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南桑植早三叠世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二叠统深海相地层中放射虫化石十分常见,浅海相灰岩中也时有发现。然而,格里斯巴赫阶至今未找到放射虫化石,迪纳尔期和史密斯期的放射虫化石仅有土耳其西北部,泰国南部、湖南桑植和美国俄勒冈州中部四个化石点。这些放射虫化石普遍产自灰岩中,并以极低的分层度为特征,仅由1到4个种组成,均为古生代型分子。根据牙形石化石,湖南桑植放射虫化石产物迪尔阶和史密斯阶的结核状灰岩中,鉴定有两个种,即Entactinia nikorni和?Polyentactinia phatthalungesnsis。它们与泰国南部迪纳尔期的放射虫可以对比,但与土耳其西北部迪纳尔斯至史密斯期的放射虫动物群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冯儒林 《古生物学报》1992,31(6):724-729
报道我国首次发现的三叠纪多板纲(Polyplacophora)鳞肋目(Lepidopleurina)鳞肋科(Lepidopleuridae)的—新属——中国石鳖(Sinochiton).新属保存较完整,贝体中等大,椭圆形,长宽比为1.44∶1;中间板宽远大于壳长,长方形,半圆形拱凸,壳顶不突出,后缘近直,中心区十分宽大,侧区很窄,或不明显,缝合片及嵌插板不发育;贝体具圆形环带.新属与菊石 Balatonites 共生,时代属 Anisian 期.新属与北美下二叠统的 Ochmazochiton Hoare, 1984 及宾夕法尼亚系的 Pedanochiton Debrock, Hoare et al 近似,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采自陕北府谷县三迭系和尚沟组上部的一槽齿类化石。根据骨髂形态特征认为属于古鳄亚目的原鳄科,与Chasmatosaurus和Elaphrosuchus相近,但上颌骨参与外鼻孔的构成及前上颌骨不呈喙嘴状等却显著不同。为此另建立一新属(Xilousuchus)。考虑其一些进步的构造、新属种的生存时代应稍晚于上述Chasmatosaurus和Elaphrosuchus。  相似文献   

4.
黔中、黔南中三叠世有孔虫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炎 《古生物学报》1984,(4):420-431
贵州三叠系发育良好,分布较广,产丰富的海生动物化石,其中已有许多门类业经研究发表,但有孔虫方面尚未见报道。笔者于1981年与云贵石油勘探处孔磊,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邓占球、潘华璋、陈金华、曹美珍等到贵阳青岩、安顺螺蛳山及贞丰等地采集了微体古生物样品。本文报道其中一些中三叠世的有孔虫的发现,计19属28种,其中1新属,3新种。饶有兴味的一些发现,是在贵阳青岩青岩组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知的檐齿龙目(Placodontia)化石仅见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区,其中豆齿龙亚目(Cya-modontoidea)产自关岭地区的法郎组瓦窑段,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楯齿龙亚目(Placodon-toidea)产自盘县的关岭组Ⅱ段,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本文记述的豆齿龙类新属种--康氏雕甲龟龙(Glyphoderma kangi gen.et sp.nov.)产于云南富源的法郎组竹杆坡段,属中三叠世拉丁期.正型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编号:M 8729),其头骨高度愈合,代表一个完全成年之个体,根据以下特征明显区别于我国的Psephochelys和欧洲的Psephoderma:1)头骨枕部具3枚大型的锥状鳞;2)背甲甲片结构更为复杂,具明显的放射状沟/脊结构.到目前为止,康氏雕甲龟龙是龟龙科(Placochelyidae)中惟一的中三叠世属种,该科的其他成员全部发现于上三叠统.  相似文献   

6.
湖南石门中三叠世巴东组轮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了湖南石门县沿市中三叠统巴东组轮藻化石,计有4属8种2未定种,其中包括3新种,它们是Stellatochara brevis sp.nov.,S.maedleriformis Saidakovsky,S.hoellvicensisHorn af Rantzien,S.sellingii Horn af Rantzien,Cuneatochara mira Lu,Stenochara yu  相似文献   

7.
<正> 198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克拉麦里地区的恐龙沟和五彩湾两地的石树沟组的中、下部层位中,发现了一些迷齿类化石,包括一些零散的脊椎骨和头骨碎片化石。石树沟组的时代当前一般认为是晚侏罗世的,也有人认为是中侏罗世晚期的。这是我国首次在侏罗纪地层发现迷齿类化  相似文献   

8.
四川海相三叠系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富含有孔虫化石的碳酸盐岩,是我国研究三叠纪有孔虫生物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早—中三叠世地层中产丰富的有孔虫化石,共识别出12属34种(包括未定种)。根据有孔虫化石群在地层中的分布特点,自下而上划分出4个组合带,即Rectocornuspira kalhori-Cornuspira mahajeri,Glomospirella vulgaris-Arenovidalina chialingchiangensis,Meandrospira pusilla-Glomospirella irregulariformis和Glomospira sinensis-Arenovidalina amylovoluta组合带。有孔虫化石带的建立为该地区海相三叠系地层的时代确定和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的材料来自鄂西巴东县宝塔河中三叠统巴东群宝塔河组。巴东群在长江三峡地区颇为发育,为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宝塔河组由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从中首次发现比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同层位中还有菊石、双壳类、牙形刺和有孔虫等化石。  相似文献   

10.
四川早、中三叠世介形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民 《古生物学报》1981,(6):501-507
我国上三叠统非海相介形类过去虽有报道,而下、中三叠统海相介形类,只是近年才在云、贵地区的飞仙关组、卡以头组和关岭组有所发现。本文报道的介形类材料,是1963年我所陈登棋等同志,采自峨眉龙门洞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第四段和嘉陵江组第二段;和1972年、1975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道了南京附近中三叠统中的海相介形类化石共4属7种,其中1新种Judahella longtanensis和2未定属种Gen.et sp.1及Gen.et sp.2;与介形类化石共生的还有海相瓣鳃类化石Myophoria(Costatoria)goldfussi mansuyi Hsü.此介形类动物群与贵州郎岱中三叠统关岭组的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2.
湖南石门晚震旦世微叠层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知的楯齿龙目(Placodontia)化石仅见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区,其中豆齿龙亚目(Cya- modontoidea)产自关岭地区的法郎组瓦窑段,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楯齿龙亚目(Placodon- toidea)产自盘县的关岭组Ⅱ段,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本文记述的豆齿龙类新属种——康氏雕甲龟龙(Clyphoderma kangi gen.et sp.nov.)产于云南富源的法郎组竹杆坡段,属中三叠世拉丁期。正型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编号:M 8729),其头骨高度愈合,代表一个完全成年之个体,根据以下特征明显区别于我国的Psephochelys和欧洲的Psephoderma:1)头骨枕部具3枚大型的锥状鳞;2)背甲甲片结构更为复杂,具明显的放射状沟/脊结构。到目前为止,康氏雕甲龟龙是龟龙科(Placochelyidae)中惟一的中三叠世属种,该科的其他成员全部发现于上三叠统。  相似文献   

14.
湖南嘉禾袁家晚二叠世瓣鳃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嘉禾地区的上二叠统,自下而上可分为两个组:1.龙潭组:下部海陆交互相,含煤,上部以浅海碎屑岩为主;2.大隆组:硅质岩、沙页岩、泥岩等。含瓣鳃类化石丰富,经鉴定、描述有22属、46种,其中1新属、12新种、5未定种。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这些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嘉禾地区上二叠统和邻区的对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和2013年在湖南省桑植县天平山采集到6号臭蛙类标本,经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鉴定为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表明天平山为该物种的新分布点。这些标本与宜章臭蛙的主要鉴别特征相符:体型较小;体背面棕色斑大而密,形状不规则;腹面褐色,其上斑纹稀少;股后部色浅,深色斑明显。雄性头体长(52.45 ± 2.54)mm(48.96 ~ 54.92 mm,n = 3),雌性头体长(73.11 ± 1.43)mm(71.26 ~ 74.74 mm,n = 3),均比模式标本群体的头体长略大。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502 bp)的系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的天平山臭蛙标本与宜章臭蛙已知种群聚为一支系,天平山种群与宜章臭蛙已知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 0 ~ 0.008 1,远小于宜章臭蛙与其近缘种龙胜臭蛙(O. lungshengensis)之间的遗传距离(0.035 2 ~ 0.043 9);这表明采自天平山的臭蛙样本属于宜章臭蛙。本文为宜章臭蛙物种的地理分布与系统学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椭圆异木在粤北晚三迭世地层中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960年7月,我院贵州地层队在平塘县甘寨地区实测了一个石炭系至二迭系剖面,收集了各门类化石,其中(?)类化石由笔者鉴定。本文主要是将该剖面上二迭统中几个新(?)类予以描述。这些新(?)类包括一个新属新种Haoella sinensis,另外还有四个新种分属于四个旧属。它们都是产于该区晚二迭世吴家坪组上部的矽质灰岩中。含(?)地层的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8.
湖南桑植下二叠统的腕足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的材料,是笔者等1965年采自湖南桑植县凉水口公社仁村坪二叠系(图1)。下二叠统剖面的露头良好,除底部有少量含煤碎屑岩外,几乎全部由碳酸盐岩组成。化石十分丰富,特别是腕足动物尤为发育,其次为(竹蜓)、珊  相似文献   

19.
湖南慈利晚二叠世松藻类化石古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湖南慈利虾米洞剖面上二叠统长兴组含有丰富的松藻类和粗枝藻类化石,并且两者各自成带。松藻类化石包括3属(Anchicodium,Gymnocodium,Permocalculus)7种;粗枝藻类化石包括3属(Epimastopora,Mizzia,Macroporella)。基于形态结构和矿物组构的相似性,本文建议将以前归入裸海松藻科的化石属全部归入松藻科。松藻类化石分布在代表低能环境的粒泥岩和泥粒岩中;而粗枝藻类化石产出在松藻类层位之上代表高能环境的亮晶颗粒岩中。由于对光线的依赖,本文把晚二叠世松藻类的古水深范围限定在20–80 m,把粗枝藻类的生活环境限定在水深约为20 m以浅的浪基面之上的较高能浅水环境。认为该剖面从下部的松藻类群落演替到上部的粗枝藻类群落的主控因素是水深的变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的三列齿类化石是该类动物在我国西北地区之首次出现,与四川自贡所产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的自贡似卞氏兽(Bienotheroides zigongensis)归同属同种,故认为五彩湾组可与下沙溪庙组相对比。新标本的发现在若干形态特征上补充了以往记述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