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成釉细胞纤维肉瘤间叶细胞的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成釉细胞纤维肉瘤(AFS)间叶细胞的本质及特征,作者爱采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对3例AFS间叶细胞进行了研究,并与6例成釉细胞纤维瘤比较。结果显示:AFS的间叶细胞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构成,此外尚有少许未分化间叶细胞和细胞,偶见肌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仅表现Vimentin阳性,肌纤维母细胞呈Vimentin,HHF35及α-SMA阳性,组织细胞PG-M1和KP1标记均一,可能是炎症或钢疫反应的产  相似文献   

2.
人脑胶质瘤细胞系CHG-5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建立一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胶质瘤新鲜手术标本,经组织块法培养并克隆、建株,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分析及异种移植瘤实验对细胞株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原位肿瘤、细胞株及移植瘤标本经电镜证实为星形细胞源性,免疫组化呈GFAP、Vim entin及VEGF阳性,异种移植成瘤率高。与SHG-44细胞比较,GFAP表达强,Vim entin 表达弱。结论:CHG-5为一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且其生物学特性可能与SHG-44细胞有所不同。该细胞高表达血管生成因子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组织来源和细胞分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其鉴别诊断的意义。②方法用波形蛋白(Vim)、结蛋白(Des)、平滑肌肌纤蛋白(SMA)、肌红蛋白(MyG)、肌球蛋白(Mys)、S100蛋白(S100)、神经原纤维(NF)、Ⅷ因子相关抗原(Ⅷf)、溶菌酶(Lys)和α1抗胰蛋白酶(AAT)进行免疫组化标记。③结果病灶中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对Vim,SMA,MyG,Mys,S100蛋白、Lys和AAT呈不同程度阳性反应,实验结果支持病灶起源于间叶组织细胞,并具有向平滑肌、横纹肌、组织细胞及血管等多向分化能力。④结论多种抗体标记对本病的组织来源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造釉细胞纤维瘤和造釉细胞纤维肉瘤增生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了6例造釉细胞纤维瘤(AF)和3例造釉细胞纤维肉瘤(AFS)的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的增生活性。结果显示:AFS肿瘤性间叶成分的PC-NA标记指数(40.8%)显著高于AF(3.2%)(P<0.01);在AFS中,上皮成分的PCNA标记指数明显低于间叶成分(P<0.01)。由此提示,PCNA标记可作为鉴别AF与AFS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S100、Vimentin、HMB45、LCA、GFAP、Cytokeratin、actin、myoglobin进行联合标记,并仔细观察HE组织切片的组织结构特点和细胞形态特点。结果 鼻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阳性结果,S100(14/14)、Vimentin(14/14)、HMB45(12/  相似文献   

6.
瘢痕成纤维细胞的MMP-3 mRNA表达及其基因转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间质(ECM)的过度沉积机制,并探索其基因治疗途径。方法: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HSF),构建间质溶解素1(MMP-3)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MMP-3基因转入HSF,核酸分子杂交检测MMP-3的mRNA表达水平。DNP-多肽降解法检测间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辅以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结果:HSF表达MMP-3mRNA水平及降解DNP-多肽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告7例脑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电镜结果。应用包埋后染色,胶体金A蛋白法。选用5种免疫标记物(α1AT,α1ACT,Vim,Lys,EMA)。α1AT,α1ACT及Vim。胶体金颗粒主要定位于组织细胞样细胞的胞浆内,溶酶体膜及粗面内质网Lys。主要定位于组织细胞样细胞的溶酶体膜上;EMA(2例阳性)定位于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浆内,本文提出脑的纤维组织瘤具有更广泛的多向分化能力,尚可能向脑膜瘤细胞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秘灵王(MLw)提取物在人羊膜细胞FL株及小鼠纤维母细胞L929株上进行抗病毒作用研究,并对其抗病毒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MLW提取物可不同程度地抑制DNA病毒AdV—Ⅲ、HSV—1及RNA病毒CB3V、PolioV、VSV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PE),使组织培养的细胞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结节性筋膜炎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组织来源和细胞分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其鉴别诊断的意义2。用波形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纤蛋白,肌红蛋白,肌球蛋白,S100蛋白,神经原纤维,Ⅷ因子相关抗原,溶菌酶和α1抗胰蛋白酶进行免疫组化标准。病灶中纤维母细胞2样细胞对im,SMA,MyG,mYS,s100蛋白,Lys和AAT呈不同程度阳性反应,实验结果支持病灶起源于间叶组织细胞,并具有向平滑肌,横纹肌,组织细胞及血管等多  相似文献   

10.
TGF—β1对瘢痕对纤维细胞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成肌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以5例增生性瘢痕为标本,3例正常瘢痕为对照,2成纤维细胞二维培养和三维培养体系及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了在不同TGF-β1浓度条件作用下,来源的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瘢痕在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情况。结果 (1)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BRAF基因在成釉细胞纤维瘤(ameloblastic fibroma, AF)中的突变情况,进一步分析该突变与AF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寻求AF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诊断为AF的病例16例。AF石蜡包埋组织经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由两名病理科专家确认病例选取的准确性,按照DNA提取试剂盒使用说明提取组织DNA。对BRAF V600E位点进行PCR扩增,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BRAF V600E的突变检测,并进一步分析16例AF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AF患者中包括7例男性,9例女性;3例发生于上颌,13例发生于下颌;入院年龄为2~67岁(中位年龄14.5岁)。病变常表现为无痛性肿胀,生长缓慢。16例AF均携带BRAF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00%(16/16), 均为15号外显子上V600E突变型(c.1799T>A),导致在氨基酸水平上由缬氨酸变为谷氨酸,从而使胸腺嘧啶转化为腺苷酸。现有病例表明BRAF突变与AF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和复发等无相关性。结论:AF中存在BRAF V600E位点的高突变率,提示BRAF V600E突变可能成为AF发生发展的关键事件,同时为AF患者应用BRAF抑制剂进行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其病理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比,以提高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9例膨胀性生长,6例合并有齿根吸收或截断。单囊状2例;多囊状或囊实性5例,4例有骨性分隔,骨壳破坏4例,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混合软组织肿块影2例,骨壳均破坏,病理结果:2例侵犯牙龈上皮,1例同时侵犯横纹肌。结论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CT表现主要基于其病理组织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