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木材资源的多元化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方针。但木材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内部或外界因素产生变色,造成木材性能劣化,直接影响木材及其制品的质量。因此,研究木材变色机理以缓解木材缺陷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已有大量研究集中于木材随环境因子的变色规律,但仍存在环境条件考虑单一、化学结构变化规律不明确等问题。文中将变色木材的主体分为活立木和木材加工产品2类,分别对其变色的内因和外因进行总结;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通过总结已知环境因子对木材变色的作用,服务于各因子协同作用下木材变色结果的研究,为减少木材变色缺陷和定向调控木材颜色提供研究思路,并为提高木材综合性能、拓展木材及其制品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木材变色和变色菌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喙壳属真菌不仅是引起木材变色的主要真菌,而且也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文中对木材变色的原因、木材变色对木材性质的影响、主要变色菌的种类、寄主范围、传播媒介等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木材变色的研究状况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木材变色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木材防变色方法和对已变色木材的除色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木材变色与防护问题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木材变色问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木材变色是木材内因在外因的诱导和诱发下发生的自身化学成分的氧化、聚合和降解等反应。对木材变色的防护,均是针对木材的变色类型,结合木材的具体情况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木材诱发变色的变色机理, 从光变色和热变色2个方面分析了木材变色是内因在外因的诱导下发生的自身化学成份的变化, 探讨了材色的评价方法、诱发变色及变色的防护方法, 并指出木材诱发变色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木材微生物变色与调控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材变色是一种木材材性的缺陷,木材调色是木材变色现象的逆利用。利用微生物调控木材材色环保无污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易变色的木材种类、易使木材变色的菌种、微生物控制木材变色和腐朽以及微生物诱导木材调色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木材微生物变色与调控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木材的变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论述了木材变色的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介绍了有代表性色调的变色特征、除色和防变色方法 ,同时探讨了已变色木材的普通除色方法、变色木材的利用以及药液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从引起木材变色的真菌种类,木材变色真菌的传播媒介,木材变色真菌传媒小蠹虫种类及其携菌部位,以及传媒小蠹虫与木材变色真菌间的交互作用上综述了木材变色真菌种类的鉴定状况及其传播媒介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木材光变色及其防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木材光变色的研究现状,包括木材光变色的变化规律和变色机理;抑制木材光变色的措施;以及所使用化学药剂的研究。展望发展趋势,为选择高效、低毒、环保的抑制木材光变色药剂及防止光变色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木材光变色及其防止办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元  聂长明 《木材工业》1995,9(4):34-37
木材光变色及其防止办法刘元,聂长明(中南林学院湖南株洲412006)影响木材变色的因素甚多,如光、热、生物、金属(主要是铁)及化学污染等。其中尤以光为最。1木材的颜色物质由其构造决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当吸收可视光时(人的视细胞所能识别的可视光波长为3...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木材防腐,节约木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我国木材防腐的现状,并着重从建筑木材防腐,人工林木腐,木材,竹材的蓝变菌和霉菌防治,以及新型防腐剂的研究与发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新世纪初我国木材防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樟子松木材变色部位的化学处理及分析认为,樟子松蓝变类型属于微生物变色;室温下,自然和湿润两种状态放置的樟子松木材,随着时间的变化(以2个月为1个时间单位),L*(明度)、a*(变红度)、TW(白度)都有所下降,DE*(总色差)呈上升趋势,而b*(变黄度)分别呈现增强和减弱两种相反方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杨树木材变色病已影响了我国木材工业从粗放加工型向精细加工型的发展,已给木材工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山东杨树木材变色病主要为褐变和红变。经分离培养、纯化、接种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杨树褐变、红变变色病的病原菌分别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Fusarium decemcellulare。  相似文献   

14.
木材干燥后的裂纹与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传统的强度理论,对干燥后用作建筑或农村房舍结构的木材进行校核和设计时,常忽视木材内部存在的初始干燥裂纹。本文阐述了木材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和其干燥后裂纹,以及裂纹时木材强度的影响,并结合木材正交各向特征时其裂纹与断裂力学行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木材的节约与代用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恺  管宁 《林产工业》2000,27(1):4-6
在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急需保护的背景下,木材代用受到新的关注。对我国社会产品材料结构的落后和木材加工利用中的严重浪费进行分析,认为应庄大力发展人工用材林的同时强调木材节约,而笼统强凋木材代用,在重要的利用方向上排除木材利用,提倡以不可再生材料代替木材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木材(特征图象)的微机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微机辅助木材识别系统WIP-89”项目的发展和增补,在木材识别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即通过木才解剖图象,微机自动识别木材,现已解决针对树材中的早材至晚材,急变和渐变;阔叶树材中的环孔材、半环孔材和散孔材。  相似文献   

17.
对粉状、纤维状和刨花状等形态木材,在不同酸催化下的液化效果进行的研究发现,木材液化率几乎不受木材颗粒粒度的影响,木液比和催化剂的种类是影响液化反应的重要因素,对液化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分形理论在木材科学与工艺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费本华 《木材工业》1999,13(4):27-28
分莆是一种新兴的基础理论,将在成为木材科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阐述了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着重介绍分形在木材解剖学、木材物理力学和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木材渗透性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木材渗透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和常用的木材结构模型,简述了我国学者在木材渗透性应用上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一些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