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的拒水整理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凌  胡望明 《纺织学报》2007,28(1):84-86
采用含氟防水剂DF-3000对涤纶水刺非织造布进行拒水整理,探讨了整理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总结了整理工艺,并研究了兼顾色牢度和拒水性能的整理方法。结果表明,当DF-3000质量浓度为8 g/L,焙烘温度为170~175℃,焙烘时间为1 min时,经拒水整理的非织造布拒水等级达到5级,耐水压性能达到16 cm以上。在拒水剂中加入聚乙烯醇(PVA)能使非织造布兼顾拒水性能和色牢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HS1100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对芳砜纶厨师服面料进行整理.探讨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因素对厨师服面料整理效果的影响.优化确定了整理工艺条件:整理剂用量40 g/L,焙烘温度190 ℃,焙烘时间5 min;测试了整理织物风格、透气性能和耐水洗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的厨师服具有优良的拒水拒油效果,经5次标准水洗后,拒水等级仍可达10级,拒油等级达7~8级.  相似文献   

3.
间位芳纶非织造布的拒水拒油整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NIDYNE TG-410C含氟化合物整理剂对间位芳纶非织造布进行拒水拒油整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整理剂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优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经整理后原本没有拒水拒油效果的间位芳纶非织造布拒水可达到6级,拒油可达5级。  相似文献   

4.
苏静  王璐  罗丹等 《印染》2013,39(21)
以接触角为指标,比较了不同拒水拒油整理剂对SMS复合非织造布的后整理效果。SMS非织造布优化整理工艺为:拒水拒油整理剂NUVA HPC LIQ 60 g/L,浸渍温度40 ℃,浸渍时间30 min, 110 ℃焙烘3 min。整理后,SMS复合非织造布对水、油、血液、酒精的接触角分别由整理前的62.3°、37.1°、58.6°和0°增加到123.5°、117.9°、121.2°和107.6°。整理后SMS非织造布的抗渗防护性能明显提高,断裂强力和透气性能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产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FG-410,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整理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及焙烘温度等因素对拒水拒油整理效果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FG-410整理剂用量20g/L,FBA交联剂用量16g/L,催化剂MgCl2用量8g/L,155℃焙烘.整理后织物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及耐水洗性,且整理工艺对织物强力及透气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倪海燕  甘应进  尤金体 《印染》2013,39(10):29-31
对高强涤纶吊装带进行抗紫外、拒水拒油和涂料染色同浴加工,筛选了抗紫外整理剂和拒水拒油整理剂,探讨了其用量以及焙烘温度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优化的复合整理工艺为:抗紫外剂SCJ-966 40 g/L,固着剂SCJ-939 60 g/L,拒水拒油整理剂FG-910 60 g/L,渗透剂JFC 2 g/L,涂料50 g/L,催化剂C52 40 g/L,黏合剂AH-101S 60 g/L,焙烘温度和时间为180和6 min。经整理后,高强涤纶吊装带的断裂强力损失率仅为4.6%,具有很好的抗紫外性能,拒水拒油等级分别达到4级和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  相似文献   

7.
采用FG-910有机氟整理剂对聚乳酸水刺非织造布进行拒水、拒酒精、拒血液整理,通过单因子试验对整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整理工艺条件对聚乳酸水刺非织造布各性能影响的主次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G-910有机氟整理剂整理后,聚乳酸水刺非织造布可以获得良好的拒水、拒酒精、拒血液效果,其最优工艺为FG-910浓度45 g/L、焙烘温度120C、焙烘时间3 min,同时经测试,产品的强力、透气、透湿等性能无负面影响,可满足其作为医用防护材料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Oleophobol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对腈氯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Oleophobol整理剂60 g/L,交联剂20 g/L,渗透剂JFC 1 g/L,100℃预烘3 min,150℃焙烘3 min,整理后织物获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接触角为137.4°,拒油等级可达8级,且自身的阻燃性能和强力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餐桌布绿色拒水拒油效果,选用棉织物、棉/亚麻混纺织物和亚麻织物,采用浸轧加烘燥工艺对3种织物进行拒水拒油功能整理。通过测试及分析整理后织物的拒水拒油等级,研究环保型含氟整理剂对织物拒水拒油功能的影响,并对整理后织物接触角、透气性、悬垂性和耐水洗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棉织物与棉/麻织物在含氟整理剂648-2质量浓度为25 g/L时织物拒水拒油效果最佳;亚麻织物在含氟整理剂648-2质量浓度24 g/L时织物拒水拒油效果最佳;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亚麻织物最适合作为绿色拒水拒油餐桌布,整理剂质量浓度为24 g/L时亚麻织物的拒水等级为5级、拒油等级为8级,织物接触角为140.3°。  相似文献   

10.
SMS非织造布的拒水拒油整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NUVA HPC LIQ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对SMS非织造布进行拒水拒油整理,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优工艺参数;测试了非织造布试样整理前后的强力及透气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整理后SMS非织造布可获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普通聚丙烯(PP)非织造布拒水性以及获取果实套袋对生长微环境影响状况等信息,以水性聚氨酯(PU)为交联剂,用氟系拒水剂对PP非织造布进行拒水整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拒水剂质量浓度、交联剂质量浓度、浸润时间、焙烘温度对整理后拒水效果、透气率、透光率、断裂强力的影响,并得出最优整理工艺。用非织造布制袋并进行葡萄套袋下田试验,测量果袋内外日均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探究拒水PP套袋对果袋内微环境和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拒水整理的因素主次排序及最佳工艺分别为:焙烘温度130℃;拒水剂质量浓度40 g/L;浸润时间10 min;水性PU质量浓度3 g/L。整理后PP果袋拒水性提高60%。  相似文献   

12.
袁京  李战雄  范敏  樊丹 《印染助剂》2012,29(4):39-41
自制了单组分和双组分氟硅拒水整理剂并应用于棉织物整理.对比研究了该2种氟硅整理剂的整理功效,其中双组分氟硅整理剂整理效果更好.研究了双组分氟硅油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及整理剂用量对拒水整理功效的影响,并测试了拒水整理后棉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确定了双组分氟硅油最佳整理工艺为:二浸二轧(轧余率75%左右),100℃预烘120 s,170℃焙烘120 s.由此得到的拒水整理织物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纳米无氟拒水剂NT-X018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以提高其拒水性能。探讨整理液配方、工艺过程对整理后织物拒水性能、断裂强力、透气性、耐久性及手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液配方为,拒水剂NT-X018 80g/L、加强剂NT-X628 30g/L、交联剂NT-504M5g/L、催化剂NT-S228 5g/L、渗透剂OS-603 1.0g/L,浴比1∶30,pH4.0左右;采用二浸二轧,预烘条件130℃×2min,焙烘条件160℃×1min,可以达到最佳的拒水整理效果,同时,整理后织物手感基本没有影响,经多次洗涤,拒水等级仍较高,说明该拒水剂的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导湿性能,研究了防水/亲水异面整理工艺对锦纶织物防水/亲水性能的影响。本文选用无氟防水剂X与增稠剂PTE,采用涂层整理的方法对锦纶织物先进行单面防水整理,再选用亲水剂SA,使用浸轧的方法对其进行亲水整理,探讨了防水剂用量、增稠剂用量、涂层压力、亲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锦纶织物防水/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防水面防水等级可达到90分,亲水面润湿时间为9.5 s,整理后织物耐洗性和透气、透湿性良好。适宜的防水涂层整理工艺为:防水整理剂X 40 g/L、交联剂F 6 g/L、增稠剂PTE 1.0%,涂层压力为8 mm,170℃焙烘90 s。适宜的亲水整理工艺为:亲水整理剂SA 30 g/L、170℃焙烘90 s。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锦纶/棉混纺织物用于户外运动产品的特殊要求,采用无氟拒水剂CWR-9A对混纺织物进行拒水涂层处理,并选取黏合剂来进一步提高拒水剂与织物间的粘接牢度。探讨了拒水剂质量浓度、焙烘时间、焙烘温度、黏合剂种类、黏合剂与拒水剂体积比、洗涤次数等对混纺织物拒水效果的影响,得到锦纶/棉混纺织物拒水整理最佳工艺:CWR-9A质量浓度为120 g/L,焙烘温度为170 ℃,焙烘时间为90 s,黏合剂BD-01与拒水剂CWR-9A的体积比为1∶20。对整理后织物的表面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整理后织物的接触角、拒水等级等。结果表明:黏合剂BD-01的引入可显著提高无氟拒水剂与混纺织物的粘接牢度,其接触角最高为138°,拒水等级最高达到5级。  相似文献   

16.
王建庆  李戎 《纺织学报》2011,32(6):95-99
采用自制抗静电剂及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对纯涤纶织物进行多功能自清洁整理.研究表明,不同工艺流程的组合对整理品的自清洁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最佳整理效能的整理条件为:抗静电剂C 3 g/L、Helizarin Binder ET 25g/L、AG710 20 g/L、AG950 20 g/L,试样先经抗静电(130 ℃,6...  相似文献   

17.
张广知  黄小华 《印染》2012,38(6):23-25
对纯棉篷盖布进行涂料染色、拒水拒油整理、阻燃整理等同浴复合整理加工,筛选了阻燃剂和拒水拒油整理剂,探讨了拒水拒油整理剂用量、阻燃剂用量、黏合剂用量、焙烘温度等对复合整理效果的影响。优化的复合整理工艺为:阻燃剂CFR 350 g/L,催化剂C52 40 g/L,尿素20 g/L,防水剂TG-435 60 g/L,增效剂BN-69 10 g/L,涂料50 g/L,黏合剂811-1 60 g/L,160℃焙烘2 m in。经复合多功能整理后,纯棉篷盖布的耐湿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阻燃可达B1级,拒水拒油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8.
顾永星 《产业用纺织品》2011,29(8):38-39,43
介绍一种新型银系抗菌剂在水刺非织造布后整理中的应用.采用络合纳米银抗菌剂对水刺非织造布进行抗菌整理,赋予其高效抗菌功能,使之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等领域.由于常用的纳米银抗菌粉体不溶于水,而纺织材料的后整理一般都是以水为介质,因此须采用液态抗菌剂.本试验着重研究高效络合银液态抗菌剂在常用纤维水刺非织造布上的抗菌整理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型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TINOFAST CEL来研究抗紫外线整理剂在纯棉漂白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主要研究TINOFAST CEL用量、碱用量、盐用量、处理时间、处理温度等对纯棉漂白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及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效果。TINOFAST CEL整理的工艺条件为:TINOFAST CEL 4%(omf),Na2SO4 20 g/L,Na2CO3 10 g/L。浸轧法工艺为:2浸2轧(轧余率70%)→预烘(80℃,3 min)→焙烘(160℃,1 min)。TINOFAST CEL与活性染料上染相似,整理后对织物白度几乎没有影响,并且赋予织物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