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13年世界癌症日,主题为你了解癌症吗?旨在消除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知,消除公众对癌症治疗的恐惧,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减缓并最终控制癌症死亡率增长这一目标。预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反复出现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郭小毛 《抗癌》2014,(1):44-45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癌症误区”,其宗旨是积极消除人们对癌症的一些成见、误解,逐步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正确认识癌症的遗传因素 癌症通常体现在细胞的变异和过度增殖,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内的特定基因发生改变,进而表现为细胞的异常生长和在人体内多部位转移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15年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主题为"癌症防控目标,实现并不遥远",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癌症的早期发现、使所有癌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逐步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推进癌症防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巍 《癌症康复》2018,(1):8-1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癌症意味着什么呢?有人说讨厌癌症,因为癌症可能意味着死亡倒计时的开启,也有人说意味着疾病痛苦的折磨,意味着社会身份的破裂……的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雾霾漫天、控烟无力、压力过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与癌症相关,让人们更加关注“癌症”.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没有揭开癌症的神秘面纱,上述对癌症“误解”也或多或少导致大家对此产生了困惑和恐惧.2014年UICC(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主题就是“消除癌症误区(Debunk the myths)”.希望通过消除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识,逐步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抗癌之窗》2014,(2):5-13
2014年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每年2月4日)主题为“消除癌症误区(Debunk the myths!)”,倡议消除人们对于癌症的一些成见、误解,比如忌讳谈论癌症,  相似文献   

6.
《抗癌之窗》2019,(2):27-29
癌症是绝症吗?在中低收入国家,人们对癌症的看法很悲观,往往'谈癌色变',认为癌症没有什么治疗办法,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而在高收入国家人们持此看法的较少。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不断加深,各国都普遍重视癌症的病因预防和早诊早治,临床医学诊疗技术也明显提高,世界范围内人类对癌症的治疗较以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癌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人类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癌症,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癌症对我们正常生活的影响,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其实,癌症防治的关键就在一个“早”字上。  相似文献   

8.
健康体检的目的应侧重癌症、心血管、糖尿病三方面的检查,它们是目前对人们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三种主要疾病。特别是癌症,在很多城市已成为人口的第一大死因,一旦病人出现临床症状再去医院就诊,绝大多数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健康体检是早发现早治疗,以达到控制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可见,健康体检的重点应是癌  相似文献   

9.
王鑫 《抗癌之窗》2014,(9):42-45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仍然“谈癌色变”,以往医生往往重视癌症的病因治疗而忽略了癌痛控制;另一方面,有些医生和患者对疼痛治疗存在的认识误区也影响了及时治疗。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因此消除癌症病人及家属对癌痛的恐惧,有效且规范的治疗癌痛,是癌症患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癌症的筛查     
詹思延 《中国肿瘤》1995,4(4):13-14
在多年的癌症防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之一,而且对某些肿瘤可能是目前防治措施中唯一见效快的方法。筛查试验作为早期发现癌症的一种手段,近几十年来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讨论筛查方法的进展及其在常见肿瘤早期发现中的应用。一、筛查方法的进展筛查概念起源于本世纪初期,主要用于防访工作。近年来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了多种慢性病的早期发现,癌症筛查就是其中之一。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是长时间、多阶段的,从正常细胞发展到临床可诊出的…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知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愈中晚期癌症的良药,因此“治疗癌症重大突破”的“新药”一出现,就抓住了人们治癌心切的心理。而对这些“新药”进行的宣传也很“时尚”。由于过度强调了机理研究的作用,片面夸大了某种治疗作用的效果,给患者造成治疗上的误导,使不少患者花了冤枉钱,耽误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发起的中国上海癌症会议,将于2008年6月12日至17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它涉及到癌症基础理论研究和癌症预防、临床治疗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展示,旨在为中国及世界其它地区所有的癌症基础研究专家、抗癌药物研发专家、肿瘤医生、临床研究学者、成果转化研究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路泰治疗癌症患者疼痛的疗效。方法:59例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分级Ⅰ~Ⅲ级。按时给予路泰30mg,每12小时口服1次。结果:疼痛完全缓解率44.2%,部分缓解率49.15%,总有效率93.15%,对各种性质的疼痛均有效,无严重副反应,无成瘾者。结论:路泰用于缓解癌痛,可使早中期癌症患者对后续治疗抱有信心,使晚期癌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美国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是由21个世界上最有领导地位的癌症治疗中心组成的非盈利组织。其目的是为了给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作为高质量癌症治疗方法的仲裁者,NCCN认识到持续有效进步的重要性以及创建一个适用于患者、临床医师和其他健康治疗相关人员的癌症治疗实践指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谈癌不惊     
为什么人们对“癌症”如此恐惧呢?“癌症”似乎成为极度痛苦、衰弱和死亡的代名词,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从精神到肉体的强烈刺激!民间流传着“十个癌症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的说法,这无疑反映人们高度恐癌、惧癌的心理状态,正是这种让人恐惧的“恐癌文化”,导致了“一人患癌,九族不安”,甚至有些患了癌症的病人还没有及日寸治疗,就在恐惧中死亡了。“恐癌”才是癌症的预防与治疗中最大的纠结所在。  相似文献   

16.
1加大科普投入,真正落实“三早” 甄永苏:重视肿瘤“三早”问题 回顾百年以前,我们对癌症是怎样认识的?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又是怎样的?显然,今天的进步是很大的。30年前周总理提出重视癌症这个问题,我们的进步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当时,这个进步我们怎么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和医生都能及时地掌握?应该说虽然给予了重视,但人们的认识却是比较模糊的。我记得30年前在肿瘤这个问题上曾经提出一要预防、二要早期诊断、三要早期治疗(综合治疗)。从总体来看,这个提法是正确的,也是比较全面的。但现在看来…  相似文献   

17.
当今,人们普遍感到癌症离我们越来越近。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被癌症夺去生命的残酷事实。癌症为什么那么可怕呢?因为90%早期癌症没有症状,而90%有症状的癌症病人已发展到中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最佳时机。早在1981年,世界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各国的医学家都在寻求防治癌症的有效方法。不久前,美国癌症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约有10%的癌症患者在不接受任何治疗或接受少量治疗的情况下出现自愈,癌症一经自然消退很少复发。这个协会对176例自然消退的癌症病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只有10例复发,2例转移。这一研究结果大大地鼓舞了人们与癌症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日市的"一次预防",指的是在发现和治疗癌症前对癌症病因的预防措施。直到十几年前,日本还是将早发现、早治疗等"二次预防"措施作为防治癌症的重点,对"一次预防"重视不足。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注重"一次预防",日本也开始重新探讨本国的防治癌症对策。日本自1994年开始实施的"第二次对癌10年综合战略",首次将癌症的"一次预防"列为行政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抗癌》2014,(1):46-48
2014年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2月3日在位于法国里昂的总部发表了《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该报告显示,全球癌症负担目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加重,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但仅依靠治疗并无法有效遏制癌症危机的蔓延,预防才是控制癌症最具成本效益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