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Iso-C 3D导航系统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在Iso-C 3D导航系统下,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1例,观察临床疗效及置钉的准确性。[结果]本组31例中,共置入136枚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显示,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术后CT显示,136枚椎弓根螺钉中,有6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穿透皮质率4.4%,但均未造成脊髓、神经、血管压迫等。经随访,X线显示所有病例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断钉及内置物松动现象。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为颈椎骨折脱位行后路内固定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Iso-C 3D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能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用形态学定位法对1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定位:C3~C6为侧块外上象限的中点,C7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方向水平面上,椎弓根螺钉向内侧倾斜C3~C5约为400,C6~C7约为350,矢状面上,C3-C4从后下向前上倾斜约100,C6-C7从后上向前下倾斜约100,C5与椎体后侧面垂直。结果置钉48枚,10枚穿破椎弓根,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复位,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改善。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创伤性颈椎紊乱的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被安全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制作3D打印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通过导板置钉并分析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取4具Sawbones颈椎骨模(C_1~C_7)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颈椎椎体,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重建的3D模型上模拟出椎弓根螺钉的安全通道,并选取与相应椎体前方贴合的区域为导板基底部,将通道和导板基底部结合起来设计出合理的置钉导板,利用3D打印机制作出导板,导板辅助下在4具颈椎骨模(C_3~C_7)上置入20枚椎弓根螺钉。然后将带有螺钉的颈椎模型进行二次CT扫描,测量螺钉在椎弓根横断面和矢状面偏离中线的值,按照螺钉偏离椎弓根的绝对值及相对值两种评价方式评价置钉安全性。[结果]3D打印导板能成功辅助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置入。螺钉在横断面向内、外偏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8),在矢状面向上、下偏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7)。按照螺钉偏离椎弓根的绝对值评价,位于安全位置的螺钉为19/20(95%);按照螺钉偏离椎弓根的相对值评价,不安全置钉数为0/20。[结论]使用3D打印导板辅助置入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简易、实用、安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3D打印导板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58.7±13.8岁(17~84岁);根据颈椎后路手术是否使用导板辅助置钉分为导板组及徒手置钉组。导板组(30例)采用改良3D打印导板辅助颈椎椎弓根置钉,徒手置钉组(30例)采用角度尺辅助颈椎弓根置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1周行颈椎CT扫描,按照Kaneyama标准判断椎弓根置钉准确性:0级,螺钉完全处于椎弓根中,没有穿破骨皮质;1级,螺钉穿破皮质<螺钉直径的50%;2级,螺钉穿破皮质≥螺钉直径的50%但没完全穿出;3级,完全穿出骨皮质。记录椎弓根置钉准确率(0级+1级螺钉占比)及因螺钉误置导致的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脑脊液漏、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果:导板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52枚,其中0级74枚,1级68枚,2级10枚,3级0枚,置钉准确率93.4%;徒手置钉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36枚,其中0级53枚,1级61枚,2级18枚,3级4枚,置钉准确率83.8%,导板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徒手置钉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椎弓根螺钉误置导致的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等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5~29个月(14.2±7.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改良3D打印导板辅助颈椎椎弓根置钉可提高置钉精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标杆型3D打印导向器在寰枢椎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本院椎弓钉固定寰枢椎骨折脱位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标杆型3D打印导向器辅助置钉,38例采用常规C形臂透视辅助置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导向器组手术时...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优化设计的3D打印椎弓根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2年10月在我科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2例,年龄32~74岁(50.1±9.8岁),随访13~25个月(19.6±3.2个月)。根据置钉方式分为导板组(n=22)和徒手组(n=20):导板组采用优化的椎弓根钻孔导航模板设计方案,3D打印制作下颈椎椎弓根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置钉,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颈椎损伤或颈脊髓损伤6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9例,颈椎管肿瘤5例,脊髓型颈椎病2例;徒手组根据术前颈椎CT测量椎弓根角度、直径等参数,采用徒手置钉,其中男、女各10例,颈椎损伤或颈脊髓损伤4例,OPLL 10例,颈椎管肿瘤5例,脊髓型颈椎病1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诊断、术前VAS评分、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颈椎CT扫描,按照Kaneyama方法评估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0级,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级,穿破椎弓根的部分<螺钉直径的50%;2级,穿破椎弓根的部分>螺钉直径的50%;3级,椎弓根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外。0级或1级定义为椎弓根置钉准确,2级或3级为螺钉误置。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结果:42例患者手术顺利,导板组手术时间102.2±16.1min,术中出血量89.3±17.7mL;均少于徒手组142.8±20.9min,133.3±34.0mL(P<0.01)。42例患者共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216枚:导板组118枚,其中0级90枚,1级22枚,2级5枚,3级1枚,置钉准确率94.9%(112/118);徒手组98枚,其中0级48枚,1级36枚,2级10枚,3级4枚,置钉准确率85.7%(84/98)。导板组置钉准确率显著性高于徒手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螺钉相关神经血管损伤,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并发症,术后12个月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1),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性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D打印椎弓根导航模板的优化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与徒手置钉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9年5月,对18例上颈椎畸形患者行寰枢或颈枕融合固定术,其中,10例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上颈椎椎弓根置入10例,8例采用常规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早期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共置钉72枚,其中3D组40枚,徒手组32枚。3D组手术时间[(189.7±16.1) min vs (242.1±23.2) min, P<0.001]、术中失血量[(216.6±49.8) ml vs (385.0±23.5) ml, P<0.001]、平均每钉置入时间[(3.3±0.8) min vs (7.0±1.1) min, P<0.001]和透视次数[(8.7±1.1)次vs (30.0±3.3)次, 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影像方面,3D组术前模拟置钉和实际置钉在螺钉直径、长度以及与后正中线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置钉准确优良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7.5%vs 81.3%, P<0.05)。[结论]与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提供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01月~2019年12月行寰枢椎手术的患者54例.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两组,25例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导板组),29例徒手置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5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肌间隙入路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与徒手置钉固定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4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机器人组),18例采用传统徒手置钉(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置钉成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平均(27.35±4.37)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ASIA评级及锥体束征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机器人组VAS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JOA评分、ASIA评级及锥体束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机器人组置钉准确...  相似文献   

10.
刘刚  刘斌  方宇  田乐  刘亚欧  刘庆梁  高斌礼 《骨科》2019,10(5):390-394
目的 探讨3D打印制作个体化颈椎椎弓根螺钉导板辅助上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行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32例颈椎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寰枢椎骨折15例(Jefferson分型前弓骨折6例、后弓骨折5例、前后弓同时骨折1例、单纯侧块骨折3例),寰枢椎脱位17例。所有病人术前行颈椎三维CT检查,采用Mimics V17.0对目标椎体进行三维重建,3D打印机打印个体化颈椎椎弓根螺钉导板,在导板辅助下置钉。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颈椎神经功能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病人颈椎疼痛程度、颈椎神经功能,并于术后进行CT复查,判断螺钉置入准确度,术后钉道内倾角和头倾角与术前设计的差异。结果 3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导板与椎体后方骨性结构均紧密贴合,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27枚,其中C1:64枚,C2:63枚。寰枢椎骨折组手术时间短于寰枢椎脱位组[(183.21±43.02) min vs. (236.62±54.51) 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135.52±50.73) ml vs. (185.85±26.95) 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术后钉道内倾角和头倾角与术前设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寰枢椎骨折病人和寰枢椎脱位病人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JOA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4/32),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3D打印导板辅助可降低上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手术的风险,置钉准确度高,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一期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24~61岁,平均41岁;C4,5骨折伴脱位8例,C5,6骨折伴脱位12例,C6,7骨折伴脱位10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5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 所有颈椎骨折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共成功置入140枚颈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及CT三维重建示螺钉位于椎弓根内.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ASIA脊髓损伤分级,8例仍为A级,但截瘫平面下降,运动感觉好转;10例B级提高至C级;其余患者保持或提高至E级.所有病例均获良好骨性融合,无一例发生脱钉、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颈椎MRI均未见颈椎间盘后移、突出及压迫脊髓.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难复性关节突绞锁、椎间盘破裂的患者,单纯后路复位,并以椎弓根螺钉固定能三维固定损伤节段,力学强度足够,安全有效;术中运用正确的纵向牵伸技术,能有效解锁并复位,可防止椎间盘后移及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3D打印技术及骨科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导航模板,观察模板辅助下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颈椎湿性标本10具(男、女各5具),将椎前软组织剔除,采用64排薄层CT扫描后获取其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后三维建模并为颈前路椎弓根螺钉选取理想钉道,设计建立螺钉导航模板后导出其STL数据,通过3D打印机快速打印成型。在导航导板引导下进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通过X线及CT评价螺钉的准确性。结果:10具尸体分别于C3~T1每节段置入2枚螺钉,共计120枚,根据螺钉的位置将其分为4级:0级,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共115枚;1级,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穿出部分小于螺钉直径的25%,1枚;2级,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穿出部分为螺钉直径的25%~50%,3枚;3级,螺钉穿出椎弓根部分大于螺钉直径的50%,1枚。5枚穿破椎弓根皮质者2枚穿破椎弓根内侧皮质,3枚穿破外侧皮质,总体准确性为95.8%。结论:在湿性尸体颈椎标本上应用3D打印及骨科数字化技术制作的导航模板辅助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高,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道平  刘克斌  黄奎 《骨科》2014,5(2):98-101
目的 探讨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采用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8枚,平均手术时间为2.7 h,平均出血量为400 mL。所有患者均未因神经功能恶化或椎间盘突出而需要再次行前路手术。1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复查X线片、CT片示骨折脱位复位良好,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弧度得到恢复。末次随访时,除10例Frankel A级患者以外,其余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2级。结论 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适用于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后路手术有利于复位,椎弓根螺钉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有效地恢复和维持颈椎的序列,同时避免了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D打印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并评估置钉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4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因脊柱畸形接受3D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矫形术治疗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前规划确定钉道和螺钉尺寸,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3D打印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术后复查CT平扫及三维重建,采用Mobbs-Raley分级对螺钉位置进行评估,并分析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18枚,其中34枚穿破椎弓根皮质,9枚穿破椎体外缘。0级螺钉75枚,1级螺钉24枚,2级螺钉19枚,置钉准确率为63.6%,置钉安全率为83.9%。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无患者行翻修手术。结论 3D打印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颈椎弓根置钉的影像不测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探索一种能指导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手术操作的影像学测量方法。方法:随机取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颈椎标本(Cl-Tl)共7具,保留完整的脊柱三柱结构及相关的韧带和椎旁肌。分别摄取颈椎标本的X线片及CT断层扫描,测量其颈椎弓根内、外径的高、宽、选择以颈椎侧块平面为参考平面,进行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的测量,并将7具标本全部进行实体解剖肉眼观察,对比影像学测量结果的有效性。结果:影像学测量结果与实体解剖测量比较有效率为100%。结论:该影像学测量方法可为颈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describe a free‐hand method for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in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 with no intraoperative imaging monitors, an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his technique. Methods: A study of the free‐hand technique of cervical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was conducted by postoperative radiological review and follow‐up. Thirty‐six patients who had had cervical reconstruction with posterior plate utilizing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nd been followed for a minimum of 2 years, were studied. The position of the pedicle screw was evaluated by postoperative oblique radiographs and axial computed tomograms. Clinical outcomes were measured by Odem's criteria. Results: A total of 144 screws of diameter 3.5 or 4.0 mm were inserted into the cervical pedicles in 36 patients. Postoperative images showed that 16 (11.1%) of the screws had penetrated the pedicle walls. Among them, 10 (6.9%) screws had penetrated the lateral, 4 (2.8%) the superior and 2 (1.3%) the inferior walls. However, there were no neurological or vascular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malpositioned screws during a minimum of 2 years follow‐up. In addition, Odem's scores were applied postoperatively in all patients except one with complete neurological deficit. Conclusion: Based on 144 screw placements, cervical pedicle screw insertion utilizing a free‐hand technique without intraoperative imaging guidance seems to be safe and reliable. However, solid knowledge of the anatomy of the cervical pedicle and adjacent neurovascular bundles, and careful preoperative review of cervical images, are imperative for successful screw placement in the cervical spine.  相似文献   

17.
由于创伤、结核、肿瘤、畸形矫正等原因造成脊柱不稳定,需要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虽然有众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目前治疗颈椎不稳定方法的选择仍然困扰着临床医生。考虑到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素,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选择椎弓根螺钉置入法治疗脊柱不稳。通过对国内外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进行总结,现将颈椎椎弓根钉常用置钉方法及最新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8月~2013年8月,对25例需要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连续扫描,计算机重建颈椎三维模型、设计颈椎椎弓根的最佳进钉通道,获取每个颈椎椎板的解剖形态,设计与颈椎椎板吻合的反向模板,并模拟螺钉的最佳进钉通道,形成单侧定位导向孔的导航模板。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颈椎模型和导航模块,通过术前模拟置钉测量出每个椎弓根的螺钉通道长度及椎弓根宽度,术中采用导航模板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行CT扫描评价螺钉位置,记录有无与螺钉置入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利用导航模板辅助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共164枚,其中152枚完全在椎弓根内,4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皮质,8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无椎弓根上方、下方穿破的螺钉,未发现与置钉相关的椎动脉、神经根和颈髓等损伤的症状。结论: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可以提高置钉的准确率,增加颈椎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