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伤者出血的意外伤,是威胁手术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的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有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至今240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危险因素可能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资料认为吸烟与酗酒均是脑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A型性格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易患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高血压与动脉硬化作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是文献资料公认的,有人指出脑血管病的2/3均是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有人研究指出有卒中史再复发者是非脑血管病人群的5倍;心脏病其脑血管病发病率两倍于心功能正常人;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糖尿病也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过高是导致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血液动力学紊乱是近期被学者极为重视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人研究报导避孕药能增加血液凝固性,并能升高血压,使某些脑血管病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环境中一个特殊科室,担负着全院医疗器物的回收、洗涤、消毒、灭菌和发放。由于其工作性质,消毒供应中心具有较高的职业危险。为了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健康,必须找出危险的因素,以加强防护措施,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现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控制策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护士因工作的原因,经常与缝针、刀、剪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接触,这使护士经常暴露于职业性危险因素当中,尤其是利器损伤。而输液中心的护士因其工作的性质,最易发生利器损伤,特别是针刺伤。针刺伤指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液科感染危险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整体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血液患者208例,分析其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整体护理措施。结果疾病因素、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环境因素、创伤性操作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等均是血液疾病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积极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感染率。结论对于血液疾病患者,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并予以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职业性危害及护士的自身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直接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另外,手术室还存在大量危害手术医生与护士身体健康的因素。近年,为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和安全,国家在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的同时,大力倡导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健康问题及个人防护措施报告如下。1生物性感染问题及个人防护目前,血液传播疾病给工作人员造成的威胁已被重视,手术室每天的工作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受感染的概率很高。在健康医疗工作人员中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是外科医生和护士,…  相似文献   

7.
助产士的职业感染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清群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67-168
医务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助产士更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助产士经常暴露于被产妇血液、体液、羊水污染以及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具有感染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然而紧张、繁重、高风险的工作,使助产士忽略了自我保护。现就助产士职业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助产士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血液传播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传染病的迅速增多,妇产科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诸多化学因素也严重危害着护理人员的健康。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将自己在护理工作中观察到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并提出防护措施,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血液净化室是一个频繁暴露于血液的工作场所,是一个集门诊,急诊,病房为一体集中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特殊场所,它有一个封闭式管理的环境。护士在工作中要免遭疾病的侵袭和危险因素的伤害,必须加强血液净化过程中职业防护。笔者从事血液净化护理工作,浅谈一下其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1职业危害的因素1.1化学因素: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经常接触和使用的消毒剂有乙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老年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撤机风险因素,并讨论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于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治疗的71例老年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管理、血液净化治疗相关参数、护士工作年限等,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患者非计划性撤机危险因素,讨论并分析分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71例患者中,8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撤机;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病、一次置管成功、发生低体温、发生低血压、发生躁动、护士工作年限均为老年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撤机影响因素(P <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病、发生低体温、发生低血压、发生躁动为老年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撤机危险因素,一次置管成功、护士工作年限为老年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撤机保护因素(P <0.05)。结论 患者基础资料、护士工作质量等均会对老年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撤机产生影响,可针对这一特征进行患者非计划性撤机危险层级划分,并实施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疾病包括一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其中许多是有传染性的,可在人群中造成流行。加之S A R S突然袭击及人禽流感的流行,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重视,现将我科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1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生物因素的危害。由于感染性疾病科特殊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且多为高危险性接触。血液污染的医疗锐器伤(如针头,刀片,安瓿碎片等)是血液传染病引起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另外其他途径如留置胃管,病人的呕吐物喷于护理人员身上、脸上,为…  相似文献   

1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以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本研究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在工作中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讨论职业暴露的方式,提出在医疗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及对策,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和减少HIV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控制医院感染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医疗服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出院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医院感染管科提供的相关监测资料,分析2015年度院医院感染的数据.对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1~12月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57%,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各年龄段间医院感染例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月入院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入院患者(P<0.05),不同住院时长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患者间医院感染例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同部位感染患者医院感染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同基础疾病患者医院感染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1岁、年龄≥70岁、住院时间≥30 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侵袭性操作、恶性肿瘤、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不仅应针对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侵袭性操作、恶性肿瘤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临床监护,同时也应加强对男性患者、外科患者等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患者的加强临床监护,以期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4.
助产士是医院特殊的护理专业,助产工作身系母婴双方的健康,助产士因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经常与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缝针、针头、刀、剪)损伤等危险因素接触,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在待产接产过程中密切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排泄物。在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及性病日益增多的今天,使得助产士成为了医院的高危群体。现将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门诊是医疗单位的窗口,是医疗阵地的第一线,在患者未确诊前就必须做诊治处理,接触的病种多,护理人员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的职责,护理患者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等,时刻面临着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面临着职业暴露因素及危害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景娜  秦林  陈晚霞 《江西医药》2022,(9):1139-1141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出现狭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对自体动静脉内漏狭窄情况进行评估,将出现狭窄分为研究组,未发生狭窄分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和临床信息,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狭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选取的50例患者中,6例发生狭窄,发生率为1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内瘘开始使用时间<4周、糖尿病及血液流量>250 mL/min等均是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狭窄的对危险因素。结论 内瘘开始使用时间<4周、糖尿病及血液流量>250 mL/min等均是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应提高对上述因素的重视,采取相应预防干预方法的同时,减少或避免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发生率,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欣荣 《抗感染药学》2010,7(4):269-271
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引起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导致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将应用抗生素的1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对照组),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个体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过程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20例患者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74%(70/1220),经单因素检验10种变量指标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与患者性别,抗生素应用指征,给药途径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并按OR值的大小排序,患者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年龄,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多种类抗生素,侵袭性医疗操作,禁食与重病症。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高龄患者的用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减少或避免侵袭性医疗操作。  相似文献   

18.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指一类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0多种疾病[1]。妇产科具有独特的接触血液致病菌的危险,加之工作繁忙、紧张、劳累,其感染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为此,妇产科护士必须了解其危害因素,掌握其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现将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1危害因素1.1职业因素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都具有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有报道显示,外科、妇产科和口腔科属职业暴露高危科室,其中职业暴露以护理人员多见[2]。发生医疗锐器损伤以护士最多[3]。1.2生物因素(1)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时,经常会接触其血液、呕吐物、分泌物、羊水及体液等,故感染机会加大;(2)在为患者输液、输血、切口缝合及新生儿脐带处理等易发生针刺伤,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是HBV、HCV、HIV[4];(3)患者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诊疗手术器械等必须经过初消,做医用垃圾处理时,在分离针头,毁形的过程中易引起针头刺伤。1.3心理因素工作强度大,心理负担重。助产护士繁琐的穿脱衣服、洗手等工作程序为护理人员造成心理负担。高风险的工作性质,使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造成身心倦怠,降低机体免...  相似文献   

19.
当护理人员受到锐器伤的时候,他们将面临经血液传染上艾滋病、乙肝及丙肝等危险。随着对锐器伤害所带来的危害的日益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性危害分为生物、化学、物理和心理损害。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感染科的医护人员长期处在高危人群中,经常暴露于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环境里,或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的病变部位,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概率增加。为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现将感染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