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与品种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是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的基础,药用植物原生质体的来源,酶解的条件,培养基的组成,培养的方法等对原生质体培养胶丰很大的影响。目前,原生质体培养在药用植物高产细胞系的筛选、体细胞杂交和基础工程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是细胞融合、细胞器移植和基因转化的重要基础,在植物遗传工程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由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植物种类已超过150种。过去成株的植物大部分属双子叶的茄科、伞形科、十字花科、芸香科;单子叶的禾本科以及双子叶重要农作物原生质体培养停滞不前。近十年国内外科学家努力下,先后解决了几乎全部重要粮食及棉油作物原生质体再生的难题。我国在农作物原生质体培养取得了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水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的进展及其在远缘杂交、细胞融合、基因转移技术等方面应用。自1985年以来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粳稻、籼稻、爪哇稻和野生稻种的原生质体培养相继成功,从中筛选出许多适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水稻品种或品系。随着培养技术的完善,水稻与其他远缘植物(如稗草、野生稻等)细胞杂交、应用电导基因或PEG 法将外来DNA 直接导入水稻原生质体中的基因转移技术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麦原生质体培养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原生质体培养现状及其进展李书平王建迎刘世强(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110161)目前,细胞工程可分为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及细胞器工程等。其中,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则是开展植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所必...  相似文献   

6.
云南水稻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KPR和R2培养基进行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日本晴、楚粳8号、云粳9号、大白谷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先后获得了原生质体培养的成功,除日本晴外,其余品种均为首次报道,品种间绿苗再生率有显著差异。日本晴最高,大白谷最低,同一品种不同的俞伤组织间,分化率有很大差异。有的愈伤组织极易分化出绿苗,有的不能再生出绿苗,说明分化前的预培养非常重要。N6分化培养基的再生绿苗率极显著地高于MS。配方为N6 葡萄糖20g/L 蔗糖30g/L IAA0.2mg/L 6-BA0.5mg/L Agarose-110g?L的培养基。分化率最高,按初次接种的愈伤组织块计,每块平均再生绿苗1.4苗,酶解原生质体量的多少,与愈伤组织在N6 1mg/L2,4-D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悬浮时间较长则易于获得较多的原生质体.日本晴的再生植株中,有两株多移栽到抽穗仅45d,有可能是极早良的变异株,有些植株的粒型和稃毛也有明显变异对鉴定和利用变异的植株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稻原生质体电融合适宜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原生体电融合适宜条件为:交流电场强度250V/cm;交频率500kHz;脉冲强度1.6KV/cm;脉冲宽度50us;脉冲个数为2。此时的1对1融合率为14.9%,总融合率达24.9%。在此条件下,电场处理对原生质 体活力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种更适合培养的番茄叶肉原生质体杨华杰吴定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广州,510642)AKINDOFMORESUITABLEMESOPHYLLPROTOPLASTFORCULTURINGOFTOMATOSPECIESYangHuajieWuDingh...  相似文献   

9.
适合番茄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材料是3-4周龄无菌苗顶端开展的叶片,在27℃下,采用10g/L纤维素酶“Onozaka”R-10,5g/L果胶酶Pectinase,5mmol/L MES,90g/L甘露糖醇,CPW盐的酶液游离撕去下表皮的嫩叶,14-16h,效果最好。研究表明,“红玫瑰”番茄和L.esc。x,BC1F1的酶解效果最好,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都最高;秘鲁番茄和L.esc,x,S,ly,F1  相似文献   

10.
苹果由于其童期长及基因高度杂合,使其常规育种效益较低。原生质体培养,开辟了苹果育种的新途径。Patat-Ochatt等(1988)首次报道了苹果砧木M9、MM106和品种斯巴坦原生质体再生研究的结果。但是,迄今为止,能够再生植株的品种还相当有限,特别是较好的栽培品种。因此建立普遍适用的苹果原生质体再生系统,是应用原生质体培养进行苹果育种的关键。 本研究于4月底采集犬蕾期苹果花蕾,诱导胚珠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附加2.0mg/L214-D、0.1mg/LBA。取松散的胚珠愈伤组织,转入含2.0mg/L2,4-D、0.1mg/LBA、2.0mg/L Vc、100meg/L水解乳蛋白的MS液体培养基中,在120 r/min摇床上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体系改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来源,通过研究材料预处理方法对原生质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培养方式及培养基中糖醇与细胞分裂的愈伤组织形成的关系,优化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原生质体培养体系,获得了2个双单倍体系的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水稻原生质体高效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6个基因型水稻成熟胚在MS和N6培养基上筛选建成悬浮细胞系9个,原生质体再生植株3个。使用一步法或两步法较常规的分步法缩短建成悬浮细胞系时间20~30天。使用“三合一”培养基(即N6大量元素、MS微量元素和B5有机物等)和固液双相培养法较琼脂糖包埋法及液体浅层培养法显著提高原生质体培养的植板率。  相似文献   

13.
柑桔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初步研究了分离水稻小孢子原生质体的条件,首次从具有小萌发孔的水稻小孢子中分离出原生质上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是:小孢子在混合酶液作用下,质膜先脱离小孢子壁,然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萌发孔中挤出,混合酶液中的渗坟高低和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对小孢子的原生质体的分离有很大影响,在24℃温度和0.6mol/L甘露醇的渗透压下分离效果最佳,此时原生质体的分离率达到9.8-11.2%。  相似文献   

15.
初步研究了分离水稻小孢子原生质体的条件,首次从具小萌发孔的水稻小孢子中分离出原生质体.小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是:小孢子在混合酶液作用下,质膜先脱离小孢子壁,然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萌发孔中挤出.混合酶液中的渗透压高低和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对小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有很大影响,在24℃温度和0.6mol/L甘露醇的渗透压下分离效果最佳,此时原生质体的分离率达到9.8%~11.2%.  相似文献   

16.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由于其生长周期长达6~7年,用常规育种方法育成一个品种需要20~30年。同时,由于人参病害严重,在生产上不仅造成大量减产,而且每一次栽参都需另辟新地,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人参野生资源已经濒危,生产品种匮乏。因此,保存种质、创造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在方法学上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在方法学上的进展TheProgressofPlantProtoplastCultureinMethodology¥//赵军良,李昌华,李小川(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太原)自从Takebe等(1971)首次将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养成...  相似文献   

18.
枇杷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20.
Zhu麻子叶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初步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21(2):107-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