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核事故后果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国内外在核事故后果评价领域开展的概率风险评价、实时后果评价、事故后的后果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后果评价研究在大气弥散模型的要求与发展、利用环境监测数据估算源项、食物链模型与事故季节性、剂量估算与防护措施、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小尺度)响应、决策支持技术以及放射性物质长距离迁移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加强和发展核事故与突发事件的后果评价和应急响应技术。  相似文献   

2.
CRACBJ 是用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概率安全评价潜在事故厂外后果和风险分析的计算程序,是在 CRAC2 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本文介绍了修改的目的、主要的修改内容和用于大亚湾厂址的适宜性,同时介绍了 CRACBJ 和 CRAC2 的 VAX 机版本。  相似文献   

3.
东日本的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次核事故放射性源项和事故所致后果进行了大致评价与预测。与后续事故发展情况相比较,本文评价工作从整体上把握了事故规模及其所致后果。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后果评价模式的验证和确认是目前开发评价模式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模式验证和确认的实用方法,并针对模式验证和确认中的难点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田钢  王醒宇 《辐射防护》2001,21(4):208-212,218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GNARD2.0)是一个核电站事故场外辅助决策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在线和实时评价和预测事故后果的能力,能够计算风场,放射性物质浓度和剂量,进而给出超过干预水平的区域及区域内的人口,应急设施等信息,并能对应急防护行动实施进程进行模拟和计算,得出可防止剂量以评价行动的有效程度,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后果评价模式,总结了系统开发经验,并对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核事故后果评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IRPA-10会议“核事故及其辐射”专题的内容。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环境和人的影响深远,所以首先介绍了事故后较长时期内环境污染和健康效应的调查及数据收集工作。重点介绍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3个事故应急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RODOS、WSPEEDI、ARAC的基本功能和新动向,强调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在后果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核舰船核事故舱室辐射后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核舰船的设计特点和实际运行经验,分析了核事故时放射性核素由核反应堆舱(以下简称堆舱)向其他舱室的传输途径及在各舱室中的分布,给出了放射性素活度和人员剂量的估算方法,计算了核事故情况下各舱室的辐射水平和人员的受照剂量,后果评价表明,设计基准事故时,各舱室辐射后果较轻,人员剂量没有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严重事故时,堆舱邻舱辐射后果严重,人员剂量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国内核设施事故后果评价技术现状及相关系统的功能特征,研究部队核事故后果评价技术的发展情况,比较两者在评价技术方法和功能模式上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前期研制的一种适用于部队核事故后果评价的软件系统,在功能组成、开发应用和优化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部队核武器事故后果评价技术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核事故后果评价中剂量与干预评估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田湾核电站事故场外后果评价系统TW-NAOCAS中的剂量与干预模块为例,介绍核事故后果评价中的剂量与早期干预评估模式及一个算例.剂量估算模式主要给出估算潜在剂量、正常生活剂量与事故释放后2天的预期剂量的模式;干预措施评估模式主要涉及相应于设计基准事故(DBA)与超设计基准事故(BDBA)的各类干预措施(隐蔽2天、撤离7天、服碘片)的可避免剂量的估算模式,此中考虑了撤离途径的附加剂量.最后介绍了程序验证与实例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欧共体核事故后果评价研究及其程序系统的引进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欧共体核事故后果评价研究计划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包括大气扩散模式,辐射剂量和健康效应主评价模式以及应急干预措施经济代价评估模式等;描述了MARIA研究计划的后果评价程序系统COSYMA的结构和功能。最后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在COSYMA程序系统的应用开发方向所进行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的进展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若干主要的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如美国的ARAC、日本的SPEEDI、欧共体的RODOS、中国的CRODOS等的性能进行了概述与比较。对核事故后果评价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大气扩散模型、动态食物链模型、防护措施、干预水平及计算防护措施有效性中所得的屏蔽因子、居址因子等的国内外概况与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田湾核电站场外事故后果评价系统--TW-NAOC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田湾核电站早期应急的需要,开发了一套核事故场外后果实时评价计算机系统软件(TW-NAOCAS)。该系统设计为一个连接多种模型(数据预处理、风场预测、大气弥散、剂量估算和干预与防护对策评估)和数据库的综合系统。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介绍,并通过模式比对,对系统物理模型有效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采用的物理模型和运行设计是有效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核事故后果的计算机评价模式现状与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来 ,核事故后果评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 IRPA-1 0会议“核事故及其辐射”专题的内容。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环境和人的影响深远 ,所以首先介绍了事故后较长时期内环境污染和健康效应的调查及数据收集工作。重点介绍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 3个事故应急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 :RODOS、WSPEEDI、ARAC的基本功能和新动向 ,强调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在后果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源项及后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有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相关资料,利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轻水堆核电厂事故源项》中的假设条件,计算出事故后安全壳内的放射性源项,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得出较为保守的环境释放源项。采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RG 1.4中大气扩散模式的假设计算大气弥散因子,并应用ICRP 71号出版物F、GR 12号报告等资料中的剂量计算...  相似文献   

15.
核电站严重事故后果概率安全评价(PSA)是采用概率论的方法对核电站放射性后果进行分析,并定量给出放射性物质对核电站周围公众的健康效应影响。以国内某压水堆核电站为参考厂址,建立合适的场外后果分析模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参考厂址1a的气象数据进行抽样,源项和释放特征等数据取自二级PSA的研究结果。利用事故后果评价程序对核电站严重事故后果进行计算,并用概率论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估。通过计算将各事故和事故谱的场外个人剂量表示为CCDF曲线和总频率-剂量曲线,再用概率论方法得到不同距离处个人剂量超过指定剂量的条件概率;也可用此方法对确定烟羽应急计划区的安全准则中所描述的"大多数严重事故序列"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16.
国际核应急要求与技术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的十多年期间,国际上在对核应急工作的概念、范围、基础结构、计划要求、干预、以及应急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应急工作也在绝大多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很大的成绩。我们应该在充分注意总结自己宝贵经验的同时,继续加强对国际上相关进展和经验的关注和研究,以使我国的核事故玫辐射应急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台阶。  相似文献   

17.
杨玲 《核安全》2011,(1):53-55
事故评价是核电厂应急状态下进行防护行动决策的重要技术基础.事故评价包括事故状态评价和事故后果评价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事故状态评价技术在核事故应急决策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核动力潜艇核应急救援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核动力潜艇的事故类别,分析了潜艇核事故应急响应的特点,对海上核救援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应急状态与应急计划区划分、专业技术救援力量的构成及任务、港区烟羽内外复合照射的防护、海上核救援装备与技术保障能力建设、与失事核潜艇处置的相关问题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