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调试原理以及调试项目,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现场误差校验方法,研究了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中的波形畸变、测量局限等问题。这对于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和缺陷检修处理的规范开展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方式,就现有的技术情况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以及数字式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方法.结合实际现场校验经验,对不同校验方法对电子式互感器误差测量的影响,以及电子式互感器误差不稳定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数字式电能表实负荷检定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校验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羲麟  周尚礼  林国营 《广东电力》2010,23(6):28-30,68
针对电子式互感器现场的校验数据与其出厂验收数据出入较大的问题,结合中山市220kV三乡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现场验收试验工作,提出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校验技术原理、误差修正和现场校验方法。关键提出修改传统的现场校验方法——采用试验光纤的方案,将电子式互感器与配套的合并单元一起作为被检对象,确保合并单元与被检互感器相对应,完全避免误差修正参数写入错误。  相似文献   

4.
电子式互感器误差测量是数字化变电站验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本文介绍了河南省第一个220kV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子式互感器误差测量情况,详细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测试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对于电子式互感器的推广应用和现场校验有启发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电子式互感器的特点及误差定义,对目前适用于电子式互感器的校验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各种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对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式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籍  吴涛  杜治 《湖北电力》2013,(9):28-31
本文概述了3种时间同步方式秒脉冲、B码、IEEE1588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误差校验时采用的同步脉冲法和固定延时法的特点。采用同步脉冲法,比较3种不同同步方式下的电子式互感器误差校验方法,得出并分析了误差数据和曲线比较图。结果表明IEEE1588同步方式能实现电子式互感器的误差现场校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电子式互感器的稳态误差校验是反映其性能的重要参数,是确保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前提.笔者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讨论了电子式互感器稳态误差的校验方法,根据不同互感器的二次输出模式设计了相应的校验回路,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的误差来源,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办法,结合自行研制的电子式互感器稳态误差校验仪建立了整套校验系统.型式试验...  相似文献   

8.
数字电能计量系统现场检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子式互感器输出形式为IEC61850-9-1数字信号帧,数字电能表接收此数字信号帧,直接进行数学运算得出电能。而在传统的变电站中,电磁式互感器输出的是模拟电压电流信号,电能表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计算出电能。电子式互感器和数字电能表原理及接口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给电子式互感器校验和数字电能表的校验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校验设备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校验。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电能计量系统校验方法,对电子式互感器与数字电能表组成的数字计量系统进行整体的误差校验,并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现场误差校验,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互感器的发展概况,阐述目前已投运的不同类型智能变电站互感器现场校验情况和技术方案,分析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中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的特点。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和试验中的注意事项,为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现场校验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电子式互感器以太网数字输出的特性,研制了基于以太网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对数据的采集、存储、重组、合并以及误差计算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检验方法的可行性.该检验仪处理速度快、体积小、携带方便,适合用于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校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LabVIEW的模拟输出型电子式互感器校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与传统互感器不同,且误差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互感器校验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校验新型的电子式互感器。本文介绍了一种在LabVIEW平台上实现的、用于模拟输出型电子式互感器测试的校验系统。该校验系统能准确测定出电子式互感器的比值误差、相角误差等性能指标,通过实验测试,该系统性能稳定,测试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电子式互感器在挂网运行前和使用中必须进行校验,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法及校验技术成为国内多家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为此,分别总结了模拟输出型和数字输出型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法,并从标准器选取、数据采集、信号同步和校验算法等方面对影响电子式互感器校验精度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当前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在线校验、优化的校验算法及新型校验装置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投入运行,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问题,归纳了相关标准规范对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的要求,总结了瑞丰220 k V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现场校验工作,并分析了现场校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出了电子式互感器的推广应用和现场校验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量输出型电子式互感器校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准确测量和校验是数字化变电站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电子式互感器校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符合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要求的校验方法和设计方案;引入基于准同步算法与DFT相结合的误差测量方法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了讨论,有效地抑制了因电网频率波动而导致的非同步采样对校验结果的影响.最后对校验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校验方法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系统能够满足测试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谢岳  徐璟 《电测与仪表》2007,44(9):25-28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是一种用于电气测量和保护的新型电流传感器,其标准定义的输出信号有别于传统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针对传统电流互感器校验技术及装置无法满足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验要求的问题,本文根据IEC60044-8,对基于差值测量法的ECT模拟量输出校验技术、系统构成及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研制的校验系统进行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及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子式互感器校验设备大部分都是基于同步脉冲方法,此种方法容易受现场实际条件限制,因而提出了一种固定延时校验方法。为了研究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了详细的误差分析,给出了两种方法的误差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方法比差测试结果非常一致(相差0.03%),但是角差测量结果相差较...  相似文献   

17.
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彬  叶国雄  郭克勤  毛安澜  万罡 《高电压技术》2011,37(10):2391-2397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的计算与分析是提高获取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精度的重要内容。为了准确测量电子式互感器的复合误差,介绍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校验方法,分析了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基本工作原理,从而提出了多种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复合误差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复合误差计算方...  相似文献   

18.
目前,如何提高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互感器研究的难点,随之应运而生的测试技术是衡量其性能的手段。围绕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试技术这一主题进行综述,给出了测试标准,介绍了测试项目,重点分析了现场校验中的离线校验与在线校验技术,详细阐述了影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验精度的关键因素,并总结了在线校验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及时发现存在故障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展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技术发展方向将会朝着高精度传感头设计、高精度校验算法研究、保障操作人员安全等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9.
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误差测试是数字化变电站验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现场误差测试的方法,总结了电子式互感器现场误差测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对电子式互感器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校验系统一般采取构建标准信号通道且数字化技术,同步接收被校验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数字输出,再进行两路信号误差计算的方法。本文针对影响校验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一种基于PCI高精度采集卡的数字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校验系统。该系统采用24位A/D保证了标准通道采集单元的精度和动态范围,通过路由采样时基的同步方法将同步误差控制在纳秒级,加二阶汉宁卷积窗的误差修正算法有效抑制频率波动及间谐波干扰的影响。在国家电网武汉高压研究院进行了该系统的误差校准,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0.05级以上的精度,并已在现场校验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