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AD)患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确定主动脉夹层部位、范围及分支是否受累临床意义重大,因不同类型的AD的治疗原则不同,故及早明确AD的类型及其全面的形态变化是提高本病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AD)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简便快捷的实验室检查对AD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另外,影像学检查包括主动脉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对AD的诊断意义重大。本文简要综述AD的诊断进展。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 (AD)属危重急症 ,病死率高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极易误诊、漏诊 ,故早期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自 1994年 7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AD患者 4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2例中 ,男 2 7例 ,女 15例 ;年龄 3 1~ 69岁 ,平均 (4 9± 7)岁。根据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 3 1例 (73 .8% ) ,其中妊高征 4例 ,马凡综合征患者 5例 (11.9% ) ,外伤 2例 (4 .8% ) ,原因不明 4例 (9.5 % )。1.2 症状与体征 突发剧烈胸部、肩背部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2 3例 ,上腹部、腰背痛 14例 ,晕厥 2…  相似文献   

4.
5.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部分撕裂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由于其病因与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应的治疗方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改进。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的开展,为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微创有效的治疗途径。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应用大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18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检查诊断,均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VGE)证实。结果与EVGE术中对照,MSCT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MSCT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 (aorticdissection ,AD)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流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本病发病急 ,漏诊、误诊率高 ,病死率也高 ,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是一种急性、灾难性疾病 ,快速诊断是关键。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了解疼痛在AD诊断中的作用 ,回顾性分析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病研究所自 1992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 10 0例AD病人病史资料。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0例AD病人中男 82例 ,女 18例 ;中位年龄 5 7 5岁。按Debakey分型 :Ⅰ型 2 5例 ,Ⅱ型 14例 ,Ⅲ型 61例。有高血…  相似文献   

8.
急性主动脉夹层少见,有潜在发生猝死的危险,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改善病人的存活率。现就本院1989~1999年间收住7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19~81(平均42.6)岁。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急诊科医师对主动脉夹层(AD)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1年我院急诊科确诊3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多为胸背痛,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病因,主动脉CTA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结论提高AD的早期诊断意识。  相似文献   

10.
11.
黄俊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843-844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主动脉壁内膜与中层离开形成假腔。夹层分离后主动脉极易扩张破裂,或引起急性主动脉瓣返流,假腔形成后可导致重要脏器严重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病理基础是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黏液样变性、囊性中层坏死、粥样硬化等,约90%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主动脉夹层40例,分析其MRI表现。结果:主动脉夹层诊断准确率100%,MRI表现为:(1)不同信号双腔影;(2)剥离的内膜片;(3)内膜破口。结论:MRI能够对主动脉夹层作出快速、安全的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详尽、可靠的信息,是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和治疗(附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2例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资料分析示,马凡氏综合征是主要发病因素,其次为高血压。其中Ⅰ、Ⅱ型病情凶险,常伴严重并发症。本病易漏诊与误诊,误诊率高达40.3%。心动超声、CT、MRI和主动脉逆行造影(包括DSA)对本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2.5%,75%,100%.本病经合理用药与手术,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我院1987年~1997年收治的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患者.严重而持续性胸痛为其首发症状,排除心肌梗塞后及时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CT及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对AD的诊断和治疗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及治疗情况。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6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因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因重度心衰死亡外,余患者均治疗好转。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准确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DSA检查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疗中对确定AD破裂口位置、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病变累计范围及支架型号的选择等问题是否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为“外科手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EVAR)”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150名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本组15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DSA诊断率为100%,手术成功率98%,术中死亡率为0,术后死亡2例(占1.3%,低于3%的国际水平);术中3例(2%)导管进入假腔、147(98%)例在真腔内;术后86例(占55%)有内漏现象、12例(占8%)肺功能不全、7例(占4.7%)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占0.6%)截瘫、1例(占0.6%)支架移位、4例(占2.7%)迟发造影剂过敏。结论 DSA检查技术能为顺利实施“外科手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 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提供影像学保障。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性 ,4 5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 1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1h休息中出现心前区刀割样疼痛伴大汗 ,面色苍白 ,无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含服硝酸甘油 0 .3mg无效而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 5 a。查体 :血压 10 0 / 80 m m Hg,急性病容 ,面色、口唇苍白 ,心界扩大 ,心音低 ,律齐 ,心率 76次 / m in,主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向颈部传导 ,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可闻及枪击音。肺腹无异常。心电图示 :V1 ~ V4 ST段弓背向下抬高 0 .2 m V,无异常 Q波。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16 U/ L、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4 0 U / L、…  相似文献   

18.
张红  张丽英  朱京炜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42-364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急诊早期诊治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D的临床表现各异,典型撕裂样疼痛11例(68.8%),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能确定诊断。AD的临床表现复杂,急诊首诊误诊率56.2%。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提高急诊医师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收集经临床及CT或MRI或超声确诊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间经临床及CT或MRI或超声确诊的主动脉夹层5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部分患者前期曾行CT平扫.  相似文献   

20.
沃方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76-1077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排螺旋cT检查26例AD患者,行胸主动脉至双侧髂动脉增强扫描。14例行DS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CT平扫可显示主动脉壁的钙化,主动脉增宽,CT增强扫描及重建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瓣的撕裂的形态,动脉瘤的真假腔的形态及大小,内膜瓣的钙化和移位,部分可见破裂口的位里及大小。根据Debakey分型,本组夹层动脉瘤Ⅰ型8例,Ⅱ型6例,Ⅲ型12例。DSA检查发现动脉瘤破口15个,也可见真、假腔及内膜瓣影。结论螺旋CT的平扫和增强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和可靠的检查手段。DSA在夹层动脉瘤破口的检测上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