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余月娟 《河南中医》2006,26(10):28-2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人早期即有肾脏损害,而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治疗非常棘手。目前多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等治疗措施为主。中药对糖尿病肾病有独特疗效,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分期论治,早期可使病情逆转,中晚期可明显延缓病情发展[1]。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关系重大,糖尿病的发生开始即有肾脏损害,肾脏体积大,滤过率高,此时无任何临床表现,为糖尿病肾病隐匿期。糖尿病肾病初期有微量蛋白尿,由微量蛋白尿到间断尿常规蛋白阳性至持续…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慢『生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证状,而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病情多已发展至不可逆性,自持续性蛋白尿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已为期不远。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我们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过程是从正常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临床蛋白尿至终末肾功能衰竭。然而肾病发展可以被阻止或延缓于任何一个阶段,早期甚至可以逆转。本文通过对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探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治,从早期诊断、早期介入、控制大量蛋白尿与水肿,以及如何控制糖尿病肾病进程方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探讨了有效的思路与方法,对临床借鉴,多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标记物,也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最危险因素及预测临床肾病、肾衰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指标。因此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尤其早期蛋白尿成为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之一。笔者采用缬沙坦联合荆防肾炎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床上以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然而,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之前必须排除非糖尿病肾病(NDRD)的可能性。在糖尿病伴有蛋白尿进行肾穿病理活检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健康体检的正常成人50例为对照组,同期糖尿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其中24 h蛋白尿正常者41例为糖尿病组,24 h蛋白尿在30 mg以上者49例为糖尿病肾病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受检者的肾脏情况、血流成像等。结果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肾脏体积大于对照组(P均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肾脏实质分级、肾内CDE血流分级、肾内动脉血流等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疾病,可以根据肾内血流灌注、血流参数等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朱凤辉  曹永芬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378-378,395
目的 观察中药水煎浓缩液灌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水煎浓缩液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浆白蛋白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相关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显著,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不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还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致死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会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至今尚无有效的措施阻止其进展。因此,全社会应大力提倡对此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取控制蛋白尿、降血压、控制血糖等方法,但患者病情容易反复,病程进展较快。中医运用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张建伟教授认为,治疗本病应谨守病机,分清标本,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合专方专药。文章通过案例介绍张建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早期诊断及干预意义重大。文章就目前早期诊断DN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如微量蛋白尿、半膀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等的研究概况作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院糖尿病科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糖尿病专科门诊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84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和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2],确诊为糖尿病早期肾病。排除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结石、高血压肾损害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蛋白尿。随机分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则难以逆转,因此,早期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笔者依据中医理论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治则,对4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在减少蛋白尿方面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和/或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例血清肌酐水平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者30例,微量白蛋白尿者20例,白蛋白尿者15例;有视网膜病变者30例,无视网膜病变者35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所有患者血浆VEGF浓度。结果血浆VEGF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浆VEGF水平微量白蛋白尿者高于正常白蛋白尿者,而白蛋白尿者最高。伴有视网膜病变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者。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EGF水平的升高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2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126.3,服用厄贝沙坦150mg/d,另1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为131.2,未服用ACEI/ARB。观察时间为2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无明显差异,尿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厄贝沙坦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蛋白尿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间歇性的微蛋白尿,临床极易漏诊.病情一旦发展,持续蛋白尿,则肾脏损害为不可逆,最后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我科自2009年以来用的自拟肾炎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30例,女24例,年龄(56.2±6.5)岁.均符合1997年WTO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1],属2型糖尿病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证见面色萎黄,少气乏力,面浮肢肿,腰膝酸软,纳差,腹胀,舌淡或有齿印,或舌底络脉瘀暗,脉细无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NGAL、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所有患者分为糖尿病对照组30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与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26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5 m L清晨清洁中段尿,分别检测尿液中NGAL、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的浓度。结果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中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UACR的增加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NGAL在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结论尿NGAL、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且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选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52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6例),临床蛋白尿组(16例);观察这些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情况。结果:在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方面,由无肾病组到终末期肾病组逐渐趋向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甘油三醇、总胆固醇,从无肾病组到临床肾病组数值逐渐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是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紊乱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与其它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N)是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DN早期高滤过状态导致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定量介于30~300 mg,是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标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缓解肾脏高滤过状态,可降低蛋白尿,延缓肾损害.2004年1月-2005年5月,笔者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小便中可查及蛋白质。现代医学认为,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标志,因此,控制蛋白尿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结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本病的形成与脾肾亏虚、浊邪内阻相关,采用温肾健脾消浊之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张春荣 《中医研究》2003,16(5):28-30
因早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有关症状不多 ,在少量蛋白尿时也不容易被注意 ,当出现水肿或较明显蛋白尿时方才被发现 ,此时已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显性蛋白尿肾病期 )。此期糖尿病肾病已不可逆转 ,治疗效果差 ,大多数病人 2~ 3年后即转入慢性肾功能衰竭期[1] ,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作者应用生大黄和脉络宁注射液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达临床DN期的患者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保护临床DN患者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有—定意义。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本组研究对象均按WHO诊断标准[2 ] 确诊为Ⅱ型糖尿病 ,2 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