的公正、效率以及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但目前的刑事诉讼对此只有司法解释而无诉讼法规范。修改刑事诉讼法,应当设置这种规范。我国公诉变更权由检察机关享有,公诉的追加与内容的变更不得妨碍诉讼的正常进行与诉讼效率,同时应当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还应作出适当的审理时限规定。撤回起诉不得妨碍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并应明确撤回起诉具有不起诉的效力。  相似文献   

2.
邬伟国 《法制与社会》2010,(34):170-171
公诉案件撤回起诉是庭审过程中的一种诉讼行为,已被刑诉法废除,但两高又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恢复,说明撤回起诉制度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本文从诉讼模式、检察权的公诉权能、诉讼效率、司法权成和司法解释等方面论证了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具有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公诉改革是检察机关提高诉讼效率,缩短诉讼周期,保证办案质量,维护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我院审查起诉科根据诉讼规律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继去年推行的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基础上,今年又重点开展了庭前证据开示、普通程序简易审、介入、引导侦查等公诉改革试点。仅三至五月份试行公诉改革案件13起,占办案总数的60%,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4.
特定公诉方式并非是根据某种美好的理念乃至个人好恶进行简单抉择的结果,而是有其结构性 的制度根源。无论理论界所认可的公诉方式“应当”何为,亦不论法律规范所表达的公诉方式“必须”如何, 囿于政法传统下一体化的司法权力结构以及国家主义的诉讼构造,公诉案卷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司法实践的 核心和基础。一体化司法目标之实现,公、检、法三机关的协同运作,法官对事实真相所负之澄清义务以及法 院系统内部科层式的检查监督均与公诉卷宗之运用须臾不可分离。故在论及公诉方式变革之际,应将其置于 除理念和规范以外更为广阔的制度背景中加以考察,扬弃理念之争及革命式的制度改革,注重个别项目之完 善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之建立。  相似文献   

5.
近期以来,佘祥林故意杀人案等一些冤假错案倍受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关注。案件背后所反映出的证据规则的缺失和程序中的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对当前的刑事程序法及其实施进行更为深入的检讨和反思。本文就以刑事起诉程序中的公诉审查的改革为对象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外公诉审查程序及其近几年来的改革进行了考察,以资我国当前的刑事起诉程序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民检察院公诉方式改革是指人民检察院公诉案件的步骤、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在原有法律规定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和变革。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控辩武诉讼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公诉权与侦查、审判、辩护的多边诉讼关系仍存有错位和异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诉与各诉讼主体追求正义的合力形成,甚至成为公诉权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掣肘.公诉权的多边诉讼关系的调适应当顺应中国本土的司法规律和诉讼规律,以公诉权运行机制改革扭转诉债关系的主导错位和诉审辩关系的三角异化,发挥公诉权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公诉制度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公诉的范围,立法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公诉的自诉化问题,但应进一步明确自诉的公诉化问题;关于公诉的方式以及卷证材料的移送,应当统一对“主要证据”范围的认识;关于公诉的效力,人民检察院应当享有撤销公诉及变更、追加起诉的权利,并且鉴于立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为保障审理程序的顺利进行,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不宜用裁定的方式驳回公诉从而终止公诉的程序效力  相似文献   

9.
民行公诉制度不仅是民行检察制度的核心制度之一,也是民事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民行公诉制度可以完善民行检察的监督职能。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免受损害,在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垄断损害等案件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诉证明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琳 《证据科学》2008,16(6):689-698
公诉证明对象、公诉证据标准和公诉证明方式三个核心问题可以初步构建起公诉证明的理论框架。公诉证明对象包括事实、定罪和量刑三方面;公诉证据标准应当与法院定罪标准相一致;公诉证明方式应当吸收故事讲述模式的有益因素,从“故事”的全面性、一致性、独特性的角度衡量是否达到了证明标准,并合理拟定举证顺序。  相似文献   

11.
周玥 《法制与社会》2012,(26):170+175
2009年以来,高检院出台了多项检察改革措施.本文拟以花都区检察院公诉部门的工作实践为基础,针对检察改革的贯彻落实情况、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益诉讼在古罗马法中的解释是指公民在法律特殊规定之外基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公民诉求①.我国理论界首先出现的是经济公益诉讼②,之后才出现了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本文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和行政公诉的制度,提出了我国的行政公诉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公诉证明对象、公诉证据标准和公诉证明方式三个核心问题可以初步构建起公诉证明的理论框架。公诉证明对象包括事实、定罪和量刑三方面;公诉证据标准应当与法院定罪标准相一致;公诉证明方式应当吸收故事讲述模式的有益因素,从"故事"的全面性、一致性、独特性的角度衡量是否达到了证明标准,并合理拟定举证顺序。  相似文献   

14.
向泽选 《河北法学》2008,26(4):71-75
现代公诉制度的发展渊源、刑事公诉的功能以及价值目标,说明刑事公诉具有法律监督的属性。刑事公诉的法律监督属性又要通过特定程序,借助相关措施和制度方能实现。为强化和突出刑事公诉的法律监督属性,就应当从制度规范上健全证人出庭作证机制、推行量刑建议、明确刑事抗诉的标准以及提高和完善公诉人员的公诉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刑事侦查过程中,运用公诉引导侦查取证的侦查模式有利于保障人权、实现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检察机关公诉的风险性和指控犯罪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诉引导侦查取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刑事诉讼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通过对公诉引导取证的价值、理论基础、必要性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公诉引导侦查的几点实现路径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公诉转自诉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制衡国家公诉权,维护不起诉被害人的合法利益,防止公诉权的滥用。然而现实存在的立法缺陷、制度不合理、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这一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公诉转自诉案件刑事被害人依然面临着诉讼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诉讼理论上,有学者将被害人划分为狭义的被害人和广义上的被害人,狭义的被害人即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广义上的被害人则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人以及他们直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①因此,笔者将刑事代理划分为狭义的刑事代理和广义的刑事代理,狭义的刑事代理是指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广义的刑事代理则包括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自诉案件的代理和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实质是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移植,而自诉案件的代理有其特殊性———当被告人提起反诉后,代理人将一身二任,同时代行控诉职…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学界对公益诉讼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而对行政公诉制度则常常仅作为其中的一个问题简要提出。针对种情况,本文在总结其他国家现有行政公诉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行政公诉的涵义、行政公诉在我国构建的理论基础、现实需要以及构建我国行政公诉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宫鸣 《人民检察》2017,(20):34-35
智慧公诉是智慧检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智慧公诉”的建设和应用,是顺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发展趋势,推进公诉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以科技手段推进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公诉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提升公诉工作品质和现代化水平的重大课题。2015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