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满足产品服务化供应链运作流程动态变化的要求,建立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运作流程的柔性工作流模型,分析了柔性工作流引擎的工作过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过程。该模型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对订单进行分类,结合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动态分配订单,能够加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业务协同,从而为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非对称信息下单一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原材料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将博弈论和数量折扣策略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升级替代产品的原材料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调整产品替代率和数量折扣系数来激励零售商共享其私有信息,合理配置制造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资源,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通过数值模拟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数量折扣策略不但能实现升级替代产品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能使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期望利润有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建模的产品CAPP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产品CAPP信息的复杂性,在基于Web的产品CAPP信息共享系统中很难建立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CAPP信息共享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建模的解决方案,并在企业建立的模型和企业产品数据库中建立映射,通过CAPP信息采编器实现企业CAPP共享信息的自动采集、管理与发布。最终的共享产品CAPP信息以XML为储存载体按照企业模型进行组织,便于后续的产品信息裁剪及客户化定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供应链企业间需求信息不明确而造成的牛鞭效应,采用控制系统建模思想构建企业元模型和协同供应链模型,描述供应链企业的供需状况,同时反映供应商之间的需求反馈与扰动影响.利用系统辨识方法量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并通过共享企业间的历史数据获得协同模型参数,预测供应链系统各环节企业的需求量与生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牛鞭效应带来的供应链企业库存积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供应链中不对称信息的揭示和利润合理分配的问题,引入不占有利润的虚拟第三方作为供应链系统的委托人。考虑一个具有私人成本信息的供应商和一个具有私人售价信息的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了一个双边不对称信息的供应链模型。分析了非对称信息下相比于对称信息下供应链效率的损失,证明了在考虑供销双方外生保留利润的情况下,供应链不可能实现协调。为合理分配供应链利润,给出了一个基于双方信息租金的分配规则,揭示了效率损失与供销双方利润变化的关系。基于商品交易量和利润分配规则,设计了一组能够激励供应链企业揭示真实信息和实现合理的利润分配的供应链契约。通过数值算例对主要结论进行了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6.
基于XML的敏捷供应链产品信息共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敏捷供应链的盟员企业之间存在异构的产品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共同提供敏捷虚拟企业内产品研发至销售方方面面的信息,因此这些异构产品数据源的集成是解决敏捷供应链产品信息共享的关键。基于目前最热门的XML技术,研究并提出敏捷供应链产品信息集成与共享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使盟员企业成员透明地访问敏捷虚拟企业中的异构产品信息。  相似文献   

7.
针对第三方回收的产品供应链实现生产者责任延伸问题,分析了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合作关系,建立了制造商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委托代理激励契约模型。在契约参与者的不同信息属性(对称和非对称)状态下,通过该模型,确定了制造商最优激励支付和销售商、回收商最优努力投入,并提出了委托人(制造商)和代理人(销售商和回收商)之间的最优契约模式。最后论证了代理人隐藏行动情况下的成本节约以及由此造成的委托人收益损失程度,并从制度、市场和技术角度对产品供应链有效实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企业间信息孤岛的存在,阻碍了供应链上各企业间信息的交互,使供应链信息共享难以实现。在介绍了webService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之后,提出了一个基于WebService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解决方案的不足,屏蔽了不同平台之间的差异性,大大提高了供应链上异构企业信息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供应链的运作绩效,针对一个制造商,一个批发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产-销供应链,分析了成员企业问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了收益控制权意义下的委托代理激励契约模型.基于该模型,获得了不同信息属性(对称和非对称)状态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收益控制权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最优激励契约确定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最优收益控制权范围.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最优激励和最优收益控制权,实现了自身期望利润效用的最大化,提高了产-供-销供应链的运作能力和绩效.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反映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开展合作、共享信息时经常出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借鉴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基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整体满意度最优,构建数学优化模型,并给出解析式,据此获得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参与信息共享合作联盟后得到的三角形直觉模糊数类型的分配值。实际算例表明,综合考虑三角形直觉模糊数最优分配值及其隶属度和非隶属度的合作对策求解模型与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信息失真以及不确定性的放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信息不对称引起委托代理问题。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也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从制造商品和供就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供应链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特征,研究了有害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结合供应链实现提出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案,还对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的未来研究了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敏捷供应链的盟员企业之间存在异构的产品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共同提供敏捷虚拟企业内产品研发至销售方方面面的信息,因此这些异构产品数据源的集成是解决敏捷供应链产品信息共享的关键。基于目前最热门的XML技术,研究并提出敏捷供应链产品信息集成与共享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使盟员企业成员透明地访问敏捷虚拟企业中的异构产品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王栋  徐洁芳 《装备制造技术》2014,(3):260-262,265
产品服务化为提高制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了新方法。文章介绍了产品、服务、产品服务化的概念,并对产品服务类型进行了划分,对产品服务化模式下的产品服务系统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产品服务化应用案例的分析,指出了当前产品服务化的应用范围,总结了企业产品服务化的转型模式,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特征,主要探讨了信息通信技术(ICT)与服务之间的关系。采用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4家装备制造企业如何运用ICT实现服务化转型,总结出装备制造企业常见的12种服务以及ICT在服务化中的14项功能。研究发现,远程监控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功能,是提供维修维护以及产品设计等服务的基础。此外,从售前、售中、售后3个阶段阐述了企业通过ICT实现的服务化转变,并就各个阶段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可能出现"服务悖论"而出现服务转型失败的问题,在考虑产品主导逻辑与服务主导逻辑下制造企业成本和绩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主导逻辑下的供需价值创造模型,旨在探究两种主导逻辑下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以及服务衍生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规律.研究表明,制造企业采取服务主导逻辑未必能够实现供需价值的更大创造,而...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供需链协同,合理设计信息共享价值分配机制,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多个同质分销商、多个同质零售商所组成的三级供需链系统,从库存持有水平的角度定量分析各成员的信息共享价值.在此基础上,应用多人合作博弈理论,建立了供需链库存效益分配模型,并采用τ值法求解该模型,给出了满意、协调、协同等多种分配方案.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τ值法的协同分配方案能够促使供需链协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大中小企业对供应链协同商务的需求和在实施协同商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构建了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的供应链协同商务平台。分析了平台的总体建设方案和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基于联盟企业数据库集合的数据共享方案,解决了供应链中各协作企业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问题。对单据模板的用户自定制、数字签名、安全认证与访问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以上方案和技术开发了供应链协同商务平台,在合肥制造业信息化ASP服务平台的应用中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协商的上下游供需合作计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供需链上下游计划模型,通过计划共享,给出了上下游供需合作计划模型,根据价格,库存等外界因素,确定了企业与战略伙伴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协商对策的方法,最终使上下游企业达到“双赢”的目标,在数值实验中,讨论了“双赢”实现的条件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