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过滤型—旋叶式圆盘压滤机的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动态过滤的原理进行了评述,讨论了旋叶式圆盘压滤机的结构、参数及其性能,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3管型接骨板在外旋-内收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应用效果。方法:对20例外旋-内收型踝关节骨折用1/3管型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20例均做到随访,平均8个月。结果:采用切开复位1/3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外旋-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满意。结论:踝关节骨折需要精确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在内踝上角前侧做阻挡钢板进行固定限制其上下移位及支撑关节面防止关节面塌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选择收治的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Lange-Hanson分型)36例,其中旋前外旋型Ⅱ度4例,Ⅲ度12例,Ⅳ度20例。开放骨折10例,闭合骨折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参加随访,参照Cedell踝关节骨折治疗评分系统,优5例,良25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为83%。结论: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Ⅱ度、Ⅲ度、Ⅳ度为不稳定骨折,手术治疗是恢复踝关节稳定性,减少踝关节功能丢失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0例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6~78岁,平均54岁;左踝15例,右踝25例,均为单侧.所有患者均闭合复位治疗,复位后内翻位石膏夹板外固定7~9周,平均8周,而后更换中立位夹板固定3周,定期复查,随访内容包括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37例患者治疗后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10~15个月).按照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评分标准评分,平均71分(40~100),其中优17例,良9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70.3%,2例保守治疗失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影像学测量结果,踝关节内侧宽度平均(4.7±1.)mm,下胫腓联合间隙宽度(5.6±1.3)mm,下胫腓联合重叠宽度(3.0±2.8)mm,正位片胫距关节间隙宽度(3.7±0.6) mm,侧位片胫距关节间隙宽度(3.7±0.7)mm.结论:经保守治疗后,大部分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愈合后功能满意;影像学测量结果提示距骨存在一定程度的外侧移位,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损伤.Fournier于1671年首先描述:多由小儿肘关节处于伸直,前臂旋前位突然受到牵拉所致,故又称"牵拉手"[1].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3月间诊治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132例,应用旋前与旋后法两种方法进行复位,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旋外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 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Ⅱ-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保守组32例,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手术组3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X线评定,两组Ⅱ型损伤治疗的优良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型、Ⅳ型损伤,手术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两组Ⅱ型损伤患者Mazu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Ⅲ型、Ⅳ型损伤患者Mazur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Ⅱ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Ⅲ、Ⅳ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类法中,旋前-外旋型是一种少见的类型.由于受伤机制复杂,临床容易漏诊,处理不当会遗留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笔者自2006年8月-2008年3月共收治此类骨折1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Ⅳ度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正确认识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Ⅳ度并进行解剖复位及有效内固定,是恢复踝关节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0具成人尸体60侧上肢的桡管组成、上下口及通过其中的神经血管,进行了解剖观测。1.桡管上口的旋后肌弓22.00±5.35%为腱性(Frohse弓)。2.桡侧腕短伸肌的锐利腱缘有40.00±6.32%越过旋后肌上缘,并与桡神经深支(骨间后神经)接触。3.桡管下口前缘65.00±6.16%为腱性。据观测及有关文献的复习,作者认为这些硬质的腱性结构均可成为压迫神经的潜在因素,但桡侧腕短伸肌腱可能最有意义,其次为Frohse腱弓和旋后肌腱性下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防滑接骨板治疗旋后-外旋型骨折16例,其中Ⅱ度4例,Ⅳ度1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回访,采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优11例,良5例。结论采取防滑动接骨板固定旋后-外旋中的外踝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更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58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早期手术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8例PⅢ°、PⅣ°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进行早期手术,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52例,时间半年-6年,优41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94.2%。结论对Ⅲ°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骨折的解剖复位,是减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坚强的内固定是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韩军海  王海龙 《中外医疗》2009,28(11):97-97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是一种多发骨折,约占踝关节骨折的71%,最为常见。自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共收治这种类型骨折并有完整统计资料的患者共110例,统计发现这种类型骨折有3种不同X线表现,依次归类为:a型:骨折伴有距骨向外脱位;b型:骨折伴有距骨向后脱位;c型:骨折伴有距骨向后外脱位,分析各自受力机制,按型区别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旋后肌综合征也称骨间后神经麻痹或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骨间后神经即桡神经深支,旋后肌综合征即此神经在前臂近端背侧被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运动障碍的症状与体征。我院应用保守疗法治疗1例外伤致旋后肌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7例Ⅲ度、Ⅳ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其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47例,时间6个月~2年,优40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7 .8%。结论对于Ⅲ度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尽可能使骨折解剖复位以及坚强内固定,降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陈利东 《吉林医学》2014,(26):5899-5899
目的:探讨国产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采取骨牵引保守治疗的对照组与采取国产PFNA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优良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结论:PFNA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对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展开分组治疗探讨,对照组采取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吕肖峰  柳忠兴 《吉林医学》2014,(23):5103-5103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法与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2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治疗,另选择同期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和临床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治疗时,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疗效相当,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改进型全自动压榨式压滤机的性能和特点,着重讨论了其滤饼的剥离装置和进液方式,提出了应用实例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旋前外旋型骨折早期正确的手术治疗,可防止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方法通过46例旋前外旋型骨折的手术治疗,从手术时机、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46例中随访38例,优良29例,占76.3%,结论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应该早期手术解剖复位,术后尽早功能锻炼,以减少后期发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