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安徽省农村居民普及自来水相关态度与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普及自来水影响因素,为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能够持续推进安徽省农村改水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农村巳使用与未使用自来水居民相关态度与需求。结果 已使用自来水用户对自来水供应满意度为 56. 00%;认为当前供应的自来水需要改进占 69.00%。未使用自来水用户接受过饮水卫生与改水宣传的有 74. 29%,霍乱、痢疾、伤寒可以通过饮用不干净的水传播知晓率仅有 34. 29%。愿意使用自来水的占 82. 86%。结论 农村普及自来水需要强化政府行为,充分宣传、教育、发动群众,改善自来水管理。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家庭饮用水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兰州市家庭饮用水状况,为进一步指导家庭科学饮水及开发优质饮用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05年3—5月,对兰州市8个区县居民进行饮用水的选择及饮用状况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32份。调查结果显示,饮用自来水的有543户,占65.3%。饮用桶装水(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家庭有248户,占29.8%,其中,饮用矿泉水的96户,占调查总数的11.5%;饮用纯净水的152户,占调查总数的18.3%。饮用深度处理水的41户,占4.9%。自来水用户最优先考虑的是饮水的“饮用方便”、“价格合理”、“水质安全”。桶装水用户最优先考虑的是饮水的“饮用方便”、“健康要求”、“口感好”。深度处理水用户最优先考虑的是饮水的“水质安全”、“口感好”、“健康要求”。桶装水用户中,高学历家庭所占比例为64.1%(159/248),高于低学历家庭[35.9%(89/248)]。饮用自来水的家庭所占的构成比随着月收入的升高而降低。月收入〈8000元的家庭,饮用桶装水的构成比随着月收入的升高而升高;月收入≥8000元的家庭,饮用桶装水所占的构成比有所下降,而饮用深度处理水的家庭所占的构成比升高较多。兰州市饮用桶装水家庭可接受的价格为7.2元/桶。其中,矿泉水可接受的价格为7.3元/桶,略高于纯净水(7.2元/桶)。结论兰州市家庭选择的饮用水类型主要为自来水。被调查者的学历、月收入以及饮用水的价格对其选择饮用水类型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高氟区农村饮用水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状况,为研究适宜农村地区预防地方性氟病的综合措施及监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34份水样,测定pH值、硬度、氟化物,同时抽取105户农村居民进行饮水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高氟区78.1%的农民已饮用自来水;61.3%的农民对饮用水水质存在不满意;81.9%的居民不知道饮水降氟方法,自来水水样的pH合格率为100%;改水后样本1水样总硬度合格率仍为0%;氟化物合格率为100%;样本2水样总硬度合格率达到100%;但氟化物合格率为0%.结论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在进一步加快推广力度基础上,提高科学勘测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巢湖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加快农村自来水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巢湖市农村镇区、行政村进行普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巢湖市农村总人口4323583人.有集中式供水设施229个,饮用人口1466590人,占33.92%;分散式供水饮用人口2856993人,占66.08%,水源类型包括深水井、浅水井、泉水、江河湖泊水库水、塘水和其他,其中,74.77%的人饮用浅井水.结论:巢湖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尚不够普及,应加快发展,同时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加快农村自来水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巢湖市农村镇区、行政村进行普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巢湖市农村有集中式供水设施229个,饮用人口1 466 590人,占33.92%;分散式供水饮用人口2 856 993人,占66.08%,水源类型包括深水井、浅水井、泉水、江河湖泊水库水、塘水和其他,其中,74.77%的人饮用浅井水。结论巢湖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尚不够普及,应加快发展,同时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型自来水发展很快,如上海县已建立了28座小型自来水厂,约有20万人饮用自来水,约占总人数的30%。随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小型自来水必将更为普及,饮用自来水农民越来越多,因此小型自来水水质将与亿万农民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当前,人们不仅关心饮用水的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制定农村改水规划,采取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卫生基线调查方案》进行,对柳州市郊区农村10个乡镇生活饮用水供水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郊区农民21.53%饮用城市自来水厂的自来水,42.99%饮用村镇集中式供水站自来水,35.48%饮用非自来水,以地下水水源集中式供水为主;检测10份水样,结果一级水质2份,三级水质1份,不合格水7份,主要是细菌学指标不合格。结论 对农村加强卫生管理、定期监测、加氯消毒等综合措施,来提高农村供水的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梅州市梅江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梅州市梅江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促进农村改水防病。方法 2004年对梅州市梅江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共调查梅江区3个镇2个郊区居民58801人,大多数农村居民(84.1%)饮用浅层地下水,以井水、泉水和手摇井水为主,少部分居民(15.9%)仍饮用不卫生的库、塘、河、沟地面水;有30.4%人口饮用未净化和未消毒的简易自来水,水质符合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Ⅰ、Ⅱ级的占63.3%。结论 梅江区农村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自然和人为的污染,水质差,水源选择、卫生防护方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宜宾县内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按照相关调查要求及监测规定,对县内各级各类学校饮水情况进行普查.结果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指标不安全水质占61.73%,村级小学尤为严重,占不安全水质中的89.59%,这与丘陵山区采用的饮用水源多为堰塘、小河沟水、田边水,且无过滤、净化、消毒处理等有关.结论 宜宾县中、小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隐患严重.调查提示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亟待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水源的保护与管理,加强对饮水的净化消毒,确保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学校自备饮用水水源的卫生与水质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改水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对北海市58所农村学校的自备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供水情况和师生的基本情况、饮水行为及饮水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8所学校自备水源,饮水覆盖35166人。检测末梢水58份,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是pH值(合格率为24.14%)、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86%)、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86%)、细菌总数(合格的为67.24%)。末梢水水质总合格率为5.18%,饮用合格饮用水的3608人,占10.26%;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67.24%,饮用合格水的27698人,占78.76%;pH值合格率为24.14%,饮用合格水的10998人,占31.27%。饮水卫生知识合格率,水质合格率高的学校师生为76.03%,水质合格率低的学校师生为67.70%(P〈0.01)。[结论]北海市农村使用自备水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不合格水样覆盖人群较广,人群饮水卫生知识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和水质合格率,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安徽省地理、人口等分布情况,确定19个市、县作为调查点,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源污染情况、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等调查;依据《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对水质卫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集中式供水单位303家、分散式供水单位189家;检测水样984份,其中集中式供水水样606份、分散式供水水样378份;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二级水为40.96%,三级水为58.03%。结论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较低,水源污染较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口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状况,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口县46个自然村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736份农村饮用水水样合格率仅为12.91%,丰水期水质与枯水期水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厂水与末梢水水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河口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受微生物污染非常严重,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和饮水消毒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水质卫生状况,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保障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确保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对2010-2013年吉林省农村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3年农村水源水水质总体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经分析2010-2013年农村水源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及毒理学指标水质合格率分别在94%和97%以上,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前两者相比比较低,影响了本省农村水源水总体合格率。结论本省饮水安全工程覆盖范围广,作为本省的惠民工程,能够为大多数人解决饮水问题,但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饮水源头正在日益遭受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陈喆霄 《职业与健康》2013,(24):3245-3248
目的了解宝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策略与措施。方法对宝鸡市10个县区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调查,并对抽取的225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水质监测评价。结果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和分散式供水人口分别占85.11%和14.89%;集中式供水点1265处,分散式供水点273处;采集枯水期、丰水期出厂水及末梢水共900份水样进行检测,总合格率为72.33%,枯水期水质合格率为78.22%,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为66.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表水合格率为49.32%,地下水合格率为76,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净化处理情况,完全处理水质合格率为80.43%,未全处理水质合格率为71.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宝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防护较差,微生物污染较重,要增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配备水净化消毒设施,加强水源保护,加强供水管理和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质量,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年来甘肃省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对甘肃省22个县辖区内农村集中式水厂和分散式供水点连续3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检测。结果共设置监测点611个,采集水样1 646份,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为42.17%,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为27.48%;单项指标合格率在95%以上的指标13项,超标较严重的指标总硬度、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论甘肃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低,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建议在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范农村集中式供水运行管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逐渐开展农村水质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水质情况。方法:对海拉尔区2008年-2010年自来水出厂水、自来水管网末梢水、农村小型集中供水、深井水共计456份水样进行监测检验。结果:共检测生活饮用水456份,合格164份,合格率为36.0%。其中自来水出厂水合格率100%;自来水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32.0%;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合格率51.9%;深井水合格率为23.6%。不合格项集中在色度、浊度、总铁、锰、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六项。其中铁超标最严重,合格率仅为47.5%。深井水氟化物超标的水样,来自高氟区。结论:海拉尔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监督检测,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林强  刘爱军  刘勇  李美丽 《职业与健康》2013,(22):3020-3021
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延庆县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因素,为全县农村实施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9年北京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随机选取65个集中式供水点,分别在枯水期、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质监测。结果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均为43.8%,出厂水合格率为51.5%,末梢水合格率为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02,P〈0.05)。结论延庆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完善农村改水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消毒工作,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掌握青岛市农村居民饮水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2010-2012年对全市涉农区市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等基础信息调查和水质采样检测。结果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普及率达100%;2010-2012年农村饮用水平均合格率大约为43.44%。结论从2010-2013年水质结果分析,微生物指标是影响水质合格主要指标,原因是多数农村供水工程无相应的消毒设施,部分配备消毒设施的工程消毒不规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市生活用水水质情况,为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采集大连市城市不同水质的生活饮用水,并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 2012年度共采集6个市政水厂、出厂水、20个末梢水、3个自备水源和10个二次供水监测点。出厂水合格率为100.00%。监测结果表明大连市政供水出厂水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监测80个市政末梢水,采集80份水样,市政末梢水合格率为85.00%;监测40个高层建筑二次供水的40份水样,合格率为90.00%;监测3个自备水源的12份出厂水、12份末梢水,自备水源出厂水合格率为66.67%。结论监测结果发现大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良好,居民可以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