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万真  魏世忠  龙锐  徐流杰  董占武  杨雄 《铸造》2007,56(9):970-974
研究了20种热处理工艺对高钒高速钢的硬度、冲击韧性、残余奥氏体量与滚动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滚动磨损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升高,其残余奥氏体量升高;回火温度升高,其残余奥氏体量减少。淬火温度为900~1 000℃时,回火温度对耐磨性的影响不大;1 050~1 100℃淬火,450~550℃回火时,滚动磨损性能大幅度提高。以滚动耐磨性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滚动耐磨性、设备损耗及生产成本的影响,最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加热温度1 050℃,回火温度450~550℃。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的WM-1型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高钒高速钢经900-1100℃淬火后550℃回火及1100℃淬火后250~550℃回火时的滚动磨损性能,并利用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50℃回火条件下,低温淬火时基体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淬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含量升高,马氏体含量相对减少,而耐磨性随淬火温度升高逐渐升高;1100℃淬火条件下,低温回火时基体组织主要以残余奥氏体为主.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减少,而其耐磨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值后开始降低。以耐磨性为评价标准.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50℃淬火,450℃或550℃回火;研究结果揭示了适量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提高滚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WM-1型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高钒高速钢经900~1 100℃淬火后550℃回火及1100℃淬火后250~550℃回火时的滚动磨损性能,并利用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50℃回火条件下,低温淬火时基体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淬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含量升高,马氏体含量相对减少,而耐磨性随淬火温度升高逐渐升高;1 100℃淬火条件下,低温回火时基体组织主要以残余奥氏体为主,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减少,而其耐磨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值后开始降低。以耐磨性为评价标准,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50℃淬火,450℃或550℃回火;研究结果揭示了适量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提高滚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残留奥氏体、硬度、冲击韧度及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筛选了适用于磨粒磨损工况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碳化钒形态分布无明显影响,但对高钒高速钢基体中奥氏体含量和耐磨性有重要影响。淬火温度越高,回火温度越低,则残留奥氏体含量越高。残留奥氏体含量在20%-40%,耐磨性最好。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00-1050)℃淬火,550%一次回火,此工艺处理后试样硬度较高,冲击韧度适中,耐磨性最好。多次回火后,高钒高速钢硬度降低,耐磨粒磨损性能下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经过合适热处理工艺处理后,高钒高速钢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高钒高速钢显微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冷条件下,淬火加热温度低于1 050 ℃,随着温度升高,硬度升高,超过1 050 ℃,硬度反而降低.回火温度低于400 ℃,硬度变化不明显,超过500 ℃,随回火温度升高,硬度升高,并在530 ℃达到最高值,继续提高回火温度,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高钒高速钢在1 050℃淬火后250、550、600℃回火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以确定回火温度对组织的影响;利用SEM、TEM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不同回火温度下的试样组织进行了分析;利用HST-1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下材料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磨粒磨损使用条件下,高钒高速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 050℃淬火后550℃回火,此时,由于残余奥氏体量减少.其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碳含量影响高钒高速钢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自制的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碳含量对高钒高速钢磨损性能的影响及其磨损机理.研究表明,当滚滑比为5%时,高钒高速钢的耐磨性随碳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并在碳含量为2.58%左右时耐磨性最佳.碳含量对耐磨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基体残余奥氏体量和碳化物形态表现出来的,适量的残余奥氏体使基体具有较好的冲击韧度及硬度;形态较为圆整的VC颗粒,对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起阻碍作用,从而使材料的耐磨性提高.在滚滑动摩擦磨损条件下,其磨损机理主要为疲劳剥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高速钢轧辊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获得大型复合铸造高速钢轧辊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为:1 050℃淬火(加热时表面涂抗氧化涂料)、500℃两次回火、250℃长时间消除残余应力回火.经此上艺热处理的高速钢轧辊,硬度高、耐磨性好,残余应力得到较充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镶铸高速钢-碳钢双金属耐磨材料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组织性能变化的研究,探讨了镶铸高速钢-碳钢双金属耐磨镶块的回火稳定性。针对在不同工作温度下高速钢镶块碳化物形态变化的情况安排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以达到改善高速钢镶块碳化物形态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网状碳化物聚集长大,增加耐磨件的脆性,在使用过程中,如有冲击载荷的作用,易产生裂纹。采用热处理工艺为870℃退火+1 270℃淬火+560℃回火,满足镶铸件在高温粘着磨损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0.
对含钒10%的高速钢,利用铁磁性法测量了经900℃~1100℃淬火、250℃~600℃回火后其残余奥氏体含量。基于测量的实验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残余奥氏体含量与热处理温度的非线型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良好训练的BP网络模型可以较准确预测不同淬火、回火温度条件下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预测结果揭示了淬火、回火温度对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规律,为生产中优化热处理工艺、控制残余奥氏体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中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铁磁性法测定了高钒高速钢中残余奥氏体量。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高钒高速钢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加热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降低。在试验淬火温度范围(900~1100℃)内450℃以下回火,奥氏体含量变化不明显;回火温度达到550℃时,残余奥氏体含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2.
碳对高钒高速钢冷轧辊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钒含量10%的条件下,采用铸造方法制备了碳含量1.58%~2.92%的高钒高速钢冷轧辊试样,应用自制设备WM-1型轧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碳含量对高钒高速钢耐磨性的影响,并与高铬铸铁(Cr20)进行了耐磨性与磨损机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含碳量为2.58%的高钒高速钢耐磨性最佳,其耐磨性为高铬铸铁的5倍。高钒高速钢与高铬铸铁轧辊试样的磨损机理均为高应力下的接触疲劳剥落。  相似文献   

13.
徐福中 《热处理》2003,18(3):42-43
含钴高速钢采用特定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可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在性能,显著提高其强韧性。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65~66HRC),M42钢抗弯强度(σbb)提高15%以上,挠度(f)提高13%以上;C8钢σbb提高20%以上,f提高17%以上,从而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高碳高钒高速钢的高温硬度及热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高碳高钒高速钢的淬火、回火热处理及高温硬度。结果表明,其峰值硬度温度较常规高速钢低150~250℃左右,随碳量增加,峰值硬度温度降低,相同碳量、钡量增加,峰值硬温度升高。回火后的硬度变化和常规高速钢呈相同的趋势,次硬化温度约在550℃,但二次硬化的峰值硬度峰较小,在二次硬化温度二次回火,二次硬化作用消失。随碳量、钒量增加,高温硬度增加。根据轧辊辊面硬度要求,高碳高钒高速钢的淬火温度为950~  相似文献   

15.
DLC表面处理对高速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DLC表面处理的金属零件,其耐磨性会明显提高,因此DLC表面处理工艺在机械工业受到高度重视.以模具钢为对偶件,利用MM200磨损试验机比较了未经及经过DLC表面处理的高速钢在不同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差异,采用失重法评估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和低速摩擦磨损试验条件下,无论在油润滑状态还是在干摩擦状态,经DLC表面处理后高速钢的耐磨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磨痕微观形貌,并分析了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高速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考察温度范围内,随淬火、回火温度的提高,高速钢的硬度先增加而后降低,采用1100℃淬火和53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能获得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