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以细胞筛为载体的玻璃化冷冻与慢速程序化冷冻用于人卵巢组织冷冻的效果。方法人卵巢组织取皮质切块后,随机分为3组:新鲜组织对照组(F组)、慢速程序化冷冻组(S组)及以细胞筛为载体玻璃化冷冻组(V组)。卵巢组织冷冻复苏后,固定切片后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卵泡形态;使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观察卵泡凋亡情况;部分卵巢组织体外培养,隔日采集培养液后检测雌二醇(E2)浓度。比较三组卵泡正常形态率、卵泡凋亡率及E2浓度。结果与F组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91.1%)相比,V组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88.1%)无显著差异(P0.05),而S组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79.6%)显著下降(P0.001);V组初级卵泡正常形态率(74.2%)与S组(73.6%)相似,但两组均低于F组(89.0%)(P0.05);凋亡检测中,3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培养2周,各组E2浓度持续上升,F组E2浓度显著高于S组、V组(P0.001),而S组与V组E2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细胞筛为载体的玻璃化冷冻能较好地保存人卵巢组织,复苏后组织体外培养后,还可持续分泌E2。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直接覆盖玻璃化冷冻(DCV法)和半麦管法玻璃化冷冻(HS法)处理家兔卵巢组织,探讨两种冷冻方法对卵泡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0只健康雌性新西兰家兔的卵巢组织块随机分配组成新鲜对照组、DCV法和HS法玻璃化冷冻组3个实验组,观察和比较各组间卵巢内卵泡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卵巢组织中的原始卵泡及初级卵泡的形态正常率(分别为88.11%和72.86%)相比,冷冻复苏后的原始卵泡及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在DCV法(分别为72.66%和55.08%)和HS法(分别为71.73%和56.18%)均显著降低(P0.05),且初级卵泡的形态正常率均显著低于原始卵泡(P0.05),但两个冷冻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观察卵泡超微结构的改变:两种玻璃化冷冻法主要损伤的是细胞浆中的线粒体,细胞核也会出现核固缩现象。结论 DCV法和HS法玻璃化冷冻均能保存家兔卵巢组织内的卵泡,但冷冻所导致的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损伤仍不可避免,其中初级卵泡损伤更明显。这两种冷冻法处理后的卵泡组织形态学无显著性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卵泡中各组成部分的细胞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羊卵巢组织不同玻璃化冷冻方法对其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冷冻保护液(Ⅰ、Ⅱ、Ⅲ)保存的卵巢组织吸入0.25ml麦管中直接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采用慢速解冻法解冻后对卵巢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收集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三种不同冷冻方法冷冻卵巢组织解冻后收集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5.2%、48.9%和46.7%,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熟率分别为58.5%(I组)、28.9%(II组)、33.3%(III组),I组显著高于Ⅱ、Ⅲ组(P<0.01);三组的受精率、卵裂率、8细胞胚胎的形成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巢组织解冻后形态学分析表明,I组效果好于Ⅱ、Ⅲ组。结论采用玻璃化方法冷冻卵巢组织,在冷冻保护液中加入卵黄可提高冷冻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玻璃化冷冻方案对小鼠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卵母细胞纺锤体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方案A组、方案B组和对照组(新鲜卵母细胞)。均以冷冻环为载体,方案A组用乙二醇(EG)作为冷冻保护剂,方案B组用乙二醇联合二甲亚砜(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用直接投液氮高速制冷冷冻小鼠卵母细胞;解冻后3h小鼠卵母细胞经固定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染色微管及染色体,观察纺锤体及染色体的形态。结果:两种玻璃化冷冻方案中,卵母细胞解冻后的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80.3%vs87.5%,P>0.05);经玻璃化冷冻方案A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具有完整纺锤体结构的卵母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方案B组(15.2%vs78.7%,15.2%vs77.5%,P<0.05),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78.7%vs77.5%,P>0.05);方案A组解冻后具有正常染色体的卵母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方案B组(17.4%vs76.6%,17.4%vs72.5%,P<0.05),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76.6%vs72.5%,P>0.05);方案A组异常染色体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方案B组(82.6%vs19.1%,82.6%vs27.5%,P<0.05),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19.1%vs27.5%,P>0.05)。结论:改变玻璃化冷冻方案有利于保持解冻后小鼠卵母细胞纺锤体结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与ICSI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在本生殖中心因取卵日取精失败或卵母细胞捐赠行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行ICSI治疗的14例患者(冷冻组)的临床资料,与新鲜卵母细胞ICSI治疗的88例患者(新鲜组)的临床结局和妊娠产科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99枚卵母细胞行玻璃化冷冻复苏,复苏存活率为84.85%。冷冻组与新鲜组的ICSI受精率(72.62%vs.79.32%)、卵裂率(98.21%vs.98.57%)、临床妊娠率(60.00%vs.65.63%)、胚胎种植率(31.58%vs.43.7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冷冻组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新鲜组(43.64%vs.59.96%,P<0.05)。两组间的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率、巨大儿率、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等妊娠产科结局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行ICSI治疗,优质胚胎率较新鲜卵母细胞ICSI降低,但移植优质胚胎后可获得与新鲜卵母细胞相似的临床结局,可应用于辅助生殖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冷冻方法对不同成熟阶段小鼠卵母细胞复苏、胚胎发育及细胞骨架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卵母细胞冷冻方法。方法分别以SOPS玻璃化及慢速法冷冻小鼠中期(MII)和生发泡期(GV)卵母细胞。解冻复苏后,分别作体外培养成熟(IVM)、体外受精(IVF)或固定作免疫荧光标记,统计复苏率、成熟率、受精率、囊胚率及纺锤体等细胞骨架指标。结果玻璃化冷冻组MII卵和GV卵母细胞的复苏率及囊胚率均显著高于慢速冷冻组(P<0.05)。慢速冷冻组中MII卵复苏率显著低于GV卵(40.4%vs 57.1%,P<0.01)。但同一种冷冻方法保存的MII卵和GV卵的受精率及囊胚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GV卵成熟率无显著差异。玻璃化冷冻组GV卵的纺锤体、染色体及纺锤体和染色体正常率均高于慢速冷冻组GV卵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玻璃化冷冻能有效改善冻融卵母细胞的复苏及胚胎发育;与MII卵比较,冷冻GV卵对细胞骨架损伤较小;两种冷冻方法均不影响GV卵冻融后成熟。  相似文献   

7.
冷冻环玻璃化法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ED15(15%ethylene glycol,EG+15%dimethylsulphoxide,DMSO)冷冻环玻璃化法冻存小鼠成熟卵母细胞的效果,以及对其纺锤体形态、染色体分布和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小鼠新鲜成熟卵母细胞为对照组,玻璃化冷冻复苏卵母细胞为冷冻组。玻璃化冷冻以冷冻环为载体,以乙二醇(EG)及二甲亚砜(DMSO)联合作冷冻保护剂。解冻后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并对解冻后培养0、1、2h的卵母细胞行纺锤体及染色体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余卵母细胞行体外受精培养,计算受精率、囊胚形成率。结果冷冻组成熟卵母细胞存活率为98.2%,复苏后卵母细胞培养0、1、2h的纺锤体形态正常率及染色体分布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7.0%、90.9%、90.3%vs95%,P>0.05;91.3%、95.4%、93.5%vs90%,P>0.05);冷冻组受精率及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81.3%vs85.2%,P>0.05;76.1%vs75.4%,P>0.05)。结论ED15冷冻环玻璃化法冻存小鼠成熟卵母细胞复苏存活率高,对其纺锤体形态、染色体分布及发育潜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的冷冻方法对小鼠卵巢组织的保存效果及对组织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25只6周龄ICR雌鼠,取卵巢皮质切块后,根据不同冷冻方法随机分成5组:新鲜对照组、二甲亚砜慢速冷冻组(A组)、丙二醇慢速冷冻组(B组)、冷冻管玻璃化冷冻5min组(C组)及冷冻管玻璃化冷冻8min组(D组)。分别进行卵巢组织冷冻复苏,复苏后体外培养2周以及复苏后同种移植饲养2周实验。比较各组体外培养液中以及复苏移植后小鼠静脉血中雌二醇(E2)水平。结果体外培养过程中,各组培养液中E2水平均随培养时间不断增加(F=14.146,P0.001);同一天的E2水平比较,A、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C、D组(P0.05),C、D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饲养2周后,DMSO慢速冷冻复苏移植组、PROH慢速冷冻复苏移植组的平均E2水平显著高于两组玻璃化复苏移植组、新鲜组织移植对照组、未处理自然对照组及去势未移植对照组(P0.05),新鲜移植对照组、两组玻璃化复苏移植组及去势未移植对照组的平均E2水平显著低于未处理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慢速冷冻及玻璃化冷冻的小鼠卵巢组织复苏后,经过体外培养及同种移植均能保持一定的内分泌功能;慢速冷冻效果可能优于冷冻管玻璃化冷冻。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冷冻方法对兔卵巢组织的保存效果。方法15只新西兰雌兔,取卵巢皮质切块后,随机分成5组:新鲜组(A组)、二甲亚砜慢速冷冻组(B组)、丙二醇慢速冷冻组(C组)、冷冻管玻璃化冷冻组(D组)及固相表面玻璃化冷冻组(E组)。比较各组卵巢组织的原始和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通过体外培养测定培养液中雌二醇(E2)水平;比较冻融后卵巢组织的内分泌功能;通过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与A组相比,B、D组显著降低(P〈0.05),C、E组无显著性差异;初级卵泡正常形态率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14d后,各实验组原始卵泡形态正常率均低于A组(P〈0.001),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无明显差异。体外培养过程中,培养液E水平不断增加(P〈0.001),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的E2平均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无论是原始卵泡还是初级卵泡,与A组相比,各实验组的卵泡凋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中,慢速冷冻和固相表面玻璃化冷冻均能很好地保存兔卵巢组织,经过体外培养,能保持一定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4种玻璃化冷冻保存液对人卵巢组织的冻存效果,以筛选出较优的玻璃化冷冻保存液配方。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因疾病手术治疗的4例患者的卵巢组织,将人卵巢分割为(5~10)mm×10 mm×1 mm大小的组织块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根据玻璃化冷冻保存液组成成分不同将组织块随机分为4组[A组为20%乙二醇(EG)+20%二甲基亚砜(DMSO)+0.5 mol/L蔗糖+20%人工合成血清替代品(SSS)+M199培养基;B组为38%EG+0.5 mol/L海藻糖+6%SSS+M199培养基;C组为15%EG+15%DMSO+0.5 mol/L蔗糖+20%SSS+M199培养基;D组为商品化Cryotissue Kit VT301/VT302成品]以及对照组(未经冻融处理的新鲜卵巢组织)。采用液氮液滴法在显微镜下观察4种保存液在快速降温和复融时的玻璃化状态;HE染色比较冻存后各组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中凋亡标志物细胞色素C(Cytochome C)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液滴法检测发现,在液氮中快速降温时A、B和D组冻存液均能保持完全玻璃化状态,C组冻存液呈部分结晶;在复融过程中,A、B和C组冻存液均出现结晶,D组冻存液则绝大部分保持透明的玻璃化状态。HE染色结果发现,A、B、C和D组人卵巢组织中的正常卵泡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组和对照组卵泡中Cytochome C显著低于C组(P<0.05),C组卵泡Caspase-3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通过液氮液滴法观察冻存液在快速降温和复融时的玻璃化状态方便直观,可用于对人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液的初步筛选;商品化Cryotissue Kit VT301/VT302冻存液冻融后人卵巢组织细胞凋亡较少,为较优的冻存液配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程序化冷冻和玻璃化冷冻两种方法保存人卵巢组织,解冻后组织病理分析原始卵泡存活情况。方法卵巢组织取自15例卵巢畸胎瘤患者,卵巢皮质切割成10mm×1mm×1mm的组织条随机分配到玻璃化冷冻组(A组)、程序化冷冻组(B组)、新鲜对照组(C组),组织病理分析比较三组原始卵泡形态的影响。结果三组共有572个原始卵泡,C组中96.9%的原始卵泡保持形态学正常,A和B组分别为85.6%与83.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与B组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冻融后组织的原始卵泡存活率小于新鲜组织,玻璃化冷冻与程序化冷冻方法都能较好地保存人类卵巢组织,可用于人类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效口服避孕药(OCP)预处理时间对POSEIDON标准的预期卵巢低反应(POR)患者IVF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符合POSEIDON标准预期POR患者的167个IVF周期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OCP预处理(7~30 d)后超短GnRH激动剂联合拮抗剂方案,按照OCP预处理时间不同分为A组(OCP预处理时间≤16 d,n=107)、B组(OCP预处理时间>16 d,n=6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周期指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BMI、基础FSH、AMH、IVF周期数及排卵障碍比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窦卵泡数(AFC)显著低于B组[(2.2±1.8)vs.(2.9±2.3),P=0.028];相对于B组,A组Gn起始剂量[(273.8±46.5)U vs.(290.4±59.3)U]、促排卵时间[(9.5±2.6)d vs.(10.4±2.6)d]及Gn总量[(2648.4±858.8)U vs.(3036.6±1009.0)U]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HCG日血清激素水平(E 2、LH、P)、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ICSI率、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胚率、移植胚胎数及周期取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鲜胚移植周期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B组(32.2%vs.12.7%;42.4%vs.17.6%)(P<0.05),而A、B两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着床率(32.1%vs.40.0%)和临床妊娠率(45.0%vs.40.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间早期流产率在鲜胚移植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OSEIDON预期POR患者超短GnRH激动剂联合拮抗剂方案前OCP预处理>16 d,鲜胚移植周期的妊娠率明显下降,且增加卵巢刺激时间及Gn用量,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但并不影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建议OCP预处理不超过16 d。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毓麟珠通过改善卵巢微环境防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和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三组均皮下注射小鼠透明带3(ZP3)多肽建立免疫性POI模型,模型建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戊酸雌二醇、毓麟珠溶液灌胃,每天一次,连续6周。高频超声系统动态监测卵巢面积、卵泡数、卵巢血流;取血检测血清激素水平。用BCA试剂盒检测卵巢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1)模型对照组小鼠卵巢面积、卵泡数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药组、中药组卵巢面积均显著增加(P<0.05),中药组卵泡数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高于阳性药物组(P<0.05)。(2)模型对照组小鼠较空白组小鼠卵巢动脉脉压差增大,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药组、中药组脉压差、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FSH、LH显著升高,而AMH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药组、中药组FSH、LH均显著降低,AMH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组较阳性药组FSH更低、AMH更高(P<0.05)。(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卵巢组织SOD、GSH-Px显著下降,ROS、MDA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药、中药组卵巢组织SOD、GSH-Px均显著升高,ROS、MDA均显著下降(P<0.05),且中药组ROS显著低于阳性药组(P<0.05)。结论中药毓麟珠能通过上调抗氧化因子、下调缺氧相关因子改善卵巢微环境,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脱氢表雄酮(DHEA)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症患者的卵巢储备相关指标和妊娠率的作用。方法这是一项在三级医院门诊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我们招募了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不孕症患者96人。研究人群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人,试验组给予补充DHEA 25 mg 1次/8 h,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连续2个月经周期。而后,两组患者均进行了连续3个周期的诱导排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及后续诱导排卵结局。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基础激素水平、窦卵泡计数(AFC)和不孕类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试验组在DHEA治疗后血清FSH、E2水平及FSH/LH比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AMH水平及AF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相关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应治疗后,试验组血清FSH、E2水平及FSH/LH比值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AF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后续诱导排卵周期中,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成熟卵泡数增高而卵巢刺激时间缩短(P<0.05),且3个周期的总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83%vs.6.25%,P<0.05)。结论DHEA可以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卵巢功能,并可以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对大鼠卵巢自体移植的作用。方法8周龄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自体移植+ADMSCs组及去势组,在自体移植后28 d,行卵巢组织HE染色卵泡计数,用免疫组化观察血管生成情况,用TUNEL荧光染色技术进行细胞凋亡计数,ELISA测定血清FSH、AMH水平。结果自体移植+ADMSCs组总卵泡数、原始卵泡数均显著高于自体移植组(P<0.05)。自体移植+ADMSCs组细胞凋亡计数显著低于自体移植组(P<0.05)。与自体移植组相比,自体移植+ADMSCs组大鼠血清FSH水平更低,AMH水平更高(P<0.05)。自体移植+ADMSCs组CD31阳性细胞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更接近。结论在大鼠卵巢自体移植过程中应用ADMSCs可改善大鼠卵巢自体移植效果,提高移植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小剂量HCG扳机在IVF-ET温和刺激方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行IVF-ET温和刺激方案的16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扳机方案:GnRH-a扳机组(60个周期)给予GnRH-a 0.2 mg皮下注射;双扳机组(42个周期)给予GnRH-a 0.2 mg皮下注射和小剂量HCG 2 000 U肌肉注射;HCG扳机组(63个周期)给予HCG 10 000 U肌肉注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包括Gn天数、Gn用量、扳机日E2和P水平以及14 mm以上的卵泡数和平均获卵数;比较3组患者的实验室参数,包括患者的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胚率;比较鲜胚和冻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包括平均移植胚胎数目、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在温和刺激方案中,无论单用GnRH-a扳机、双扳机还是HCG扳机,3组患者新鲜周期的Gn天数、Gn用量、扳机日E2和P水平、14 mm以上的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和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双扳机组MⅡ卵率和优胚率显著高于GnRH-a扳机组和HCG扳机组[分别为(89.85±15.12)%vs.(83.45±12.74)%vs.(84.16±14.52)%;(49.95±19.65)%vs.(46.02±18.89)%vs.(46.98±22.37)%](P均<0.05);GnRH-a扳机组鲜胚移植自然流产率显著高于双扳机组(15.79%vs. 7.14%,P<0.05),而在冻胚移植周期两组自然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7.1%vs. 9.1%,P>0.05);HCG扳机组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间鲜胚和冻胚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和刺激方案中,采用双扳机可以得到优质胚胎,获得满意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且自然流产率不高,中、重度OHSS发生率明显下降,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大鼠模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OHSS组、控制性超排卵(COH)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未成年雌性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腹腔冲洗液VEG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卵巢组织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OHSS组、COH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76.17±18.19)、(50.68±12.83)和(53.68±13.09)ng/L;其中,OHSS组的VEGF水平显著高于COH组和对照组(P<0.05),而COH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OHSS组、COH组和对照组大鼠腹腔冲洗液VEGF水平分别为(17.12±1.71)(、9.38±5.88)和(6.68±1.86)ng/L;其中,OHSS组的VEGF水平显著高于COH组和对照组(P<0.05),而COH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HSS组大鼠卵巢组织VEGF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97.23±7.26)显著高于对照组(78.55±8.48)和COH组(87.35±7.32)(P<0.05);COH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OHSS组大鼠卵巢组织VEGF mRNA表达的灰度比(1.23±0.23)显著高于对照组(0.68±0.13)和COH组(0.92±0.07)(P<0.01),COH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EGF在OHSS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