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统一六国以后,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遭到原六国统治区域民众的广泛抵制,他们发表了大量不利于秦朝统治的言论。严厉推行"法治"的秦朝统治者通过立法活动,严惩不当言论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不当言论罪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统治时期,对他统治下的秦朝文人、秦朝文学作品和创作活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秦始皇统治年间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进步、发展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统治时期,对他统治下的秦朝文人、秦朝文学作品和创作活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秦始皇统治年间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进步、发展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秦朝所实行的什伍制度继承了自西周和春秋时期发展而来的什伍制,但是在西周时期的什伍制仍然具有一定温情的面貌,到了秦朝对人民变得苛刻暴戾起来,维护了封建主义的统治,成为了一种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5.
秦朝作为我国封建制度建立的初始,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就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创建了统一的统治多民族国家的法律制度,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央王朝与巴蜀之西南夷的关系。《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属邦律》作为秦朝统治多民族国家的一项策略,也是我国第一部由统治阶级颁布实施的专门处理民族关系的强制性规范,对于研究秦代民族法起着巨大的作用,故对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陈莉 《兰台世界》2012,(15):30-31
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它的许多统治政策都极具有开创意义,对以后的朝代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勇 《兰台世界》2014,(9):47-48
对于历史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人们常常认为它是秦始皇为了钳制思想、强化统治而对读书人实施的一个歧视、迫害与残杀的举措,是秦朝暴政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于历史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人们常常认为它是秦始皇为了钳制思想、强化统治而对读书人实施的一个歧视、迫害与残杀的举措,是秦朝暴政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9.
梁媚 《兰台世界》2012,(10):76-78
档案事业的发展有一条基本规律:以继承作为基础的,在继承基础上发展。我国自档案事业形成以来,不论是汉民族的历代统治,还是元、清两代少数民族的统治,都是后朝因袭前朝,新制包含旧制,循环往复地不断向前发展。秦朝——我国第一个高  相似文献   

10.
韩非的刑赏思想治国方略对于秦汉时期的国家政治改革以及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韩非刑赏思想治国方略出发,分析了其内容,并从秦朝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其对于君主统治的影响,希望能为法家思想和秦汉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历代统治者都厉行"以法治国"的统治思想,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条款,形成了大量的律法档案.刑事法律在秦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法家重刑思想的指导下,秦朝刑事法制在犯罪种类、刑罚制度以及定刑量刑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较前代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2.
梁淑辉 《兰台世界》2023,(1):142-14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又通过“书同文“”车同轨”等举措为统一公文体制在全国的推行扫清了障碍。秦始皇大力推进公文改革,统一公文文种、区分行文方向,制定并完善公文行文规则,形成了崇尚实用的公文文风。由秦始皇主导的秦朝公文改革,推进了我国古代公文的规范化发展,并奠定了我国古代公文的基本体制与形态。  相似文献   

13.
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的文学著作较少,后人评价"秦室不文",但是秦朝的公文相对丰富,从战国时期到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公文的体例发生了变化,呈明显的阶段性。本文对秦朝公文体例的变化情况作粗浅的陈述和分析,以资关注公文的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摔跤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摔跤主要用于军事训练项目,到秦朝这种以军事对抗为主要方式的活动出现了变化。摔跤作为表演娱乐项目已在秦朝盛行,也标志着从秦朝开始中国的摔跤是力量对抗与娱乐表演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文字作为一种媒介,其形态变革对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文字不仅有着信息传递的功能与作用,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秦时期,文字第一次在中国范围内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统一。'书同文'既是秦统治者对于文字的规范与简化的过程,也是秦依托这一变革实现文化统治和制度重塑的过程。文字统一使得秦朝'以吏为师'的思想得以推行,延续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思想自此得到确立;同时,作为媒介革命的'书同文'也为高效率的文官统治提供了条件,'理性政治'的雏形开始出现,对于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儒学在汉代定于一尊,实现了学术与政治的结合,儒生不再像孔孟凄惶奔走.学术与政教合一,吕不韦尝试过,失败了,儒术遂不见用,而秦朝15年就灭亡了.独尊儒术,董仲舒建言三策适当其时.但汉初叔孙通的通权达变,与时变化,揭示了儒学的学术特点,并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使儒术的"守成优势"被最高统治阶层所接受、认同,为儒学最后成为官学、全面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秦简是中国古代从战国年代的秦国以及强大的秦朝这段时期所遗留下来的简牍的总称。《为吏之道》是在湖北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的代表作品,从中可以让后世审视秦朝吏治思想的精髓,对于研究秦朝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律原则是立法和司法的精神体现和价值追求,古代的法律也不例外。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国家,秦朝的法律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法律体系,这一时期形成的很多法律原则都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立法的基础,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9.
王明中 《兰台世界》2012,(27):65-66
李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同时也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秦朝逐步统一六国后,李斯将原战国不同的法律规定及制度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调整,并在原有秦朝法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并颁布在全国推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秦始皇嬴政五次巡游的具体分析,指出其巡游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秦始皇巡游对秦朝统一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统治者在维护统一上所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