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21):29-31
目的:分析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应用于骨科大手术时临床麻醉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预储自体输血组(预储组)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心率(HR)、动脉血压(ABP)、Na+、K+、Cl-值。结果: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患者新鲜冰冻血浆输入量和浓缩红细胞输入量均明显低于预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自体血回输前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患者的Hb、HCT值均低于预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采血前后及自体血回输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HR、Na+、K+、Cl-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应用于骨科大手术时临床麻醉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各种复杂神经外科手术的开展,术中出血往往较多,异体输血需求增加。异体输血在临床上被常规使用,然而人们却忽略异体输血其实就相当于一次器官移植,且缺乏严格的器官移植指针,伴有多种并发症和风险性,如:急性输血反应、术后感染、增加术后死亡率、血源性传染性疾病传播、血型不合输血等[1]。输异体红细胞与术后死亡率及术后患病率增加具有明显相关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感染、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急需输血反应,且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2-3]。自身输血之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 H )再次被人们关注,AN H就是麻醉后手术前,采集患者适量自身血的同时,输注等效量的晶胶体液,其结果是血液得到了稀释,患者的血容量仍然保持正常。这样可获得新鲜自身全血,且其中凝血因子活性无损害,氧结合能力仍然完整,并在术毕前输回给患者体内,从而可减少输注异体血,甚至不输异体血。AN H 在颅脑手术中也常有应用,本文就 AN H 在颅脑手术应用中有关液体种类的选择、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能耐受的红细胞压积(HCT)程度及临床效益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预存自体血液联合术中血液稀释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估计手术出血量较大、符合国内外预存自体输血标准的外科手术患者19例。入院后第2、3天早晨空腹时及全身麻醉诱导前采用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分别采血400mL,共计800mL。全身麻醉诱导前快速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500mL及血定安500mL,手术开始后静脉继续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及血定安,晶胶比例为1∶1;手术出血较多、患者收缩压下降致90mmHg以下时,开始反方向回输自体血液(自体血液回输不能满足输血需要时再考虑异体输血),并于手术结束前全部回输入患者体内。观察19例患者预存采血前、血液稀释前、自体血液回输前、手术结束时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计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电解质(血清K+、Na+、Cl-、Ca2+)和血液稀释前、麻醉诱导前、自体血液回输前、手术结束时血压(SPB、DPB)、心率(HR)及自体血液回输前液体输入量、手术中液体输入总量、异体输血、输血反应等情况。结果 19例患者中,与预存采血前及血液稀释前比较,自体血液回输前及手术结束时RBC计数、Hb、Hct、PLT较低(P〈0.05);与自体血液回输前比较,手术结束时RBC计数、Hb、Hct较高(P〈0.05);与预存采血前及血液稀释前比较,自体血液回输前及手术结束时血清Cl-较高、血清Ca2+较低(P〈0.05);与血液稀释前及麻醉诱导前比较,自体血液回输前SPB、DPB较低、HR较高(P〈0.05);与自体血液回输前比较,手术结束时SPB、DPB较高、HR较低(P〈0.05)。术中出血量900~1 900mL,平均(1 300±400)mL;出血量所占全身血量比例为22%~39%,平均(30±7)%。自体血液回输前液体输入量2 000~3 000mL、手术结束时液体输入总量为2 500~4 000mL,晶胶比例为1∶1;5例出血量超过1 600mL者,输异体血红细胞悬液2~3U。结论外科手术中采用术前预存自体血液联合血液稀释疗效较好,但手术中出现异常大量出血时仍需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乳酸钠林格组(R组)、聚明胶肽组(P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每组20例。P组和H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90min静脉滴注聚明胶肽和6%羟乙基淀粉130/0.4,速率20mL·kg-1·h-1,扩容量20mL·kg-1,R组和C组分别滴注乳酸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6-8mL·kg-1·h-1。分别于AHHD前(T0),AHHD后即刻(T1)、2h(T2)和6h(T3)时采血,测定血清TNF-α、IL-6、IL-8、IL-10、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T0比较:T2—T3时C组、R组、P组和H组血清TNF-α、IL-6、IL-8、IL-10、NO含量及MDA活性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与C组比较:R组、P组和H组T2—T3时血清TNF-α、IL-6、IL-8、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IL-10及SOD含量升高(P〈0.05);与R组比较:P组和H组T2—T3时血清TNF-α、IL-6、IL-8、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IL-10及SOD活性升高(P〈0.05);与P组比较:H组T2—T3时血清IL-10及SOD含量升高,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P〈0.05),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乳酸钠林格液、聚明胶肽或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可抑制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6%羟乙基淀粉130/0.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0):126-127
目的:观察探讨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抗感染、护肝及补液多种对症治疗,在防治纠正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措施。观察脓毒症患者高容量血液滤过前后的APACHEⅡ评分和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结果:严重脓毒症患者滤过前APACHEⅡ评分为(24.55±3.67)分,滤过后APACHEⅡ评分为(17.34±3.22)分,进行血液滤过后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液滤过后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显著下降,血糖明显升高,血肌酐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液滤过后MAP、PaO_2/FiO_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VP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以上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器官衰竭及全身炎症反应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促进血清电解质平衡,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的进展,可较好的解决毒素及代谢物质堆积的问题,温和缓慢的去除血浆中可溶性炎症介质,抑制机体过分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及预后情况。临床选择优势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5):14-15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作用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东莞东华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ACI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基于对照组接受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经2周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63.33%)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NSE及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T、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大脑中动脉Vm、Vp及V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IL-1β、hs-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可靠,有助于消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对改善脑动脉血流及脑神经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6):1-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SIRS/SEPSIS合并急性肾衰患者血清PCT、TNF-α、IL-6、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SIRS/SEPSIS合并急性肾衰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并对患者经右颈静脉穿刺置入导管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在此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血清PCT、TNF-α、IL-6、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下降,TNF-α水平在经过治疗后也有所下降,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IL-6、IL-10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并清除患者的多种炎症因子,因此,对于SIRS/SEPSIS合并急性肾衰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7):77-7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7 d。分别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反应肝肾功能的检验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第7天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APACHEⅡ评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指标下降幅度(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血必净注射液能够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凝血功能从而对人体重要脏器具有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7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及改善微循环(丹参注射液)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12和24h后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血浆内毒素及D-乳酸的水平。结果 2组治疗6、12和24h后血清DAO、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2组治疗6、12h后血清DAO、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24h后血清DAO、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较常规治疗更能改善SAP患者早期肠道通透性,减少内毒素的易位,对SAP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