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尹祥础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到地睛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可以应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响应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山东省莒南井Lu-14水位的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1995年苍山5.2级地震瓣后井水闰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短临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根据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机理,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响应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凤此方法计算了我国大华北地区部分井水位的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张北1998年6。2级地震前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结果显示大多数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在张北地震前3到9月出现异常增大。  相似文献   

3.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根据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可行性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我国大华北地区近20 a 来地下水位的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1989 年大同6 .1 级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多数井的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前6 ~12 个月出现升高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来,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  相似文献   

5.
运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山西省2008年以来数字化地下水位固体潮观测数据,并选取大于2倍加卸载响应比值作为异常判定指标,将山西及周边地区发生的ML≥4.0地震的参数与井水位固体潮响应比异常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地区9口数字水位观测井的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变化与附近的地震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说明,利用井水位固体潮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能有效识别和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处理了天津地区2002年以来静海地震台井、宝坻地震台井、高村井和张道口地震台深井地下水位固体潮观测数据,并以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值的2倍方差作为异常判定指标,将天津及周边地区发生的M_L≥4.0地震参数与井水位固体潮响应比异常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4口地下水位固体潮井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变化与附近的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从而证明,利用井水位固体潮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能有效识别和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短临前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昭栋  陈学忠 《地震学报》1997,19(2):174-180
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分析了承压井含水层对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给出了计算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两种方法,并以距菏泽5.9级地震震中较近的豫01井为例,计算了该井水位对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率和两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震前响应率和响应比都有增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井水位气压加卸载响应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资料中.根据承压井水位的气压效应,将地球表面大气压的随机变化做为加载和卸载的力源,从理论上论征可以应用大气压变化而引起的井水位变化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并给出了计算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Ms5.3地震前后鲁14井、鲁15井水位的气压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陈玲  王道  张洪斌 《内陆地震》2000,14(1):71-77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利用1990~1997年新疆04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分析了井水位对地球固体潮汐的响应。通过彼尔采夫滤波、气压和水位相关分析,剔除水位长趋势变化和气压的影响,计算出井水位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率,合理地选取加载和卸载的时段,得出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其值为1左右。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特征为年变平稳、幅度小,在中强地震活动时出现比值短期增高现象,异常大多出现在震前1~3个月内  相似文献   

10.
加卸载响应比在体应变固体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昭栋  王秀芹  董守德 《地震》1999,19(3):217-222
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 给出了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方法,并以昌平和峰峰台的体应变观测值为例,计算了二台的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存在增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Short┐termandimminentanomaliesofearth┐quakeofloadandunloadresponseratioofthewelleveltoearthtidesZHAO-DONGZHANG(张昭栋)1)XUE-ZHO...  相似文献   

12.
深井水位对固体潮和气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栋  郑金涵 《地震研究》1993,16(4):431-439
本文以体应变固体潮对深井水位影响的偏微分方程为基础,考虑到含水层与井孔之间相互渗流的边界条件,用叠加原理、冲量定理的分离变量等方法得出了方程的解。把水井含水层的参量给予一些可能的值,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水井固体潮系数、位相滞后和含水层参数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位相滞后现象。结果表明,井孔的半径、含水层的孔隙度及固体骨架的体压缩系数愈大,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愈小,则水井水位的固体潮系数愈小  相似文献   

13.
应变固体潮理论值计算及其调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计算应变固体潮理论值的“封闭公式”和调和分析公式。采用了A.T.Doodson引潮位展开,推导了应变固体潮的大地系数和相位改正(长周期波、全日波、半日波和1/3日波),可供调和分析之用。并通过Venedikov调和分析计算,对理论值公式进行了验证。文中还列出了三个台站的首批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的维氏调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深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体应变固体潮对深井水位影响的偏微分方程出发,考虑到含水层和井孔之间相互渗流的边界条件,用叠加原理、冲量定理和分离变量法等方法得出了方程的解.通过对这个解中水井含水层参数给予一些可能的值进行数值计算,讨论了水井固体潮系数和位相滞后与水井含水层参数间的关系,较好地解释了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位相滞后现象.计算表明,井孔的半径、含水层的孔隙度及固体骨架的体压缩系数愈大,含水的导水系数愈小,则水井水位的固体潮系数愈小,而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位相滞后愈大.井水对长周期的潮汐响应比对短周期的更好.   相似文献   

15.
菏泽5\9级地震前豫01井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响应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昭栋  高玉斌 《地震研究》1994,17(2):164-170
本文给出了一种处理井水位的新方法,它考虑了井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响应的滞后影响。利用泰勒和杜得森展开法,导出了计算井水位气压系数,固体潮系数以及它们的滞后时间的公式,并给出了考虑滞后影响的井水位气压与固体潮改正公式。我们利用这一新方法处理了豫01井1983年的观测资料,计算出每天的井水位固体潮,气压系数和它的滞后时间。该4种参数在1983年11月7日菏泽Ms5.9级地震时大幅度变化。而且在地震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