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电影响是造成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损坏、故障的重要原因。随着系统建设的发展,对系统防雷保护的认识也日趋完善。介绍了雷电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影响途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防雷要求,对系统的防雷,尤其是对外部防雷保护措施的认识,以及对一些防雷技术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郭占生 《给水排水》2004,30(7):91-93
大连市地处丘陵地带,多有雷雨发生,安装在高位配水池内的电子设备经常遭受雷电灾害。实践中采取了覆盖和引流、堵截等综合防雷电措施,介绍了接闪器、电源防雷、信号防雷、电话防雷的措施和设计,并介绍了接地系统的要求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黄余文 《人民长江》2014,45(4):41-43
结合云南省文山州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中心站周围的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等,系统分析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引雷途径,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在遵循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设计方案。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外部防雷设计侧重考虑避雷针(带、网)、引下线、接地网等方面,内部防雷设计则主要考虑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避雷器(SPD)3部分。并且,参考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有关防雷技术标准,提出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蔽地、绝缘地等共用一个接地体的方案,既保证了防雷设备的安全性,又节约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4.
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采用综合防雷系统就是确保建筑物内部通信、电子设备正常、可靠、安全地运行。城市电气化的通信现代化,使人们更加重视对建筑物,特别是通讯网络的影响,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天气雷达站一次雷击过程的原因、特点分析和整改工作实例,多角度剖析天气雷达站这种精密电子设备密集、耐受冲击电压低的特殊电子设备场所可能遭受雷击入侵途径、方式和危害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供解决高敏感电子设备场所防雷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们早已知道雷电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 ,应对不同的雷击形式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以避免或减轻其危害。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电子设备主要应防范感应雷。在工程实践中 ,感应雷入侵电子设备主要有以下 3条途径 :①雷电的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 ;②由交流供电电源线路入侵 ;③由通信信号线路入侵。现代防雷技术 ,包括防止直接雷击 ,防止和抑制雷电电磁脉冲两大方面 ,基本内容就是令雷击能量安全地泄放 ,防雷是疏导 ,而不是堵雷或消雷。电子设备耐压较低 (一般只有几伏…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和分析雷电破坏的种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引雷途径以及防雷方法,提出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防雷设计。即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器,是自动测报系统防止雷击破坏的的最常用的防雷手段。并阐述了这些手段的实际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聂志刚 《治淮》2008,(11):34-35
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26%,防雷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笔者结合通信站实际情况,浅谈防雷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吴堡站水文设施设备屡遭强雷电袭击,导致雷电灾害事故不断发生的现象,从雷电产生特性、活动规律及防雷理论出发,结合吴堡站设施设备现状及所采取的局部防雷工程措施,分析探讨水文设施设备屡遭雷击原因,探索解决和预防雷电灾害事故的对策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以低压弱电设备为主,耐压能力较低,系统防雷设计及措施愈加重要。针对雷电对电子设备的破坏途径,阐述了防雷原理,介绍了几种主要防雷措施,从电源、信号、通信等几方面提出了监控系统的综合防雷方案。并结合雷电高发区——刚果英布鲁电站的实际应用探讨了防雷器的选型、接线和相关配置。  相似文献   

1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涉及水文遥测、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学科的一门先进技术,是实现水文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该文在分析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可靠性有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总体、仪器、防雷、软件等方面总结了于桥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经验,为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宁波水文观测设施的防雷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重点介绍了防雷接地系统中的避雷针制作和安装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接地网的计算安装。  相似文献   

13.
郦息明 《江苏水利》2003,(10):19-20
雷击的频频产生成为人类的一大公害,如果保护措施不当,这些雷害轻则使电子设备失灵,重则使电子设备永久性损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我们除做好建筑物本身的直击雷防护外,还要加强雷电电磁兼容性的防护,有针对性地对电子信息系统实施全面的防雷保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1 传统常规防雷方法与不足 常规保护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顶部装设避雷针(网、带),利用避雷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扼分析雷电过电压及其对供水仪器仪表的危害,提出利用防雷等电位原理,介绍了采用德国DEHN公司的各种避雷过压保护器可以较好地解决水厂(泵站)各类电子设备的防雷。  相似文献   

15.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涉及水文遥测、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学科的一门先进技术,是实现水文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该文在分析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可靠性有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总体、仪器、防雷、软件等方面总结了于桥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经验,为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若配备有线/无线(GSM,GPRS)双通道,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系统的畅通。然而,有线组网方式最致命弱点是防雷能力差,针对防雷问题,在实践中探讨其有效途径,论述接地装置的设计、安装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介绍在实践中电话线防雷从一级防护发展到三级防护,提高防雷的效果,有待在实践中,再认识,再提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GSM通讯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通过该平台在水文监测管理上的应用,对通讯的可靠性、防雷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分析了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通讯程序清单。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水文监测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实例,真正实现了水文监测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高效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信息系统的防雷工作,是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措施。水源信息监控系统电子设备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的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设备运行必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水源信息监控电子化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源信息监控系统防雷措施严格依据标准,通过采用避雷针、引下线、地网系统等措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陈正彩 《人民长江》2012,(Z2):66-69
云南省石龙坝站原水文缆道存在视通条件差、缆道布设形式不合理、走向设计不合理、无防雷措施和测流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全面介绍了该站缆道根据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改造设计的全过程,包括缆索、支架、锚碇等的计算公式、相关参数的确定以及设计要点。还阐述了防雷措施、水文绞车、信号控制系统等其他设备的设计。经过6 a的运行检验,该缆道设计指标合理、结构牢固、运行稳定、测验精度可靠、维护简便、使用效果良好,解决了原缆道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丰市第二水厂地处江苏省沿海滩涂湿地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的影响,投产以来曾屡次遭受雷击,造成大量电子设备的损坏.分析了大丰市二水厂自控系统防雷现状及隐患,从配电系统、工业控制网、户外仪器仪表、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和合理接地等几个方面入手,采用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防雷防过电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