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MI是内科急危重症,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外报告镁盐治疗AMI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我科从1989年以来应用镁盐治疗AMI1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治疗组:25%硫酸镁10ml加入10%糖盐500ml、10%KC15ml、正规胰岛素10单位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硝酸甘池,肌注利多卡因,口服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对兼症给予对症处理。 对照组:除未用硫酸镁外,其他治疗基本相同。 3 结果 3.1 止痛 治疗组除3例无胸痛外,余7例给药后胸痛一天消失5例,2天胸痛消失2例,平均1.29天;对照组除2例无胸痛外,胸痛一天消失者6例,胸痛2天消失者2例,胸痛3天消失者2例,平均1.  相似文献   

2.
镁盐治疗急诊PTCA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 PTCA前 ,利用静脉滴注硫酸镁的方法以探讨镁盐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1997年至 2 0 0 0年 4月急诊 PTCA113例 ,AMI发病时间 1~ 10小时 ,在行急诊 PTCA前随机分为镁盐组和对照组 ,镁盐组从入院即刻静脉滴注 2 5 %硫酸镁 ,至冠脉开通时输入镁量约为 10 .99mmol,连续作心电监护 ,观察记录冠脉开通 1小时内再灌注心律失常 (阵发室速、室颤 )的发生。结果 :两组阵发室速发生率为 35 .7%和 86 % (P<0 .0 1) ,室颤为 5 .3%和 19.3% (P<0 .0 1)。结论 :AMI早期快速静脉滴注镁盐对减低急诊 PTCA再灌注心律失常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8例 <70岁急性心肌梗死 (AMI) ,44例≥ 70岁AMI患者予尿激酶治疗 ,45例≥ 70岁AMI患者非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 ,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心功能状态。结果 :非老年与老年溶栓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 66 67%和 61 3 6% (P >0 0 5 ) ,轻度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2 5 %和 2 2 72 % (P <0 0 5 ) ,严重出血发生率为 0 %和 4 5 4% (P >0 0 5 ) ,老年溶栓组和非溶栓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 4 5 41%和 11 11% (p <0 0 5 ) ,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 6 3 6%和 8 89% (P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11 3 6%和 2 2 2 2 % (P <0 0 5 ) ,EF值分别为 5 6 2±8 7和 44 6± 9 2 (P <0 0 5 )。结论 :老年AMI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溶栓药物剂量 ,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已知血清镁水平降低与频发性心律失常有关。作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观察静注硫酸镁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确诊为AMI者9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安慰剂组46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梗塞部位、酶学改变及发病至用药的时间均配对。除外有休克及传导阻滞的患者。治疗组用硫酸镁2.4克加于5%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观察128例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将128例AMI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和对照组(63例),两组均给予扩冠脉、有溶栓适应证者行溶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予静滴门冬氨酸钾镁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则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vs15%),室颤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显著改善AMI患者的预后,可作为常规治疗用药;胺碘酮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Subban  V  Gnanaraj  A  Gomathi  B  武峪峰 《临床荟萃》2012,(17):1501-1501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治疗,病死率可达70%~80%,早期置换血管术可以提高AMI合并CS的生存率。本研究目的是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CS患者应用之后的中期结果的预测因素。分析了41例患者为接受初次或CS救护性PCI情况,比较了基线、血管造影术、PCI资料、30天及1年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AMI患者,于90min内给予rt-PA总量50mg,观察血管再通临床指标、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 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78.85%,5周住院病死率1.92%。结论 小剂量rt-PA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脑梗死占AMI总数的2.5%~6.1%,病死率占AMI的54.0%。早期诊断、及时治疗AMI合并脑梗死,对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恢复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院1996~2009年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87例,其中21例合  相似文献   

9.
郝建峰  刘燕娟 《临床荟萃》1996,11(20):917-918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陆续报道了静脉应用硫酸镁,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发现,血镁浓度与硫酸镁治疗效果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以期能为硫酸镁的临床应用起指导作用。 1 急性心肌梗塞(AMI) 王学忠等观察136例AMI患者入院当日血清镁,有和无并发重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镁分别为0.76±0.08mmol/L与0.82±0.08mmol/L,P<0.01,有显著差异。吴雅伦等将159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镁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81例,并观察97例发病当日入院患者的血清镁。测定结果显示:血清镁为0.69  相似文献   

10.
不同范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小范围和大范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早期病死率。方法对 4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 Wagner的 QRS评分法分为小范围心肌梗死组 2 5 1例和大范围心肌梗死组 165例。结果大范围心肌梗死组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较高 ,入院时心率较快 ,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心功能较差 ,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较高。小范围心肌梗死组早期病死率 13.94% ,大范围心肌梗死组早期病死率 33.33%。结论 QRS评分法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尿激酶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过程中的监护要点。方法 应用尿激酶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并在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及监测措施。结果 溶栓治疗后有42例血管再通,6例未能再通,4例患者追加尿激酶剂量后再通,4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心脏破裂,2例伴心律失常死亡。结论 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实施高质量的有效监护,可提高临床再灌注率,减少病死率,从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 ( AMI)是内科常见危重病 ,其院外病死率高 ,心律失常是AMI急性期死亡、尤其是猝死的重要原因。现将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科 1994年 1月~ 1997年 10月院外救治 AMI伴发心律失常 6 8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334例患者均有典型的 AMI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符合 1979年ISFC/ WHO的 AMI诊断标准。各种心律失常均有心电图证实。患者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 :≤ 30分钟 374例 ,31~ 6 0分钟 5 14例 ,6 1~ 12 0分钟 2 6 7例 ,12 1~ 2 40分钟 113例 ,>2 40分钟 6 6例。伴发心律失常 6 81例 ( 5 1.0 % )。其中室性期前…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低镁血症与心律失常,冠心病猝死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死亡率增高有密切相关。为探讨镁剂对AMI的疗效,作者晚近将103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50例)和安慰剂组(5例),进行了双盲对照研究、观察、记录了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两组在年龄、性别,胸痛开始的平均时间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在入院的48小时内给予硫酸镁22克(91.6毫摩),溶于等渗葡萄糖液500毫升内静脉滴注。给药方法:前3小时6克,后21小时1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急诊PCI治疗AMI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急诊PCI治疗的AMI死亡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PCI策略、死亡原因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 急诊PCI围术期病死率为5.97%.急诊PCI术中死亡2例;术后<24h死亡8例;术后24 ~72 h死亡2例;>72 h死亡4例,最长死亡时间为术后第14天.多数患者在24h内死亡.术中死亡患者主要死于血管再通后无复流及顽固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术后72 h内死亡主要原因为顽固性心源性休克及室性心律失常等AMI并发症.超过72 h死因多为造影剂肾病致急性肾损伤、致命性内脏出血、急性肺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 急诊PCI治疗AMI的主要死亡危险因素为老龄、心源性休克、基础疾病尤其糖尿病、再发AMI、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致命性出血并发症等.为减少AMI病死率,应进一步提高PCI操作技术,重视合并症及综合治疗,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  相似文献   

15.
张智兰 《护理研究》2006,20(2):491-492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治疗目前已成为AMI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静脉溶栓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可使已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心室功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病人近期和远期病死率,改善预后。现将我院于2002年7月-2004年7月对3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尿激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均在发病6h内)的病人的护理及观察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镁盐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2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入院当日血清镁,平均值0.82mmol/L,其中有和无并发重症室性心律失常者的血清镁((?)±S)分别为0.76±0.08与0.82±0.08mmol/L,P<0.01。用随机双盲法将入院病人224例分为两组,136例为镁盐治疗组,另8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重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7%与41.5%(P<0.01);重症性心律失常致死者为0.7%与4.5(P<0.05);死于泵衰竭者为1.4%与5.6%(P<0.05);总病死率为2.1%与10.1%(P<0.05)。镁盐治疗组均无不良反应。表明 AMI 早期静脉滴注镁盐确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可作为 AMI 常规治疗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已取得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溶栓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应用 ,大大降低了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但如何进一步改善心肌梗死存活者的预后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 ,存在左室收缩功能降低、持续心肌缺血以及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 (多型性或RonT室性早搏、室速等 )的高危患者心肌梗死后 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2 0 %~ 5 0 % ,相反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良好 ,无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及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低危患者年病死率仅为 2 %~5 % [1] 。因此 ,对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是改善其预后的关…  相似文献   

18.
胡敏芝  苏若琼 《护理研究》2012,26(8):714-715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监测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5例AMI发生部位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对不同部位AMI病人并发心律失常进行监测,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抢救及护理措施.[结果]65例不同部位AMI病人并发心律失常恢复实性心律为96.92%,仅2例病人死亡.[结论]对不同部位AMI病人并发心律失常进行有效的监测护理,有利于病人的早期救治,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王靖 《护理研究》2006,20(21):1941-1942
急性心肌梗死(AMI)绝大多数发生在院外,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在急救措施不断提高下,病死率仍然高达10%[1],其中约2/3死于院外,所以在病人发病到入院期间给以及时、正确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硝酸甘油(NG)可能是防止AMI早期扩展的有效药物。回顾性总结我急救中心2001年5月—2005年5月期间出诊AMI有完整记录病历260例,其中静脉应用NG98例,对照分析院前应用NG的疗效及护理如下。1.1一般资料收集5年来出诊AMI260例病人,发病时间均在3h内。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1年AMI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广泛应用,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已经下降到约5%,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改善AMI患者预后的最关键环节,但是约有1/4-1/3的AMI患者在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