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方式及心理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相同治疗条件下,不孕夫妇的生活方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有重要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不孕夫妇的负性心理影响治疗的成功率,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妊娠率。目前,有关心理因素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的作用机制及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仍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夫妇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不孕症夫妇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涉及个体因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因素、不孕症因素、有无冷冻胚胎、婚姻关系以及应付方式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促进措施主要有认知-行为治疗、护理危机干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期间进行咨询服务,这些干预措施能不同程度改善不孕症夫妇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卫生干预对不孕症妇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对920对夫妇的1320个周期的IVF-ET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VF-ET治疗前的不适与妊娠率较低相关联,而且还可能使治疗终止率增高,降低治疗成功率,做好卫生宣教和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恢复自信,主动配合治疗,增加治疗成功的机会。结论精神卫生治疗是不孕治疗整体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对IVF-ET治疗的成功率有重大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不孕症妇女面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同阶段、不同结局以及在妊娠期与自然妊娠妇女相比会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心理压力.最新研究认为IVF治疗前的不适与妊娠率较低相关联,而且还可能使治疗终止率增高,降低治疗成功率;同时认为精神卫生治疗是不孕治疗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相关机制的研究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较好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与治疗成功率的关系。方法:对1997年9月-2000年12月本生殖中心对860对夫妇的1200个周期的体外受-胚胎移植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做好卫生宣教和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恢复自信,主动配合治疗,增加治疗成功的机会。结论: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成功率有重大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张琼芬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346-1346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2012年2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206位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他们接受的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心理护理在此过程中作用和应用方法.结果 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206位不孕症患者,有70位临床妊娠,受孕成功率达到了36.84%.结论 心理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保持较高的受孕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IVF-ET妇女的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和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孕症妇女面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同阶段、不同结局以及在妊娠期与自然妊娠妇女相比会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心理压力。最新研究认为IVF治疗前的不适与妊娠率较低相关联,而且还可能使治疗终止率增高,降低治疗成功率;同时认为精神卫生治疗是不孕治疗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相关机制的研究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较好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IVF—ET妇女的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和干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不孕症妇女面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同阶段、不同结局以及在妊娠期与自然妊娠妇女相比会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心理压力。最新研究认为IVF治疗前的不适与妊娠率较低相关联,而且还可能使治疗终止率增高,降低治疗成功率;同时认为精神卫生治疗是不孕治疗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相关机制的研究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较好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心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后行IVF-ET治疗患者19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与电热针灸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自然流产与异位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减轻内异症不孕行IVF-ET治疗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其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4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常规组应用日常护理,护理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受精成功、优质胚胎数量显著高于常规组,总成功率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龄二胎夫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前的心理状况。方法选取山东省某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1-5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高龄二胎夫妇男女各180例,采用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高龄二胎夫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高龄二胎女性进入治疗周期前焦虑标准评分为(46±8.42)分,90例(50.0%)处于中、轻度焦虑状态;男性焦虑标准评分为(40.67±7.63)分,54例(30.0%)处于中、轻度焦虑状态,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进入治疗周期前抑郁指数为(0.52±0.06),102例(56.7%)处于中、轻度抑郁状态;男性抑郁指数为(0.49±0.06),84例(46.4%)处于中、轻度抑郁状态,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IVF-ET治疗的高龄二胎夫妇心理状态差,女性则更为显著,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性施加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中不孕的概率为正常人的20倍,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解决EMS合并不孕的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多数研究认为EMS削弱了体外受精(IVF)的妊娠结局,如何提高EMS合并不孕患者IVF的成功率,是目前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手段,盆腔结核是导致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患有盆腔结核的患者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获得妊娠后,容易再次感染结核或使体内陈旧病灶复发[1],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于2010年对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并发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诊断并进行了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了在对有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中精子的作用。 研究组由7对男性精子表面有明显的抗精子抗体的夫妇组成,对照组由9对女性输卵管不孕而无男性不育因素的夫妇组成,分别进行9个周期的IVF治疗。用混合抗球蛋白试验(MAR试验)检测精子表面抗精子  相似文献   

15.
由于职业、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女性不孕不育率逐年上升。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技术的过程中,职业女性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配偶的心理状态也会导致其心理变化,从而影响治疗结局。本文对患有不孕不育症的职业女性及其配偶在IVF-ET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和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对治疗结局产生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等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提高IVF-ET治疗成功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2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200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VF-ET临床妊娠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VF-ET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判断子宫内膜容受性对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育男性患者其精子DNA损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共计125例.按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15%、15%~30%、>30%为正常组、低损...  相似文献   

18.
不孕症对患者夫妇双方都是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生育的希望,然而治疗过程的痛苦、对结局的忧虑、经济负担等又同时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影响着治疗的过程及结局,值得生殖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关注和深入研究。文章系统回顾了心理因素对IVF-ET/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影响的相关研究,就心理因素及心理干预对IVF-ET/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输卵管积水的处理方式与IVF妊娠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卵管性不孕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主要的适应证,输卵管积水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对胚胎的毒性作用影响体外受精结局.在体外受精周期中,通过输卵管切除、穿刺抽吸输卵管积水等方式处理输卵管积水,明显提高体外受精的种植率及妊娠率.因此,探讨输卵管积水的处理方式对改善体外受精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孕发生率在逐年增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技术使不孕夫妇的生育愿望成为可能,然而着床失败一直阻碍着IVF-ET技术的发展。着床的过程十分复杂,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成功着床的关键,其中人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