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性格、情操、思想、意志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以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主体就是学生,他们的审美过程就是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下文讲述了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挖掘学生的“联觉”潜力,以达到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音色成为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音乐的备种手段互为依存,它们共同协作来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这些音乐语言,去创造美的情境,落实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祖国下一代的美育教育日趋倍受人们的关注。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与鉴赏”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与根据学生厌听音乐的现象,对如何通过音乐欣赏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进行了重开放式地提问题和重体验式教学法两方面的浅谈与描述。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欣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题,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教学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音乐教育的中心就是将时尚元素注入现代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的学习从兴趣转向投入,使教条的理论转化为有机的吸收。让学生在社会中去发现美、发现艺术,以区别艺术音乐和艺术垃圾。通过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的对比发现音乐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落实,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应坚持以美育人,加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和情感熏陶,强调要突出音乐课程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本文立足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探究在小学音乐课堂标准化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积极意义。剖析现阶段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化课堂活动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融合教学,以期促进小学音乐综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牛杰 《中国科技博览》2009,(10):162-162
本文针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音乐感受能力、理解感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几方面来探讨对音乐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焦琳 《中国科技博览》2010,(33):346-346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为音乐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将在未来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学生虽然获得了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的深层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重量轻质,重技轻艺’:这种状况在高师的教学中并不少见,这不能不说是高师教育的弊病。因此,改革目前的教学状况,从根本上纠正这种只重视技术水平的单一、片面的教育目标,去追求艺术的内在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就成为高师教学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全面的作用,它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绝不可忽视的。本文通过对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想象力创造力方面;集体主义精神;德育功能:智育的发展;身心健康的发展这六点全方位的来阐述其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大家能够更全面更准确更直观的认识到音乐,音乐教育对我们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音乐教育推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青少年,推向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0.
桂平 《中国科技博览》2011,(24):190-190
强调师范性是高师与一般性音乐院校在音乐教育目标上的根本区别。改革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等综合教育能力的培养,是高师音乐教育中师范性原则回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各部分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风度美和心灵美以及提高学生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美的形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获得以美育身心的良好效果。体育教学对美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美的热爱、向往和追求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去,能够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音乐教材中,认真分析,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并获得音乐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是音乐教学中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重要条件。在音乐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学生的“听”.“看”“悟”来增强教学的效果。而这些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否则是难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朱敏 《中国科技博览》2011,(14):204-204
数学教材中有场景之美、卡能之美、素材之美、思想之美和文化之美。通过情境学习,可以诱发审美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审美愉悦。老师和上沟通心理,增强审美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推动审美创造。小学数学课常中的审美教育是无止境的,智育的同时,挖掘美育的成分的方法策略有待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继续丰富,深化。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的个陛培养是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教育中的个性培养不仅是当今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中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而言,音乐教学中的个性的培养的教学策略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独特的音乐体验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只有这样,音乐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才能充满着无穷的活力和五彩斑斓的图景。  相似文献   

15.
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争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具有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声音与行为结合的活动艺术,与演唱.跳动、表演、舞蹈合理配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在以唱为主的情况下,注重引导学生有唱有跳有表演,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在流动的音符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7.
音乐作为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潜能。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勤于思考,大胆想象,首先应改变的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说教师是“导演0那么学生就应该是最重要的“主角”,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一个创造的舞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崔惠 《硅谷》2009,(16)
<正>一、简述幼儿音乐教育及其意义幼儿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学科的一类,她最容易激发孩子的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最容易使孩子产生美的愉悦的情感。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是最能代替用嘴说,用行动表达的一种自我表现的绝佳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  相似文献   

19.
闯敏 《中国科技博览》2012,(35):175-175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每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音乐作为一门声音的艺术,它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各种优秀的音乐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意志、思想以及个人品德情操等,这非常利于培养人才。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校进行音乐教育时探讨其德育功能,以更好地采用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20.
吕伟 《中国科技博览》2012,(27):207-207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刨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大纲也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由此,在教学中,我以如何提高孩子的情感体验做了大胆的尝试,也取得了点滴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