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当今的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除重视生物因素外,还强调心理、行为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原来的责任制护理向整体化护理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临床护士必修的课程。特别是对于外科手术病人,心理护理更有必要性。手术作为一种应激原,常可导致手术病人产生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对自身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变。新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人的心理、生理和环境(自然的、社会的)体系中所有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护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例,对手术前后病人可能发生的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自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教授 G.L.Engel 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现代“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应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至今,已近20年。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基本概念、基本框架的改变,它要求临床诊断模式、治疗模式、护理模式、预防模式、康复模式都发生相应的改变,建立崭新的、可供操作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的诊  相似文献   

4.
心理护理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正由传统的功能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系统的、有计划的整体护理转变,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除满足病人的生理、生活上的需要外,还必须对病人的心理反应、家庭社会的反应进行了解、观察和研究。心理护理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引下进行的,这个模式是要掌握病人心理规律解决病人的心理级题。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是保证健康和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护士发展方向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顾炜  张少茹 《护理学杂志》2000,15(11):701-703
截止 1 998年 ,我国护士总数已达 1 2 1 .88万名 ,约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2 8% [1] 。护理工作在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其社会舞台愈来愈广阔 ,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护理专业人员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 1世纪护士应掌握已知的、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其发展方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护理教育护理教育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基础。当今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更新和转变 ,一次性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转变为阶段性、分专业的终身教育[2 ] 。这种新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程红群  王健康 《护理学杂志》2002,17(11):878-880,F003
1977年Engel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人类社会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体现,“以医疗为中心护理”的服务模式已逐渐被“以病人为中心护理(PFC)”的服务模式所替代。1983年美国弗罗里达州的湖岸地区医疗中心(Florida's LakelandRigional Medical Center)首次把PFC的概念付诸实践,为了这一新护理模式的运行,美国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交叉学科大量出现,医学正在发生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其中护理学不断出现新的内容。众所周知,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病人,人是具有复杂的生物生理活动和社会心理影响,而病人则除了流行病和传染病等危害健康的因素外,还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滥用药物、烟酒无度、精神过度紧张,毒品危害等致病因素有关。特别是对拟采用手术治疗的病人对手术、麻醉由于不了解而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有的甚至夜不能眠。因此必需改变过去对手术病人单纯在手术室进行护理服务的模式。转…  相似文献   

8.
微创技术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外科创新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侵袭或损伤达到最佳的外科治疗效果。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渐进和转换,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学和相关学科如材料、信息、医学工程学等的相互融合和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腔镜和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进步,并逐渐形成了微创外科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9.
美容整形外科是整形外科的一大分支,是用外科手术方法改善或增进人的容貌美与形体美的一个分支学科[1].日本学者认为美容整形外科是维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之后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称之为第四医学[2],随着我国美容外科的迅速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对美容整形外科手术病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力求为临床美容外科手术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扩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士在知识结构和护理工作的范围已经扩大,分工也越来越细如心电监护,各种导管的插入术,内窥镜检查,心脏复杂手术,断肢再植,脏器移植等术后的护理。使医学、护理学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更多的学识,才能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胜任当代护士的职业。对此,要把培养人才和管理使用人才作为医院、护理部乃至护士长的一项大事来抓,使医院逐步地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技术护理骨干队伍,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际护理组织明确指出:护士的基本责任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许多发达国家的护士工作已从医院走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护理。据美国护理学会近五年的统计,美国各医院附设的家庭护理机构已增至77%,老人医疗保健机构增加50%。香港在街道社区设有诊所,另有流动诊所、水上医护船、直升飞机等为交通不便的偏辟地区居民进行护理服务,这是当前国际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产物—护理社康活动。  相似文献   

12.
整形美容医学中的心理因素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形美容医学不仅局限于医学范畴,而且涉及社会、心理、伦理等诸多领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形美容外科得以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整形美容手术不仅要维护受术者的健康,而且要在较高层次上达到社会的审美要求和受术者的心理满足[1]。整形美容医学是要处理人们的情感、心理、社会需要以及渴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心理和社会的过程,这也是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决定的。整形美容医学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2],深入研究心理因素在整形美容医疗实践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整形美容医学的目的是维护和…  相似文献   

13.
黎荔 《护理学杂志》2001,16(10):639-640
继续教育是以知识更新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教育。随着科学的进步 ,现代医学正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向微观深入 ,二是向宏观扩展。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不断补充、提高和巩固。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 ,我选择阶段性继续教育的学习方式 ,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充实自己。1 适应时代要求 ,坚持自学近 2 0年来 ,世界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 ,医学领域发展十分迅…  相似文献   

14.
一、审美保健与健康 1.审美保健的提出:保健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这个概念告诉我们通过生物学方法可以达到健康的目的。在当代它已从单一概念发展成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概念。20世纪70年代,医学模式发生变化,生物医学模式扩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0世纪末期,我国学者景生保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审美医学模式。这样,健康概念就要从审美的高度进行审视。生命质量概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导致医学的重心由治疗向预防转化,由防治疾病向维护身体健美方向转化。健康应该是人在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完美适应的高质量的生命体。秉承健康概念这一新观念,作者在2004年干部保健工作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审美保健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心身疾病”的概念。护士不仅应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给患者以良性刺激,调正患者心理,使之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本文就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意义作一探讨。对象和方法本文以我院1986年开展心理护理中56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以下简称观察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从35~81岁,平均年龄47.8岁。并以开展心理护理前的1984年收治的住院冠心病患者44例作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12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61.4岁(以上两组诊断均符合1979年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心理护理是通过开展责任制护理,  相似文献   

16.
医学模式中传统的以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在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迅速,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7.
截瘫康复中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瘫康复中的心理护理贾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深切认识到人的健康是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好心理护理,对截瘫患者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率,促进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心理康复护理方法1.1否定沮丧期...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医学科学面临着一个新的转折。几千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一新的模式的转变,不仅把人看成是物质的血肉之躯,而且要研究与人密切接触的社会环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精神活动对机体的影响。也就是说,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除了研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以及病程的转归、预后外,还要注重研究  相似文献   

19.
美容整形手术病人美容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容整形外科是整形外科的一大分支,是用外科手术方法改善或增进人的容貌美与形体美的一个分支学科[1]。日本学者认为美容整形外科是维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之后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称之为第四医学[2],随着我国美容外科的迅速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对美容整形外科手术病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力求为临床美容外科手术的实施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 对象: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美容整形外科来诊并实施手术病人共85人。方法:采用龚耀先修正的艾森克人格问卷[4]E…  相似文献   

20.
护理美学是伴随着医学美学的诞生而产生的。它的诞生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实现医学总体目标的需要,标志着护理科学已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或精神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消除疾病的症状,而是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