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的诊"六对论治"疗思路,即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六对论治"贯穿于吕仁和教授诊治疾病的始终。茵陈清热利湿,为吕仁和教授常用药物之一。从吕仁和教授的"六对论治"诊疗思路出发,探析吕教授临床应用茵陈的经验,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的特色。吕仁和教授提出的“六对论治”辨证思路,包括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和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完善的思路。芍药为吕仁和教授临床常用中药,以其应用经验为切入点,结合病案系统介绍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学术思想。介绍将四逆散化裁,赤、白芍同用以柔肝养血、活血化瘀,针对肝气郁滞证候;以“三丹汤”中牡丹皮、丹参、赤芍同用,针对肾脏病“微型癥瘕”病机;以赤、白芍大剂量生用通便泻浊对症治疗等临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3.
"六对论治"是吕仁和教授在长期诊治疾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常用的六种方法,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总体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化,它包括对症状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证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这六种方法简称为"六对论治".现将吕仁和教授运用"六对论治"治疗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神经源性膀胱以尿不畅为主要症状,符合中医学"癃闭"范畴。吕仁和教授诊治本病善于灵活运用"六对论治"法,即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并根据医案分析总结其临床使用"六对论治"法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5.
吕仁和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立了“六对论治”,即:分期论治、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六种不同方法。应用“六对论治”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提高了临床疗效,稳定了病情。  相似文献   

6.
吕仁和教授运用六对论治诊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仁和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和内分泌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学术带头人,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六对论治”的方法是吕仁和教授在长期诊治疾病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中医诊治疾病常用的六种方法,为“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化,其包括对症状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高度概括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用于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现将吕教授用“六对论治”诊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虽其病位在肾,但涉及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其病理基础为各种原因造成的肾络微型癥瘕形成,影响肾脏各种功能。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从肾出发,又不囿于肾脏,有其独特的临床经验。文章则总结了吕仁和教授从肝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吕仁和教授认为其理论基础在于"肝肾同源",其主要治疗思路有三:疏肝理气调肝气郁结、清利湿热祛肝经之邪、滋水涵木养肝阴不足。文章总结了吕仁和教授从肝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国医大师吕仁和“六对论治”的学术思想,即“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6种论治方法,总结其在此学术思想指导下应用灵芝治疗糖尿病及肾病的经验,对临床建立辨病-辨证-对症治疗相结合的中医临床思维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吕仁和用“六对论治”诊治痛风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六对论治”是吕仁和先生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总体思想指导下总结出对疾病诊治的 6种具体方法 ,包括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以痛风肾病为例 ,阐述了“六对论治”在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使医生能够将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有机地结合起来 ,尤其对慢性、复杂性的疾病容易找到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六对论治”的方法是吕仁和教授经过长期诊治糖尿病总结形成的,是指从6种不同的角度应用中药进行诊治,包括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证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其高度概括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用于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适用于慢性、复杂性糖尿病的诊治。分期一般多以现代理化检查指标为依据,用以明确疾病的阶段性;辨证则采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合参进行。对糖尿病分3期13证论治1期:糖尿病前(脾瘅期),此期特点为饮食旺盛,形体胖壮,精力充沛,…  相似文献   

11.
先证而治是基于疾病发展规律、具有辨病论治思想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展现出不可忽视的生命力。从先证而治的历史源流出发整理归纳其产生、演变和发展脉络,结合现代应用的实例,认为先证而治蕴含的疾病整体观和辨病论治思维,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贵成辨治眩晕经验撷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辨证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徐贵成老师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眩晕,其辨治思路简单明晰,便于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郭振球 《河南中医》2009,29(4):313-314
“主诉辨治法”为“辨病脉证并治”、“辨证论治”的传承,又是“以证统病”,“专病论治”的创新,以抓住“主诉”,开展有序的问、望、闻、切四诊,结合新技术,来探讨病因、落实病位、阐明病机、分清病性、详悉病势、确定证名、依证立法、按法制方等分步骤论冶。  相似文献   

14.
付焕杰  汤毅 《天津中医药》2017,34(8):574-576
近年来随着中医治未病学科的发展,有关治未病辨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多了起来,主要集中在体质辨识、微观辨证、证素辨证、精气神辨证、基因检测以及四诊客观仪器评测等方面,对中医治未病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痤疮是临床常见皮肤病,李元文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研究,临床灵活运用方证辨证、病因辨证、皮损辨证、证素辨证等辨证方法,借鉴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痤疮辨证论治思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从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食管裂孔疝、胃黏膜脱垂症、肠鸣、反胃、帕金森病流涎案等脾胃病的临床验案出发,探讨基于现代医学疾病发病机制、基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的辨病论治思维模式和方法的临床可行性。指出辨病论治是对辨证论治的补充;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畅达 《山西中医》2005,21(1):43-45
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即是其中最具特色者。思维的整体观使中医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中不存在障碍,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使中医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时游刃有余,并且可以使中医诊治思路广阔,更准确地应对千姿百态的人和千变万化的病,在亚健康状态的诊疗中凸现优势,因此可以说中医的整个思维过程科学、严谨而不容置疑。但也存在一些困惑,诸如辨病思维与社会认知不同步,辨病系统难以适应临床需要以及无症可辨等,亟待与时俱进,发展与健全自我。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呈慢性、进展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诊治中存在较大难度。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以辨西医之病和中医之证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各有侧重,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个体化治疗,是实现中医诊治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男科疾病中医诊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既要遵循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认识到男科疾病的特殊性,既要重视肾脏本身又要考虑到后天脾胃,既要重视生殖器官局部也不能疏忽毗邻脏器,在治疗上补肾壮阳勿忘滋阴。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组以胃肠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FGIDs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中医从整体观出发,结合现代疾病发病特点,辨证论治具有独到见解和良好的临床效果,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中医诊治思路与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