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两岸堤防穿堤涵闸较多,但结构大致相似,前期设计可挑选左右堤不同孔径、不同流量、需要拆除重建的涵闸进行典型设计。  相似文献   

2.
通河县堤防工程全长82.07 km,共设穿堤筑物23座,(其中自排涵闸17座,强排涵闸6座.) 1 穿堤建筑物施工条件 1.1 水文地质条件 穿堤建筑物座落在松花江干流堤防线的低地沟溪上,承就泄堤区域雨洪和农田排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3日,淮河入江水道左堤74.15K处杨金闸下游南侧钢筋混凝土八字翼墙在暴雨中突然整体倒塌。这是入江水道沿线涵闸工程存在的诸多隐患和薄弱环节的一次暴露。此后,我们对金湖县入江水道沿线涵闸工程的现状作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上中游15.8万km~2区域内洪水入江归海的主要通道,为国家流域性防洪工程。金湖县境内入江水道堤防长115km,沿线共有穿堤涵闸30座,东西偏泓节制闸2座。这些涵闸大部分与入江水道一起建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具有防  相似文献   

4.
依据东山涝区防洪工程20a一遇的洪水标准及实测资料,布设堤防工程及穿堤涵闸工程,从推求设计水面线计算了堤防高程,并对堤防渗流、边坡稳定进行计算确定堤防断面,并进行涵闸的水力计算,确定其水力要素及消能工程。  相似文献   

5.
邱增文 《治淮》2002,(6):27-28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干流全长430km。目前淮河系统管理的各类堤防达1740km,主要有淮北大堤圈堤、城市工矿堤、一般堤及行蓄洪堤等,有各类建筑物300余座,其中大型涵闸9座,中型涵闸17座,小型涵闸288座。这些防洪工程保护着1600万亩耕地、京沪和京九铁路、两淮煤电能源基地的安  相似文献   

6.
鉏振宝  陈航 《治淮》2008,(11):15-16
安徽省怀远县境内现有淮河、涡河、茨淮新河干流堤防7条共长228.5km,一般堤防2条共长18.94km,行洪堤2条共长39.12km,内河堤防共长32.9km;涵闸21座54孔,其中中型涵闸3座15孔,小型涵闸18座39孔,均隶属怀远淮河河道管理局管辖,是沿淮管理战线较长的管理单位之一。河道堤防保护范围涉及淮北平原、两淮煤矿等主要粮食和能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夏军  沈芝凤  刘良  吕赛军  张阳 《江苏水利》2004,(4):21-21,24
淮河入海水道全长163.5km,近期工程设计行洪流量2270m^3/s,堤防等级:南堤1级,北堤2级。沿线有14座穿堤涵闸位于软土地基上,其等级与所处堤防等级一致,涵闸本身及其与两侧堤身之间的连接段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堤防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我市境内流域性堤防及中小型水库在5个流量以上的穿堤涵闸共有280余座,这些穿堤涵闸在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及防洪保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建筑物大都始建于60~70年代,运行30多年来,在历次大洪水中也出现过许多因渗透破坏引发的险情,暴露出了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尚待急需解决的问题。2 穿堤涵闸的渗透破坏2.1 涵闸与土堤的接触面渗漏破坏 在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渗透水沿涵闸与堤的接触面渗漏,告别有的堤防原设计标准偏低,经过历次加固  相似文献   

9.
洪汝河近期河道治理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铲除老堤,填筑新堤,河道扩挖,老堤加固,新建涵闸,加固涵闸座,新建电灌站,排涝站,新建生产桥及扩建交通桥,险工治理、排泥场,移民庄台。工程等级为Ⅲ等工程,堤防为3级堤防。建筑物等级为3等,按3级建筑物设计。近期按除涝3年一遇、防洪10年一遇标准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堤防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对那些未达到防洪防汛的堤防进行加固。堤防工程出险,多是因为江河冲刷力度过大、软弱堤基变形沉降、堤身脱皮滑坡等原因造成的。某些堤防防洪标准不够,出现漫堤溃堤的现象。因此,在对堤防工程进行设计加固时,要提升堤防防洪的标准,并对出险堤段做好加固。在堤防工程建设时,环境地质会影响到堤  相似文献   

11.
’98大水以后 ,国家加大了大江大河的治理力度 ,对大江大河堤防工程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至2 0 0 0年底我区累计投入资金 19亿元 ,新修、加固堤防 3344km,我区主要江河的重要河段堤防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大大地提高了江河的防洪能力。我区大部分地区是山丘区和平原区 ,要想提高江河防洪能力 ,满足经济社会对防洪兴利的要求 ,仅有堤防建设是不够的。只有堤、库结合 ,才能解决山区防洪问题 ;只有堤、闸、库 (滞洪区 )结合 ,才能解决平原区洪水问题 ;只有库、闸联合调度 ,才能解决蓄洪、滞洪、用洪问题。只有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相似文献   

12.
李平安  李婧颜梅 《人民黄河》2007,29(1):F0004-F0004
高青黄河河务局下设3个管理段,7个职能部门,能有在职职工100人,所辖堤防长度46.92km,有险工2处,控导工程7处,顺堤行洪防护工程1处,引黄涵闸2座。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堤防为历年加高培厚填筑而成,存在地基地质条件差、堤身施工质量不好、涵闸老化失修、河道演变及坡岸崩塌等问题,1999年,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对长江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作出重要安排,明确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在1999-2000年度的工程建设中,首先利用现代勘测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堤防进行全面检查,获得了工程地质、水气象和地形测量成果资料,在此基础上,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科研与设计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堤防加固工程措施,包括堤身与堤基防渗技术,压盖与导渗技术,崩岸治理与护脚技术,堤身安全监测技术,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与质量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怀洪新河是淮河中游治淮骨干工程之一,河道干流全长121km,其中安徽省境内95km,堤防长255km,大中型水闸9座,穿堤涵闸99座。其主要作用是分泄淮河中游洪水,配合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使淮北大堤和城市圈堤的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怀洪新河管理范围内非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主要包括跨河、穿河、穿堤、临河桥梁、码头、缆线、管道、取水等工程设施。面对防洪工程有重大影  相似文献   

15.
《治淮》2021,(8)
正一、工程概况宿迁市古山河作为洪泽湖周边区内的跨县重要性河道,是宿迁市成子湖周边主要排涝、供水河道。上游起于宿迁市宿城区洋河新区,流经宿城区屠园乡、泗洪县曹庙乡、宿城区中扬镇,于中扬镇唐莫村入洪泽湖。工程建设内容为:(1)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岸坡防护及堤防防渗工程:疏浚河道22.40km,入湖口抽槽2.50km,堤防加固6.30km,岸坡防护6.50km,堤防防渗加固处理6.0km;(2)配套建筑物:拆建长庄箱涵1座,新建屠园蓄水闸1座;(3)泵站工程:拆建胡庄站、史场站2座排灌泵站(;4)穿堤涵闸工程: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我市境内流域性堤防及中小型水库在5个流量以上的穿堤涵闸共有280余座,这些穿堤涵闸在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及防洪保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建筑物大都始建于60~70年代,运行30多年来,在历次大洪水中也出现过许多因渗透破坏引发的险情,暴露出了设计、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尚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临黄大堤上有多处涵闸虹吸工程,并建了一些不同型式的输水、输油、输气、通讯等穿堤管线。未改建的涵闸、虹吸防洪标准低,有的管子接口裂缝,锈蚀严重,甚至已穿透漏水或断裂。这些穿堤涵管工程是堤防防洪渡汛的薄弱环节,也常形成危及堤身安全的隐患。近二年开挖东阿修防段小生庄扬水站穿堤涵洞和惠民修防段王集虹吸工程时,就发现有上述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河道堤防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御洪水的最后屏障。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县、场堤防总长1370.4 km,其中回水堤长348.8 km。由佳木斯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承担完成设计的有461.01km,占全省松花江干流县、场堤防总长的33.64%。近5年,全省松干堤防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堤防工程建设存在主要问题是:有的项目,  相似文献   

19.
河道堤防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堤防是防御洪水的最后屏障.目前我国建有各类堤防25万km,其中主要堤防6.57万km.我国现有的堤防有三大特点:一是堤基条件差,堤防傍河而建,在堤线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基础大多为沙基,而且绝大部分堤防的基础基本上没有进行处理;二是堤身质量差,不少堤防是在原民堤的基础上,经历年逐渐加高培厚而成,往往质量不佳;三是堤后坑塘多,尤其是长江干堤和洞庭湖、邵阳湖区,筑堤土料严重不足,多年来,普遍在堤后取土筑堤,取土坑、塘多未做处理,覆…  相似文献   

20.
桂文中 《中国水利》2009,(10):23-24
一、建设生物防护工程背景 同马大堤位于长江中下游左岸安徽省安庆市境内,为长江干堤Ⅱ级堤防,全长173.53km,其中沿长江段堤长138.24km,沿皖河段堤长35.29km。1983年,同马大堤被列入原水电部基建项目,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同马大堤暴露出诸多严重隐患,被列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填塘固基、堤身加固、堤身防渗、涵闸加固、堤顶公路、堤身护坡、管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